中国太平(00966)

搜索文档
稳中有进!中国太平(00966)2025 中报:股东溢利增 12.2%,人寿 NBV 近 23% 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9:41
核心财务表现 - 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 保险服务业绩123.16亿港元同比增长9.5% [1]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每股基本盈利1.744港元同比增加0.206港元 [1] - 净投资收益率为4.6%(人民币口径) [1] 寿险业务表现 - 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67.78亿港元(港元口径)同比增长22.9% 内涵价值2235.91亿港元同比增长8.1% [1] - 人民币口径下新业务价值61.8亿元同比增长22.8% 内涵价值2039.0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5% [2] - 个险新业务价值40.7亿元同比增长22.4% 新业务价值率22.7%提升3.5个百分点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19.2亿元同比增长23.8% 新业务价值率20.0%提升1.8个百分点 [2] - 分红险在新单长险中占比91.3% 新业务价值不利情景影响幅度从30.5%缩减至5.5% [2] 产险与再保险表现 - 产再险综合成本率94.3%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1] - 人民币口径产险原保费206.5亿元同比增长4.4% 综合成本率94.4%同比优化1.1个百分点 [3] - 太平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4.3% 非车险保费服务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7.9% [3] - 再保险净利润8.0亿元同比大增77.4% [3] 资产与生态圈建设 - 集团总资产1.87万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8.1% 总权益1364.34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1.5% [4] - 合同服务边际2131.86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2.6% [4] - 康养社区达77家覆盖28省63市 新增发放资格1.7万个带动新单保费89.80亿港元 [4] - 医疗健康基金与科创基金新增投资4.0亿港元 推进居家养老试点及旅居服务平台建设 [4]
中国太平(00966)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12.2% 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22.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9:28
核心财务表现 - 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 同比增长0.2% [1] - 保险服务业绩123.16亿港元 同比增长9.5% [1]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1] - 每股基本盈利1.744港元 同比增加0.206港元 [1] 寿险业务表现 - 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6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22.9% [1] - 太平人寿内涵价值2235.91亿港元 同比增长8.1% [1] - 人民币口径下太平人寿保险服务收入271.7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人民币口径下太平人寿原保费1150.6亿元 同比增长5.4% [2] - 个险新业务价值40.7亿元 同比增长22.4%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19.2亿元 同比增长23.8% [2] - 个险13个月续保率98.9% 银保13个月续保率98.5% [2] 产险与再保险表现 - 产再险综合成本率94.3% 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1] - 人民币口径下产险原保费206.5亿元 同比增长4.4% [3] - 人民币口径下产险保险服务收入183.5亿元 同比增长3.6% [3] - 太平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57.8亿元 同比增长4.3% [3] - 非车险保费服务收入61.5亿元 同比增长7.9% [3] - 再保险净利润8.0亿元 同比大增77.4% [3] 资产与投资表现 - 总资产突破1.87万亿港元 较2024年末增长8.1% [4] - 合同服务边际2131.86亿港元 较2024年末增长2.6% [4] - 总权益1364.34亿港元 较2024年末增长11.5% [4] - 人民币口径下净投资收益率为4.6% [1] 业务结构优化 - 新单长险中分红险占比91.3% [2] - 新业务价值受不利情景负面影响幅度由30.5%缩减至5.5% [2] - 个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3.5个百分点至22.7% [2] - 银保新业务价值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20.0% [2] 生态圈建设 - 自有+合作康养社区达77家 覆盖28省63市 [4] - 新增发放康养社区资格1.7万个 带动新单保费89.80亿港元 [4] - 医疗健康基金与科创基金新增投资4.0亿港元 [4] - 推进居家养老业务试点与旅居服务平台建设 [4] - 联合金融科技联盟成员单位共建子实验室开展创新探索 [4]
中国太平(00966.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格隆汇· 2025-08-28 09:1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主要原因为保险服务业绩较去年同期上升 [1] - 人寿保险业务溢利82.78亿港元 同比增长5.5% [1] - 境内财产保险业务溢利6.86亿港元 同比增长84.9% 主要原因为保险服务业绩较去年同期上升 [1] - 再保险业务溢利8.72亿港元 同比增长74.8% 主要原因为保险服务业绩及净投资业绩较去年同期上升 [1] 资产与价值指标 - 总资产18741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8.1% 主要原因为金融投资总额较去年末上升 [1] - 合同服务边际2132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2.6% 主要受本期间初始确认的合同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 [1] - 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53.03港元 较去年末的48.57港元增长9.2% [1] - 太平人寿内含价值较去年末增长8.1% [1]
中国太平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12.2% 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22.9%
智通财经· 2025-08-28 09:19
核心财务表现 - 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 同比增长0.2% [1]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1] - 每股基本盈利1.744港元 同比增加0.206港元 [1] 保险业务细分 - 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6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22.9% [1] - 太平人寿内涵价值2235.91亿港元 同比增长8.1% [1] - 产再险综合成本率94.3% 同比优化1.5个百分点 [1] 投资业绩 - 人民币口径净投资收益率4.6% [1] - 保险服务业绩123.16亿港元 同比增长9.5% [1]
中国太平(0096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08:5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66) 公 告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 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公告 –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 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公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未經 審核的中期財務業績如下,請一併閱覽下文管理層討論和分析: 管理層討論和分析 2025 年上半年,中國太平堅決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進「防風險、強管理、促發展、保 安全」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穩步向前。業務發展穩中有進,發展質量持續向好。服務國家戰略 質效不斷提高,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力度加 大,奮力寫好「五篇大文章」。風險防控能力有效提升,風險合規管理不斷強化。戰略佈局扎實有 力,業務協同持續推進,服務運營水平不斷提高,經營管理基礎有力夯實。 股東應佔溢利持 ...
中国太平(00966)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8 04: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平保险的保险收入为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53] - 保险服务结果为123.16亿港元,同比增长9.5%[53] - 净利润为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53] - 合同服务边际为2131.86亿港元,同比增长2.6%[55] - 总资产达到18741.19亿港元,同比增长8.1%[55] - 保险服务费用为420.09亿港元,同比下降2.6%[53] 用户数据 - 保险收入同比增长3.7%,达到271.7亿人民币[81] - 保险服务结果同比增长0.6%,达到97.7亿人民币[81] - 直接保费同比增长5.4%,达到1150.6亿人民币[85]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8%,达到66.9亿人民币(重述后)[100] - 新业务利润率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达到24.6%(重述后)[105] - 个人保险的13个月和25个月持续率分别为98.9%和97.8%[79] - 媒介保险的13个月和25个月持续率分别为98.5%和98.3%[79] - 媒介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8%,达到19.2亿人民币(重述后)[100] - 媒介新业务利润率保持在20.0%(重述后)[108] - 嵌入价值同比增长6.5%,达到2039.0亿人民币[96] 未来展望 - 2025年农业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75] - 2025年自然灾害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75] - 2025年国内健康再保险的转移保费预计为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7%[175] - 2025年战略新兴产业的转移保费预计为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2%[177] 投资与收益 - 2025年净投资收入为252.68亿港币,同比增长3.1%[190] - 2025年总投资收入为217.49亿港币,同比下降41.6%[190] - 2025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下降至2.68%,下降幅度为2.59%[190] - 2025年股票和共同基金的股息收入同比增长20.1%[194] - 2025年国内政府债券和AAA级债券的占比为99.8%[194] - 2025年海外投资级债券的占比为95.2%[194] 负面信息 - 保险服务结果的净投资收益为-5.3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5.03亿港元大幅下降[5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8日




智通财经· 2025-08-18 09:0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199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PACIFIC LEGEND(08547)、百心安-B(02185)、亦辰集团(08365)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75.34%、48.09%、26.56% [1] - 创高率超过20%的股票包括飞鱼科技(01022)25.00%、远大中国(02789)23.72%、威讯控股(01087)23.61%、阅文集团(00772)22.92%、盛洋投资(00174)22.81%、柠萌影视(09857)22.33% [2] -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突出:嘉和生物-B(06998)20.99%、君实生物(01877)14.52%、复锐医疗科技(01696)12.87%、亚盛医药-B(06855)9.98%、圣诺医药-B(02257)9.51% [2] 各行业代表企业股价表现 - 科技互联网板块:阅文集团(00772)最高价46.88港元,京东健康(06618)最高价68.10港元,明源云(00909)最高价4.83港元 [2] - 汽车制造板块:长城汽车(02333)最高价17.87港元,零跑汽车(09863)最高价68.15港元,比亚迪电子(00285)未在列表中但同行业表现活跃 [2] - 金融板块:中信证券(06030)最高价32.84港元,中国银河(06881)最高价12.92港元,HTSC(06886)最高价21.44港元 [2][3] 特殊类别股票表现 - B类生物科技公司整体走强:百心安-B、嘉和生物-B、心通医疗-B(02160)7.95%、启明医疗-B(02500)9.03%、沛嘉医疗-B(09996)0.65% [2][3] - R类股票表现:京东健康-R(86618)最高价62.35港元,长城汽车-R(82333)最高价16.16港元 [2] - ETF及指数产品:南方中证5G(03193)最高价8.65港元,恒生日本东证一百(03410)最高价5.855港元 [3]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台州水务(01542)创低率-8.15%最低价1.24港元,中国万天控股(01854)创低率-5.56%最低价0.85港元 [4] - 中显智能齐家控股(08395)创低率-4.71%最低价0.162港元,卓尔智联(02098)创低率-4.32%最低价0.155港元 [4] - 特殊金融产品表现:FI二南方日经(07515)创低率-1.66%最低价45.14港元,FI富邦台湾(07332)创低率-0.42%最低价3.798港元 [4]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7 23:33
南向资金净流入 - 信达生物(01801)以8.35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达33.64%,收盘价上涨8.82%至95.000港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和友邦保险(01299)分别以4.03亿港元和3.7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比为21.25%和13.36% [1][2] - 理想汽车-W(02015)和石药集团(01093)分别以3.65亿港元和2.5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入比为13.55%和14.56%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盈富基金(02800)以-66.79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达-43.81%,收盘价上涨2.35%至26.080港元 [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和安踏体育(02020)分别以-25.84亿港元和-7.82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比为-36.95%和-50.20% [1][2] - 阿里巴巴-W(09988)和腾讯控股(00700)分别以-2.67亿港元和-2.51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第四、第五,净流出比为-1.46%和-1.16% [2] 净流入比排名 - 沧港铁路(02169)以66.05%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金额为234.77万港元 [1][2] - 波司登(03998)和郑州银行(06196)分别以49.50%和48.61%净流入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入金额为8068.48万港元和6180.19万港元 [1][2] - 平安好医生(01833)和中国太平(00966)分别以38.74%和35.78%净流入比位列第八、第九,净流入金额为1.46亿港元和6906.35万港元 [3] 净流出比排名 - 创维集团(00751)以-52.19%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金额为-1066.71万港元 [1][3] - 安踏体育(02020)和瑞浦兰钧(00666)分别以-50.20%和-44.79%净流出比位列第二、第三,净流出金额为-7.82亿港元和-3034.20万港元 [1][3] - 盈富基金(02800)和锦欣生殖(01951)分别以-43.81%净流出比位列第六、第七,净流出金额为-66.79亿港元和-1.46亿港元 [3]
2025Q2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点评:保险资金加速入市,上半年股票投资净增量超6400亿
招商证券· 2025-08-17 04: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突破36万亿,较年初增长8.9%,环比Q1增长3.7% [5] - 债券和股票占比再创新高,哑铃型配置结构更加突出 [1] - 监管加速推进保险资金长期入市,上半年股票投资净增量超6400亿 [1][5] - 保险公司举牌持续升温,年内举牌达27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20次 [7]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和中国人寿(H),为2019年后首次险资举牌同业 [7]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91只,占比1.8% [2] - 总市值6706.2十亿元,占比6.9% [2] - 流通市值6413.8十亿元,占比7.2% [2]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6.8%,6个月14.2%,12个月69.4% [4] - 相对表现:1个月2.2%,6个月7.6%,12个月43.7% [4] 资金运用情况 - 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0万亿,占比90.0%,较年初增长8.9%,环比Q1增长3.9% [5] - 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35万亿,占比6.5%,较年初增长5.7%,环比Q1增长3.2% [5] - 25H1资金运用余额净增加2.98万亿,其中Q2单季净增加1.30万亿 [5] 固收投资 - 债券余额17.87万亿,占比51.1%,上半年净增加1.94万亿,Q2单季净增加8961亿 [5] - 银行存款余额3.02万亿,占比8.6%,上半年净增加1113亿,Q2单季净增加454亿 [5] - 其他投资(非标类)余额6.58万亿,占比18.8%,上半年净减少1871亿,Q2单季净增加786亿 [5] 权益投资 - 股票余额3.07万亿,占比8.8%,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Q2单季净增加2513亿 [5] - 证券投资基金余额1.66万亿,占比4.8%,上半年净减少183亿,Q2单季净增加106亿 [5][7]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2.75万亿,占比7.9%,上半年净增加2874亿,Q2单季净增加140亿 [5][7] 政策动态 - 4月监管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5] - 5月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5] - 7月财政部调整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5] - 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 [5] 投资建议 - 个股推荐中国太平、新华保险、中国平安 [7] - 建议关注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 [7] - 重视中国财险的长期投资价值 [7]
举牌潮再起险企双面红利属性凸显 港股保险股短线拉升阳光保险涨超7%
新浪财经· 2025-08-14 07:45
港股保险股行情表现 - 截至发稿阳光保险涨超7%至4.190港元 中国太保和中国财险双双涨超5%至36.120港元和18.330港元 中国人寿涨3.60%至23.620港元 [2] - 中国再保险涨7.14%至1.650港元 新华保险涨4.31%至51.300港元 中国太平涨3.69%至18.820港元 众安在线涨3.39%至18.590港元 [3] 险资举牌动态 - 中国人寿连续举牌中国太保和万达信息 年内险资举牌总次数达27次 其中25次为主动买入触发举牌 [3]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总金额近5600万港元 时隔六年再现险企相互举牌现象 [4] 保险资金配置趋势 - 截至2025Q1末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合计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4.5% 较2024年末提升19.5个百分点 [5]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同比增长45.30% 权重环比上升0.86个百分点至8.43%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同比增长33.38% 权重环比上升0.35个百分点至7.56% [5] 市场环境与业绩展望 - A股及港股二季度大幅走强并创年内新高 利好险企投资收益增长 [6] - 二季度利率回调叠加权益市场向好 预计中报业绩增速季度环比改善 [6] - 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提振市场情绪 政策鼓励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 [6] 行业属性分析 - 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 上市险企自身有股息优势 头部险企布局境内外高股息标的 红利资产股价对业绩产生间接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