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灾风险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眼丨巨灾险扩面提质
人民日报· 2025-08-25 03:53
巨灾保险保障范围与赔付情况 - 湖北省综合性巨灾保险为全省2000余万户居民提供保障 保险周期5年 保费由财政承担 [2] - 保障对象包括灾害发生时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自然人和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 人员死亡或失踪赔偿限额20万元 城镇房屋每户赔偿限额10万元 农村住房每户赔偿限额4万元 室内财产每户赔偿限额5000元 [2] - 2024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巨灾保险试点 [3] 巨灾保险赔付案例与资金规模 - 2021年7月河南强降雨保险业支付赔款约116亿元 占直接经济损失比重近10% [5] - 2023年京津冀等地极端强降雨灾害保险业赔付达126亿元 [5] - 2024年初湖北等地雨雪冰冻灾害赔付41亿元 秋季"摩羯"超强台风赔付42亿元 河南秋季暴雨赔付27亿元 [5] - 2025年汛期以来10个省份保险业已支付赔款20.5亿元 [5] 巨灾保险功能拓展与创新应用 - 湖南省将巨灾普通公路保险纳入综合巨灾保险范畴 为参保区域内普通公路提供灾毁保险保障 [5] - 四川省仁寿县定制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项目 当气象灾害指标达到阈值时提供赔款用于恢复农业生产 配套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灾害快速响应 [7] - 保险业通过科技手段优化风险减量服务 平安产险鹰眼系统主汛期推送灾害预警信息覆盖6182万个人客户和260万企业客户 [8] - 中国人保万象云平台2024年6月1日至7月31日推送灾害预警服务386.85万次 [8]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与资本市场工具 - 巨灾债券是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为应对重大灾害损失而发行的债券 2025年一季度全球巨灾债券总发行规模超70亿美元 [10] - 中再产险2021年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募集3000万美元转移国内台风损失 [10] - 人保财险2023年在港发行巨灾债券对50亿元以上的地震损失提供2.3亿元风险保障 [10] - 巨灾债券平均收益率高于同评级公司债券 且与金融市场风险相关性低 [10]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积极发挥商业保险作用 发展巨灾保险 [6] -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保险机构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等保险连接证券 并支持开发新型风险转移产品 [11] - 持续健全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1]
筑牢万亿元防灾屏障 巨灾保险覆盖纵深待突破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5
巨灾保险保障作用 - 2024年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居民提供逾20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1] - 人保财险通过"加快保险理赔19项"等专项政策实现"摩羯"台风两周内赔付进度超80%、西藏定日地震10天内民生险种全部赔付 [2] - 我国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巨灾保险在完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作用关键 [3] 制度构建与试点进展 - 系统性建立包含保险、再保险、巨灾基金的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2024年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保障 [3] - 四川试点升级为多灾因巨灾保险,覆盖洪水、暴雨等灾害,采用财政补贴60%+居民自缴40%模式 [4] - 宁波、上海、厦门完善台风洪水保障制度,广东探索指数保险模式 [4] 覆盖范围与深度不足 - 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自愿投保导致总体覆盖率不高,地区差异显著 [4] - 我国保险业承担重大灾害损失比例仅10%,远低于全球40%平均水平 [5] - 灾害数据分散于多部门,风险评估模型精准度不足,保险公司数据获取困难 [6]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探索多层次巨灾保障机制,2025年《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发展巨灾保险 [7] - 建议优化保险配置,扩大地震等低频高损灾害保障范围,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专项保险 [7] - 中国人保运用万象云风控平台、水浸物联网系统实现灾前预警和灾后大数据分析 [8] 创新风险分散渠道 - 中再产险建议推进境内巨灾债券试点,通过资本市场转移风险 [8]
从净利润大增91.3%,看中国再保险(1508.HK)高质量增长底色
格隆汇· 2025-04-14 01:18
全球保险行业背景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损失3200亿美元 远高于过去十年及三十年平均水平 [1] - 地缘政治冲突推升特殊风险溢价 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转向加剧资产估值波动 [1] - 再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战略价值凸显 [1] 中国保险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5% [1] - 直保公司逐步走出转型阵痛 保费收入呈上行趋势 [1] 中国再保财务业绩 -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 同比增长1.6% [1] - 净利润110.80亿元 同比增长91.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 同比增长86.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4% 同比上升4.52个百分点 [1] - 每股分红0.050元 同比增长19.0%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 同比增长86.9% 总投资收益率4.83% 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4] 承保业务表现 - 集团合并承保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70% [3] - 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9.86% 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3] - 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9.38% 同比提升3.64个百分点 [3] - 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99.66%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承保效益扭亏为盈 [3]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主要地位 以储备高票息资产和防范信用风险为核心策略 [4] - 加强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 优化信用持仓结构 [4] - 权益投资以高股息红利资产为核心底仓 适度超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 [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与境内84家财产保险公司保持业务往来 客户覆盖率98% [6] - 担任首席再保人的合约数量占比超过40% 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6] - 人身再保险业务作为首席再保险人订立的合同数量占比亦居市场第一 [6] - 国际业务占比近20% 海外资产占比近25% [6] - 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6] 产品创新与市场开发 - 首创"零免赔"百万医疗险 通过前置风控和成本测算管理风险敞口 [7] - 开发蚂蚁保"青山在"失能险 填补国内失能保障空白 [7] - 推出惠军保/惠船保等特定人群普惠医疗险产品 针对特殊群体定制化设计 [7] 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治理 - 参与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 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 [8] - 在河北和湖北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8] - 创立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洪涝等巨灾模型 [8] - 率先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 参与交易平台建设和业务规则制定 [8] 机构认可与投资价值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较当前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涨幅 [2] - 公司展示出独特的投资价值 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彰显独特价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