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国际(00665)
icon
搜索文档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1:15
财务指标 - 2023年营业收入为337.57亿元,同比增长10.79%[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2亿元,同比增长2.34%[1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36亿元,同比增长36.51%[16] - 2023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9.33亿元,同比增长5.42%[1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3元,同比增长2.31%[19]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12元,同比下降9.68%[2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2%,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20]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688.00亿元,同比增长7.10%[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0.79%,达到337.57亿元[99]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0.05%,达到247.41亿元[99]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52.35%,主要为利息支付增加[99] - 经营活動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6.51%[99] - 水泥及熟料销量增加2.48%,但平均价格有所下降[105] - 混凝土和骨料销量大幅增长,分别增长66%和100%[105] - 水泥及熟料毛利率增加1.37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增加0.49个百分点[107] - 境外收入增长29.99%,占比达16.27%[102,108] - 资产负债率为43.91%,较上年末下降1.91个百分点[112]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285.22%[99] - 公司累計銀行貸款餘額為116.29億元,較年初增加15.61億元[116] - 公司有息負債較年初增長16.99%,資產負債率有所優化,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116] -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68億元,主要為本年盈利增加所致[117] - 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9.29億元,主要為資產購置、工程建設支出等投資活動同比減少[117] - 2023年公司水泥及熟料銷量、混凝土銷量、骨料銷量均超出預算[127] - 2023年公司總資產規模為68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1.6%[127] - 2024年计划销售水泥及熟料约6,300万吨、销售骨料1.56亿吨、销售混凝土3,052万方、环保业务总处置量428万吨,总收入预计达到371亿元[128] - 2024年计划资本性支出约69亿元,重点集中于骨料、混凝土、海外水泥的产能及替代燃料建设[128] - 2024年总资产预计约737亿元,资产负债率预计维持在51%左右[128] 行业分析 - 公司所处行业为建材行业,细分行业为建材[28] - 2023年水泥行业面临需求下滑、竞争加剧、原燃材料成本高企、环保能耗约束力增强等多重不利因素[29] - 2023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预计为59%,比2022年下降7个百分点[30] - 国家出台多项针对性减碳、降耗政策,助推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31][32] - 2024年國內建材需求仍難有回升,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加劇,行業供給側改革亟需新的途徑[120][121] - 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數字智能及產業鏈延伸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導方向[122] - 生產成本高企,水泥價格承壓,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效益不容樂觀[123] - 公司海外業務所在國經濟發展預計領先地區平均水準,有望實現較好發展態勢[124] 公司概况 - 公司具備1.27亿吨/年的水泥产能规模[42] - 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7%,为公司主导业务[36] - 公司建立了矩阵式、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实现业务协同发展[37] - 公司通过持续并购和新建,在国内外布局了14个省市和11个国家[42] - 公司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累计使用近2000万吨废弃物替代燃料[44] - 公司拥有成熟的水泥生产设备研发制造能力和新型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实力[45][46] - 公司拥有中国最古老的水泥生产商标"华新堡垒",品牌价值位居中国500强第79位[47][48] - 公司生产的全部15个水泥品种均为国家首批质量免检产品[49] - 公司在业务和市场布局上形成了战略优势[50]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48] - 公司已有20多年探索信息化发展之路,通过推进「传统工业+数字化创新」的发展战略,聚焦「工业智慧、商业智慧、管理智慧」三个闭环,成功建设了多个重大信息化项目[51] - 公司的「水泥低碳制造智慧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建材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多项国家级和行业级智慧制造示范项目[52] - 公司拥有一支理念先进、善于学习、执行力强、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多数成员具有超过20年的行业相关经验[53] 公司战略 - 公司穩中求進,全面深化落實續「一體化轉型、海外發展、新型建材業務拓展、傳統工業+數位化創新」戰略[88] - 堅持現金為王的經營模式,嚴控資金風險,完成應收賬款年度控制目標[89] - 加強成本對標管理,提升整體成本競爭力,國內水泥成本同
海通国际(00665)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6 10:52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7%[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43%[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77%[10]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为692.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64%[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91.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80%[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为2,576.57万元人民币[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09%[10] - 公司2024年1-3月货币资金为63.3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4.83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应收账款为30.3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73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存货为35.9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34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流动资产合计为157.31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12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固定资产为279.82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29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资产总计为692.41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4.40亿元[20] - 公司2024年1-3月短期借款为5.7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7.33亿元[22] - 公司2024年1-3月应付账款为74.02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4.25亿元[22] - 公司2024年1-3月流动负债合计为183.78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5.56亿元[22] - 公司2024年1-3月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74.9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24亿元[22]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25]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9.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5]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0亿元人民币[28] - 2024年第一季度籌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81亿元人民币[29]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81亿元人民币[30]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对季度业绩进行审阅[32] - 公司在报告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3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公司总裁为李叶青先生,副总裁为刘凤山先生[34] - 公司主席为徐永模先生,其他非执行董事包括Martin Kriegner先生、罗志光先生和陈婷慧女士[3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黄灌球先生、张继平先生和江泓先生[34] 研发及财务费用 - 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8%[25] - 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8.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4%[25] 股东情况 - 公司2024年3月31日股东总数为49,123名,其中A股股东49,115名,H股登记股东8名[12] - 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13][14]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3:4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37.57亿元,较2022年度上升10.79%[5] - 公司2023年度股东权益持有人应佔本年度净利润约为人民币27.62亿元,较2022年度上升2.34%[5] - 公司2023年度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33元,较2022年度上升2.31%[5] - 营业收入337.57亿元,同比增长10.79%[3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2亿元,同比增长2.34%[32]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33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08] - 2023年净利润为3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0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11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337.5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10.8%[134] - 2023年水泥销售收入为183.3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4.3%[136] - 2023年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3%[144] 产品销量 - 骨料销量13,137万吨,同比增长100%[34] - 混凝土销量2,727万方,同比增长66%[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2.87亿元,其中水泥及熟料销量增加150万吨(2.48%),混凝土销量增长1,088万方(66%),骨料销量增长6,558万吨(100%)[54] 产能情况 - 骨料产能2.77亿吨/年,同比增长32%[36] - 混凝土产能1.22亿方/年,同比增长77%[36] - 海外产能达到2,091万吨/年,同比增长69%[38] 成本管控 -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22.59亿元,其中混凝土及骨料销量大幅上升,成本增加36.79亿元;水泥及熟料能源成本下降,成本减少12.52亿元[55] - 水泥及熟料综合销售价格略有下降,但能源成本亦有所下降,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37个百分点,2023年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0.49个百分点[56] - 聚焦成本,优化能耗排放,多措并举持续压缩各类成本[93] - 持续降低综合能耗和燃料成本;利用数字化、精细化的集采统购等方式持续降低公司各类物资的采购成本[103] 资产负债情况 - 应收账款增加,主要为混凝土业务规模扩大[65] - 在建工程减少,主要为亿吨砂等项目投产后转入固定资产[65] - 有息負債較年初增長16.99%,主要由於增加項目相關長期借款及公司債[71] - 資產負債率有所優化,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71]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688.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1%[108]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355.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3%[108] - 2023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89.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4%[108]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为58.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17.0%[108]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余额为34.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108] 投资并购 - 以2.108亿美元的總代價,通過間接控股子公司持有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64.66%股權[74] - 以2.316億美元的總代價,收購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 100%股權[75]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其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35.34%为第一大股东[13]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Holcim Limited,持股比例为40.19%[24]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6.68亿元,主要为本年盈利增加所致[6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19.29亿元,主要为资产购置、工程建设支出等投资活动同比减少[69] - 籌資活動現金淨流量較上年同期減少27.24億元,主要為償還到期借款增加[69] - 2023年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21,161,655元[113] - 2023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977,397,505元[113] - 2023年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798,993,208元[113] - 2023年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195,276,409元[113] 应收账款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495,197,718元,其中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为134,004,127元[11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水泥类型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33,159,780元[12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混凝土类型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62,487,781元[12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其他类型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29,761,353元[125]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合计为137,106,925元,占比5%[127]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合计为153,890,304元,占比10%[12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7.4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41.6%[129] - 本集团已背书或贴现的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20.37亿元人民币[131]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利息支出为6.6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48.7%[137]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11.08亿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09:53
营收与利润情况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3.33亿元,同比增长12.29%;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41.65亿元,同比增长10.79%[4] - 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6.8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8.74亿元,同比下降15.75%[4]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同比增长6.6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90元/股,同比下降15.89%[4] - 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869.5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79.59万元[5]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41.65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218.11亿元增长10.8%[14]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213.51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88.59亿元增长13.21%[14]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2.24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23.96亿元下降7.19%[14]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22.25亿元下降15.78%[14] - 2023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1.53亿元,2022年为30.06亿元[15]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为17.77亿元,2022年为26.19亿元[1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90元/股,2022年为1.07元/股[15]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03亿元,同比增长39.52%,原因是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效率[4][6]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35.03亿元,2022年为25.11亿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 - 27.67亿元,2022年为 - 56.72亿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63亿元,2022年为12.43亿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0.29亿元,2022年为 - 17.64亿元[16]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87亿元,2022年为67.86亿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218.71亿元,2022年为206.58亿元[16] - 2023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为133.83亿元,2022年为134.91亿元[1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664.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82.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0%[4]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664.5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2.42亿元增长3.45%[12]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25.6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3亿元增长85.29%[12] - 2023年9月30日存货36.4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05亿元增长6.91%[12]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68.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6.25亿元增长1.4%[13]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0.4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79亿元增长1.56%[13] 股东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50675名,H股登记股东7名,合计50682名[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682名,前10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734,719,919股,占比35.35%;HOLCHIN B.V.持股451,333,201股,占比21.71%;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8,060,739股,占比16.26%[8] 股权变动与交易事项 - 2023年8月28日,公司完成以0元/股回购注销2020 - 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项下17,604,206股A股股票事宜[10] - 2023年9月27日,2023 - 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之第一期完成股票购买,专用证券帐户持有公司A股股票2,917,57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03%[10] - 2023年公司获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3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工作按计划推进[11] - 2023年6月2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拟以2.316亿美元总代价购买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100%股权,交易按计划推进[11] 研发费用情况 -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66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0.59亿元增长181.71%[14]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0-13 08:33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信息 - 公告为2022年年报补充资料,涉及2020 - 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1] - 员工持股计划于2020年9月25日获公司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5] - 员工持股计划(含A计划和B计划)存续期自首批次授予之月起72个月,期满可由管理委员会提请董事会审议延长[5] 参与人股份变动情况 - 2022年部分参与人股份有变动,如李叶青1月1日有1488095股,12月31日仍为1488095股;张林1月1日有186011股,年内失效186011股,12月31日为0股等[2] 授予价格标准 - 授予价格有24.00元、26.88元、20.14元、22.4元等不同标准[2] 授予日股价情况 - 授予日2020年5月29日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收盘价为25.14元;2021年2月10日前一交易日为19.56元;2022年5月6日前一交易日为22.30元[3] 可获授股份上限 - 每名执行董事及监事可获授股份上限不超本人已获授股票数量总和,其他任一核心员工可获授各批次股份上限总数不超345193股[4]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09: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叶青先生[4]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426号华新大厦B座[5] - 公司网址是www.huaxincem.com,电子邮箱是investor@huaxincem.com[5] - 公司股票有A股和H股,A股上市于上交所,代码600801;H股上市于联交所,代码06655[8] - 华新水泥于1993年11月30日成立,A股和H股分别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生产及销售[64]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业务覆盖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14个国家,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具备水泥产能1.22亿吨/年、商品混凝土8990万方/年、骨料2.4亿吨/年等总体产能[10] 行业宏观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水泥产量9.53亿吨,为近12年同期最低水平[9]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万亿,同比增长3.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9] 业务收入占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6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占比44%[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3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占比56%[10] 业务销售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995.14万吨,同比增长2.13%,骨料销售5051.24万吨,同比增长103.30%,混凝土销售1094.97万方,同比增长82.31%,接收各类废弃物194万吨,同比提升11%[12]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2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下降24.85%[12] - 2023年上半年水泥业务营收97.6亿元,同比下滑5.04%,非水泥业务营收58.36亿元,同比增长49.19%[12]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158.32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43.89亿元[49]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13.50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6.83亿元[49] - 2023年半年度研发费用5834.30万元,2022年半年度为4569.37万元[49] - 2023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06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99亿元[50] - 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14.56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8.82亿元[50] - 2023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58元/股,2022年半年度为0.77元/股[50]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17.27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23.56亿元[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7.69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1.01亿元[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研发费用2058.06万元,2022年半年度为1033.39万元[52]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7.31亿元,2022年半年度为10.89亿元[52] 产品价格与成本 - 2023年上半年水泥产品销售价格降至326元/吨,成本降至251.62元/吨,吨毛利降至74.37元/吨;骨料业务销售均价降至42.81元/吨,成本升至23.49元/吨,吨毛利降至19.32元/吨;混凝土业务销售价格降至289.88元/方,成本降至252.14元/方,方毛利降至37.74元/方[12] 环保与生产效率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窑线合并AFR热替代率达22.16%,较上年同期提升10.12个百分点,熟料产品传统热耗同比下降57.58kcal/kg[13] 项目建设与产能扩张 - 完成对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59.58%股权收购,坦桑尼亚Dar市粉磨站升级后投产,新增水泥粉磨能力440万吨/年[13] - 武穴、长阳新建骨料项目投产,赤壁等地骨料项目提产改造,合计净增3150万吨/年生产能力[13] - 在多地新增28家混凝土项目,新增产能2115万方/年[13] 财务费用与现金流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8.78%,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7.89%,因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提高;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005.46%,因资本支出投入减少及偿还到期债务[14][1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7.74亿元,2022年同期为139.58亿元,同比增长5.84%[5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7亿元,2022年同期为12.67亿元,同比增长67.89%[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29亿元,2022年同期为32.58亿元,同比下降25.41%[5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2亿元,2022年同期为-31.22亿元,亏损幅度收窄28.83%[5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01亿元,2022年同期为28.82亿元,同比下降34.04%[54]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55亿元,2022年同期为2.27亿元,由盈转亏[54]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0亿元,2022年同期为-5.68亿元,由亏转盈[5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亿元,2022年同期为2.16亿元,同比下降31.50%[55]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3亿元,2022年同期为-12.12亿元,亏损幅度扩大15.76%[5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73亿元,2022年同期为-15.47亿元,亏损幅度扩大34.00%[5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56.84%,因混凝土业务规模扩大;使用权资产增长80.08%,租赁负债增长74.17%,因混凝土业务租赁增加[16] - 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为320.6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77.19亿元,负债总额为335.00亿元,有息负债为145.30亿元[17] - 集团资产负债率由年初52.0%降至报告期末51.1%[1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资本性新建、改扩建项目投入约18.19亿元[2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9.62亿元,较期初降5.02%;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0.28亿元,较期初增12.73%;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4.69亿元,较期初增6.78%[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旗下子公司担保余额101.7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36.71%[24]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552,644,820元,期初余额7,038,341,792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168,543,120元,期初余额1,382,631,200元[44]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6,342,150,511元,期初余额22,720,804,975元[44] - 2023年6月30日在建工程期末余额4,693,485,846元,期初余额6,575,465,631元[44]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期末余额14,528,804,274元,期初余额15,182,751,513元[4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期末余额65,562,488,903元,期初余额64,241,676,265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流动负债合计164.81亿元,较期初166.25亿元略有下降;非流动负债合计170.19亿元,较期初167.79亿元有所上升;负债合计335.00亿元,较期初334.03亿元略有增加[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合并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77.19亿元,较期初274.46亿元有所上升;少数股东权益43.43亿元,较期初33.92亿元大幅增加;所有者权益合计320.62亿元,较期初308.38亿元上升[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6.32亿元,较期初98.92亿元略有下降;非流动资产合计154.84亿元,较期初151.71亿元有所上升;资产总计251.16亿元,较期初250.63亿元略有增加[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86.79亿元,较期初83.56亿元有所上升;非流动负债合计32.76亿元,较期初32.20亿元略有增加;负债合计119.55亿元,较期初115.77亿元上升[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1.61亿元,较期初134.86亿元有所下降[48] - 公司合并短期借款期末余额7.06亿元,较期初5.93亿元增加;应付账款期末余额74.10亿元,较期初83.66亿元减少[45] - 公司合并长期借款期末余额72.24亿元,较期初72.82亿元略有减少;应付债券期末余额45.12亿元,较期初44.26亿元增加[45]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5.24亿元,较期初33.71亿元大幅减少;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16亿元,较期初10.64亿元减少[4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36.35亿元,较期初132.91亿元增加;固定资产期末余额4.87亿元,较期初5.15亿元减少[46] - 母公司应付票据期末余额4.72亿元,较期初1.91亿元大幅增加;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73.78亿元,较期初67.73亿元增加[48] 股权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30亿元公司债券,工作按计划推进[25] - 公司完成回购注销2020 - 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部分未达业绩考核目标的1760.42万股[25] - 公司以2.108亿美元间接控股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64.66%股权[25] - 公司拟2.316亿美元购买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100%股权,交易按计划推进[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登记股东总数为63229户,其中A股股东63226户,H股股东3户[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H股734,719,989股,占比35.04%;HOLCHIN B.V.持有A股451,333,201股,占比21.53%;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A股338,060,739股,占比16.12%[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Holcim Ltd合计持股869,235,668股,占公司股本总额41.46%;Holderfin B.V.和Holchin B.V.合计持股均为835,543,825股,占比均为39.85%[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 (HK) Limited等多家公司持有H股92,788,469股,在H股类别持股百分比为12.63%,占公司股本总额4.43%[30][31] 高管任职与持股 - 非执行董事陈婷慧2023年1月起任豪瑞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负责人;监事朱亚平2023年3月15日任公司海外区域副总经理兼阿曼国家总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江泓2023年7月26日任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叶青持有A股364,334股,占比0.0174%,持有H股565,696股,占比0.0270%[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刘凤山持有A股161,500股,占比0.0077%,持有H股120,600股,占比0.0058%[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明进华持有H股36,5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017%[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张林持有A股11,600股,占比0.0006%,持有H股148,400股,占比0.007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刘伟胜持有H股13,7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0007%[36]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岗员工共19,654人(含海外)[40] 股息与公积金政策 - 董事会决议2023年中期不派股息,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42]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外债券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3.47亿元,报告期末已全部使用完[42] 财务报表审阅 - 审计委员会已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进行审阅[41] 财务报表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2:0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532,2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1] - 同期利息收入为772,83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1]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应占的虧損为780,9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不适用[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权益为22,738,2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1]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增至8,438,024,077股,较去年同期增加2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95,2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4%[4]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投资证券为33,829,0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为22,738,2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4] 业务范围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环球市场和投资业务[5] - 本公司的主要營業地點位於香港德輔道中189號李寶椿大廈22樓[5] 财务报表 - 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和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6编制[7] - 除了投资物业及若干金融工具是按公平值计量外,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已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财务报表的编制基准相同[9] - 本集团已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第12号和第12号修订本,以编制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10]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要求实体在修订本发布后立即应用[11] 经营策略 - 海通国际持续根据专案退出情况进行滚动投资,逐步转型与知名管理人合作,专注硬科技、医疗赛道[61] - 全球经济前景仍具有较高不确定性,2023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2.3%,2024年增长2.5%[62] - 海通国际将持续降低风险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秉持“降杠杆、防风险”策略[63] - 海通国际将继续与母公司海通证券合作,把握互联互通业务机遇,推动投行业务生态圈发展[63] 董事会决议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64] - 董事会致力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常规,全面遵守联交所企业治理守则[65]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09:24
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入为158.3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02%[2]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为158.32亿元,2022年同期为143.89亿元[4]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158.3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3.89亿元增长10.02%[9] - 2023年1 - 6月主营业务收入156.61亿元,成本118.50亿元;其他业务收入1.70亿元,成本0.12亿元[9] - 2023年1 - 6月水泥销售91.91亿元,混凝土销售31.74亿元,熟料销售5.73亿元,骨料销售21.62亿元,其他销售7.31亿元[10] - 2023年1 - 6月中国地区收入134.54亿元,中国以外亚洲地区收入13.75亿元,非洲地区收入7.09亿元,中东地区收入2.94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2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下降24.85%[28] - 2023年上半年水泥业务营收97.6亿元,同比下滑5.04%,非水泥业务营收58.36亿元,同比增长49.19%[29] 利润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11.93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4.85%[2] - 2023年1 - 6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58元,2022年同期为0.77元[2][5] - 2023年1 - 6月营业利润为17.60亿元,2022年同期为22.02亿元[4]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为13.50亿元,2022年同期为16.83亿元[4] - 2023年1 - 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3亿元,2022年同期为15.87亿元[5] - 2023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57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77元/股[5] - 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4%,基本每股收益0.58,稀释每股收益0.57[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6%,基本每股收益0.56,稀释每股收益0.56[16] 成本费用情况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为140.92亿元,2022年同期为122.68亿元[4] - 2023年1 - 6月研发费用为5834.3万元,2022年同期为4569.4万元[4] - 2023年1 - 6月营业成本119.7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03.57亿元增长15.58%[9] - 2023年1 - 6月财务费用合计2.45237036亿元,2022年同期为1.64831907亿元[13] - 2023年1 - 6月所得税费用合计3.88324122亿元,2022年同期为4.83159383亿元[1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655.62亿元,较2022年末的642.42亿元增长1.74%[6][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35.00亿元,较2022年末的334.03亿元增长0.29%[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64.81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170.19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320.62亿元,较2022年末的308.38亿元增长4%[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合计21.685431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826312亿元[1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2.2863172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857087亿元[17] -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994.7502万元,计提比例97%[18]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2.97227339亿元,计提比例6%[18] - 2023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8272.4568万元,收回或转回3091.379万元,转销或核销103.6144万元[23] 业务销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995.14万吨,同比增长2.13%,骨料销售5051.24万吨,同比增长103.30%,混凝土销售1094.97万方,同比增长82.31%,接收各类废弃物194万吨,同比提升11%[28] - 本期水泥产品销售价格降至326元/吨,成本降至251.62元/吨,吨毛利降至74.37元/吨;骨料业务销售均价降至42.81元/吨,成本升至23.49元/吨,吨毛利降至19.32元/吨;混凝土业务销售价格降至289.88元/方,成本降至252.14元/方,方毛利降至37.74元/方[29] 业务项目进展 - 完成对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59.58%股权收购,坦桑尼亚Dar市粉磨站升级后投产,新增水泥粉磨能力440万吨/年[29] - 骨料业务武穴、长阳新建项目投产,赤壁等地提产改造,净增3150万吨/年生产能力[29] - 混凝土业务在多地新增28家项目,新增产能2115万方/年[29] 业务展望 - 2023年下半年全国基建投资是稳增长主要抓手,房地产市场或逐步走稳,水泥需求可能季节性回暖[31] - 下半年公司国内水泥业务稳价保量增效益,骨料业务提产稳价增利润,混凝土业务降本控风险增收益,海外业务稳产稳价提业绩[3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获中国证监会同意公开向专业投资者发行不超30亿元公司债券注册申请,工作按计划推进[32] - 公司将以0元/股回购注销2020 - 2022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项下17,604,206股A股股票,工作正在推进[32] - 公司以2.108亿美元代价间接控股持有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64.66%股权[32] - 公司子公司拟2.316亿美元购买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100%股权,交易按计划推进[33] 公司人员变动 - Martin Kriegner先生于2023年1月9日当选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34] 股东持股情况 - 李叶青先生A股持股364,334股,约0.0268%,H股持股565,696股,约0.0770%[35] - 刘凤山先生A股持股161,500股,约0.0119%,H股持股120,600股,约0.0164%[35] - 明进华先生A股持股11,600股,约0.0009%,H股持股36,500股,约0.0050%[35] - 张林先生H股持股148,400股,约0.0202%[35] - 刘伟胜先生H股持股13,700股,约0.0019%[35] 收入确认原则 - 自提业务在商品出库存时确认收入,配送业务在商品配送到指定地点后确认收入[11] 未履行完的履约义务 - 报告期末已签订但未履行完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7.4818089亿元,预计2023年度确认[12]
海通国际(0066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4:40
财务表现 - 2022年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收入为1,542,901千港元,较上一年下降53%[5] - 2022年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东应占亏损为6,540,510千港元,不适用同比数据[5] - 2022年海通国际证券集团股东权益为20,688,808千港元,较上一年下降25%[5] - 2022年,海通国际在香港资本市场完成30单股权融资项目,位列第三[28] - 2022年,海通国际绿色債券融资规模超过230亿美元,承诺在2025年底前提供或协助提供总额200亿美元支持ESG与可持续发展融资[29] - 2022年,海通国际核心收入为33.30亿港元,按年减少33%[34] - 2022年,海通国际投行团队完成1单美股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项目,为中资投行以美国主体公司完成SPAC承销工作的首例[34] - 海通国际在中中国风险G3+CNY債券发行市场中,按参与发行数量位列全球金融机构第三,全年共完成了24笔绿色及可持续债券承销,融资规模超过80亿美元[35] - 2022年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5.43亿港元,同比减少53%[54] - 2022年利息收入为17.88亿港元,同比增加3%[55] - 2022年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为47.21亿港元亏损[56] - 总成本按年下降7%至35.05亿港元[57] - 财务成本为13.49亿港元,同比增加22%[58] 业务拓展 -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2022年主要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环球市场和投资[7] - 公司在全球各地的分部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和全球市场投资[20] - 公司在不同国家的业务表现出色,如在印度完成股票研究项目和在新加坡加深与本地及国际机构的合作[18] - 公司在全球存托凭证(GDR)业务方面取得成功,完成多个项目并在不同交易所上市[16] - 公司主席李军在2022年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放缓,企业盈利走弱,暗示全球经济复苏或将告一段落[24] 资产管理 - 公司在ESG领域表现突出,被列入富时社会责任指数和获得MSCI A级ESG评级[43] - 公司参与了24个绿色可持续债券项目的发行,总融资规模超过80亿美元[44] - 2022年,海通国际资产管理团队围绕核心投行业务,加强跨部门业务协作,根据客户需求加大力度研发创新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研发成立“海通全球多资产均衡策略基金”等[39] - 2022年,海通国际旗下管理基金获得多项行业奖项认可[41] 风险管理与财务状况 - 全球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金融市场持续承压,2022年全球主要股票和债券指数大幅下跌[50] - 海通国际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持续践行ESG理念[46] 财务结构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拥有50亿港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4亿港元的未动用银行融资,保持相对安全的流动性水平[145]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6.64亿港元,股份数量为6,641,563,594股,同比增长10%[132] - 公司受到多个全球监管机构的监管资本要求,包括香港证监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确保资本水平符合监管要求[133]
海通国际(00665)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7 11:20
财务总体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6.28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63.0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2亿元,同比增长203.92%;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下降62.5%[5] - 报告期末总资产642.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274.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19%[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6.28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65.31亿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83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7.01亿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6.72亿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2022年第一季度为0.32元/股[15] - 2023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960.46万元,2022年为5.99亿元[1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25.60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159.82万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216.48万元等[6] 资产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比例为 -100%,原因是利率掉期平仓;应收账款增长40.27%,受季节性销售影响[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4,839,428,90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450,298,165元有所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9,902,194,08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791,378,100元有所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64,741,622,99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241,676,265元有所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5,922,378,68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624,884,300元有所减少[12]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7,144,098,98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38,341,792元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939,479,56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2,631,200元增加[12]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3,288,269,88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05,122,012元减少[12] - 2023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79.76亿元,2022年为167.79亿元[13] - 2023年负债合计为338.98亿元,2022年为334.03亿元[13] - 2023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8.44亿元,2022年为308.38亿元[13] 利润变动原因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63.09%,受市场需求影响,主要产品水泥量价下降[7] 现金流变动原因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3.92%,因盈利下降后税费支付减少,以及非现金支付货款增加[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69.05%,因项目借款增加[7] 股东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总数为57708名,其中A股股东57705名,H股登记股东3名[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708名[9] - 前10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734,719,989股,占比35.04%;HOLCHIN B.V.持股451,333,201股,占比21.53%;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8,060,739股,占比16.12%[9] 重大收购事项 - 2023年3月1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以1.931亿美元收购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59.58%股权,4月5日完成交割并入财务账目[11] 费用与收益变动 - 研发费用增长49.22%,因环保、新材料研发项目及投入增加;投资收益增长488.32%,因利率掉期平仓后前期公允价值变动转入[7]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164.55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780.43万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为1.38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5793.60万元[14] 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77亿元,2022年同期为62.88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亿元,2022年同期为 -3.19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29亿元,2022年同期为13.46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1.22亿元,2022年同期为 -11.96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11亿元,2022年同期为11.15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4亿元,2022年同期为6.41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0.28亿元,2022年同期为 -0.05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7亿元,2022年同期为 -8.80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6.16亿元,2022年同期为85.50亿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8.83亿元,2022年同期为76.71亿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