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化(00386)
icon
搜索文档
China's Sinopec upgrading Xinjiang refining and chemical project
Reuters· 2025-09-20 09:25
项目动态 - 中国石化已开始建设新疆地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升级工程 [1] - 该项目位于油气资源丰富的新疆地区 [1] - 公司为全球炼能最大的炼油商 [1]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新华财经· 2025-09-20 07:23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于9月20日在新疆库车开工[1] - 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4] - 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部建成[4] 产能提升 - 项目建成后原油加工能力将达850万吨/年[1][4] - 目前原油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5] - 新建16套炼化生产装置包括240万吨/年加氢裂化、150万吨/年连续重整、80万吨/年乙烯裂解和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4] - 改造现有350万吨/年2号常减压等4套装置[4] - 将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4] 经济效益 - 每年可新增产值约202亿元[4] - 每年可新增税收约35亿元[4] - 带动就业约1万人[4]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4] - 对优化南疆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 实现新疆资源就地转化利用[4] - 助力油气生产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4] - 中国石化将高质量谋划"十五五"在疆产业布局[4] 公司背景 - 塔河炼化公司是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5] - 近20年来向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区供应产品7000多万吨[5] - 目前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硫黄、二甲苯、液化气等产品[5] - 拥有铁路专用线、公路运输、成品油输送管道等配套系统[5]
碳纤维领域又有重大突破,中国石化60K大丝束碳纤维正式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9-20 07:17
产品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国内首创60K大丝束碳纤维 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填补市场空白 [1] - 60K大丝束单股可吊起一吨重 拉伸强度较48K提升23% 弹性模量提高5% [3] - 产品专门适配深海风电等高需求场景 解决叶片需更长更耐造的痛点 [5] 技术体系完善 - 公司完成24K/48K/60K近20种型号覆盖 实现通用型与高性能/大丝束与小丝束全谱系布局 [6] - 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技术的企业 [6] - 累计申请842项碳纤维专利 位列全国第一和全球第三 [6] 产业意义 - 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碳纤维产业链自主可控 [8] - 从2022年48K工艺化突破到60K亮相 两年内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技术跨越 [8] - 产品应用于风电叶片、飞机部件、高铁动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1][8] 材料特性优势 - 碳纤维比重不到钢的1/4 强度达钢的7-9倍 具备耐腐蚀耐高温特性 [1] - 60K大丝束使风电叶片强度更高、抗变形能力更强 可制造更大叶片提升发电效率 [5]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揭盅 入围门槛达173.6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7:14
企业规模与排名 -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收入门槛达173.65亿元 较上年提升3.03亿元[1] - 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51.68万亿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9319.56亿元居首[1]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恒力集团分列第二及第三位[1] 研发创新表现 - 500强企业研发强度达2.45% 有效专利总数166.32万件[1] - 发明专利80.38万件 同比增长12.07%[1] - 通信设备制造与计算机办公设备行业平均收入增长超10%[1] 行业盈利与国际化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平均利润增长超过100%[1] - 500强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19.10% 较上年增加0.87个百分点[1]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 山东 江苏 广东 河北入围企业数量位列前五[1]
风沙是独特的BGM 挥洒青春智慧端牢国家能源饭碗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20 04:48
项目规模与运营情况 - 顺北油气田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 从最北端到最南端井区车程约6小时[4] - 拥有150多口深井 平均深度超过8000米 接近珠穆朗玛峰高度[1] - 智能化生产线包含7000多个控制点 每日处理3000多吨原油及400万立方米天然气[8] 团队构成与人员特征 - 团队平均年龄低于35岁 其中近80%成员为党员[11] - 员工常年在户外工作 工装因风吹日晒1个多月即褪色发白[10] - 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风沙天气超过200天 工作环境恶劣[10] 技术成就与运营管理 - 年轻团队参与两座油气处理站库建设及投产 成功应对系统组装精度挑战[6][8] - 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人以细致严谨著称 确保安全生产零失误[14][16] - 团队成功破解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获得强烈职业成就感[26] 人才发展与职业精神 - 多名90后技术骨干在项目中快速成长 五年内晋升至站长级管理岗位[6] - 员工秉持热爱石油行业的精神 认同艰苦工作的价值[23] - 将沙尘暴等恶劣环境视为工作背景音乐 体现乐观专业态度[27]
国内首创,填补市场空白,中国石化发布!
中国电力报· 2025-09-19 12:04
产品发布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正式亮相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 为国内首创 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1] - 公司已拥有24K 48K 60K等不同丝束规格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 形成通用型+高性能和大丝束+小丝束产品全谱系 [1] 技术突破 - 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 完成从原丝制备到氧化炭化全流程通关 实现工业化试生产 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60K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3] - 与48K大丝束碳纤维相比 60K大丝束碳纤维强度更高 抗变形能力更强 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下游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 [3] 性能参数 - 60K碳纤维丝束拉伸强度比48K提高23%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 [5] - 弹性模量比48K提高5% 可应用于功率更大 叶片更大的深远海风电叶片等场景 [5] 应用领域 - 产品将主要运用于深海风电等领域 [3] - 碳纤维性能优越 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 强度是钢的7至9倍 具有耐腐蚀特性 广泛应用于风能 太阳能 高铁动车 飞机部件等领域 [3]
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9-19 07:20
公司技术突破 - 中国石化自主研发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为国内首创并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1]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60K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2] - 成功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并实现工业化试生产 [2] 产品组合与生产能力 - 公司已形成24K/48K/60K等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全谱系生产能力 [1] - 产品谱系覆盖"通用型+高性能"与"大丝束+小丝束"组合 [1] - 2022年率先实现48K大丝束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突破 [2] 产品性能与应用领域 - 60K大丝束碳纤维强度较48K更高且抗变形能力更强 [2] - 碳纤维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而强度达钢的7-9倍并具耐腐蚀特性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深海风电领域并有效提升下游复合材料生产效率 [2] -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领域 [1] 产业链意义 - 助力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1] - 完成从原丝制备到氧化炭化全流程技术通关 [2]
重规矩 重细节 重服务 中国石化招标公司以标准化全流程管控体系筑牢专业根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9 05:1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中国石化专门负责工程招标代理等工作的专业公司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和服务采购代理服务 电子交易平台管理 交易中心建设和管理 评标专家库管理和专业咨询及培训服务5个方面 [1] - 公司自2003年6月成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 探索出适应市场化竞争的招标代理工作运营新路径 [1] 质量管理体系 - 公司在2018年获得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21年获得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3项管理体系认证 [2] - 建立全员参与 全链条覆盖的业务质量管控体系 包括招标文件三级审查管理机制 项目化运行管理机制 开评标远程监督中心 制度基础建设以及以优质合规为导向的考核标准 [2] 标准化建设 - 2024年公司完成22本约计230多万字的中国石化工程项目招标标准文件编制工作 [3] - 标准文件由资深专家牵头组成的编制小组负责动态管理 迄今已经历3次修订 2024年10月发布最新版 [3] - 公司举办5次线下培训并通过互联网开设线上课程 实现标准文件的常态化宣贯培训 [3] 技术平台建设 - 2024年电子交易平台3.0版上线运行 采用大数据技术对交易信息 重点项目 智慧监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展示 [3] - 平台设置45个数据监管点实时监控交易关系 交易价格 评标评分等方面的异常情况 [3] - 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招标工作永久追溯 [3] 监督与合规机制 - 设立远程监督中心 通过两个165英寸大屏幕多角度实时显示4个交易分中心集中评标室的现场画面 [4] - 监控系统会立即锁定评标人员的异常行为并通报给监控人员 通过话筒提醒相关人员合规评标 [4] - 公司负责中国石化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及4个交易分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4] 专家管理体系 - 对评标专家建立终身追溯制度 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评标专家要负责到底 [5] - 按照《中国石化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管理办法》开展专家入库审批和考核管理工作 [5] - 截至今年8月底经审批入库专家已超过1.4万人 [5] - 依托电子招投标平台对专家履职行为进行全维度考评 [5] 战略发展 - 公司实现从流程管理到价值整合的战略升级 构建技术赋能专业 专业塑造品牌 品牌驱动生态的可持续价值闭环 [5] - 打造了央企招标采购新范式 [5]
中国国际化工展成行业发展“风向标”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15
展会概况 - 2025年9月17-19日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 展会面积达45500平方米 吸引来自17个国家的792家企业参展[2] - 展会覆盖能源与石油化工 基础化学品 化工新材料 精细化工 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工程与装备 数字化-智能制造等全产业链领域[2] -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共同承办[2] 行业趋势 - 化工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技术创新成为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4] - 企业集中展示新材料研发 绿色工艺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最新成果[4] - 中国石油聚烯烃弹性体(POE) 瓶盖料 电缆料 溶聚丁苯橡胶(SSBR)等新产品实现市场化推广[4] 企业参与 -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中国中化 华谊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展示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成果[3] - 青岛海湾集团携近百种核心产品参展 全面展现全产业链布局优势[3] - 思多而特运输公司现场演示产品位置显示功能 体现数字化应用成果[4] 平台价值 - 展会成为企业宣传新产品 新技术 新装备的重要平台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交流与商机对接[3] - 通过新技术突破 新产品应用和新科研成果落地交流 为行业发展提振信心[3] - 海湾化学总经理评价展会不仅是品牌展示窗口 更是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商机对接的桥梁[3] 配套活动 - 举办第八届国际智慧化工大会探讨化工自动化 数字化及AI技术应用[6] - 第二届化学品储运安全大会聚焦危化品储运安全重点难点问题[6] - mDX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凝聚生态力量破解数字化转型关键难题[6] - 发布《2025中国化工行业发展报告》预判产业周期与发展路径[6] - 举办中日化工企业对接交流会 吸引阿拉丁生化 湖北宜化等10余家企业参与分享[6]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橡胶展上海开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10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展商以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 [1] - 展会为期3天 涵盖橡胶机械设备 橡胶化学品 橡胶原材料 轮胎和非轮胎橡胶制品 橡胶循环利用等领域 [1] - 设立中国无机盐工业功能材料展区与中国轮胎循环利用专区 展示覆盖范围较去年再度扩大 [4] 参展企业构成 - 世界橡机36强企业领衔展示 包括荷兰VMI 德国H-F 中化橡机 中化学装备等 [1] - 橡胶化学品及原材料行业代表性企业参展 包括中国石化 俄罗斯SIBUR 派克洛德 阳谷华泰 科迈化工 神马股份等 [1] - 橡胶循环利用及环保企业参展 包括伊克斯达 克林泰尔 广源环保等 [1] 配套活动与行业交流 - 推出综合性大型会议活动"RubberTalk" 包含橡胶技术高峰论坛 信息发布会 世界弹性体科技与工程论坛 产学研交流活动 人才交流会5部分 [4] - 国内外品牌展商与全国多所高校学术科研团队参会交流 圣奥化学等企业设置专业展台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