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600028) - 中国石化H股公告-翌日披露表格

2025-09-22 10:15
股份数量 - 截至2025年9月4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为23,945,350,600股[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为97,232,263,098股[4] - 截至2025年5月28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1,281,555,698股[14] 回购情况 - 2025年9月22日,H股回购5,410,000股,最低回购价4.07港元,最高回购价4.12港元,总价22,116,080港元[11] - 2025年9月22日,A股回购2,200,000股,最低回购价5.31元,最高回购价5.36元,总价11,705,111元[12] - 公司H股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的总数为2,404,929,260股[27] - 公司H股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数目为73,034,000股,占比0.06%[27] 待注销股份 - 截至2025年9月22日,A股有17,200,000股回购待注销股份,占比0.018%,回购价5.8元;2,200,000股回购待注销股份,占比0.002%,回购价5.32元[4] - 2025年9月22日,H股为注销而回购但尚未注销的股票为5,410,000股,占比0.02%,每股回购价4.09港元[21] 规则限制 - 公司回购股份不得超过各类型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的10%[14] - 未经交易所批准,公司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30] - 公司H股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22日[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9月22日耗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


格隆汇· 2025-09-22 09:48
公司回购操作 - 2025年9月22日耗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4.07-4.12港元[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46
股份回购操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22日斥资2211.61万港元回购541万股H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07-4.12港元 [1] - 同日斥资1170.51万元人民币回购220万股A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5.31-5.36元人民币 [1] 市场流动性管理 - H股回购金额折合港元约2211.61万元 对应回购股份数量541万股 [1] - A股回购金额达1170.51万元人民币 对应回购股份数量220万股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22 09:41
股份数据 - 2025年9月22日,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23,945,350,600股,总数23,945,350,600股[3] - 2025年9月22日,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97,232,263,098股,总数97,232,263,098股[4] - 2025年8月22日,A股为注销回购未注销股票17,200,000股,占比0.018%,每股5.8元[4] - 2025年9月22日,A股为注销回购未注销股票2,200,000股,占比0.002%,每股5.32元[4] 回购情况 - 2025年9月22日,公司于港交所购回H股5410000股,付出22116080港元[12] - 2025年9月22日,公司于上交所购回A股2200000股,付出11705111元[13]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购回股份总数为2404929260股[12] - 根据购回授权已购回股份73034000股,占2025年5月28日已发行股份0.06%[12] 其他要点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5月28日获通过[12] - 购回股份后新股发行等暂止期截至2025年10月22日[12] - 2025年5月28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为121281555698股[14] - 发行人根据一般性授权回购股份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0%[14] - 未经批准,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15]
化工装置深挖系列二:聚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与边际装置分析
华泰期货· 2025-09-22 0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属于化工装置深挖系列专题第二篇,主要分析聚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情况及PX/PTA/PR/PF等期货品种的边际装置,先分析上下游分集团和分地区配套情况及PX/PTA富余或缺口量级,再从老装置、单线产能或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成本高、原料采购或产品销售距离远等角度找出边际装置[2][4] 各部分总结 聚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分析 分集团上下游配套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PX、PTA、聚酯产能分别为4367、9171.5、8894万吨,理论PX年缺口1640万吨,PTA年理论富余量1567万吨(实际值低于理论值);PTA企业中有PX或聚酯配套的产能占比91.6%,PX有下游配套的产能占比82.0%,聚酯有上游配套的产能占比72.1%;企业分为四类,包括上下游均配套、以聚酯和PTA配套为主、仅有PX和PTA配套、配套相对单一的企业[10] 分地区上下游配套 聚酯产业链产能集中在浙江、江苏、辽宁、广东、福建等地,除山东PX有较多富余外卖量外,其他地区大多有PX产能缺口或基本平衡,浙江、江苏、辽宁PX缺口最大;江苏和浙江PTA产能有较大缺口,辽宁、广东PTA过剩,福建理论上PTA供需小幅过剩,新疆PTA供大于求,海南、山东有一定理论PTA富余量[12][15][16] PX边际装置分析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PX总产能4367万吨,有效运行产能4254万吨,理论满开开工率97.41%,产能主要分布在浙江、辽宁、江苏、广东、山东等地;投产超过20年的装置合计276万吨,占比6.3%,近10年投产的装置产能占比70.1%;单套规模在200万吨以上的装置合计占总产能近一半,产能小于100万吨的装置数量较多,占总产能28.3%;我国PX在产装置以长流程一体化为主,中短流程装置合计760万吨,占总产能17.4%,对原料采购和利润更敏感[20][23][30] PTA边际装置分析 截至2025年7月底,PTA总产能9171.5万吨,其中836.5万吨已停车半年以上,产能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投产超过20年的3套装置均已停产半年以上,在产装置大多建于2010年以后,63%为2016年之后投产;200万吨以上的装置占比80%,产能小于100万吨的装置仅四川能投100万吨装置在运行;产能小于200万吨且投产时间在2020年以前的装置合计1295万吨,占比14.1%,部分装置成本较高或有改造计划[34][36][40] PR边际装置分析 截至2025年7月底,PR总产能2168万吨,主要分布在江苏、海南、辽宁,区域和企业集中度较高;瓶片产品主要外卖或出口,有PTA或MEG产能配套的企业较少;近5年投产的产能占半数,单套装置规模大部分在30万吨以上;筛选出的边际装置合计326万吨,占总产能15%,大部分是2005年以前投产的老装置[44][47][54] PF边际装置分析 截至2025年7月底,PF总产能968.5万吨,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区域集中度较高,企业集中度较分散;20年前投产的装置占35%,30年前投产的装置占11%,近5年新装置占29%,超20年的老旧装置集中在江苏、福建;单套规模普遍不大,10到20万吨的装置占比最多,40万吨以上的装置仅占4%;新老装置加工成本差异不显著,老旧产能存续取决于市场动态平衡[55][57][62]
国际油价小幅下跌,尿素、蛋氨酸价格下跌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2:01
化工产品价格动态 - 本周跟踪的100个化工品种中 33个品种价格上涨 31个品种价格下跌 36个品种价格稳定 [1][3] - 月均价环比显示40%产品上涨 47%产品下跌 13%产品持平 [1][3] - 周涨幅前五品种:醋酸(华东) NYMEX天然气 硫磺(CFR中国现货) 电石(华东) 三氯乙烯(华东) [3] - 周跌幅前五品种:维生素E 硝酸(华东) 环氧氯丙烷(华东) 二氯甲烷(华东) 涤纶FDY(华东) [3] 能源市场表现 - WTI原油期货收报62.68美元/桶 周跌幅0.02% 布伦特原油收报66.68美元/桶 周跌幅0.46% [1][4] - 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48.2万桶 周环比减少1.3万桶 同比增加28.2万桶 [4] - 美国石油需求总量日均2063.7万桶 周增加85.6万桶 汽油日均需求881万桶 周增30.2万桶 [4] - NYMEX天然气期货收报2.92美元/mmbtu 周跌幅1.25% 美国天然气库存34330亿立方英尺 周增900亿立方英尺 [4] 重点化工品分析 - 尿素市场均价1675元/吨 周降0.95% 年降11.70% 日均产量19.33万吨 周增0.57万吨 [6] - 复合肥开工负荷40.78% 周升1.42个百分点 三聚氰胺周产量2.88万吨 周增5.88% [6] - 蛋氨酸市场均价21.65元/公斤 周降0.69% 年增5.71% 产量11100吨 开工率54.09% [7] 行业估值水平 - SW基础化工市盈率25.29倍 处于历史75.31%分位数 市净率2.21倍 处于历史52.99%分位数 [8] - SW石油石化市盈率11.50倍 处于历史23.70%分位数 市净率1.14倍 处于历史19.28%分位数 [8] 投资主题与标的 - 九月关注四大方向:反内卷对供给端影响 电子材料自主可控 低估值行业龙头 分红稳健能源企业 [2][9] - 中长期三大主线:油气开采板块高景气度 新材料领域发展空间 政策加持需求复苏 [9] - 推荐标的包括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安集科技 雅克科技 万华化学等21家公司 [9] - 9月金股为桐昆股份与雅克科技 [10]
填补空白!中石化,碳纤维再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21 23:07
产品技术突破 - 上海石化发布60K大丝束碳纤维新产品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2] - 60K大丝束碳纤维单丝含量较48K提升25% 强度提高0.5GPa 模量增加20GPa 生产装置单线效率提升25%[4] - 产品拉伸强度突破4.9GPa 单股丝束可吊起1吨重物 弹性模量达260GPa以上[4] - 突破60K以上大容量单喷头工业制备技术难点 实现从原丝到氧化炭化全流程工业化试生产 属国内首创[6] 产品体系与产能 - 公司拥有3K/12K/24K/48K/60K等近20种型号碳纤维产品 构建覆盖通用型+高性能及大丝束+小丝束全谱系[6] - 依托上海和内蒙古两大碳纤维制造基地 强化产业链协同打造碳纤维核心产业集群[7] 应用领域与案例 - 60K产品适用于深海海上风电和建筑桥梁领域 满足大功率深远海风电叶片对长度和模量的高要求[2][4] - 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专用料已应用于131米长陆上风电叶片[7] -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外壳[9][10] -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达领先水平 具备耐腐蚀/质量轻特性 可降低采油成本[12] - 大丝束碳纤维筋应用于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 成为国内首个大丝束碳纤维索锚体系桥梁工程[14][16] - 碳纤维复合材料车头罩为广州高速地铁列车减重 属国内首列应用[17]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全球最长131米陆上风电叶片 单个风电机组扫风面积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18][19] - 碳碳复合新材料风机叶轮使用寿命是现有材料10倍以上 解决烷基化装置叶轮腐蚀难题[21] 行业地位与成就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7] - 公司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和碳纤维碳碳复合新材料多个应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7]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再次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9-21 21:57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入围门槛提升至173.65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51.68万亿元 前三名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和恒力集团 [1] 榜单规模 - 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达173.65亿元 较上年提升3.03亿元 [1] - 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51.68万亿元 [1] 创新投入 - 制造业500强研发强度为2.45% 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1] - 拥有有效专利166.32万件 其中发明专利80.38万件 分别较上年增加11.34%和12.07% [1] 行业表现 - 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平均收入增长均超10% [1] -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行业平均利润增长超过100% [1] 海外业务 - 制造业500强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9.10% 较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1]
地缘风险升温支撑油价短期或维持震荡运行
平安证券· 2025-09-21 10:24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总结的关键要点: 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石化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石油石化行业受地缘风险升温支撑,油价短期或维持震荡运行 [1][6] - 氟化工热门产品产销延续紧平衡,价格高位续涨 [6] - 半导体材料行业周期上行和国产替代共振 [7] 石油石化行业 - 2025年9月12日-9月19日期间,WTI原油期货收盘价连续上涨0.03%,布伦特油期货价下跌0.33% [6] - 中东地缘冲突持续:以色列加大对哈马斯武装打击力度,继续对加沙地带实施大规模空袭 [6] - 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加大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打击力度,8月发生至少13起袭击,9月已发生至少6起 [6][85] - 欧盟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措施草案,包括对118艘俄罗斯"影子舰队"实施制裁 [6][85] - 供给端:欧佩克+就最大产能评估展开磋商,坚持推进增产以夺回市场份额 [6][85] - 需求端:美国商业原油去库幅度较大,汽油也表现为去库态势,但夏季出行季渐入尾声 [6] - 宏观经济: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6][85] 氟化工行业 - 热门制冷剂R32价格高位续涨,R134a价格高位坚挺 [6] - 供应端受政策限制确定性收紧,2026年二代制冷剂(HCFCs)生产配额设定为15.14万吨,较2025年减少1.22万吨 [6] - 三代制冷剂(HFCs)配额调整呈现"局部扩容、整体稳定"特点,R245fa生产配额较2025年调增3000吨,R41调增50吨 [6] - 需求端下游汽车、空调产业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同比增长13.0%和16.4% [6]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基础化工指数收于4,048.88点,较上周下跌1.33% [10] - 石油石化指数收于2,254.69点,较上周下跌1.99% [10] - 化工细分板块中,半导体材料指数上涨0.94%,表现相对较好 [10] - 申万三级化工细分板块中,涨跌幅排名前三的是焦煤(+7.26%)、民爆制品(+6.97%)、改性塑料(+4.97%) [1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石油石化、氟化工、半导体材料三大板块 [7] - 石油石化板块建议关注"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 [7] - 氟化工板块建议关注三代制冷剂产能领先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及上游萤石资源企业金石资源 [7] - 半导体材料板块建议关注:南大光电、上海新阳、联瑞新材、强力新材 [7]
又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1 04:55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新疆库车开工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重大庆典活动的一部分[1] - 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6套炼化生产装置[3] - 项目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部建成[3] 产能建设 - 将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 - 新建2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3] - 新建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3] - 对现有350万吨/年2号常减压等4套装置进行改造[3] - 项目建成后塔河炼化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将达850万吨/年 较现有500万吨/年产能提升70%[5] 经济效益 - 每年可新增产值约202亿元(按照原油价格60美元/桶测算)[5] - 每年可新增税收约35亿元[5] - 带动就业约1万人[5]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3] - 实现新疆资源就地转化利用[5] - 助力油气生产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5] - 塔河炼化公司是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5] 现有业务 - 塔河炼化公司目前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硫黄、二甲苯、液化气等产品[5] - 拥有铁路专用线、公路运输、成品油输送管道等配套系统[5] - 近20年向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供应产品7000多万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