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防务(00317)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解盘 | 市场遭遇砸盘但瑕不掩瑜 资金回流避险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9-03 12:18
大阅兵与市场反应 - 中国举行抗胜利80周年阅兵 展示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包括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 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 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和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 形成二次核打击能力 [1] - 恒生指数在阅兵期间冲高后走弱 收盘下跌0.60% 军工板块大幅回调 中船防务跌近9% 证券类成为砸盘主力 [2]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5% 为7月以来首次 隔夜美股下跌 [2] 避险资产表现 - 伦敦现货黄金上涨1.64%至3532.405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期货上涨1.51%至3599.5美元/盎司 均创历史新高 [3] - 世界黄金协会寻求推出数字黄金 可能改变伦敦9000亿美元黄金实物市场的交易结算方式 [3] - 招金矿业涨超4% 六福集团和周大福涨幅超3% [3] 医疗健康板块 - 恒瑞医药和四环医药涨幅超8% 医疗类涨幅更大 [3] - 抖音成立上海小荷智能医疗科技 进军智能医疗领域 春立医疗和平安好医生涨超10% 阿里健康走趋势 [3] - 微创机器人上半年营收1.7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7% 净亏损收窄59%至1.15亿元 海外销售收入激增189% 占总营收58% [4] 机器人产业动态 - 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4] - 首程控股旗下基金对人形机器人企业松延动力追加数千万元投资 松延动力仿生人脸产品在博物馆商超落地 其机器人小顽童获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多项奖项 [5] - 首程控股首家机器人4S店将于国庆期间在北京开放 年内计划开设3-10家连锁店 [5] 科技与国产替代 -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工厂VEU资格 出口豁免将于2025年12月31日终止 [5] - 长飞光纤涨超12% 光纤更换空芯光纤成为趋势 [5] 固态电池产业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 预计2027年达18GWh 2028年达30GWh [6]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10万级车型量产 进入主流价格带 [6] - 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 预计下半年进入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关键期 [6] 光伏玻璃行业 - 信义光能2025H1营收109.32亿元 同比减少6.5% 归母净利润7.46亿元 同比减少58.8% 毛利率18.3% 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 [7] - 光伏玻璃9月新单报价上调 2.0mm单层镀膜基准价升至13元/平方米 较7月上调2元/平方米 [7] - 公司光伏玻璃业务销售量同比增长17.5% 但营收减少7.3% 毛利率11.4%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1.6% 其中北美欧洲高溢价区域占比8.1% [7] 光伏电站业务 - 信义光能光伏电站业务2025H1营收14.38亿元 同比增长0.7% 毛利率63.5% [8] - 光伏玻璃行业开启新一轮减产 供应端缩减叠加主材调涨 组件囤货积极性提升 库存下降带动8月新单价格上调 [8]
中船防务(600685) - 中船防务H股公告_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9:45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592,071,197股,面值1元,股本592,071,197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821,435,181股,面值1元,股本821,435,181元[1]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413,506,378元[1] 发行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592,071,197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821,435,181股,库存股0[2] - 每股普通股面值1元[2]
中船防务(00317)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53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註冊股份592,071,197股,法定/註冊股本592,071,197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註冊股份821,435,181股,法定/註冊股本821,435,181元,本月无增减[1] - 2025年8月底法定/註冊股本总额1,413,506,378元[1] 已发行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592,071,197股,库存0股,总数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821,435,181股,库存0股,总数无增减[2] 其他 - 公司每股普通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2] - 股份期权不适用[3] - 香港预託證券资料不适用[4] - 呈交者为公司秘书李志东[5]
中船防务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 [1] -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5.31亿元,同比增长10.29%,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160.07% [1] - 毛利率9.38%,同比增长26.21%,净利率5.92%,同比增长179.64% [1] - 扣非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274.66% [1] - 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258.4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08元,同比增长127.55%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63.81亿元,同比增长40.59% [1] - 应收账款19.35亿元,同比增长2.67% [1] - 有息负债59.86亿元,同比增长4.82% [1] - 每股净资产12.52元,同比减少3.76% [1]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2]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03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99%,同比增长20.92% [1] 投资回报表现 - 2024年ROIC为0.85%,资本回报率不强 [1] - 2024年净利率2.43%,产品附加值不高 [1]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0.84%,投资回报较弱 [1] - 2018年ROIC为-7.55%,投资回报极差 [1] 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80.26%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为5.11% [3] 应收账款质量 - 应收账款/利润比例达512.77% [3] 业绩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9.41亿元,每股收益均值0.67元 [3] 机构持仓情况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持有392.36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规模7.57亿元 [4] - 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等9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4] - 万家智造优势混合A持仓99.48万股保持不变 [4]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2]
中船防务: 中船防务关于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2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分配比例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80元(含税)[1] - 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113,080,510.24元(含税)[1] - 现金分红占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1.48%[1] 分配基数与调整机制 - 利润分配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1]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并相应调整分配总额[1][2] 决策程序与授权依据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28日审议通过分配方案[2] - 股东会于2025年5月27日授权董事会决策中期分红事项[2] - 方案符合股东会授权的现金分红比例不高于30%的要求[2] 财务数据基础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基于2025年6月30日财务数据[1] - 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润留存用于公司经营发展[1]
中船防务: 中船防务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3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上午10:30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通知及材料于2025年8月22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出 [2] - 应出席董事9人 实际出席9人 其中非执行董事尹路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志坚通过视频方式参会 [2] - 会议由董事长罗兵主持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2] 审议通过议案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表决结果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2]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公告编号2025-039 [3] - 审议通过关于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关联董事罗兵、陈利平、顾远、任开江及尹路回避表决 非关联董事4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3] - 审议通过《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表决结果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3] 文件披露情况 - 所有相关文件均于2025年8月28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 [2][3] - 披露文件包括半年度报告、利润分配方案公告、风险持续评估报告及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3]
中船防务(00317.HK):上半年净利润为5.26亿元 同比增加258.46%
格隆汇· 2025-08-28 23:3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01.73亿元 同比增加1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26亿元 同比增加258.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1亿元 同比增加274.66% [1] - 基本每股收益0.3724元 [1]
“争抢船海订单”,中船防务接单量已完成年度计划近九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5:53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 [1] -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 [1] - 报告期累计经营接单154.98亿元,同比增长64.6%,完成年度计划的88.8% [2] - 今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承接合同174.5亿元 [2] 行业周期与供需态势 - 船舶制造业每隔20~30年出现超级周期波动,是典型周期性行业 [2] - 直至2035年全球造船产能难以大幅增长,供给紧张态势或将长期延续 [2] - 全球船队大量船舶面临合规性淘汰,绿色船舶新建需求显著增长 [2] - 未来全球造船市场呈现"需求端向好、供给端吃紧"态势 [2] - 2024年新造船市场创2008年以来历史新高,但2025年存在阶段性回调压力 [2] - 受美国301调查、贸易政策调整、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船东观望情绪增强,新船订单放缓 [2] 市场竞争与战略 - 上半年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2632.21万载重吨、1009.00万修正总吨 [3] - 中国新接订单份额按载重吨计同比下降18.05%,按修正总吨计同比下降65.25% [3] - 公司聚焦主建船型,优先自主开发船型,优先批量船和后续船 [3] - 加大中型箱船市场开拓,实现自主中型箱船承接 [3] - 持续推进5000TEU中型集装箱船、43000/45000方LPG/液氨运输船自主研发 [3] - 开展82000吨散货船优化设计,降低物量和施工成本 [3] - 加大气体船市场开拓力度,维护气体船市场地位 [3] 深海科技与海工业务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纳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3]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7.8% [4]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不断提高 [4] - 深海经济涵盖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及信息技术领域 [4] - 公司海工产品包括海洋工程平台、风电安装平台等 [4] - 2024年交付船舶37艘,总计108.44万载重吨,包括海上风电塔筒等重点产品 [4] - 公司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总成建造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4] - 梦想号拥有全球最大钻探深度1.1万米,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5] - 配备全球最先进动力定位系统,可在6级海况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生存 [5] - 广船国际是国内建造先进半潜船的船企之一,建造5万吨智能半潜运输船"祥安口"号 [5] - 公司海工产品或将受益于"深海经济"增长动能,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5]
中船防务(003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

2025-08-28 14:20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10股0.8元人民币[1] - 按汇率派息金额为每10股0.877062港元[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18日,记录日期为9月25日,股息派发日为10月23日[1] 税务信息 - 非居民企业等不同情况代扣所得税税率为10%或20%[2] 董事会情况 - 公告公布之日,董事会有九位成员[2]
中船防务(0031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4:17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10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4%[6][8] - 利润总额为6.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31%[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46%[6][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724元/股,同比增长258.4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1%,同比增加2.28个百分点[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7.29亿元增长16.5%[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0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5亿元大幅增长226%[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7亿元增长258%[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724元,较2024年同期的0.1039元增长258%[65]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79.3%至4.44亿元(2024年同期1.17亿元)[6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0%至7.33亿元(2024年同期6.55亿元)[6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8.6%,从1.468亿元增至5.264亿元[93]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3%,从86.27亿元增至100.33亿元[9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7.3%提升至9.3%,毛利额增长48.5%至9.337亿元[96]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37.8%,从1.014亿元增至1.398亿元[99] - 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8.5%[122] - 基本每股收益0.3724元,较上年同期0.1039元增长258.6%[123]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3474元,同比增长274.8%[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4%[19][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5.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23亿元增长29.9%[63] - 公司合并营业成本为92.18亿元人民币[102][103] - 造船及相关业务分部成本为120.70亿元人民币[102][103] - 修船及相关业务分部成本为4.80亿元人民币[102][103] - 钢结构业务分部成本为4136.82万元人民币[102][103] - 境外成本为30.65亿元人民币[102] - 国有企业客户成本为54.61亿元人民币[102] - 按时段确认成本为61.98亿元人民币[103] - 按时点确认成本为30.20亿元人民币[103] - 长期合同成本为55.72亿元人民币[103] - 船舶产品内部交易抵销后净成本为84.21亿元人民币[102] - 公司折舊和攤銷費用合計249,591,764.20元[12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5.58亿元人民币[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5%[1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5.58亿元)[1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5.31亿元(2024年同期为-55.58亿元)[70]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85.9%至111.26亿元(2024年同期59.84亿元)[7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0%至79.92亿元[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4.2%至负199.65百万元[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27亿元,主要来自投资受益54.37亿元及处置资产94.68百万元[74]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15.21亿元,同比下降31.2%[74]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0.00亿元,同比下降45.4%[74] - 期末现金余额达104.03亿元(期初79.13亿元)[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38.17亿元,较期初增长497.7%[7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563.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0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6.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73%[6] - 货币资金163.8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29.09%[29] - 应收账款1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9%[29] - 存货7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5%[29] - 合同资产3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2%[29]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人民币57.63亿元,占总资产10.23%,较年初增长6.65%[30][31] - 合同负债余额为人民币149.21亿元,占总资产26.5%,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30] -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为人民币1.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820.54%[3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2.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5%[30] - 长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1.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88%[30] - 长待摊费用余额为人民币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19%[30] - 交易性金融负债余额为人民币0.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54%[30] - 其他应付款余额为人民币3.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8%,含应付股利0.99亿元[30] - 投资性房地产余额为人民币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6%[3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359.6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5631.23亿元,增幅5.1%[56] - 货币资金从1526.06亿元增至1638.08亿元,增长7.3%[53] - 应收账款从132.69亿元增至193.45亿元,大幅增长45.8%[53] - 存货从590.57亿元增至722.59亿元,增长22.4%[53] - 合同资产从238.85亿元增至309.11亿元,增长29.4%[53] - 应付账款从845.28亿元增至988.97亿元,增长17.0%[55] - 合同负债从1329.11亿元增至1492.09亿元,增长12.3%[55] - 短期借款从5.98亿元降至5.39亿元,减少9.9%[55] - 长期借款从40.49亿元降至31.63亿元,减少21.9%[56] - 未分配利润从259.14亿元增至301.84亿元,增长16.5%[56]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1259.8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175.54亿元,减少约6.7%[60] - 公司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末的1716.88万元激增至2025年中的11.57亿元,增幅达574%[60] - 公司应付股利从2024年末的76.33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9971.88万元[60] - 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024年末的124.08亿元降至2025年中的105.52亿元,减少15%[60] - 净流动资产下降7.3%,从57.45亿元降至53.26亿元[9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下降4.4%,从271.99亿元降至260.13亿元[95] - 应付普通股股利增长536.3%,从1554.86万元增至9894.54万元[93] - 公司资产总额56,312,312,757.78元,负债总额35,197,717,018.35元,资产负债率62.5%[12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14,746,740,801.23元,较期初增长19.6%(增加2,415,936,962.86元)[12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接单金额人民币154.98亿元,同比增长64.6%,完成年度计划的88.8%[16]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完工交船16艘共45.46万载重吨[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人民币680亿元,其中造船订单约650亿元包含140艘船舶[17] - 特种船及其他船舶产品收入增长56.6%,从44.60亿元增至69.84亿元[97] - 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101.73亿元人民币[102][103] - 造船及相关业务分部收入为130.40亿元人民币,占合并收入比重约128.2%[102][103] - 修船及相关业务分部收入为4.4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7.1%[102][103] - 钢结构业务分部收入为3351.95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3.4%[102][103] - 按时段确认收入为56.9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8.9%[103] - 按时点确认收入为44.8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2.6%[103] - 船舶产品内部交易抵销后净收入为93.96亿元人民币[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履行履约义务合同金额为5762.85亿元,其中2025年预计确认收入1027.14亿元,2026年预计确认收入2164.94亿元[105] - 公司报告分部对外交易收入合计10,172,636,741.11元,其中造船及相关业务占比92.7%(9,426,285,700.78元)[126] - 公司净利润合计601,708,163.49元,其中造船及相关业务贡献268,522,712.89元(占比44.6%)[126] - 公司资本性支出228,412,504.34元,其中造船及相关业务占比107.3%(245,145,164.93元)[126] 地区表现 - 欧洲地区收入大幅增长,从211.67万元增至8.254亿元[98] - 非洲地区收入显著增长,从762.75万元增至7.346亿元[98] - 境外收入为33.55亿元人民币,占合并收入比重33.0%[102] - 国有企业客户收入为62.11亿元人民币,占合并收入比重61.1%[102] - 公司对外交易收入中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占67.0%(6,817,152,661.25元),海外收入占33.0%(3,355,484,079.86元)[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4690.1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4.36%,修正总吨1965.5万,同比下降54.36%[12] - 克拉克森6月新船价格指数为187.11点,同比下降0.1%,其中集装箱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2632.21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56.12%[14] - 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金额99亿美元,同比下降32%,但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5%[14] - 集装箱船新接订单217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23%,占全部订单的46.37%[12]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1.13亿元人民币,占净利润比例为21.48%[4]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13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1.48%[34] - 公司拟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人民币113,080,510.24元(含税),上期为16,962,076.54元[124] 其他收益和投资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人民币3538.6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5631.80万元,金融资产损益贡献2135.12万元[10] - 其他收益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52%[19][24] - 投资损益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87%[19][24][27]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307.6%至4.33亿元(2024年同期1.06亿元)[67] - 投资收益40.56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长期股权投资收益35.86亿元[11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266.58万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负债收益1031.89万元[112] - 公司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358,620,177.75元,主要来自其他分部(364,956,122.39元)[126] 税务相关 - 所得税费用5440.51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999.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4440.76万元[114] - 利润总额6.56亿元,按法定税率计算所得税应为1.64亿元,实际因非应税收入影响减少1.08亿元[115] - 主要税率: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15%-25%,香港利得税16.5%,增值税率6%-13%[116] - 公司主要纳税主体适用25%企业所得税率,而中船黄埔文冲等4家子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17][118] - 香港注册的华顺公司等7家子公司执行16.50%利得税率[117] - 湛江公司等4家小型微利企业适用20%实际企业所得税率[118] - 船舶产品享受13%出口退税率,钢结构产品享受9%退税率[118] - 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118] - 先进制造业企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额[118] - 所得税费用增长6.2%至384.94万元(2024年同期362.35万元)[67]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详情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5.7%至19.65亿元,其中1年以内账期占比86.5%[84] - 应收票据较期初下降63.0%至20.73百万元[80] - 银行承兑汇票期末余额12.58百万元,较期初下降72.6%[80] - 1年内应收账款余额17.00亿元,较期初增长56.3%[84]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19.66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1.58%,账面价值19.35亿元[86] - 应收账款期初账面余额13.57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2.25%,账面价值13.27亿元[86] - 账龄组合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87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3.51%[87] - 1年以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0.13%,1-2年计提10%,2-3年计提30%,3-5年计提80%,5年以上计提100%[87]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计提57.13万元[88] - 期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计31.62亿元,占总余额比例62.53%[88]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7.64亿元,较期初18.74亿元下降5.87%[8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98.90亿元,较期初84.53亿元增长16.99%[90] - 1年以内应付账款占比73.88%,金额73.06亿元[91] - 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合计34.44亿元,其中中国船舶集团研究院欠款7.91亿元[92] 担保和负债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283.59亿元[40] - 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13.43%[4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人民币122.09亿元[40]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人民币283.59亿元[40] - 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2.50%,较期初上升2个百分点[43] - 用于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的保证金存款为人民币0.01亿元[42] - 报告期内累计新增对外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2.21亿元[40] 其他重要内容 - 国有独享资本公积余额为5.21亿元人民币[8] - 公司支付员工薪酬总计人民币3.9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4557人[11]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亏损5.58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18.34亿元[64]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55.75亿元(2024年同期收益183.85亿元)[68] - 利息收入达1783.96万元(2024年同期1835.58万元)[67] - 研发费用未披露(2024年同期未披露)[67] - 本期固定资产折旧1.74亿元,较上期1.82亿元下降4.0%[11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2家[41]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51] - 公司原董事长因退休辞任,新任董事长于2025年8月21日选举就任[49]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637,579.53元,资产减值损失-36,840,864.55元[126] - 财务费用净收入-11.91亿元,主要因利息收入19.63亿元远超利息支出6.05亿元[108] - 利息收入中银行存款利息13.55亿元,应收款项利息6.08亿元[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