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中华煤气(00003)将于9月15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9:02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5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每股派息金额为0.12港元 [1]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及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
2025-08-20 08:58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12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2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9月15日[1] 日期相关 - 财政年末为2025年12月31日,报告期末为2025年6月30日[1] - 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3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9月4日至9月5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5日[1] 人员信息 - 非执行董事包括李家杰博士等4人[3] - 执行董事包括黄维义先生等3人[3]
香港中华煤气公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9.64亿港元 同比减少2.5%
智通财经· 2025-08-20 08:4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营业额275.14亿港元,同比增长0.07% [1] - 税后经营利润39.96亿港元,同比增长2.86% [1] - 股东应占溢利29.64亿港元,同比减少2.5% [1] - 每股基本盈利15.9港仙,每股中期股息12港仙 [1] 香港公用业务 - 住宅燃气销售增长因上半年平均气温低于去年同期 [1] - 完成多项甲级商厦、体育场馆、酒店及医院的燃气应用设施 [1] - 旅游业恢复带动香港整体售气量保持稳定 [1] - 推进氢能商业化进程,包括工地供氢及氢能充电项目 [1] 内地公用业务 - 城市燃气售气量保持稳定,虽受关税、经济环境及暖冬影响 [1] - 燃气业务利润稳定,通过顺价工作及精细化管理实现 [1] - 城市燃气综合价差提升4仙人民币/立方米至0.54元人民币/立方米 [1] 可再生能源业务 - 港华智慧能源核心利润增长2%至7.19亿港元 [2] - 累计光伏併网2.6吉瓦,工商业储能累计并网260兆瓦时 [2] - 推动"光伏+储能+售电"一体化减碳业务模式 [2] 绿色甲醇业务 - 与佛燃能源合资成立VENEX,计划在佛山设厂生产 [2] - 第一期产能每年20万吨,预期2027年下半年投产 [2] - 与香港特区政府及行业伙伴合作推进绿色航运燃料枢纽建设 [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公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9.64亿港元 同比减少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8:46
财务业绩 - 营业额275.14亿港元 同比增长0.07% [1] - 税后经营利润39.96亿港元 同比增长2.86% [1] - 股东应占溢利29.64亿港元 同比减少2.5% [1] - 每股基本盈利15.9港仙 每股中期股息12港仙 [1] 香港公用业务 - 住宅燃气销售因平均气温低于去年同期而增长 [1] - 完成多项甲级商厦/体育场馆/酒店/医院燃气设施建设 [1] - 旅游业恢复带动香港整体售气量保持稳定 [1] - 推进氢能商业化进程包括工地供氢及氢能充电项目 [1] 内地公用业务 - 城市燃气售气量保持稳定 尽管面临关税问题/经济环境/北方暖冬等挑战 [1] - 燃气业务利润保持稳定 通过顺价工作/精细化管理/上游合作实现 [1] - 城市燃气综合价差提升4仙人民币/立方米至0.54元人民币/立方米 [1] 可再生能源业务 - 港华智慧能源核心利润增长2%至7.19亿港元 [2] - 累计光伏併网容量2.6吉瓦 工商业储能累计并网260兆瓦时 [2] - 推动"光伏+储能+售电"一体化减碳业务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2] 绿色能源拓展 - 与佛燃能源合资成立VENEX 计划在佛山建设绿色甲醇工厂 [2] - 第一期产能规划为每年20万吨 预计2027年下半年投产 [2] - 携手香港特区政府及行业伙伴推进绿色甲醇生产/储运/加注/交易战略合作 [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0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额达港币275.1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7][10] - 税后经营利润增长3%至港币39.96亿元[4][7] - 股东应占溢利下降3%至港币29.64亿元[4][7] - 业务核心利润(剔除借贷汇兑损益)实质上升4%[4]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4年的3,561.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3,452.4百万港元,降幅约3.1%[11]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从2024年的1,775.0百万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5,318.5百万港元,增幅达199.6%[11]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74.96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5.14亿港元,增长0.1%[25] - 燃气销售(含燃料调整费)收入从212.96亿港元增至214.79亿港元,增长0.9%[25] - 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62.12亿港元增至65.01亿港元,增长4.7%[27][29] - 期内溢利从35.61亿港元降至34.52亿港元,下降3.1%[27][29] - 绿色燃料业务营业额从2.82亿港元增至3.66亿港元,增长29.8%[27][29] - 地产业务营业额从0.34亿港元降至0.32亿港元,下降5.9%[27][29]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为7.6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548亿港元略有增长[65] - 综合营业额为275.14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64][65] - 公司股东应佔溢利为29.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9.64亿港元,同比下降2.5%[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17.43亿港元增至18.20亿港元,增长4.4%[27][29] - 利息支出从11.15亿港元降至9.86亿港元,下降11.6%[27][29] - 总营业支出从231.607亿港元下降至228.774亿港元,减少1.2%[34] - 利息支出减少12%至9.855亿港元[69] - 总营业支出为228.7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6][67] - 当期税项支出从9.03亿港元增至9.925亿港元,增长9.9%[37] 城市燃气业务表现 - 城市燃气综合价差提升0.04元人民币/立方米至0.54元人民币/立方米[4] - 内地城市燃气客户数目增长5%至4347.4万户[7] - 内地城市燃气客户增加98万户,燃气价差提升8%至0.54元/立方米[49] - 新开发大型工商客户75个,新增年用气量2.4亿立方米[49] 港华智慧能源业务表现 - 港华智慧能源核心利润增长2%至港币7.19亿元[4] - 累计光伏并网2.6吉瓦,工商业储能累计并网260兆瓦时[4] - 公司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2.6吉瓦,较2024年底稳步增长[52] - 公司光伏售电量增长44%至11.8亿度,电力交易结算规模增长14%至36.4亿度[52] - 港华智慧能源股份回购1,160.7万股,总代价4,020.6万港元[85] 绿色燃料业务表现 - 绿色甲醇项目第一期产能20万吨/年,预计2027年下半年投产[6] - 马来西亚SAF厂年产能超40万吨,预计2024年底投产[6] - 公司绿色甲醇全年销售量预计可达2万吨[56] - 公司新建绿色甲醇厂第一期产能为20万吨,预计2027年投产[56] 各地区业务表现 - 中国内地业务营业额从209.61亿港元略降至206.43亿港元,下降1.5%[27][29] - 香港业务营业额从57.50亿港元增至61.65亿港元,增长7.2%[27][29] - 香港地区外部客户营业额从61.708亿港元增至64.706亿港元,增长4.9%[32] - 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外部客户营业额从213.254亿港元微降至210.436亿港元,减少1.3%[32] - 香港燃气销售量达14,935百万兆焦耳,同比基本持平[47] - 香港客户数目增至204万户,较2024年底增长0.25%[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落实每年总量150万吨的国际进口液化天然气长期协议,首批合同约50万吨[51] - 公司成功发行融资约4.7亿人民币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产品[53] - 公司旗下名气家完成首轮战略融资4500万美元[58] - 公司智慧厨房业务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5%[58] - 公司家财综合险在保险业务销售占比提升至50%[58] - 公司明晟ESG评级跃升至AA级[60] - 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额达250亿港元,平均年息3.5%,平均年期12.5年[74] - 港华智慧能源类REIT产品第二期发行规模约为4.70亿人民币,优先級證券票面利率为2.2%[75] 借贷和融资结构 - 公司借贷从2024年的13,461.2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7,747.7百万港元,增幅达31.8%[13] - 公司流动净负债约为13,300百万港元,其中包含一年内到期借贷约17,700百万港元[14] - 净流动借贷为93.25亿港元,长期借贷为432.11亿港元[73] - 公司总借贷额609.59亿港元(2024年底:574.22亿港元)[76] - 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账面值19.32亿港元(2024年底:18.50亿港元)[76] - 长期贷款138.46亿港元(2024年底:135.26亿港元)[76] - 一年内到期贷款73.47亿港元(2024年底:76.23亿港元)[76] - 借贷到期分布:29%一年内/18%1-2年/38%2-5年/15%超5年(2024年底:23%/26%/31%/20%)[76] - 资本负债率43%(与2024年底持平)[77] - 港元借贷330.51亿港元,人民币借贷57.31亿港元(经掉期后)[77] 资产和现金流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的70,776.0百万港元微增至2025年的71,205.3百万港元[1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从2024年的6,271.5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8,346.4百万港元,增幅达33.1%[12] - 公司资产净额从2024年的68,333.5百万港元微增至2025年的68,913.8百万港元[13]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4年的57,390.4百万港元微增至2025年的57,611.6百万港元[13]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457.96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451.11亿港元,减少6.85亿港元(约1.5%)[19] - 第二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145.13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48.27亿港元,增长2.2%[19] - 第一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247.19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238.64亿港元,减少3.5%[1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582.68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1624.169亿港元,增幅为2.6%[31] - 分部资产中,中国内地业务资产从998.514亿港元增至1029.071亿港元,增长3.1%[31] - 香港业务分部资产从226.026亿港元增至233.937亿港元,增长3.5%[31]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除分部资产外)从8.045亿港元增至8.825亿港元,增长9.7%[31]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105.93亿港元,同比下降7.7%[42] - 账龄超过9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增至7.63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37.3%[42]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44.72亿港元,同比下降9.5%[43] - 合同负债85.77亿港元,同比增长0.8%[43] 金融工具和投资 - 第三级金融资产由2024年末65.64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64.20亿港元,减少1.44亿港元(约2.2%)[24]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从2024年末1.674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0.968亿港元,下降42.2%[19] - 可换股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部分估值从2024年末1730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850万港元,增长6.9%[23]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损失3.45亿港元[24] - 非上市股本投资估值从2024年末约7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约6亿港元,减少14.3%[23] - 可换股债券估值使用的股价预期波动率从32.6%降至27.7%[23] - 第三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60万港元[24] - 其他收益净额从3.617亿港元转为亏损0.387亿港元,主要因投资亏损净额扩大[35] - 所佔联营公司溢利减少23%至5.348亿港元[70] - 所佔合资企业溢利增加20%至3.594亿港元[71] 汇兑影响 - 公司汇兑差额从2024年的亏损1,226.2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的收益1,610.0百万港元[11] 非控股权益 - 公司非控股权益的全面收益从2024年的51.9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786.2百万港元,增幅达1,414.8%[11]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从3.0402港元降至2.964港元[40] 人力资源 - 香港雇员总数2,400人(去年同期2,341人),人力成本6.82亿港元(同比增加0.24亿港元)[81] - 内地及境外雇员约53,120人(与去年同期持平)[81]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0 08:3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的运营利润为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75.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微增[18] - 2025年上半年,核心运营利润为30.84亿港元,同比下降3%[1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2.3亿港元,同比增长5%[69] - 2025年上半年水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增加2%[51]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的客户覆盖率为455.1万户,同比增长0.99%[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的天然气销售量为3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5%[121] - 客户覆盖率达到4615万,同比增长1.62%[121]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智能厨房产品销售量为40万台[55] - 销售的厨房电器数量为258万台,同比增长40%[121] - 2025年上半年氢能发电系统的首个示范项目预计于2025年11月完成[96] 市场扩张与并购 - 马来西亚工厂预计在年底前开始生产[121] - 2025年集团协调目标为约60亿立方米,2030年目标为约100亿立方米[48] 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绿色甲醇项目预计年需求约为500万吨[92] - 绿色甲醇的生产能力预计增加至15万吨[121] - 2025年上半年安全航空燃料(SAF)的生产量为11.3万吨,预计下半年将增加至16.5万吨[106] 其他信息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的总资产为1624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了1.0%[19]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为689亿港元,净负债比率保持在43%[19] - 2025年上半年,液化天然气进口供应为150万吨/年,相当于21亿立方米/年[6] - 2025年上半年光伏发电量增加了44%,达到11.8亿千瓦时[8]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业务净利润为16.8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2] - 2025年上半年电力交易量达到36.4亿千瓦时,客户约1500家[76] - 2025年上半年光伏发电量为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69] - 2025年上半年电力交易量为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21] - 2025年上半年香港的市政燃气美元利润增加了0.04 RMB/m³,达到0.54 RMB/m³[31] - 香港的天然气销售量为14,935 TJ,相当于4.30亿立方米,保持稳定[23]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8月2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0:24
沽空比率排行 - 新鸿基地产-R(80016)沽空比率为100%,偏离值35.46%,沽空金额33.33万元 [1][2] - 恒生银行-R(80011)沽空比率为95.70%,偏离值47.89%,沽空金额114.43万元 [1][2] - 京东集团-SWR(89618)沽空比率为92.60%,偏离值35.62%,沽空金额85.67万元 [1][2] - 联想集团-R(80992)沽空比率为90.03%,偏离值35.95%,沽空金额91.34万元 [2] - 小米集团-WR(81810)沽空比率为89.73%,偏离值40.17%,沽空金额76.48万元 [2] - 美团-WR(83690)沽空比率为87.50%,偏离值27.53%,沽空金额202.58万元 [2][3] 沽空金额排行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22.43亿元,沽空比率23.21%,偏离值9.39% [1][2]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19.41亿元,沽空比率32.55%,偏离值18.09% [1][2]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12.88亿元,沽空比率19.48%,偏离值5.16% [1][2] - 美团-W(03690)沽空金额8.42亿元,沽空比率22.38%,偏离值1.08% [2] - 携程集团-S(09961)沽空金额8.15亿元,沽空比率43.21%,偏离值20.41%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恒生银行-R(80011)偏离值47.89%,沽空比率95.70%,沽空金额114.43万元 [1][2] - 小米集团-WR(81810)偏离值40.17%,沽空比率89.73%,沽空金额76.48万元 [2] - 联想集团-R(80992)偏离值35.95%,沽空比率90.03%,沽空金额91.34万元 [2] - 京东集团-SWR(89618)偏离值35.62%,沽空比率92.60%,沽空金额85.67万元 [2] - 新鸿基地产-R(80016)偏离值35.46%,沽空比率100%,沽空金额33.33万元 [2]
中证香港300基建指数报1935.8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长江基建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8-19 08:22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基建指数报1935.88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81% 近三个月上涨5.08% 年初至今上涨11.50% [2]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3] 成分股权重结构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41%:中国移动(33.75%) 长和(8.46%) 中电控股(8.25%) 中国电信(5.48%) 香港中华煤气(4.88%) 电能实业(4.68%) 中国联通(3.86%) 新奥能源(3.12%) 华润电力(2.53%) 长江基建集团(2.48%) [2]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00% [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信服务行业占比53.10% [2] - 公用事业行业占比41.42% [2] - 建筑装饰行业占比4.22% [2] - 交通运输行业占比1.27% [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香港业务打造稳健基本盘,发展型业务提供增长新动能
天风证券· 2025-08-13 14:5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未披露 [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1.6亿、65.9亿、69.4亿港元,同比增速7.9%、6.9%、5.4% [5] 核心业务分析 香港燃气业务 - 香港业务为利润基本盘,2024年EBIT利润率达46.3%,EBIT提升至近50亿港元 [3] - 采用阶梯计价机制,2015-2024年调价5次,幅度4%-5%,最新首档气价0.2855港元/兆焦耳 [2][28] - 2024年香港销气量7.3亿立方米(27159太焦耳),住宅/商业用户占比54.5%/39.5% [3][37] - 煤气成本较电力低33%(0.301 vs 0.402港元/兆焦耳),碳排指数仅为电力的51% [44][46] 内地燃气业务 - 销气量从2017年195亿立方米增至2024年363.6亿立方米,CAGR9.3%,工业/商业用户占比60% [4][52] - 单方销气价差从2021年0.48元修复至2024年0.52元/方,75%项目完成居民顺价 [4][60] - 布局289个城市管道燃气项目,覆盖29省,重点区域为四川/安徽/广东/山东/江苏 [50][54] 发展型业务 - 可再生能源:光伏并网装机2.3GW(2024年利润5.89亿元),目标2030年达6GW [74][75] - 延伸业务:名气家2024年营收40.7亿港元(净利4.7亿),香港市场利润率22.2% [79][81] - 绿色能源:绿氢项目年产330公斤(2025年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18万吨(2024年) [84][85]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554.7亿港元(香港占比20.3%/内地76.8%),归母净利57.1亿港元 [20][25] - 港股总市值134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3.08港元,资产负债率56.82% [6] - 资本开支从2023年102亿港元降至2024年60亿港元,分红稳定(2007-2024年每股0.35港元) [85][88] 行业与政策 - 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024年同比增8.6%,交通用气量增长26.4% [55][57] - 国家发改委2023年出台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指导意见,推动居民气价调整 [66]
催生内生效应 构建多元化天然气保障体系
格隆汇· 2025-08-12 10:30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中国天然气产业在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下角色日益重要 国内产量稳步增长 进口规模持续扩大 管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 - 市场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产供销储体系建设加快 形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格局 市场竞争逐步充分 [1] - 气源供应多样化和贸易门槛降低成为重要趋势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储气调峰能力 [3] 公司战略定位 - 明确"保供降本"基本目标 为城燃业务发展激发内生动能 [1] - 采用一体化协同化多元化业务模式 创造可持续供应链价值 [1] - 依托集团稳固下游市场和均衡产业链布局 争取上游优质资源 优化气源结构 [1] 资源获取与供应链建设 - 积极与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推进统谈分签 扩大中长期资源规模 [5] - 与国家管网集团在接收站 储气库 创新产品方面加强合作 优化资源调度通道 [5] - 已落实每年150万吨规模长期协议 提供中长期进口资源保障 [7] - 把握现货进口机会 加强国际国内资源联动 控制采购成本和交易风险 [7] 基础设施布局 - 依托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投资权益向华南地区供气 [5] - 在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投资2座20万立方米储罐 形成自主进口通道和库容存储能力 [5] - 2023年在国家管网天津LNG接收站完成自主进口LNG首船现货 [7] 储气调峰能力建设 - 依托常州金坛地下盐穴储气库 累计为35家城燃企业供气超7亿立方米 [13] - 储气库二期首批储气井年内投运 2030年规模达40口 储气容量逾18亿立方米 [13] - 四川威远应急调峰储备基地年加工页岩气为LNG 与金坛储气库形成"东西合纵"格局 [15] - 通过山西煤层气 宁夏煤制气建立上游液化生产项目供应链 [15] 商业模式创新 - 利用储气库商业属性创新"储气银行"业务 实现气液转换 买卖转换 借还转换 存取转换 [17] - 推进智慧交易平台建设 实现储气库产品线上化交易 资源池销售 需求侧调度 [17] - 以"气液联动"和"气液联调"为落脚点 形成互补互供协同平台 [19] 客户服务与行业合作 - 实施"一企一策"差异化策略 协助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9] - 构建以港华金坛储气库基地为枢纽的交易中心 吸引合作伙伴入驻 [11] - 与多家天然气公司及大型城燃集团在管道气供应 储气设施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 [11] - 通过区域性业务平台链接资源商 城燃分销商 区域贸易商 增强商务灵活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