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

搜索文档
科思创,推出电动汽车电池用下一代阻燃封装发泡材料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科思创新一代阻燃封装材料 - 公司推出Baysafe® BEF阻燃封装聚氨酯发泡材料,专注于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安全挑战,通过抑制火势蔓延提升阻燃性能,覆盖电动汽车及便携式储能系统应用 [1] - 新产品符合中国即将实施的GB 38031-2025国家标准,该标准要求2026年7月起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不得着火或爆炸,预计将影响全球安全法规 [1] - 技术扩展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解决方案组合,包括电池盖、减震材料等聚氨酯基产品,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及便携式电池发电机等场景 [1] 中国高分子产业趋势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聚焦政策、市场、AI赋能等议题,设置七大论坛涵盖新能源材料、AI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6] - 论坛细分方向包括新能源高分子(光伏胶膜、电池包)、电磁功能材料(5.5G/6G应用)、轻量化结构件等,反映行业技术多元化发展 [6] - 特色活动如科技成果路演、投融资专场及国际合作论坛,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早期项目孵化 [6] 行业活动与展示 - 年会配套展览包含科研成果对接、企业新品设备展区,EP10年特别活动"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强化行业交流 [7] - "新塑奖"评选聚焦产业创新,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13日,覆盖材料开发、终端应用等维度 [6][7]
巴斯夫,100亿欧元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两大项目竣工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进展 - 丙烯酸及酯区首批装置(冰丙烯酸GAA装置及丙烯酸丁酯BA装置)已完成机械竣工,标志着项目向2025年正式投产迈出关键一步 [1] - 丙烯酸丁酯装置设计年产能40万吨,计划2025年投入运营,产品用于胶粘剂、建筑涂料等领域 [2] - 湛江基地是公司最大单笔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00亿欧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 [3] 湛江基地产能规划 - 核心装置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联合装置、66/83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5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等 [3] - 丙烯酸产业链布局:2×19万吨/年冰丙烯酸装置、37.5万吨/年丙烯酸丁酯装置、10万吨/年丙烯酸异辛酯装置 [3] - 配套产能涵盖丁辛醇、合成气、新戊二醇、甲醇及柠檬醛等多元化产品 [3] 近期投产动态 - 2024年1月热塑性聚氨酯装置正式投产,为基地第二套投产装置,首套工程塑料装置已于2022年9月投产 [4] 高分子产业年会活动 - 2025年9月10-12日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主题 [5][6] - 同期举行"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设置七大分论坛(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AI消费电子等)及终端对接专场 [6][7][8]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CEO战略研讨会及国际合作专场 [8]
又要暴涨!科思创不可抗力后,万华化学65万吨停产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全球TDI供应紧张 - 万华化学匈牙利子公司宝思德化学将于2025年7月23日启动年度检修,涉及40万吨/年MDI和25万吨/年TDI装置,预计持续30天 [1] - 科思创德国工厂因电气火灾导致烧碱(44.8万吨/年)、氯气(48万吨/年)生产不可抗力,直接影响30万吨/年TDI装置运行,该装置为欧洲最大单体工厂 [2][3] - 万华化学福建36万吨/年TDI装置自6月5日起检修45天,新疆装置同步检修,国内三套装置合计影响产能71万吨,占国内总产能43.3% [4] TDI价格暴涨 - 7月21日国内TDI市场均价达1.59万元/吨,单日上涨1012元/吨(涨幅6.79%),现货价格单日涨幅达9.22%,月涨幅31.2% [5] - 日本三井化学宣布2025年5月永久性缩减大牟田12万吨/年TDI装置产能至5万吨/年 [6] - 全球TDI总产能336.7万吨,亚洲占比72.1%(242.7万吨),中国独占164万吨(占全球48.7%) [7] 中国TDI全球地位提升 - 2025年1-5月中国TDI净出口22万吨,同比大增97%,主要流向越南/土耳其/印尼/印度,进口仅0.06万吨 [8] - 剩余有效产能集中在万华化学(烟台30万吨)、科思创(上海31万吨)、巴斯夫(上海16万吨)和沧州大化(16万吨) [7] - 二级市场反应强烈,沧州大化和万华化学股价大涨,尽管公司澄清无未披露重大信息 [9] 行业供需动态 - TDI下游应用以软泡(73%)和涂料(17%)为主,主要服务于家具/建筑/汽车领域 [11] - 当前价格反弹源于多重检修叠加,但长期供需平衡仍需观察,短期受"国补"政策和出口加速支撑 [10][11] - 沧州大化2024年TDI毛利率仅2.64%,反映此前两年半价格持续回落对行业盈利的压制 [10]
中复神鹰,签约金博股份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合作签约 - 湖南金博碳素与中复神鹰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高性能碳陶刹车盘的成本优化与规模化普及 [1] - 双方将共建技术研发体系,缩短产品迭代周期,建立核心材料优先供应与保障机制 [1] - 合作内容包括协同探索低碳绿色的先进制造工艺,合力突破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的效率瓶颈 [1] 碳陶刹车盘技术 - 碳陶刹车盘作为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核心部件,具有优异耐高温性与制动稳定性 [1] - 金博股份已将碳陶刹车盘成功应用于多款新能源车型,显著提升整车安全性能 [1] - 中复神鹰开发了适配碳陶刹车盘特性的专用碳纤维,保障产品性能优化与综合成本下降 [1] 企业战略与市场布局 - 金博股份在碳陶材料领域深耕5年多,使用自有资金投入研发、设计和生产等关键环节 [2] - 公司已成为多家整车企业的合格供方,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相较于国外产品更具竞争力 [2] - 金博股份碳陶刹车盘可满足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等各类车型的不同需求 [2] 行业前景与规划 - 中复神鹰期待与金博在产业蓝海期聚焦产能稳定、成本控制及供应链协同 [2] - 中复神鹰将通过技术提升和工艺优化,全力与金博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增效降本 [2] - 金博股份战略委员会在光伏市场景气周期时就开始布局碳陶材料领域 [2]
欣旺达,总投资213亿电池项目二期受理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二期环评文件获受理,总投资213亿元,拟建年产5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1] - 第一期计划投入128亿元,建设30GWh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生产线 [1] - 第二期计划投入85亿元,建设20GWh电芯、模组、PACK和电池系统生产线 [1]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由欣旺达动力(持股80%)和浙江义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持股20%)共同持股,后者背靠义乌国资 [1] 欣旺达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已在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广东惠州、山东枣庄、四川什邡、湖北宜昌、浙江义乌等地布局生产基地 [2] - 海外方面,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现有印度、越南、摩洛哥基地,并加速推进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 [3] 欣旺达泰国动力项目 - 泰国动力项目于2024年3月获泰国国家目标产业竞争力提升委员会批准,计划投资逾10亿美元(约71.66亿元人民币)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电池 [4] - 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以提升全球资本市场价值认可度并完善全球化战略 [4] 新能源碳材料行业 - 新能源碳材料馆展示材料包括石墨、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6] - 制品涵盖电极、导电添加剂、双极板等 [6] - 生产设备和分析仪器涉及炭化活化设备、电化学工作站、比表面积分析仪等 [6] 国际碳材料会议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8]
直播丨本周四周五线上评审!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21 15:38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主题为"创新塑造未来",聚焦工程塑料产业创新,涵盖创新材料奖和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两大类别 [1][7] - 参与企业包括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鹏孚隆等知名企业,共发布30+新品 [2] - 评审流程分为网络投票(7月14-23日)和线上专家评审(7月24-25日),最终获奖名单将于9月11日在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公布 [2][13] 评审安排 创新材料奖 - 7月24日14:00-16:45进行线上评审,16家企业参与,包括: - 万华化学:光学级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 [4] - LG化学:无PFAS阻燃PC/ABS [4] - 旭化成:改性PPE树脂XYRON™ [4] - 鹏孚隆:超高强度聚醚醚酮PFLUON® PEEK 8900HMF40 [4]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 - 7月25日14:00-16:15进行线上评审,13家企业参与,包括: - 浙江道默:回收级TECHNYL® 4EARTH®材料在西门子SENTRON 5SV3 RCCB的应用 [5] - 会通特种材料:挤塑汇流排长碳链尼龙包覆材料 [5] - 鹏孚隆:高纯度高尺寸稳定性聚醚醚酮PFLUON® PEEK HDR422 [5] 评审标准 - 创新程度及普适性(30分):评估产品是否近两年推出、行业领先、解决紧迫需求、符合政策趋势 [9] - 可行性及市场情况(30分):考察技术突破、核心技术创新、工艺稳定性 [10] - 经济性(20分):分析成本效益比、产业链延伸价值、产业结构优化作用 [11] - 影响力及推动力(10分):评估企业行业地位、双碳政策符合度、专利奖项情况 [12][13] 高分子产业年会亮点 - 规模:600+全球企业高层和顶级科学家参与,50+海外资源,100+终端用户 [13] - 活动形式:包括CEO战略研讨会、AI赋能专场、国际合作专场、终端对接专场等 [18] - 展览展示:100+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展示,科研成果对接 [18] - 媒体曝光:40+专业及大众媒体全程报道,预计100w+曝光量 [14] 行业论坛专题 -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聚焦关键单体、特种工程塑料、特种聚烯烃等 [16] - 新能源创新材料论坛:覆盖光伏胶膜、电池包、聚合物电解质等新能源应用 [16] - 新能源汽车论坛:涉及电池动力系统、高压充电系统、智能座舱等车用材料 [16] - 低空经济论坛:探讨旋翼桨叶、机身结构件等航空航天材料 [16]
周三签到!中能建/中电建/中海油/华能/国电投/三峡上海院/龙源振华/海油工程/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天科院/国网/南网……
DT新材料· 2025-07-20 14:12
论坛概况 - 2025年第五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MCES2025)将于7月23-25日在南通召开,聚焦"融合发展创新技术驱动"、"示范工程规模化"、"深远海施工成本破解"等热点议题 [1] - 同期举办青年科学家10²论坛、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全体大会、四大专题论坛及产业对接活动,覆盖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Power to X四大领域 [1][5]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包括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创新联盟等,协办单位涵盖东南大学、哈工程等9家高校及研究院 [4] - 论坛主席由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Torgeir Moan担任,执行主席为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崔琳 [4] 技术专题 海上风电 - 专题聚焦浮式风机减振、风电场布局优化、海陆协同消纳等前沿技术,涉及非线性惯容能量阱耦合系统、漂浮式基础系泊动力学等12项创新研究 [5][6] - 明阳智能展示风渔融合实践,中天科技分享深远海海底电缆关键技术,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发布浮式平台创新设计成果 [14][16][17] 海上光伏 - 专题探讨浮式光伏水动力模拟、锚固系统技术、组件可靠性评价等,华能集团展示海上光伏融合开发实践 [18][20][24] - 全球首个漂浮式风光鱼融合项目施工难点分析由龙源振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冯小星主讲 [18] 海洋能 - 大连理工大学宁德志教授主导专题,涵盖波浪能装置阵列化、温差能开发、多能互补耦合等技术,南方电网发布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案例 [12][22][27] Power to X - 聚焦海上风电制氢、电解海水制氢技术,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展示深远海漂浮式制氢试验验证,中海油分享海水制氢装备研发进展 [26][30][34] 参会情况 - 参会单位超150家,包括中天科技、明阳智能、南方电网等龙头企业,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30余所高校 [33][35][36][37][38] - 企业代表注册费3200-3800元,科研机构代表2800-3000元,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48]
又一高端光刻胶(KrF/ArF)项目验收
DT新材料· 2025-07-20 14:12
杭州翰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进展 - 公司高档光刻胶新材料项目(一期)已进入验收公示阶段 投资额达10150万元 建设年产3吨产能 其中2.62吨先行验收包括KrF光刻胶2.5吨/年和ArF光刻胶0.5吨/年 [1][2] - 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竣工 2025年1月启动调试 实际验收时间早于原定产能目标 [2] - 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 注册资金625万元 已完成A轮融资 定位为国内首个具备商业量产能力的高端深紫外光刻胶树脂材料生产商 覆盖KrF(248nm)/ArF(193nm)及下一代EUV(13nm)光刻胶树脂 [3] 光刻胶行业现状 - 光刻胶组成包含光引发剂、树脂、单体、溶剂等 通过光化学反应实现微细图形转移 按曝光波长分为g线(436nm)、i线(365nm)、KrF(248nm)、ArF(193nm)和EUV(13.5nm) [4] - 当前EUV光刻胶完全依赖进口 KrF/ArF光刻胶虽有多家国内企业实现量产(南大光电、晶瑞电材等) 但市场份额仍极低 [4] 高分子材料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 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主题 同期举行"新塑奖"评选颁奖 [6][9]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 包括AI消费电子、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 涉及特种聚烯烃、聚合物电解质、车用电磁功能材料等技术方向 [7][8] - 配套特色活动包含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国际合作对接等 展览展示区将呈现企业新品及科研成果 [8]
第二轮通知丨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12日 合肥)
DT新材料· 2025-07-20 14:12
行业趋势与转型 - 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结构性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高分子企业被迫淘汰传统低效产能,行业进入洗牌阶段[1] - 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催生高分子材料新需求,潜在市场规模达万亿级[1] - 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突破,新材料创新和物质结构研发成为核心竞争力[1] -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市场优势成为全球化工产业转移主要目的地,跨国企业加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1]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会议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2] - 设置主题大会、创新展览、新塑奖评选三大板块,含终端对接/国际合作/项目路演等特色活动[2]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协办方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涵盖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协会[2][3] - 大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顾问团包括7位顶尖学者和企业技术负责人[2] 大会核心亮点 - 参会规模:600+企业高层、50+国际机构、100+终端用户(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品牌)[3] - 资源对接:设置AI赋能/闭门会议等特色活动,提供100+新材料技术展示及现场商务对接[3] - 传播影响力:40+专业媒体全程报道,预计曝光量超100万次[3] - 行业标杆:颁发年度"新塑奖",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网络投票(权重10%)综合评选[24] 重点论坛议题 工程塑料创新 - 聚焦PEEK/PI等特种工程塑料合成技术,开发生物基LCP/PA等可持续材料[9][13] - 探讨POE/TPU等弹性体材料、导光级PC/PMMA等光学树脂的创新应用[13] - 研发聚合型阻燃剂/无卤磷酸盐等助剂,优化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填料体系[13][14] 新兴应用领域 - 具身机器人材料:解决金属部件重量瓶颈,年均降本18%,需求轻量化/精密集成化解决方案[18] - 低空经济材料:碳纤维/PEEK应用于飞行器主承力结构,需满足极端环境适应性[19] - 新能源材料:光伏胶膜/背板/边框需求激增,重点开发电池包用聚合物电解质[20] 技术赋能方向 - AI材料开发:覆盖研发全流程辅助,包括分子设计/工艺优化/需求预测等[22] - 智能制造:改性共混设备、增材制造技术、AI辅助成型系统等智能工厂解决方案[15] - 电磁复合材料:开发宽频/高导热/低介电损耗材料,应对5.5G/6G通信需求[16] 参会信息 - 早鸟优惠:企业代表3200元(原价3800元),高校教师2600元(原价3200元),7月20日截止[26] - 往届嘉宾包括12位院士级专家,以及巴斯夫/杜邦/金发科技等龙头企业技术负责人[33][34][35][41] - 参展企业覆盖科亚装备/万华化学/沙特基础工业等全球产业链头部厂商[44]
明年再见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DT新材料· 2025-07-20 14:12
论坛概况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聚焦高分子3D打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设置人工智能、陶瓷、生物医疗、工业四大专场 [1] - 论坛涵盖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低成本、大尺寸、高精度、超高速3D打印及多材料功能3D打印技术等议题 [1] - 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40余场行业报告分享 [1] 开幕式与大会报告 - 四川大学夏和生教授致辞,强调论坛旨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高分子3D打印材料创新突破 [4][5] - 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分享光固化3D打印技术进展,包括废弃塑料制备光固化树脂、超强韧3D打印高分子及循环3D打印技术 [8][12] - 华中科技大学闫春泽教授介绍连续纤维复材机器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多自由度纤维取向设计提升构件成形质量与力学性能 [9][11] 人工智能与3D打印专场 - 江南大学刘仁教授探讨近红外光辅助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 [20] - 西湖大学周南嘉教授分享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林程副教授代讲4D打印编程超材料设计及其应用探索 [25] 陶瓷3D打印专场 - 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介绍多材料3D/4D打印技术,涵盖水凝胶到陶瓷的应用 [38] - 博世聂品旭分析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38] - 俐陶智中国区总监杨弘毅探讨基于陶瓷浆料体系的增材制造技术及行业应用 [46] 生物医疗3D打印专场 - 浙江大学尹俊研究员分享面向极软生物墨水的载细胞生物3D打印工艺机理及应用 [47] - 华夏司印陈慧敏探讨生物3D打印技术在骨软骨再生医学中的产业化应用 [4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铭恩教授研究生物材料的智造与检测技术装备 [48] 工业3D打印专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赵云峰研究员分析高性能高分子材料3D打印的航天应用 [54] - 湖南华曙高科李冰伟介绍公司高分子3D打印产业化应用及布局 [56] - 西安交通大学李亚洲研究聚醚醚酮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技术 [60] 其他技术进展 - 香港科技大学岳亮助理教授研究基于灰度光固化的多材料3D打印与形状编程4D打印 [33] - 江南大学任俊讲师探讨深度学习增强3D打印聚合物表面金属图案化技术 [35] - 烟台实验室翟飞助理研究员研究4D打印智能聚合物材料及其动态自适应器件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