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峰网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解不了沪上阿姨的难题
雷峰网· 2025-04-28 10:02
" 一年扩张后,沪上阿姨收入为何反而出现下滑趋势? " 作者丨刘帅 编辑丨代聪飞 4月28日,继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相继上市后,沪上阿姨也终于开启股票全球发售流程,并计 划于2025年5月8日正式以"02589"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公告,沪上阿姨拟全球发售241.134万股H股,发售价介于每股95.57港元至113.12港元,整体市值在 一百亿港元左右,是古茗的1/5,略低于茶百道。 $$\mathbf{\theta}\mathbf{H}$$ 资本助推,沪上阿姨上牌桌 沪上阿姨扩张的背后,有一双资本的推手。 2020年,沪上阿姨门店量仅两千多家时,嘉御基金的创始人卫哲找到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妻俩想谈投资。 卫哲是前阿里高管,曾被认为是"马云的接班人",他离职后创立了嘉御基金,过去十年,他曾在新消费、 硬科技、跨境电商等领域投出了30余家上市公司。泡泡玛特、安克创新、锅圈食汇等品牌背后,都有他的 手笔。 卫哲盯上沪上阿姨时,茶饮市场已经有喜茶、蜜雪冰城等珠玉在前。2016-2021年的5年间,排队见创始 人聂云宸的投资人们一轮轮把喜茶抬到了惊人的 600 亿估值。卫哲并没有选择那些风头正盛的 ...
算力行业「退潮」?润泽科技市值近「腰斩」
雷峰网· 2025-04-28 10:02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3.65亿元,同比仅增长0.32%,归母净利润17.90亿元,同比增长1.62%,远低于券商预测的21亿元以上[2] - 年报发布后股价单日下跌14.16%,盘中最大跌幅近17%,市值从1300亿元高点缩水至788.44亿元[2] - 传统IDC业务改造影响净利润约3亿元,但截至2025年3月下架容量90%已恢复上架[3]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客户字节跳动业务占比高达64.38%,但大厂自建智算中心趋势加剧竞争(如字节80亿元芜湖项目)[3] - 行业进入拨乱反正阶段,GPU迭代加速推动分布式小规模算力成为新趋势,硬件快速迭代影响重资产回报[3] - 数据中心运营商核心壁垒在于能耗指标和政府关系,公司五大园区已取得全部能耗指标[3] 业务发展策略 - 采用"5+3"或"5+5"长期租约模式,头部客户集中度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并保障收益[3] - 2025年启动REITs申报,预计通过资产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当前银行授信额度超300亿元[4] - 计划通过横向并购扩张,REITs资金将支持外延收并购[4]
空降高管开会要求一身白,鞋子也不例外;某电商大厂曾险被卖身;创始人替物业求情,某公司总部成最差工区丨鲸犀情报局Vol.08
雷峰网· 2025-04-28 10:02
A厂老板欣赏拼多多和美团的原因 - A厂老板认为拼多多在管理上非常成功,赚钱快是最打动他的地方 [2] - 美团和拼多多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有极强的执行力,美团曾因多多卖菜的快速发展而高度重视 [2] B厂的严格工时管理 - B厂严格记录工时,每天必须打卡满8小时,少一分钟会收到警告,leader也会被警告 [3][4] - 周末加班需leader同意,技术团队将加班分为冲刺(1.5倍工资)、提效(0.8~1.2倍工资)和加班(2倍工资)三个等级 [4] - 加班餐标30元,7点后可领取,但必须待到8点,否则第二天会收到扣费提醒 [4] C厂的高薪与工时管理 - C厂以高薪和长工时著称,但允许员工自行安排节奏,容忍一定程度的摸鱼 [5] - 对员工考勤计较细致,HR会查监控证明员工未迟到以避免扣工资 [5] - 核心管理团队稳定,层级扁平,不轻易淘汰员工 [5] D厂的严苛考勤与着装要求 - D厂大佬甲推行严抓考勤,各楼层装门禁以监控员工行动路径 [6][7] - 全员会议要求全身穿白衣服,老板曾因下属鞋子有花纹要求其更换纯白鞋 [7] E厂收购公司e的工区问题 - e总部工区条件差,为E厂最差工区,曾计划更换但被物业公司通过创始人求情阻止 [9][10] - 创始人早年创业时受物业公司恩惠,曾因交不起租金仍在此办公 [9] G厂与F厂的竞争 - G厂通过SaaS系统和收购掌握行业大部分订单管理和配送数据,具备“开全图”优势 [11][12] - G厂对F厂的竞争不惧,因在弹药和信息差上占先天优势 [12] H厂的海外扩张 - H厂成立海外投资部(买地、租地、自建仓配)和海外BD组(欧洲24国设800个自提点) [13][14] - 业务模式类似美团优选,但仅与大商超合作 [15] J厂金融业务的调整 - J厂金融板块曾计划IPO,因I厂上市失败后调整策略,名义上去金融化但实际仍贡献一半营收 [17] K厂与L厂的高管纠纷 - 高管乙因与K厂老板不和跳槽至L厂,并提交“投名状”揭露K厂核心高管亲属在L厂任职 [18] - L厂公开此事后,K厂几乎不接受从L厂跳槽的员工 [18] M厂的创始人隐退危机 - 创始人丙突发隐退导致M厂运营受严重影响,股东N曾计划出售其核心资产 [20] - 职业经理人力挽狂澜避免卖身,创始人回归后重掌公司 [20] 其他行业动态 - 智驾泊车霸主的消亡史 [22] - 哪吒汽车面临时间压力 [23] - 金山云股价飙涨10倍但背后虚弱 [25]
芒果超媒2025年报:会员收入首破50亿,综艺领跑长视频赛道
雷峰网· 2025-04-28 00:22
核心观点 - 公司正从「综艺主导」向「剧综并行」转型,综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大剧集投入 [1][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净利润16.45亿元,会员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2]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12.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19.8%,主要受传统电视购物业务收缩及内容投入增加影响 [2][9] - 会员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会员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9.3%,占互联网视频业务收入超50% [12] - 出海业务表现亮眼,国际APP下载量达2.61亿次,收入从6200万元跃升至1.41亿元 [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0.8亿元,净利润16.45亿元 [2]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12.76%,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19.8% [2] - 2024年广告收入34.38亿元同比下滑12% [9] - 2024年会员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9.3% [12] - 2024年互联网视频业务内容成本57.62亿元同比增长12.5%,内容成本占收入比由65.3%提升至67.1% [9] - 2024年购置影视版权63.48亿元同比增长1.3%,影视版权账面价值增至84.41亿元较23年末增长8.0% [9] - 2025年Q1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达27% [16] 内容表现 综艺 - 2024年上线各类综艺节目160档,创新综艺占比40%,有效播放量稳居行业第一 [6] - 2025年Q1综艺节目有效播放市占率达38%,继续稳居长视频平台首位 [6] - 2025年储备优质综艺超100部,40%为全新IP [6] - 《乘风2025》登顶3月灯塔网综正片播放市占榜 [7] - 《歌手2024》播出期间带动35个一、二线城市总收视率上涨15%,节目全网点击量1585.4亿次 [15] 剧集 - 2024年上线重点影视剧27部 [10] - 2025年储备有《水龙吟》《潜渊》《好好的时代》《韶华若锦》等多部大剧 [10] - 2025年Q1电视剧资金投入同比增长12% [10] - 与红果短剧达成系列合作,聚焦精品短剧制作与推广 [10] 用户与会员 - 会员收入51.48亿元同比增长19.3%,占互联网视频业务收入超50% [12] - 用户画像呈现"年轻、女性、都市"特征,平均年龄25.9岁,女性用户占比70% [15] - 升级会员权益体系,ARPPU同比增长8% [15] 出海业务 - 国际APP下载量达2.61亿次 [15] - 收入从6200万元跃升至1.41亿元 [15] - 在东南亚市场用户渗透率达23%,超越Netflix成为当地华语内容首选平台 [15] 技术与创新 - 加强大模型、AIGC等新技术探索 [16] - 通过"赛道主理人"机制激发创新 [6] - 工作室制度成功打造《妻子的浪漫旅行》《密室大逃脱》《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系列IP [9]
中汽协倡议书后各家宣传仍「智驾」满天飞,华为刚发联合协议;莲花汽车高管放狠话:刹不住的车不配叫性能车;昆仑万维年报巨亏近16亿元
雷峰网· 2025-04-28 00:22
华为智能驾驶倡议 -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签署方包括广汽、上汽、奥迪、赛力斯等,涵盖鸿蒙智行及乾崑ADS合作车企[3] - 倡议背景与工信部、中汽协近期规范驾驶辅助术语的监管动向相关,但车企营销仍普遍使用"智驾""高阶智驾"等非合规表述[3][4] - 广汽传祺等合作方在宣传中直接使用"遥遥领先"等过度营销话术,与倡议条款形成明显冲突[4] TikTok日本电商布局 - TikTok Shop计划数月内进入日本市场,延续"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主打折扣爆款与算法推荐[7] - 日本直播电商渗透率仅5%(中国20%/美国15%),但本土巨头乐天与亚马逊已占70%份额,且消费者对品质要求严苛[7] - 亚马逊日本同日测试移动端首页改版,形成直接竞争[7] 车企动态与盈利预期 - 蔚来CEO李斌称2024Q4将实现盈利,依托9款新车交付、毛利率提升及降本增效,研发费用已全部当期费用化[7][8] - 莲花品牌2024年销量仅保时捷3.9%(12,134 vs 310,718辆),新款降价引发老车主不满(ELETRE起售价降18万元)[8] - 猛士科技与华为合作新车M817定价<50万元,采用全栈华为技术但整车功能由东风定义[13] 科技公司战略调整 - 昆仑万维2024年亏损15.95亿元(同比降226.8%),主因AI研发投入增59.5%至15.4亿元,游戏收入占比不足10%[10] - OceanBase组织升级:CTO杨传辉统筹AI战略,成立AI平台与应用部,获蚂蚁集团全场景支持[11] - 美的公布人形机器人落地计划:5月进工厂运维,下半年门店导览,产业化预计需3-5年[12] 智能手机与供应链 - 小米Q1中国市场份额达19%(同比增40%),出货量1330万部重返第一,雷军强调"人车家全生态"战略[13] - 苹果拟2026年实现美版iPhone全面印度生产,要求塔塔集团年产能翻倍至7000万部,本地采购率目标50%[18] 国际科技事件 - DeepMind英国300名员工拟组建工会,反对谷歌向以色列军方出售AI技术,此前谷歌已删除"不开发武器AI"承诺[18][19] - Discord创始人卸任CEO,动视暴雪前高管接任,公司披露日活数据并暗示IPO计划,曾拒微软100亿美元收购[19] - 大众旗下二手车平台heycar将关闭,德国市场占有率不足10%,营销投入未能撼动Mobile.de等龙头地位[20] 行业数据 - 2024全球车企净利润:丰田以2586亿元居首,超比亚迪+小米总和4倍,特斯拉位列第七(516亿元)[13][14] - 中国车企中仅比亚迪(402.5亿元)和理想(80.5亿元)盈利,蔚来亏损224亿元居末位[14][15]
从分包到共创:百度智能云的大模型生态革命
雷峰网· 2025-04-27 09:02
大模型ToB落地的生态变革 - 大模型ToB落地需要与专业领域深度结合,批量复制交付困难,大厂需借助行业伙伴力量渗入细分行业[3] - 百度智能云发布2.0生态政策,强调与伙伴产品共创、市场共拓及服务共享,伙伴从商机建构第一步深度参与[3] - 百度智能云通过快速响应伙伴需求(如1个月内完成千帆平台节点数量迭代)重塑合作安全感[2][3] 传统云计算生态的痛点 - 传统生态中伙伴沦为分包商,利润空间被压缩,仅能在询价环节选择"做"或"不做"[5] - 大厂缺乏完整生态理念,政策动荡频繁,伙伴常成为烂尾项目"背锅侠"[5] - 云计算时代合作模式依赖利益交换机制,侧重传统头部资源厂商[5] 大模型时代的新型伙伴需求 - 大模型落地需行业定制调优,大厂更需要具备行业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小蜜蜂类"创新伙伴[6] - 2024年Q4至2025年Q1新增104个大模型,开发者面临快速开发应用的焦虑[7] - 头部客户占大模型业务主流,创业公司需大厂背书才能获取商机[7] 百度智能云的生态成果与策略 - 千帆平台累计完成4.8万模型精调,开发100万应用,联合商机增速达300%,覆盖全国80%城市[7] - 70%头部客户项目与伙伴联合交付,目标2025年实现100%联合交付[7] - 启动"大模型行业合伙人"计划,投入十亿商机共享、1000万推广基金、100万人次培训及3亿交付支持[10] 伙伴角色与合作案例 - 伙伴角色包括对接百度AI能力共建产品,或与其他伙伴在销售/交付环节自由合作,形成价值链枢纽[10] - 众数信科与百度联合打单,2024年合作合同超500万,实现"互相带货"模式[10] - 数喆数据基于文心大模型开发居安应急大模型,并参与多地大模型基地运营[10][17] 百度生态的差异化优势 - 生态业务独立于其他业务,内部拉通需求响应机制(如1个月完成平台迭代)[12] - 百舸GPU算力平台提升千帆20倍推理吞吐和50%推理速度,千帆实现MCP协议全生态兼容[15] - 通过共建线下根据地(如海洋工程大模型平台、大模型基地)弥补公有云商机短板[16][17]
商汤绝影发布生成式智驾R-UniAD,与东风、广汽等7款车型合作
雷峰网· 2025-04-27 09:02
核心技术发布 - 商汤绝影在上海车展发布生成式智驾R-UniAD、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0"和AI内核"绝影千机"三项核心技术 [2] - R-UniAD采用VLAR(视觉、语言、行动、强化学习)架构,支持仿真环境闭环训练,实现"试错—强化—泛化"的系统策略能力 [3] - "绝影千机"AI内核由MOE多模态模型、类人记忆框架和智能体框架组成,支持免唤醒多轮对话、个性化建议等智能座舱功能 [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R-UniAD通过4D世界模型构建动态环境进行强化训练,在施工占道场景中实现精准避让并泛化到类似场景,降低数据成本同时提高模型上限 [4] - 公司强调从"功能模型"转向"系统AI",在数据、性能、安全门槛外构建AI基础设施层 [3] - 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组合要求仿真环境具备真实性、时空一致性和复杂度,需模拟碰撞及极端交通场景 [10] 商业化进展 - 生成式智驾系统已合作东风等4家车企,将量产7款车型 [6] - 2025年计划交付与广汽合作的征程®6M平台方案、与东风的端到端UniAD方案 [6] - 医疗AI模型"旅医"已在星途揽月量产落地 [6] 战略合作 - 东风与商汤绝影2021年开始合作,2023年初组建联合开发团队推进端到端方案量产 [7] - 双方优势互补:商汤提供AI算法和数据算力,东风负责产品工程化 [7][10] - 计划最快2023年底实现端到端大模型应用 [9] 行业趋势 - 大模型在汽车应用快速发展,从端到端自动驾驶向世界模型、模拟仿真演进 [11] - 智能化进入深度融合阶段,AI成为人车交互核心,不同车型配置不同技术方案 [12] - 行业难点在于基础设施标准不统一,未来竞争焦点是基础设施构建能力 [13] 产品定位 - 公司从"AI能力提供者"转型为"汽车系统参与者",构建模型、平台、接口、系统交互的闭环能力 [6] - 明确"车脑"系统定位,不替代整车厂商 [6] - 东风在10万元车型实现高速NOA,持续优化成本推动高阶智驾下沉 [12]
外贸供给涌入,表面平静的电商江湖「暗流汹涌」
雷峰网· 2025-04-27 09:02
京东出口转内销策略分析 - 京东率先公布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采购计划 抢占舆论主动权[2][4] - 京东零售收入增长逐年放缓 从2021年162%降至2023年17% 2024年国补政策使增速回升至75%[6] - 采用先采后卖模式适配纯外贸企业 直接采购可避免商家承担运营售后和长账期压力[6] 平台竞争格局变化 - 各平台回归核心领域:抖音放弃绝对低价 淘天回归品牌 京东靠3C家电国补 拼多多维持低价竞争力[3] - 京东Q4获得国补50%份额 若出口转内销接入国补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GMV增幅预计加大[7] - 京东一季度GMV预计增长12%-13% 其中3月家电手机品类增长20% 淘天同期增长仅4%-5%[8] 京东运营模式争议 - 采销团队强硬压价 要求商品定价低于淘宝同款15% 部分产品价格比国内同品便宜一半多[8][9] - 流量权重集中于自营业务 2019-2021年用户年均消费频次仅8次 2023年降至7次[10] - 利润增长通过挤压家电品牌实现 采销要求商家自行补贴活动费用 国补政策暂停后将面临压力[11] 产能过剩与平台受益分析 - 外贸转内销将带来1200万新增SKU 家居小家电服装三大品类占比超65%[14] - 拼多多AOV年均增长1% 客单价稳定51-53元 用户年订单数从2020年41单增至2024年87单[14] - 抖音电商流量持续增长 每日38亿流量涌入直播间 每10分钟诞生一款百万爆品[14] 平台流量分配机制 - 拼多多通过赛马机制分配全站流量 考核指标为增量GMV 优化路径聚焦转化率提升[14] - 抖音调整电商加载率从12%增至15% 内循环与外循环团队打通后效率提升[15] - 抖音一季度GMV增速保持20%以上 超越市场预期[15] 出口转内销实施挑战 - 产品标准差异导致适配困难 欧美市场服装鞋履版型偏大 国内消费者无法穿着[20] - 利润空间压缩 内销利润不足出口订单一半 出口退税取消导致成本上升[21] - 仅30-40%外贸商品能找到内销出路 需降价30%以上才能快速清库存[21] 产业转型长期影响 - 倒逼外贸企业建立品牌与研发能力 从代工模式向自主可控供应链转型[24] - 非标品需重新设计调整生产线 供应链转型周期长达1个月以上[22] - 机电产品占对美出口45% 劳动密集型产品占25% 转型需针对产品特性制定策略[19]
李想听劝,MEGA给理想汽车上了重要一课
雷峰网· 2025-04-27 00:25
理想MEGA销量表现 - 理想MEGA过去12个月月均销量1100余辆,未达预期[1] - 最初月销目标设定为8000辆[15] 产品策略调整 - 从关注销量目标转向聚焦用户价值[2][15] - 新车型开发原则调整为"淡化竞争、强化创造用户价值"[9] - 通过30+次内部评审打磨产品细节[8] - 新增功能如二排旋转座椅、前排电吸门等源于用户需求而非创始人意志[4][8] 用户需求洞察 - 发现MEGA用户更关注充电便利性而非电价成本,调整超充站建设方向[17] - 新增颈枕、杯架等细节配置提升用户体验[17] - 亲子模式等创新功能来自对用户生活细节的观察[8] 新产品发布 - 推出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MEGA Home家庭特别版[3] - 即将推出理想i8,定位30-40万六座纯电SUV,瞄准家庭用户置换需求[11][13] - 新能源渗透率超50%,纯电车型瞄准早期新能源车置换用户[12][13] 经验教训 - 从L系列成功经验直接复制到MEGA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15] - 过度关注竞争导致忽视用户真实需求[9] - 通过10场用户见面会收集反馈并改进产品[17] 基础设施布局 - 截至4月13日累计布局2070座充电站,其中1279座为城市超充站[17] - 调整超充站建设策略,从侧重高速转向兼顾城市[17]
贾跃亭斥华尔街黑帮掏空FF,华人高管被排挤;产量暴跌九成,日产武汉车厂传两年内关停;美国Shein、Temu等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雷峰网· 2025-04-27 00:25
要闻提示 - 贾跃亭首次回应"下周回国"梗,称"两年为限"是公司战略而非回国承诺,并指责华尔街黑帮掏空FF导致10亿美金烧光[2][7] - Manus母公司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计划将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分离国际与国内业务[2][7] - 李彦宏批评DeepSeek大模型存在速度慢、成本高、幻觉率高等问题,强调应用才是AI领域的核心价值[4][5] - 日产武汉车厂因产能利用率跌破10%传闻将在2026年前关停,该厂年产能30万辆但实际年产量仅约1万辆[2][9] - Meta Reality Labs裁员超100人并重组VR业务,该部门2023年运营亏损达177亿美元[2][15] 百度AI战略 - 李彦宏指出DeepSeek仅能处理文本且幻觉率高,中国市场多数大模型API价格更低、速度更快[4] - 强调AI领域未来将由应用主导,模型和芯片需通过应用体现价值,开发者应聚焦场景选择与模型调优[5] - 百度各业务线已全面接入DeepSeek,但认为其多媒体理解能力不足且可靠性存疑[4]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贾跃亭承认在美国造车决策存在失误,称若融合中美优势可能已成功,仍坚持All in造车路线[7] - 蔚来李斌评价乐道新总裁沈斐"愿下笨功夫",乐道L60在20-30万区间表现尚可,60%蔚来换电站已向其开放[8][9] - 日产武汉工厂因自主品牌冲击计划关停,常州工厂已停产,中国生产基地将缩减至4个[9] - 比亚迪李云飞称拥有440万辆L2+车型数据及5000名工程师,强调智驾宣传需避免过度营销[8] 科技公司动向 - Manus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考虑将国际业务完全剥离,新加坡或成新总部所在地[7] - 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卸任进修,段要辉直接接管中国区业务并调整线下销售架构[8] - Meta裁减Reality Labs超100人,主要影响VR应用团队,但部门仍保留495个空缺职位[15][16] - 小米空调2030年目标中国市场前二,2023年收入增长超50%,武汉智能工厂年内投产[12] 电商与消费电子 - 美国Shein、Temu和亚马逊部分商品价格翻倍,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16][17] - 三星印度追加投资100亿卢比扩产,该厂贡献印度销售额20%(约24亿美元)[18] - 京东外卖否认强制商家承担50%补贴,称分摊比例远低于行业水平并将追责伪造通知[12] 前沿技术进展 - 杭州智元研究院推出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飞行器,续航20分钟/8公里,可AR操控[12] - Waymo考虑向个人销售自动驾驶汽车,正与Uber等扩大合作,特斯拉Cybercab定价3万美元[15] - 雅虎称若谷歌被迫出售Chrome将参与竞购,OpenAI也表示有意收购该浏览器资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