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添加剂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给予金禾实业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31 02:0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4亿元同比下滑3.73%但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5.29% 显示盈利效率提升 [2] - 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包括电子级双氧水试生产、湿电子化学品备案推进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装置建设 [3] - 生物合成创新平台加速发展 甜菊糖苷成本显著降低 萜类香料实现产业化并获国际订单 纤维素乙醇中试达标 [4]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1.12亿元/14.13亿元 对应PE 13.45X/12.04X/9.48X 维持买入评级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4亿元同比减少3.73% [2] -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5.29% [2] 项目进展 - 定远二期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完成试车并投入试生产 [3] - 年产7.1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完成备案 正推进审批 [3] - 横向延伸布局电子级氢氧化钠/钾、硫酸、氨水等湿电子化学品 [3] - 年产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前驱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 [3] - 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完成吨级放大验证 正进行中试测试 [3] - 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项目稳步推进 建成后可年产液氨10.18万吨、氢气6.64万kNm³、一氧化碳1.6万kNm³、碳酸氢铵20万吨 [3] 生物合成创新 - 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研发突破 酶改制项目实现1200吨/年产能 成本显著降低 [4] - 萜类香料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稳定供应 获国际香精香料公司订单 [4] - 纤维素乙醇千吨级中试项目完成第一阶段目标 实现工艺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 [4] 机构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1.12亿元/14.13亿元 [5] - 对应EPS分别为1.747元/1.951元/2.478元 [5]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3.45X/12.04X/9.48X [5] - 最近90天内7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买入6家 增持1家 目标均价27.5元 [8]
华盛锂电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5亿元,同比上升72.02% [1] - 归母净利润-7273.89万元,同比下降0.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4亿元,同比上升81.4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65.61万元,同比上升50.34% [1] - 毛利率-2.07%,同比增幅85.23% [1] - 净利率-22.72%,同比增幅41.14% [1] - 三费占营收比13.3%,同比减少31.62% [1] - 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减少4.44%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5元,同比减少254.98% [1] - 货币资金3.64亿元,同比减少18.81% [1] - 应收账款3.86亿元,同比上升240.97% [1] - 有息负债3.42亿元,同比上升148.04% [1] 业务运营 - 公司拥有配套齐全的三废处理装置,收副产物协同降本 [4] - 三乙胺消耗下降85%以上,溶剂消耗下降75%以上 [4] - 添加剂产品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一般在2%-10% [4] - VC、FEC销售价格受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和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 [4] - 公司产品定价按照随行就市原则动态调整 [4] 技术研发 - 公司已完成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 [5] - 技术储备包括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 [5] 行业状况 - 2021年开始添加剂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较高 [4] - 电解液添加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 [4] - VC、FEC销售价格下降较多 [4] -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5]
肯特催化上市后首份半年报业绩稳健 下游应用广阔新兴领域增长值得期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3: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母净利润3934.99万元,同比保持稳定 [1] - 一季度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1755.51万元,同比增长20.27%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80.81万元,同比增长23.72% [3] - 资产负债率11.95%,同比下降5.69个百分点 [3]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季铵盐系列产品收入1.52亿元,毛利率24.18% [3] - 季铵碱系列产品收入7920.27万元,毛利率39.65% [3] - 季鏻盐系列产品收入3642.62万元,毛利率24.45% [3] - 冠醚系列产品收入1319.82万元,毛利率44.59% [3]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油田化学品等 [1][2]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8% [3]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3件、实用新型专利178件、软件著作权15件 [3] - 掌握离子膜电解技术、模板法合成技术、络合结晶技术等先进工艺阵列 [4] - 季铵碱生产工艺实现低杂质特性连续化生产,冠醚合成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84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042.7亿元,复合增长率4.32% [6] - 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落后产能持续淘汰 [6] - 催化剂国产化替代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6] - 公司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市占率从2020年17.45%提升至2022年22.62% [7] 新兴业务布局 - 冠醚产品用作锂电池导电添加剂,四乙基氟硼酸铵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9] - 产品已进入永太科技、新宙邦等电池电解质企业供应链 [9] - 电子级季铵碱研发项目进入中试阶段,瞄准半导体显影液市场 [10][11] -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预计2025年达460.45万吨,其中半导体需求102.65万吨 [10] - IPO募投项目规划2500吨四乙基氢氧化铵产能,切入湿电子化学品领域 [11] 竞争优势与客户合作 - 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系列完整性优势 [8] - 客户覆盖石油炼制、医药化工、环境保护、农药等核心领域 [8] - 采用"并行研发"模式,与客户共同开发专用催化剂 [8] -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4]
万润股份(002643):Q2业绩超预期,新材料平台未来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13: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年Q2业绩超预期 单季度营收10.09亿元(YoY-1% QoQ+17%)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YoY+18% QoQ+73%) 毛利率39.77%(同环比分别+0.73pct/+2.20pct) 净利率16.02%(同环比分别+0.87pct/+3.43pct) [6] - 业绩预测上调至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9/5.73/7.10亿元(原值3.79/4.90/6.26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8/23/18倍 [5][6] - 新材料平台布局半导体材料、高性能聚合物及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 中长期成长性强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8.70亿元(YoY-4%)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YoY+1%) 扣非归母净利润2.09亿元(YoY+7%) [6] - 25Q2费用率合计11.39%(同环比分别-0.76pct/-0.95pct) 研发费用1.15亿元 研发费用率11.45% [6] - 预测2025年营收39.24亿元(YoY+6.3%) 2026年44.32亿元(YoY+12.9%) 2027年50.16亿元(YoY+13.2%) [5] 业务分析 - 功能性材料营收14.69亿元(YoY-10%) 毛利率38.68%(YoY-1.99pct) 医药材料营收3.76亿元(YoY+21%) 毛利率38.56%(YoY+1.36pct) [6] - 九目化学营收3.80亿元(YoY-23%) 净利润9325万元(YoY-31%) 三月科技营收0.96亿元(YoY+32%) 净利润188万元(YoY+9%) MP业务营收3.16亿元(YoY+33%) 净利润345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75万元) [6] - 显示材料:液晶板块良好 OLED终端材料及显示用PI取向剂持续放量 分子筛:车用需求疲软 积极开发非车用领域 与中石化催化剂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 [6] 产能布局 - 启动万润工业园二期C05项目 投资2.87亿元扩建光刻胶相关材料及显示用聚酰亚胺材料产能1451吨 [6] - 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中的半导体制造材料生产车间已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 [6] 新产品进展 - 半导体材料:光刻胶单体/树脂/光致产酸剂/清洗剂添加材料等已有产品实现供应 [6] - PI材料:热塑性PI包括PEI/TPI/PI-5218均实现销售 PTP-01(PEI)量产产线将试生产 PEEK已有中试产品产出 积极推进高温尼龙(PA46)开发 [6] - 新能源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已实现供应 开展固态电池材料研发 钙钛矿材料已有产品供应 [6]
石大胜华: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石大胜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1 11:1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碳酸酯类产品为主的精细化工品行业,形成了以碳酸酯系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业务格局,同时布局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添加剂、硅基负极材料等锂电材料产品,积极推进向"电解液+材料"综合平台服务商转型 [1]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依托北京、青岛、东营、泉州、济宁等研发生产基地及东亚、欧洲的海外销售网络实现全球化布局 [1][2] - 主要产品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烯酯(EC)等电解液溶剂,以及丙二醇、六氟磷酸锂、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传统化工产品 [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8,813.01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554,672.97万元,2023年度营业收入563,478.83万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831,610.30万元,呈现下降趋势 [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430.02万元,2024年度净利润-7,518.16万元,2023年度净利润-6,267.29万元,2022年度净利润88,830.01万元,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022,020.22万元,负债总额594,310.03万元,资产负债率58.15%,较2022年30.49%大幅上升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2年84,778.85万元下降至2024年-44,761.25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4,183.47万元 [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碳酸酯类溶剂行业市占率达到53%,居于领先地位,牵头制定碳酸二甲酯国家级标准,参与制定锂电池电解液五种主要溶剂行业标准 [32] - 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环氧丙烷酯交换法、环氧乙烷酯交换法)和多基地协同生产能力(东营、济宁、泉州),与中化泉州石化合资建设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 [29] - 客户覆盖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韩国ENCHEM等国内外电解液龙头厂商,以及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厂商 [32] -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2022-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26,938.23万元、19,205.72万元、23,828.20万元和6,937.59万元 [32] 本次发行基本情况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30,021,014股,发行价格33.3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999,999,976.34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82,169,508.71元 [12][13] - 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7名投资者,包括国投证券、星河证券、华菱津杉等机构,限售期6个月 [13][14] - 募集资金将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9] 技术研发能力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依托胜华研究院,拥有实验室及工业中试装置,聚焦锂电材料、溶剂工艺、半导体辅材、电解液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五大研发方向 [31] - 对接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沈阳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展开科研攻关,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5.45% [31] - 拥有小试、中试、量产平台,技术研发优势明显,在产与规划新建DMC项目同时拥有多工艺技术路线 [3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公司积极推进产能扩张,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44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已顺利试车投产 [29] - 本次募投项目包括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39] - 多基地协同生产模式(东营、济宁、泉州)增强稳定供应能力,巩固DMC及整个碳酸酯溶剂的行业领先地位 [29]
孚日股份(002083) - 002083孚日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07:24
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7亿元,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0.92%),扣非净利润2.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7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7亿元(同比增长197.95%)[2] - 家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7亿元(占总收入69.8%),毛利率26.38%(同比提升3.02个百分点)[2][3] - 新材料业务(涂层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合计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43.47%),其中涂层材料9771.06万元(+18.97%),电解液添加剂1.17亿元(+73.13%)[3][4] 家纺业务 - 国内策略:聚焦差异化产品(如洁玉品牌大师系列毛浴巾),淘汰低利润率渠道,强化电商旗舰店和B端礼赠品渠道[6] - 出口表现:上半年家纺出口总额2.34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近50%(受关税影响订单波动,6月起逐步恢复),欧洲/日本市场实现小幅增长[3][7] - 毛利率提升原因:原材料(棉花/煤炭)价格下降+产品结构优化[8] - 海外建厂规划:正在考察东南亚及非洲国家[9] 新材料业务 涂层材料 - 汽车领域:通过IATF 16949认证,中标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项目,预计未来收入占比20%(毛利率40%)[4][13] - 船舶领域:取得中国船级社认证(7款产品),预计收入占比20%(毛利率30-40%)[10][13] - 产能情况:孚日宣威一期5万吨产能(当前利用率50%),未来重点发展海工(预计占比30%/毛利率40%)/军工(占比10%)[12][13] - 认证进展:已完成汽车/船舶认证,军工四证缺一[14] 电解液添加剂 - 产能:VC总产能1万吨(当前日产量25吨,月产500吨,利用率50-60%),上半年销售2793.69吨(+71.92%)[4][16] - 行业地位:产能国内前三,唯一全产业链企业(成本优势显著)[17] - 价格趋势:VC当前均价46000元/吨(较年初下降5.15%),行业处于产能出清阶段[18][19] 其他业务 - 热电业务:受益煤炭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提升[19] - 减值情况:2025年预计无需大额减值(2024年减值主要来自新能源材料公司)[19]
双主业经营韧性凸显 孚日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创同期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3: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8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长10.9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亿元 同比增长15.71% 创同期历史新高 [1] 家纺主业运营 - 家纺产品出口总额达2.34亿美元 [2] - 国内家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 [3] -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与优化客户结构应对贸易环境挑战 [2] - 6月起海外订单量恢复至加征关税前水平 [2] - 优化渠道体系并强化精细化管理 加大团购与电商业务开拓力度 [3] - 家纺业务毛利率达26.38% 较去年同期增长3.02个百分点 [3] 新材料业务发展 - 涂层材料与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合计营收2.15亿元 同比增长43.47% [4] - 涂料业务新增超过190家客户 在汽车与船舶领域取得资质突破 [4] - 通过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中标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项目 [4] - 取得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证书 通过7款船舶涂料产品认证 [4] -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收1.17亿元 同比增长73.13% [5] - VC销量2793.69吨 同比增长71.92% [5] - 通过工艺改进将VC日产量提升至25吨以上 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持续凸显 [5] 行业背景 - 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439.8亿美元 同比微增0.8% [2] - 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下降5.1% [2] - 船舶涂料市场存在较高技术认证壁垒 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 [4]
孚日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双主业经营韧性凸显
中证网· 2025-08-19 13: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87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2.46亿元 同比增长10.92% [1] - 扣非净利润2.50亿元 同比增长15.71% 创同期历史新高 [1] 家纺业务表现 - 家纺产品出口总额达2.34亿美元 [2] - 国内家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 [2] - 毛利率达到26.38% 较上年同期增长3.02个百分点 [2] - 品牌曝光超8000万人次 大幅提升电商成交量 [2] - 优化客户结构 平衡全球布局 与多个新客户开展首单合作 [2] 新材料业务发展 - 涂层材料和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合计实现营收2.15亿元 同比增长43.47% [3] - 汽车涂料通过IATF16949认证 中标知名新能源品牌10万辆商用车涂料项目 [3] - 取得中国船级社工厂认可证书 通过7款船舶涂料产品认证 [3] - 新增超过190家客户 [3]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突破 - 实现营收1.17亿元 同比增长73.13% [4] - VC销量2793.69吨 同比增长71.92% [4] - VC日产量提升至25吨以上 [4] - 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持续凸显 [4]
一图速览孚日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
全景网· 2025-08-19 13:36
孚日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 - 2025H1营业收入25.87亿元,归母净利润2.46亿元,资产总计76.1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4.47亿元 [3] - 毛利率26.38%,同比提升10.92% [2][7] 家纺业务表现 - 家纺产品出口总额2.34亿美元,欧洲和日本市场出口小幅增长 [8] - 国内市场营收3.42亿元,差异化产品策略推动巾被类产品打样投产率达83.3%,同比提升58.3% [8] - 团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6%,电商业务618大促期间客单价同比提升194%,访客量增长56% [8] - 品牌曝光超8000万人次 [9] 新材料业务发展 - 涂层材料与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43.47% [11][12][13] - 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营收9771万元,同比增长18.97% [14][15] - 汽车领域:通过IATF 16949认证,中标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项目 [15] - 船舶领域:取得中国船级社7款船舶涂料认证并获订单 [15]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73.13%,VC销售2793.69吨(+71.92%) [15][16] - 优化工艺降低成本,强化安全管理 [16]
从实控人到独董集体失范 两年归母净亏损超11亿的冠城新材何去何从?丨大A避雷针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核心观点 - 公司两年归母净亏损超11亿元 三大主业全面失守 电磁线业务增产难增利 地产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新能源业务连续六年亏损 同时面临实控人内幕交易处罚及控股股东股份被强制执行等多重经营外风险 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八成 [1][2][4][6][7][8] 业务表现 - 电磁线业务毛利率仅6.59% 同比下滑0.2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增长21.96%至1.86亿元但未能改善利润 [2] - 地产业务结算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64% 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同比下降62% 净亏损5.02亿元 项目多处于尾盘状态且计提大额减值 [4] - 新能源业务电解液添加剂销量311.90吨同比增长56.77% 但销售额下降15.27%至3438.63万元 该业务连续六年亏损 2024年净亏损2407万元 [4] - 电解液添加剂毛利率-17.1%同比下滑21.87个百分点 锂电池业务毛利率-570.14%同比下滑565.17个百分点 [4]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暴跌732.13% 2024年亏损扩大至-6.67亿元同比再降50.11% [4] 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3亿元同比暴跌65.23% 货币资金跌至近年最低点 [5] - 房地产业务销售回款困难 尾盘项目仍需持续输血 [5] 行业环境 - 电磁线业务面临上游铜价剧烈波动 下游价格博弈白热化 人工成本上涨及环保政策高压 [2][5] -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 [4] - 电磁线下游需求结构多样化对产品品质要求更高 [5] 公司治理 - 实控人因建议他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卖股票被处罚180万元(150万元罚款加30万元警告) [1][7] - 独立董事证券账户频繁买卖公司股票构成短线交易和窗口期违规 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7] - 控股股东福建丰榕投资持有36.40%股份中16,896,508股处于冻结状态 拟被司法强制执行 [8] - 若强制执行完成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降至35.1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