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搜索文档
Rapidus启动(下)小池淳义社长谈前景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02:48
公司进展与战略 - Rapidus公开了2纳米最尖端半导体试制品,计划2027年量产,社长小池淳义表示对成功量产信心增强,目前进展为"1.5合目"(比喻进展阶段)[2][6] - 公司在工厂投产3个月内确认试制品运行,为7月"客户活动"昼夜赶工,成功实现晶体管电气特性验证,被视为重大里程碑[3][5] - 公司采用非竞争策略,强调最尖端半导体需求增长,通过技术成果争取客户认可,已向部分客户展示试制品,定位为台积电的替代供应商[9] 技术研发与客户反馈 - 试制按计划推进,2025年度内计划提升试制品特性至可发布PDK(工艺设计套件)阶段,使客户谈判更具体[7] - 候选客户达30-40家,但工厂产能无法承接全部订单,客户对快速启动表示赞赏,合作方IBM对进展感到惊讶[7][8] - 当前研发重点聚焦晶体管特性优化,成品率问题暂未披露具体数据[12]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公司认为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2纳米工厂存在量产不确定性(成品率、关税政策),且无法满足全球需求,因此不构成威胁[10] - 行业对替代供应商存在需求,客户希望分散供应链风险[9] 资金与政策支持 - 日本政府已颁布法律允许出资,国家支援资金基本落实,同时正从民间筹措1000亿日元目标资金,试制成果增强投资者信心[11] - 量产还需解决资金筹措和客户获取等挑战[2][11]
日美合作在澳洲生产镓,扩大采购网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02:48
日本扩大稀有金属采购网络 - 日本能源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与双日公司、美国铝业在澳大利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26年开始生产镓 [1][3] - 目标到2028年实现年产55吨以上镓,相当于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量 [1][3] - 镓是半导体和LED制造的关键矿物,通常作为铝/锌冶炼副产品生产 [3] 中国在镓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 2021年日本进口镓97吨,其中57%来自中国,中国凭借低价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6] - 中国2023年加强镓出口管理导致采购不稳定,2024年进一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6] 行业战略转向 - 企业优先考虑稳定采购而非低价,反映供应链安全重要性上升 [4] - 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日美企业扩大稀有金属采购网络,旨在减少对中国依赖 [1] 地缘政治影响 - 中国出口限制措施(如镓和稀土)已动摇全球供应链 [5][6]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日企供应链转折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02:4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零部件厂商成本比日资企业低2~3成,部分日系企业可能面临退出或缩小业务的困境 [11] - 日系车在泰国新车销量份额从长期占据90%降至2025年1~5月的71%,中国车份额上升至16% [2] - 比亚迪等中国企业通过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发起降价攻势,瓦解日本车企市场地位 [2] 丰田供应链战略调整 - 丰田计划2028年在泰国生产新款电动车,采用中国零部件以提升成本竞争力,目标成本降低30% [2][9] - 丰田主导推动中国大型零部件企业进驻泰国市场,如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与森密集团成立合资企业 [5][6] - 丰田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浙江凯华模具、金发科技等中国产品,促进日系企业降低成本 [8] 东南亚汽车供应链重构 - 泰国聚集310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日系占1400家,中国企业从2017年底至今增长4倍至约190家 [11] - 东南亚日系零部件厂商约2770家(泰国占5成),远超中国市场2090家和北美市场1630家 [13] -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下低关税零部件流入,中国车企本地生产加剧价格竞争 [13] 技术平台与产品规划 - 丰田计划2028年在东南亚推出基于"Multi-Pathway Platform"的新款车,适配EV及混合动力车 [9] - 丰田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低价EV"bZ3X"采用中国零部件,销售表现良好,东南亚将复制此模式 [8] 日系供应链历史与挑战 - 日本车企自1960年代在泰国建立供应链,形成以电装等丰田系为首的产业金字塔 [13] - 东南亚日系车份额曾长期稳定(印尼、泰国近9成),但中国车企进入后格局被打破 [13]
FT中文网精选:中美AI竞争,关键在赛马机制之争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02:48
AI行业竞争机制 - 美国AI行业领先优势源于"赛马机制"下多产品竞争而非单一技术突破[5][6] - 硅谷大模型竞赛呈现GPT-4o对决Gemini Ultra、Claude 3对标Suno的格局[6] - 中国互联网行业曾通过类似机制实现用户流量与生态的快速积累[6] 媒体行业动态 -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合并后推进跨语言内容共享[1] - 两家百年媒体以"高品质经济新闻学"为协作核心[1] - FT中文网定位为中国商业决策层提供深度财经资讯[3]
世界进入与强权支配的新经济秩序对峙的时代
日经中文网· 2025-08-04 02:48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总统令设定对等关税新税率,此前统一为10%,现调整为10%-41%不等 [4] - 截至7月13日,仅10%部分关税已带来221亿美元税收,25%汽车关税贡献124亿美元 [2][10] - 政策覆盖约70个国家/地区,日本维持15%,台湾20%,加拿大从25%加征至35% [4][5][6][8] 各国关税调整细节 - 日本汽车关税原为25%,虽达成12.5%协议但未写入总统令 [4] - 巴西在10%基础上被额外加征40%,总统卢拉宣布将对美征收50%报复性关税 [5] - 中国大陆面临34%税率,谈判期限延长,涉及2955亿美元贸易额 [6] - 越南、台湾、泰国分别被征收20%、20%、18%关税 [6][8] 贸易体系重构影响 - 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可能升至二战前水平,若超20%将达一战前标准 [9] - 欧盟前贸易委员警告现行贸易体系面临严峻可靠性测试 [8]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明确表示正在"重建"贸易体系 [9] 经济影响分析 - 高关税使美国国民负担增加100-150亿美元,物价上涨引发不安 [10] - 税收增加形成路径依赖,高关税可能成为常态 [10] - 政策合法性在美国国内受到质疑 [10] 贸易谈判动态 - 特朗普政府已与日本、欧盟等7个国家/地区完成谈判 [4] - 未达成协议国家面临税率上调,如加拿大从25%升至35% [4][5] - 台湾试图通过谈判将税率从20%降至15% [8]
大阪世博会场热销的“小吃”——Famichiki
日经中文网· 2025-08-03 00:33
大阪世博会场热销小吃Famichiki - 大阪世博会期间Famichiki小吃成为热销产品 [2] - 该小吃由公司原创开发并推出 [2]
明治在华推出“臻好喝牛乳”,中国奶源日本标准
日经中文网· 2025-08-03 00:33
明治中国业务战略 - 明治控股旗下食品子公司明治开始在中国销售低温牛奶"臻好喝牛乳",采用"天然味道制法"去除牛奶特有腥味,吸引健康意识强的城市富裕阶层 [2][6] - "臻好喝牛乳"是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商品,中国投放商品与日本采用相同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2][6] - 公司目标借助日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摆脱中国业务亏损 [2] 产品定位与定价 - "臻好喝牛乳"定位高价商品,900毫升售价约30元(约620日元),高于日本实际价格(289~311日元)[4] - 中国牛奶核心价格在20~25元左右,"臻好喝牛乳"属于高价位,明治现有主力商品通常价格约27元 [4] - 客户目标为"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的妈妈",定义为居住在北京上海等高房价地区、年收入较高的25~40岁女性,约2700万人 [6] 中国市场机会与挑战 - 中国喝牛奶人口比例低,调查显示不喝牛奶的人中70%不喜欢牛奶味道和口感 [6] - 中国牛奶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达1537亿元,比2024年增长1.4% [7] - 中国消费者很少喝冷饮,企业创造新消费方式是扩大市场份额关键 [7] 生产与销售计划 - 使用中国饲养的牛奶在江苏苏州工厂生产,考虑根据需求增产或在其他工厂生产 [6] - 计划开展试饮和广告宣传活动,力争2026年度实现现有主要品牌2倍以上销售额 [6] - 2024年度中国业务出现71亿日元营业亏损,大部分来自牛奶和酸奶业务,已采取改善销售对象和削减固定费用措施 [7]
EV和AI会引发环境问题?
日经中文网· 2025-08-03 00:33
纯电动汽车的环境影响 - 纯电动汽车被视为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需将年销量提升至2022年的7倍(7000万辆)以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6] - 过度增产纯电动汽车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印度理工学院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显示,2030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79%,印度增加19%,主要源于电池材料提炼过程 [6] - 纯电动汽车行驶中虽不排放硫氧化物,但电池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硫排放可能超过传统燃油车尾气污染 [6] 历史公害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 - 20世纪工业化进程中,蒸汽机、化工等技术引发伦敦烟雾(二氧化硫)、水俣病(甲基汞)等公害事件,促使后期环保措施升级 [7] - 当前新技术如纯电动汽车和AI可能在新兴市场国家引发类似环境问题,需警惕电池供应链和半导体制造带来的二氧化硫、PM2.5等污染物 [7][8] 人工智能的环境成本 - AI开发与运营需消耗大量电力,Meta开发大语言模型Llama 3.1产生1.5吨PM2.5和13.5吨氮氧化物,相当于汽车往返洛杉矶与纽约1万次的排放量 [9] - 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研磨工序会释放PM2.5,数据中心依赖火力发电将同时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 [8][9] 技术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平衡 - 研究机构呼吁重新评估纯电动汽车电池和AI芯片全供应链的环境负担,借鉴历史公害治理经验以预防新污染 [7][9] - 发达国家已从传统公害转向全球变暖应对,但新兴技术可能逆转部分环保成果,需系统性管控生产环节污染 [7][8]
Rapidus启动(中)与台积电争人才
日经中文网· 2025-08-03 00:33
Rap idus社长小池淳义(中)和员工们(图片由Rapidus提供) Rapidus在2022年8月由曾任Tokyo Electron会长的东哲郎会长和日立制作所出身的小池淳义社长等14人成 立。2023年以后,以每月30人的速度扩大阵容,正式员工达到800人…… 日本Rapidus公司内部的气氛高涨。2022年刚成立时,由于平均年龄较大,曾被揶揄为"大叔集团",但 能够挑战最先进芯片研发的环境吸引了年轻人,平均年龄已降至50岁以下。在人才培养的循环开始运转 的同时,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台积电(TSMC)的人才争夺战也迫在眉睫。 在与美国IBM的联合开发中担任Rapidus团队领导的富田一行表示,"刚入职的员工也被派往美国,全体 人员都快速成长"。富田一行拥有在比利时 研究机构imec开发最尖端的2纳米(纳米为10亿分之1)芯片 的经验,在索尼集团工作后于2024年加入了Rapidus。 2024年4月,首批8名应届毕业生进入Rapidus,最短一个月就被派往美国纽约州的IBM研究所。 大部分Rapidus员工都缺乏现代的最尖端产品的开发经验,与IBM的技术人员并肩致力于联合开发。富 田一行说:"很多员工并非作 ...
苏州发生日本人母子遇袭事件,嫌疑人已被控制
日经中文网· 2025-08-02 02:41
事件概述 - 2024年7月31日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发生一起日本人母子遭袭击事件,嫌疑人在地铁站用类似石头的物体殴打受害者后逃离现场,目前已被控制 [1] - 母亲受伤但无生命危险,嫌疑人动机尚不明确,日本政府向中方提出严惩嫌疑人、防止再发及确保日籍公民安全三项要求 [1] - 日本驻华使馆通过邮件提醒在华日本人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带小孩外出时需提高警惕 [1] 事件背景 - 苏州市毗邻上海,聚集大量日资企业工厂,截至2024年10月当地约有5000名日本人居住 [2] - 2024年6月苏州市曾发生中国男子持刀袭击日本人学校校车事件,导致一对日本母子受伤及一名中国校车引导员身亡 [1][2] - 中国日本商会发表声明对事件表示遗憾,要求中方保障日本人安全并公开事件详细信息 [2] 关联信息 - 日本人学校依据中国法规设立,主要为在华日籍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服务 [2] - 事件现场为苏州地铁站入口,相关图片由日经中文网拍摄记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