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家说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等4企,又签储能重要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7-09 12:37
宁德时代合作动态 -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技术协会达成合作意向 将推动太阳能风能储能系统电池生产本地化 电动汽车尖端电池生产及废旧电池回收技术落地[2] - 全球化布局加速 德国工厂产能提升 匈牙利工厂建设推进 与Stellantis合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筹建中[4] 智光储能技术突破 - 与国宁新储签署战略协议 重点突破大容量储能系统效率提升 安全管控与成本优化痛点 加速级联高压储能技术创新与应用[5][7] 合孚能源项目进展 - 签约唐山国丰40MW/8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此前落地河钢集团舞阳钢铁厂159.6MW/319.2MWh项目(国内单体最大用户侧储能)[8][10] - 业务主线为工商业及集中式储能 补充发展海外户储与便携式储能 6月签约安徽澄扬化工22.5MW/45MWh项目[10] - 全球拓展新增乌克兰 意大利 捷克市场 东南亚非洲区域已与重点客户达成合作[11] 耀威源创合作规划 - 与中建八局达成意向 探索安徽储能电站模板 建立动态成本核算体系 推动规模化应用[12][14] - 公司定位智慧储能与充换电解决方案商 近期签约阜阳颍上县城东医院8台2088kWh储能电站 已在浙江 安徽 江苏部署多个工商业储能项目[15][16] 行业订单动态 - 特斯拉等3企获1.2GWh储能订单 天合光能 南都电源分获3.1GWh大单 南都电源等两企在欧洲市场获订单[19]
特朗普“补贴大撤退”!为何储能躲过一劫?
行家说储能· 2025-07-09 12:37
特朗普能源政策转向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逐步取消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联邦补贴 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向传统化石能源全面回摆 [1] - 该法案是特朗普与马斯克的重要分歧点 将重创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1] - 法案保留储能ITC补贴 新增FEOC条款限制 影响美国及全球储能供应链 [1] 储能税收抵免政策调整 - 将储能ITC补贴时间从2032年延长至2036年 减缓退坡幅度 [4] - 储能项目若在2033年底前开始建设可获100%抵免 2034年75% 2035年50% 2036年后停止 [6] - 法案颁布后60天内开建且2028年底前投运的设施可享受抵免 两年后建设的抵免额不可转让 [6] FEOC条款核心内容 - 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实体参与储能项目建设 [7][9] - 控制标准包括:政府持股≥25% 技术许可控制 注册地限制等 [9] - 2026-2030年储能技术物质援助成本比率门槛逐年提高(55%-75%)电池组件门槛更高(60%-85%)[10][12] 短期市场影响 - 新增10亿美元拨款用于电网可靠性建设 重点支持长时储能技术示范项目 [15] - 光储一体化项目可能增多 因储能部分仍享30%ITC [16] - 开发商或加速2025年底前开工以规避FEOC限制 但54%对华电池关税暂停期结束将加大政策风险 [16] 供应链冲击 - FEOC条款可能导致追溯征税 替换中国设备或使项目成本增加30%-50% [18] - 美国87.99%锂电池进口来自中国 本土制造成本高且交付周期长 [18] - 条款复杂性推高合规成本 或影响海外电芯企业赴美设厂意愿 [18][19]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在美企业可能被迫出让控股权或剔除中国供应链 [20] - 中企将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加强非美市场布局 [21] - 加大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 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21]
又添2企!2025年储能融资已超50亿
行家说储能· 2025-07-08 12:33
储能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储能行业一级市场已发生51起融资事件,相比去年同期融资数量下降10.52%(去年同期57起),总融资额下降约5成 [3] - 单笔融资破亿共计10起,其中海尔新能源是上半年融资额度最高的企业,超7亿元 [16] - 融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数字化能源等新技术领域 [19] 吉兆储能融资与技术进展 - 吉兆储能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和光速光合的关联方 [5] - 此前2023年12月份获得五源资本的天使轮融资,用于加速推动液态金属电池储能产业化应用 [6] - 已完成从50Ah到600Ah级液态金属电池的设计与开发,布局了200Ah级,500Ah级和1000Ah级不同规格的电芯产品 [8] 碳际科技融资与业务发展 - 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老股东武岳峰资本跟投 [9] - 融资主要用于储能电池产品产业化,加速产品多元化布局和拓展 [10] - 计划于7月底在四川成都建立起四十万平米级高性能碳毡量产基地 [11] 储能行业融资特点 - 2025年上半年51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50亿元 [14] - 融资主要方向包括储能系统、储能热管理、液流储能、BMS、PCS、固态电池、钠电、正负极材料等 [17] - 早期阶段融资较多,其中14起天使轮融资,15起A轮融资以及11起B轮融资 [18] 重点融资案例 - 众钠能源获得近3亿元融资 [16] - 清能互联和北方康源都是2亿元融资 [16] - 液流储能、电管家、中海储能、澄瑞科技融资超亿元 [16]
1.2GWh!特斯拉等3企又拿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08 12:33
储能行业订单动态 - 近期多家储能企业更新订单进展 包括特斯拉 Fluence和普利特 其中2家外企订单均为澳洲600MWh储能项目 普利特拿下30MWh钠电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1] -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部署9 6GWh电池储能产品 上半年总储能容量达约20GWh [10] 普利特钠电储能业务 - 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与南网科技签署30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该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聚阴离子钠电储能应用案例 [2] - 海四达钠星还获得海外客户未来四年不低于1GWh钠离子电池模块采购订单 预计2025年7月至2029年12月分批交付 [2]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净利润2亿-2 4亿元 同比增长38 88%至66 65% [3] Fluence澳洲项目 - 被澳大利亚AMPYR公司选中为新南威尔士州300MW 600MWh惠灵顿一期电池储能系统提供Gridstack™硬件部署 并签订20年服务协议 [4] - 项目采用Fluence智能AI驱动竞价软件Mosaic和下一代资产性能管理软件Nispera 是AMPYR到2030年交付6000MWh储能项目的首步 [6] - Fluence目前在澳大利亚已有4个投运电池储能系统 多个项目在建或将投运 [6] 特斯拉澳洲项目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Tarong电池储能系统完成164个Tesla Megapack 2XL单元安装 项目规模300MW 600MWh 投资5 14亿澳元约3 3亿美元 [7][9] - 该项目是昆士兰州政府能源公司Stanwell实现2035年5GW储能容量目标的旗舰项目 [9] - 特斯拉Megapack已在昆士兰州用于多个储能项目 包括250MW 500MWh Swanbank系统和100MW 200MWh Kogan Creek设施 [9] - 西澳大利亚州价值2 2亿澳元约1 45亿美元电池储能项目也采用特斯拉Megapack [9]
13企“烧舱”!这把“大火”会烧到工商储吗?
行家说储能· 2025-07-07 11:12
行业动态 - 2026年版NFPA 855标准将大规模火灾燃烧测试(LSTF)列为强制性要求,储能行业安全门槛提升[1] - 已有13家储能企业完成LSTF测试,包括远景、思格新能源、Fluence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2] - 测试企业从头部系统集成商扩展至二三线品牌,参与范围扩大[3] - 测试设备以集装箱储能系统为主,仅思格新能源针对工商业储能系统进行测试[4] 测试特点 - 测试条件严苛:100%SOC满电状态、关闭消防系统、无干预燃烧全过程[9] - 测试方式创新: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缩小舱体间距(如远景能源5cm)、延长燃烧时间(科陆电子持续59小时10分钟)[9][10] - 极端场景模拟:Fluence测试26个电芯热失控,阳光电源模拟"多点起火",海辰储能进行"开门燃烧"[9] - 温度控制表现优异:阳光电源B柜电芯保持40℃(A柜1385℃),瑞浦兰钧邻舱电芯≤57℃(目标舱1380℃)[10] 认证标准 - 主要认证标准包括CSA C-800、CSA TS-800和UL9540A[12] - 2026版NFPA 855将LSTF与UL9540A分离,提升为核心测试指南[13] - UL计划发布大规模火灾测试专项附录,监管趋严[13] - 国内尚未提出大规模火烧试验要求,未来可能成为技术门槛[14] 企业测试数据 - 远景能源:燃烧箱体A最高1297℃,相邻箱体≤44℃[16] - 思格新能源:受火Pack外壳264.65℃,内部电芯0热失控[16] - 比亚迪储能:相邻柜体电池温度<60℃(A柜>1000℃)[16] - 阳光电源:PowerTitan系列通过两轮测试,4小时燃烧无蔓延[2][16] 市场影响 - 测试成本高昂(如阳光电源单次20MWh测试耗资约3000万元),中小企业承压[6] - 工商业储能安全认证体系不完善,企业测试动力不足[6] - 海外市场LSTF将成为"必备通行证",体现企业技术实力与资金投入[13]
3.1GWh大单!天合光能、南都电源分羹
行家说储能· 2025-07-07 11:12
印度储能市场动态 - 南都电源与天合光能联合获得印度ACME Solar超3.1GWh储能订单,为印度最大电池储能采购项目之一 [1][3] - 项目将在未来12-18个月投入使用,系统交付分4-8个月完成 [3] - 南都电源此前可能已获得印度1.4GWh订单,但未确认是否包含在此次3.1GWh项目中 [5] - 天合光能除印度订单外,还参与美国FlexGen合作、埃及300MWh项目、英国光储项目及南澳250MW/500MWh项目 [6] 印度储能政策与规划 - 印度政府2月要求光伏项目按10%/2h配储能,6月追加540亿卢比支持30GWh储能项目 [8] - 印度《国家电力规划》提出到2031-2032年需建设47.24GW/236.22GWh电池储能系统 [9] - 政策支持包括延长输电费用减免,此前已拨款370亿卢比支持13.2GWh项目 [8] 中企在印度储能布局 - 蜂巢能源达成769MWh项目,采用350Ah电芯及液冷技术 [11] - 宁德时代与Adani洽谈LFP专利授权及设备供应合作 [11] - 远景能源向JGE供应1GW风机及320MWh储能系统 [11] - 晶科储能累计获得732MWh印度订单(10MWh纺织业+722MWh电网侧) [11] - 融捷集团天弋能源与Reliance合作中标2GWh印度SECI项目 [11] - 国轩高科与Amara Raja签署印度锂电生产协议 [11] - 楚能新能源签署5GWh印度储能合作协议 [11] 印度企业ACME Solar背景 - 总装机容量6970MW(运营2890MW+在建4080MW),发电量550MWh [7] - 业务覆盖太阳能、风能、储能及混合能源解决方案 [7]
又一100MWh级项目!江苏工商业储能“向大而行”
行家说储能· 2025-07-04 11:43
江苏用户侧储能项目动态 - 江苏敬业钢铁50MW/100.3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开工,采用诺德智慧能源投资的液冷储能系统,年充放电量不低于6280万kWh,预计年分成收益约600万元 [1][3] - 诺德智慧能源在江苏、河南、安徽、广东等地投资的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已相继投运 [4] - 江苏上半年用户侧储能项目备案总规模达12.923GW/28.809GWh,容量超过去年全年备案量(27GWh),其中百兆瓦时以上项目84个 [7][11] 项目技术及收益特征 - 敬业钢铁项目采用2.5MW/5.015MWh液冷储能系统电池舱,配备三级消防系统和智能化能量管理平台 [3] - 通过分时电价管理,项目可平抑用电负荷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同时实现客户年收益分成 [3] 江苏市场备案趋势 - 上半年备案数量1220个,但4月后因电价政策调整(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优化)导致备案量下滑,投资者转向观望 [10] - 尽管数量下滑,5月备案总容量达6.938GWh(年内峰值),6月为4.927GWh,显示大容量项目占比提升 [10] - 2-4小时储能时长仍是市场主流,百兆瓦时以上项目占比显著提升(84个 vs 去年74个) [7][11] 头部项目规模及分布 - 最大单体项目为丹阳市310MW/930MWh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其次为句容市黄梅片区270MW/810MWh项目 [11][12] - 镇江市集中多个大容量项目(如357MW/714MWh、270MW/810MWh等),占备案总量主导地位 [12][13] - 其他区域如淮安(290MW/580MWh)、泰州(180MW/540MWh)、徐州(255MW/510MWh)亦有百兆瓦时级项目落地 [12][13] 企业项目进展 - 中创新航合肥基地(31MW/93MWh)、江门基地(15MW/3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已并网 [5] - 蜂巢能源常州(18.75MW/50.32MWh)、盐城(17.5MW/46.96MWh)项目即将并网 [5] - 岷山环能17.25MW/33.5MWh项目已并网 [5]
抢滩欧洲!南都电源等两企获储能订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04 11:43
欧洲储能市场发展 - 2024年欧洲新增电池储能装机21.9GWh,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29.7GWh,同比增长36% [2] - 到2030年欧盟需将电池储能容量增加10倍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增长,目前欧盟电池储能系统容量刚超过50GWh [2] - 英国批准部署电网规模电池储能项目规模达58.270GW/121.645GWh,在建项目约7.6GW/17GWh [3] - 意大利截至2025年5月储能容量达14.708GWh,较2024年同期增长69.6% [3] 南都电源订单动态 - 公司获英国230MWh储能订单,供应"南都Center L Plus 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搭载自研314Ah储能专用电芯 [4][5][7] - 2025年以来公司披露9起订单(海外6起、国内3起),新型电力储能已签未发订单国内约13亿元、海外约13亿元,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已签未发订单约38亿元 [9] - 近期订单包括:印度1.4GWh储能系统、物产中大新能源400MWh采购合同、美国数据中心项目2.4亿元、甘肃玉门1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 [11] 智光电气业务进展 - 公司与意大利基础设施开发商签署光储充电站供货合同,采用ZHIGUANG液冷一体机集成储能系统,并在意大利设立欧洲业务中心 [11][12] - 2025年国内中标/签约大型储能电站项目规模超4.4GWh,其中级联型高压直挂储能项目超过2.7GWh,覆盖甘肃、广东等8个省份 [14] - 2023年设立海外事业部,重点拓展欧洲、非洲及东南亚市场 [15]
充电宝的火,会烧到储能吗?
行家说储能· 2025-07-04 11:43
充电宝安全问题引发的储能行业风险警示 - 近期Anker和罗马仕因电池原材料问题分别召回4款移动电源和超200万件产品,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43.6% [1][2] - 事件根源指向电芯、原材料和代工环节的失控,表面是消费电子个案,实则暴露储能行业安全风险蔓延趋势 [2][3] 储能电芯代工模式的商业逻辑与风险 - 代工模式成为行业主流选择,企业通过外包生产环节聚焦研发和品牌,以快速抢占市场并降低固定资产投入风险 [4][5] - 该模式虽能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并分摊成本,但存在供应链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代工厂技术可靠性不足、产能弹性与质控能力存疑 [6] - 储能电芯生产复杂度高(原料配比、精细组装等),代工模式下品牌方对供应链掌控力削弱,质量风险成倍放大 [7] - 储能电芯与消费电池存在量级差异,体积更大、容量更高,缺陷可能导致热失控、整站爆炸等严重后果 [8] 代工模式的四大核心隐患 **材料管控失焦** - 代工厂擅自更换材料(如Anker事件),品牌方依赖检测报告监督,缺乏第三方溯源机制易引发以次充好 [9] **产线临时上阵** - 行业高速发展导致专业代工厂稀缺,部分产线临时启动,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设备校准等要求难以保障 [10] **技术能力局限** - 代工厂员工仅按参数操作,缺乏设计原理理解,面对电解液浸润不足等异常工况时处置能力不足 [11] **质量监控漏洞** - 品牌方依赖事后抽检,无法实时监控正极材料匀浆等关键工序,代工厂虚报检测数据风险高 [12] 储能行业安全底线要求 - 储能电芯应用于高压/高温/大电流环境,系统规模达数十至上百MWh,单个电芯失控可能引发行业信用危机 [14] - 行业需警惕代工风险:选择专业产能、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原料投料到过程检测)、将安全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15] - 终端客户采购时需深究产品是否自研自造、生产过程是否全程可控、外包环节品质管理机制等 [15] - 制造能力核心在于安全底线坚守,需将安全基因植入研发/制造/服务全周期以赢得市场信任 [15]
连拿2单!中企储能最大竞争对手来了?
行家说储能· 2025-07-03 05:03
特斯拉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创收盘历史新高 特斯拉股价上涨4.97% 成交额达370.66亿美元 [1] 储能订单突破 - 连续获得两个400MWh储能订单 包括澳大利亚Merredin项目(100MW/400MWh 投资1.45亿美元)和Mangoplah项目(100MW/400MWh 采用108个Megapack) [2] - 中国大陆首个吉瓦时级电网侧储能项目签约 投资40亿元 一期300MWh预计年内投运 采用上海超级工厂Megapack产品 [2] - 2025年6月与Clearway能源集团签订490MW/1356MWh电池储能协议 [3] - 2月在欧洲获得350MW/1.4GWh Mufasa项目订单 采用372台Megapack 2 XL系统 [3] - 日本滋贺县米原市548MWh储能电站采用Megapack [3] 储能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Q2全球部署9.6GWh储能产品 创公司第二季度历史记录 但环比Q1的10.4GWh下降0.8GWh [4] - 2025年前两季度储能部署量接近2024年前三季度的总量 [4] 产能扩张进展 -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向欧洲/大洋洲交付数百台Megapack [6] - 美国内华达州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即将投产 初期产能10GWh 使用宁德时代闲置设备 具备扩容潜力 [6] 行业竞争态势 - 三星物产澳大利亚项目放弃自有品牌 选择特斯拉Megapack系统 [2] - 中国大陆电网侧储能市场突破 使特斯拉成为中国储能企业主要竞争对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