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技术

搜索文档
阳光电源“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专家组鉴定
新华财经· 2025-09-28 12:24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技术包含10多项行业首创 包括首次实现风光储全景构网和系统级构网 在15项构网关键性能方面优势明显 [2] - 技术采用"算法为核心 安全与能量管理为支撑 风光储应用为载体"的系统架构 有效提升电网安全性与运行效率 [2] 技术应用与项目实践 - 公司在构网领域已深耕20年 具备全球并网经验的丰富实践经验 [5] - 在四川阿坝州建设了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示范项目 [5] - 技术成果攻克多项控制难题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2] 行业背景与技术价值 - 新型电力电子不断接入使电网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电压频率失稳导致的电网解列和崩溃可能成为常态 [2] - 构网技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性技术 正发挥"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 [2] - 企业级技术优势带动产业级技术进步 最终通过电网惠及终端用户 [5]
风光储全景!系统级构网启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6 06:15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15名权威专家鉴定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 - 攻克构网型宽域故障适应与多源协同控制难题 形成以算法为核心、安全与能量管理为支撑、风光储应用为载体的构网系统[4][5] - 四项关键技术获得鉴定通过:全网况宽域扰动构网控制技术、风光储变流器调控及多能耦合技术、构网装置主动安全设计、基于AI的能量管理系统[5] 技术性能优势 - 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 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多次极端连续故障穿越不脱网[8] - 风光储全景构网技术使GW级场站实现全天候100%构网 多端口直流耦合减少设备投入 发电成本降低高达25%[8] - 突破PCS构网桎梏实现系统级构网 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和全链协同 结合直流拉弧技术与热管理联动控制实现热失控预警[8] 全球应用案例 - 沙特NEOM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成功并网[10] - 英国门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系统秒级响应 输出占英国电网储能调频总功率10%的瞬时功率 助力49.3Hz电网频率5分钟内恢复[10] - 澳洲帕马斯顿百MW级构网储能电站实现系统强度支撑、频率支撑、惯量支撑等功能备用[10] - 西藏才朋海拔5228米全球最高光伏电站成功并网 验证极严苛环境可靠性[10] 行业地位与资质 - 拥有870GW全球最多并网实战经验 深耕构网领域20年[8] - 具备全球电力电子设备及系统供应商中最大规模仿真实测平台 获得全球最多国家和电网准入许可[9] - 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差异化电网场景因网制宜设计 覆盖多种并网规则和准入标准[9]
构网新突破,阳光电源风光储新动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9-25 11:37
技术鉴定与突破 - 公司"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15名权威专家鉴定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攻克单一控制模式并网变流器难以满足复杂网况要求 宽域扰动下构网算法适应能力差等技术瓶颈 [3] - 形成以算法为核心 安全与能量管理为支撑 风光储应用为载体的构网系统 [3] - 实现极端电网适应 多能协同优化 设备安全性跃升 智能化水平进阶四位一体突破 [3] 核心技术优势 - 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技术 实现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 [6] - 支持±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 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 [6] - 实现多次极端连续故障穿越不脱网 将构网系统耐受值拉满 [6] - 首创风光储全景构网技术 GW级风光储场站可全天候100%构网 [6] - 多端口直流耦合减少PCS设备投入 发电成本降低高达25% [6] - 突破PCS构网桎梏 首次实现系统级构网 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实现全链协同 [6] - 首创直流拉弧技术和热管理联动控制 实现热失控预警和安全构网 [6] 全球应用案例 - 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在沙特NEOM并网成功 [7] - 英国门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系统秒级响应 输出功率占英国电网储能调频总功率10% [7] - 助力英国电网频率从49.3Hz在5分钟内恢复正常 避免大范围停电事故 [7] - 澳洲帕马斯斯顿百MW级构网储能电站提供系统强度支撑 频率支撑和惯量支撑 [7] - 全球海拔最高光伏电站——海拔5228米西藏才朋光储二期项目于2024年年底成功并网 [7] 研发与产业影响 - 公司拥有全球电力电子设备及系统供应商中最大规模仿真实测平台 [7] - 获得全球最多国家和电网准入许可 覆盖不同国家地区差异化电网场景 [7] - 拥有超870GW全球最多并网实战经验 深耕构网领域20年 [6] - 技术跨越将推动整个行业技术升级和迭代 [8]
风光储全景!系统级构网启幕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10:44
技术突破与鉴定 - 公司"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四项核心技术获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全网况宽域扰动构网控制技术、风光储变流器调控及多能耦合技术、风光储构网装置主动安全设计、基于AI的能量管理系统 [5] 核心技术优势 - 首创多维自同步稳源构网技术,支持SCR1.0-100强弱网平滑切换、±90°对称/非对称相角跳变全面支撑、0.1Hz-2.4kHz全频段振荡抑制、多次极端连续故障穿越不脱网 [5] - 突破PCS构网桎梏,首次实现系统级构网,通过交直流全栈自研和全链协同提升响应精度,首创直流拉弧技术与热管理联动控制实现安全构网 [6] - GW级风光储场站可实现全天候100%构网,多端口直流耦合减少PCS设备投入,发电成本降低高达25% [6] 应用案例与全球实践 - 沙特NEOM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构网型项目成功并网 [7] - 英国门迪百兆瓦级电网侧储能系统秒级响应,瞬时输出功率占英国电网储能调频总功率10%,5分钟内恢复49.3Hz电网频率 [7] - 澳洲帕马斯斯顿百MW级构网储能电站提供系统强度支撑、频率支撑和惯量支撑功能 [7] - 西藏才朋光储二期项目(海拔5228米)成功并网,验证极严苛环境可靠性 [7] 行业地位与基础设施 - 公司拥有20年构网领域经验,全球并网实战经验超870GW [6] - 具备全球电力电子设备及系统供应商中最大规模仿真实测平台,获得最多国家和电网准入许可,覆盖差异化电网场景 [6]
特高压“心脏”中的中国电力出海密码|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39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发展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国家重要出海名片 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1][2] - 国内建成23个特高压直流工程 博瑞电力为其中19个提供核心装备[3] - 在昌吉-古泉±1100kV世界最高电压等级工程中提供1100kV特高压换流阀设备[3] 海外市场拓展 - 巴西美丽山二期±800kV项目中使用博瑞电力换流阀及直流测量核心设备[1] - 西电常变为巴西美丽山项目提供14台±800kV特高压换流变[3] - 2024年完成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kV改造项目 首创"外支撑+内悬吊"阀塔结构 尺寸压缩30%[4] 柔性直流技术应用 - 风光新能源装机达16.5亿千瓦 占比电源总装机46% 需特高压承担远距离输电[5] - 2024年7月全球首个特高压柔直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项目开工建设[6] - 参与世界容量最大的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东莞工程 提供新一代柔性直流系统[6]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柔性直流技术以IGBT等全控型元件为核心 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与送出[5] - 开发构网型储能系统 智能抽蓄 柔性低频输电等新型电力系统产品[6] - 成功研制构网型储能 构网型SVG和静止同步调相机等技术装备[6]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常州成为全国最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在变压器 电力电缆 直流输电领域领先[1] - 通过国际合作将"常州制造"推向世界 巩固特高压设备制造重要地位[4] - 中国特高压技术在国际树立良好声誉 吸引多国选择中国厂商参与项目[3]
特高压“心脏”中的中国电力出海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35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继高铁和核电之后[1] -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解决大容量 远距离输电及电网互联的重要技术手段[2] - 国内已建成23个特高压直流工程 博瑞电力为其中19个提供核心装备[3] 博瑞电力市场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为世界最高电压等级±1100kV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提供换流阀设备[3] - 在巴西美丽山二期±800kV特高压工程中提供换流阀及直流测量等核心设备[1] - 实施我国首个海外高压直流改造项目——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kV改造工程[4] 海外市场拓展 - 通过巴西美丽山项目在国际市场树立良好声誉 吸引多国选择中国厂商[3] - 西电常变在巴西美丽山项目中提供14台±800kV特高压换流变[3] - 针对运行40年的老设备首创"外支撑+内悬吊"阀塔结构 尺寸压缩30%[4] 柔性直流技术发展 - 柔性直流技术成为可再生能源并网与送出的最佳解决方案[5] - 2024年7月全球首个特高压柔直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项目开工建设[5] - 参与世界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东莞工程 提供新一代柔直系统[5] 新能源电网挑战 - 风光电源装机约16.5亿千瓦 占电源总装机46% 需特高压承担远距离输电[4] - 新能源发电随机性 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4] 技术研发方向 - 加快构网型储能系统 智能抽蓄和柔性低频输电等产品研发[5] - 成功研制构网型储能 构网型SVG和静止同步调相机等技术装备[7] - 特高压柔直技术加速走向欧洲海上风电并网和东南亚岛屿供电项目[5] 常州产业集聚 - 常州成为全国最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1] - 在变压器 电力电缆和直流输电领域位居行业领先地位[1] - 拥有上上电缆 华朋集团 安靠智电和博瑞电力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
阳光电源启动港股上市!2025H1储能收入178.03亿,同比增长127.78%,毛利率39.92%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5 21: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 [2] - 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2] - 扣非净利润74.95亿元,同比增长53.52% [2] - 储能行业营收178.03亿元,占比40.89%,同比增长127.78% [3] - 光伏行业营收225.13亿元,占比51.72%,同比增长4.84% [3] - 其他业务营收32.17亿元,占比7.39%,同比增长85.96% [3] 产品结构 - 储能系统营收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毛利率39.92% [4] - 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营收153.27亿元,同比增长17.06%,毛利率35.74% [4] - 新能源投资开发营收83.98亿元,同比下降6.22% [4] - 光伏电站发电营收7.61亿元,同比增长59.44% [4] - 储能系统产品收入超过光伏逆变器 [5] 地区分布 - 海外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占比58.30% [6] - 国内营收181.55亿元,同比增长3.48%,占比41.70% [6]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37% [8] - 研发人员占比约40% [8] - 累计获得申请专利10541件,其中发明5690件、实用新型4142件、外观设计709件 [8] 技术产品创新 - 最新发布PowerTitan 3.0 AC智储平台,推出Flex版10尺3.45MWh、Class版20尺6.9MWh、Plus版30尺12.5MWh三款型号 [9] - Plus版能量密度超500kWh/㎡,为目前全球最高 [9] - 采用684Ah叠片电芯、碳化硅PCS,搭载PowerBidder电力交易辅助决策软件、PowerDoctor电站智能运维平台 [9] - PowerTitan 2.0 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在全球广泛应用 [10] - 面向10/20kV大工业场景发布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PowerStack 835CS [10] - 升级干细胞电网技术,首创"电池-变流器-场站"三级协同架构,发布《干细胞构网技术2.0白皮书》 [11] - 发布业内首本电芯管理白皮书《BM²T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 [12] - 最新推出PowerStack 255CS系统,功率125kW,容量升级至257kWh,支持2/4h方案 [13] - 工商业领域首推定制化构网技术,支持MW级园区黑启动 [13] 项目应用 - 构网技术助力英国电网频率恢复,应用于广西涠洲岛孤岛储能电站、沙特NEOM项目、西藏乃东才朋光储项目、西藏阿里60MW/120MWh全球最大构网型离网储能项目等 [11] - 助力西藏十多个构网储能电站并网,为南网首个构网型储能项目云南文山电站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2] - 储能系统广泛应用于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成熟电力市场 [13] - 所有参与的储能项目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 [13] 战略举措 - 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7]
禾望电气(603063):跟踪报告:海外持续突破,拥抱AIDC电源系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3 10: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格37.81元,当前价格30.68元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风光储构网型产品布局深厚,海外业务持续突破,拥抱AIDC建立第二增长曲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8亿、37亿、48亿、55亿、66亿元,增速分别为33.6%、 - 0.5%、29.3%、13.7%、20.4% [5]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5亿、4亿、6亿、8亿、9亿元,增速分别为88.2%、 - 12.3%、41.9%、20.4%、17.7% [5] - 2023 - 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1.10、0.97、1.38、1.66、1.9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8%、10.2%、12.9%、13.7%、14.1% [5] - 2023 - 2027年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28.13、32.07、22.59、18.76、15.94 [5]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11.16 - 35.14元,总市值139.46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4.55亿股,流通B股/H股为0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46.29亿元,每股净资产10.18元,市净率3.0,净负债率 - 21.09% [7] 股价升幅 - 1M、3M、12M绝对升幅分别为2%、4%、120%,相对指数分别为 - 1%、 - 5%、102% [10] 业务情况 - 工程传动业务2024年实现5.6亿收入,同增16.7%,毛利率44.5%,新能源电控保持高增速 [12] - 海外收入2024年实现2.59亿元,同增122.7%,毛利率54.2%,已在海外多地建立30 + 个服务基地 [12] 产品布局 - 国家能源局将构网技术列为七大试点方向之首,公司历时六年推出风光储构网型产品 [12] - 风电领域推出1.5 - 20MW双馈变流器,具备3倍1.3s短路电流输出能力 [12] - 光伏领域推出320 - 35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具有300%短路电流支撑能力等 [12] - 储能领域推出2.5 - 3.45MW集中式变流器,满足300%过载10s支撑能力 [12] AIDC布局 - 基于构网技术能力,建立AIDC电源及系统解决方案,到2025年底国家要求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公司构网型技术适配数据中心要求 [12]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锦浪科技、国电南瑞、固德威为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27.4 [14]
禾望电气(603063):海外持续突破 拥抱AIDC电源系统
新浪财经· 2025-07-13 10:2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风光储构网型产品布局深厚,历时六年推出相关产品,包括风电领域的1 5-20MW双馈变流器、光伏领域的320-35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以及储能领域的2 5-3 45MW集中式变流器 [3] - 公司基于构网技术能力,积极布局数据中心电源及系统创新方案,全面拥抱AIDC领域,建立第二增长曲线 [3] 海外业务发展 - 公司海外收入在2024年实现2 59亿元,同比增长122 7%,毛利率达54 2% [2] - 公司已在海外多地建立起30+个服务基地,包括荷兰、巴西、印度等地,为海外拓展提供支撑 [2] 工程传动业务表现 - 公司工程传动业务在2024年实现5 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6 7%,毛利率为44 5% [2] - 新能源电控业务保持高增速 [2] 行业政策与技术趋势 - 国家能源局将构网技术列为七大试点方向之首,风光储构网型产品被寄予厚望,可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3] - 到2025年底,国家要求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支持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6年EPS预测为1 38元(下调0 27元)、1 66元(下调0 29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1 95元 [2] - 给予2025年27 4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37 81元 [2]
储能竞赛下半场:向场景驱动和光储融合要发展
36氪· 2025-06-26 02:40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经济模型,实现储能系统在调节电网、套利等场景中的实际价值 [3] - 行业从单纯比拼电芯参数演变为贯穿技术、安全与应用场景的全方位较量,强调对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能力 [4] - 光伏行业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的时代,天合光能预计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将从1/3提升至50%以上 [6] 企业战略 - 海博思创提出"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实现储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落地多个场景并与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 - 阳光电源发布两款逆变器新品和PowerTitan3.0智储平台,打造5A融合系统解决方案,将684Ah规格电芯确立为下一代大电芯技术路线 [3][4] - 协鑫储能推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覆盖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核心应用场景 [4] 技术创新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的深度耦合,实现光储解决方案的深度协同,提升响应速度和能量利用率 [5] - 天合储能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构网技术、耐高温设计及超长循环性能等差异化能力,应对多场景需求 [6] - 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构网技术和AI赋能,AI技术与光储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解锁智慧能源新未来的重要密码 [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阳光电源推出全球首款400kW+组串式逆变器SG465HX和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 2.0 [3] - 恒翼能展出覆盖全领域、全场景的移动储能系列产品,包括适用于"临时超充站"的解决方案 [4] - 特变电工强调储能系统必须结合光伏特点去做产品和系统的定义,以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