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V

搜索文档
又一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被立案!近期第8家涉刑,多家事关财务造假!
梧桐树下V· 2025-08-06 12:05
ST帕瓦高管涉嫌职务侵占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张宝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 - 张宝通过供应商占用公司资金14,142万元,占用销售货款4,991.88万元,合计19,133.88万元[2] - 截至2025年7月26日仅归还3,000万元[2] 7月上市公司高管刑事犯罪概况 - 7月以来第8家上市公司高管/实控人因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等牵涉刑事犯罪[3] - 涉及公司包括红相股份、力源科技、金通灵等[4][6][7] 红相股份财务造假详情 - 2017-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5] - 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收和利润[5] - 2017年虚增营收10,489.44万元(占14.10%),虚增利润5,972.44万元(占38.03%)[5]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和2020年可转债构成欺诈发行[6] 力源科技违规披露 - 实际控制人沈万中被判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6] - 2021年通过提前确认项目进度虚增营收1.04亿元(占24.71%),虚增利润2,707万元(占68.23%)[6] 金通灵财务造假 - 连续六年提供虚假财务数据[7] - 四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7] - 涉及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和欺诈发行股票罪[7] ST起步欺诈发行 - 通过虚增利润进行财务造假[8] - 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8] - 涉及欺诈发行证券罪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8] ST东时操纵证券市场 - 实际控制人徐雄犯操纵证券市场罪[10] - 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罚金1.7亿元[10] 瑞斯康达虚假业务 - 开展无业务实质的专网通信虚假业务[11] - 2019年虚增营收3.51亿元(占13.21%),虚增利润6,379万元(占32.82%)[12] 退市锦港财务造假 - 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利润[13] - 2022年虚增利润3,610万元(占22.46%)[13] - 2018-2021年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收和利润[14]
2025年1-7月A股IPO中介机构收费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8-05 07:27
2025年1-7月A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1-7月A股共有59家公司上市,同比增长18%[2] - 募资净额544.21亿元,同比增长63.83%[2] - IPO中介机构总收费43.90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30.22亿元占比68.8%,律师费4.48亿元,审计费9.20亿元[2] 各板块IPO业务情况 业务规模 - 创业板以15.53亿元总收费居首,北交所2.21亿元最低[4] - 各板块收费结构相似:券商占比约70%,审计费(18-23%)高于律师费(9-12%)[3][4] 单项目收费水平 - 承销保荐费:科创板6896万元/单最高,北交所2263万元/单最低[6] - 律师费:科创板830万元/单最高,北交所363万元/单最低[6] - 审计费:沪主板2117万元/单最高,北交所529万元/单最低[6] 中介机构竞争格局 券商排名 - 中信证券以3.28亿元承销费居首,国泰海通(3.28亿)、中信建投(3.17亿)紧随[8][9] - 中金公司单项目收费7472万元最高,显著高于行业均值[8][9] 律所排名 - 上海锦天城以6615万元律师费居首,北京中伦(4618万)、浙江天册(3524万)次之[11][12] - 浙江天册单项目收费1175万元最高[11][12] 会计师事务所排名 - 容诚以1.77亿元审计费居首,天健(1.53亿)、安永华明(1.33亿)位列前三[14][15] - 安永华明单项目收费3318万元最高[14][15]
上市失败,90%都是倒在这10件小事上
梧桐树下V· 2025-08-05 07:27
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 - 行业需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如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或污染严重行业上市难度大 [1] - 行业地位决定上市机会,空间大的行业前十名企业可能上市,细分领域仅头部企业有机会 [2] - 企业规模实际门槛高于理论,申报期最后一年利润需达5000-6000万以上,同行业案例可参考 [2][3] 合理确定上市板块 - 科技含量要求排序:科创板(硬科技)>创业板(三创四新高成长)>北交所(专精特新)>主板(行业代表) [2] - 利润要求:北交所/创业板需5000万-1亿,科创板科技要求更高,主板传统行业需2亿以上,建议利润超门槛30% [3] 筹划合适上市时间 - 根据行业周期与自身发展,按目标板块利润要求倒推3年准备时间,预留调整空间 [4][5] 确定上市决心 - 需充分评估行业不确定性、规范整改困难及潜在举报风险,明确决心以应对挑战 [6] 选择中介机构 - 大型中介质控严但业务多,中小中介效率高,需考察承做团队经验而非品牌 [7] - 重点评估团队项目经验、人员配置、收费计划及中介协同性 [7] 配合中介工作与规范整改 - 上市成败取决于中介专业度与企业配合度,需专人对接资料并执行整改方案 [9] 合规发展与低调行事 - 需承担规范成本(如纳税、社保),放弃不合规业务,保持低调减少关注风险 [10][15] 专注业务发展 - 上市基础为业务优化,需加大研发投入、改善商业模式,结合资本工具提升竞争力 [12] 课程与会员服务 - 课程覆盖IPO全流程31个审核痛点,含10大误区案例,主讲人具18年资本运作经验 [18] - 会员可免费学习400+课程(1500小时),每月更新15+课时,获配套课件及活动参与权 [23][25][27]
原首席合伙人起诉天健会计所,案由退伙纠纷、合伙企业纠纷
梧桐树下V· 2025-08-04 10:12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诉讼案件 - 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8月8日审理2起被告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 案由分别为退伙纠纷和合伙企业纠纷 原告均为原天健首席合伙人王国海 [2] - 两起案件案号分别为(2025)浙0106民初12219号和(2025)浙0106民初12103号 均由陈剑担任审判长 [3]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月8日至9日天健召开合伙人大会 王国海当选为执行事务合伙人(首席合伙人) 并与其他12人共同当选第五届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3] - 2024年12月19日天健召开临时合伙人大会 钟建国接替王国海担任首席合伙人 钟建国曾任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专职委员 [4] 王国海个人背景 - 王国海1967年出生 武汉大学博士 1991年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 毕业后即加入浙江会计师事务所(天健前身) [4] - 王国海曾任天健会计所党委副书记、副总裁 2024年1月当选首席合伙人 同年12月卸任该职务 [3][4]
10年资深律师,详解法律尽职调查全流程
梧桐树下V· 2025-08-04 10:12
企业主体资格与内部治理 - 核查企业依法设立与经营必备的相关证照,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开户许可证等,任何缺失均可能构成实质障碍 [2][3] - 需注意分公司、子公司主体资格核查 [4] - 通过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文件核查三会一层设置情况与职权范围、会议记录、职能部门与内部管理制度,治理机制健全是首发上市、新三板挂牌审核的核心内容之一 [4] - 关注章程特殊约定是否对并购构成实质性障碍,如股东会一致通过设置、董事更换限制性规定等 [4] 企业股权状况 - 股权调查包括"一静一动":静-股权设置(基本情况、质押、查封、代持等)、动-历次增资与股权转让 [5][6] - 重点关注股权变动程序、价格、实际支付情况、出资不实(抽逃)、非货币资产出资评估、国有企业股权变动的特殊程序要求 [6] 企业业务情况 - 核查主营业务情况、业务变化、业务资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重大债权债务 [7] - 重点问题包括业务稳定性、资质取得情况、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对并购重组的影响 [7] 企业资产情况 - 核查资产权属是否清晰、证件齐备,是否存在权利瑕疵或权属争议 [7] - 主要核查不动产、重要动产、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等)、权利取得与限制情况、对外投资 [7] - 重要登记资产以登记机关调取的权利登记情况为准 [7] 合法合规与诉讼仲裁 - 核查公司生产经营的合法合规性(工商、税务、环保等)及重要影响的诉讼、仲裁与行政处罚 [7] - 核查股东、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合法合规情况,包括主体资格适格性、竞业限制、个人资信等 [8] 法律尽职调查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法律尽调概念、流程、7大关键模块(公司主体、股权结构、关联交易等)及常见8类问题识别 [10][11][12] - AI工具应用包括自动化文档处理、风险识别与报告生成,解决传统尽调效率问题 [12][13] - 主讲嘉宾为康达律师事务所证券部律师,拥有10年从业经验,参与多个IPO项目 [15] 课程结构与亮点 - 7节课共3小时15分钟,内容包含尽调全流程解析、备忘录撰写要领、AI工具应用场景 [10][12][17] - 课程亮点包括AI赋能提效、直击高频风险、覆盖七大关键模块 [13][15]
上交所通报3个问题解答,针对上下游或第三方保管存货,中介机构核查应当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梧桐树下V· 2025-08-04 07:26
申报前咨询沟通工作要求 - 申报前咨询沟通由发行上市审核机构负责,旨在解决重大疑难问题,提高申报和审核质量,但并非项目申报受理的必备程序 [3] - 咨询沟通问题类型包括涉及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板块定位和信息披露等重大疑难问题,以及无先例事项和产业政策调整相关问题 [4] - 不属于沟通范围的情形包括无实质内容的礼节性拜访、中介机构应自行核查的问题以及材料不符合要求等情形 [4] - 中介机构需对咨询沟通问题进行深入核查,形成初步判断意见,并严格按要求提交材料,不得滥用沟通渠道 [5] - 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将根据咨询问题的复杂程度,采取电话、书面或现场沟通等方式处理申请 [5] 第三方保管存货的核查要求 - 中介机构需关注发行人通过上下游或第三方保管存货的业务背景,评估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包括业务规模扩张、仓储限制等因素 [5] - 需核查存货保管协议的具体约定,如保管种类、储存条件、损失承担机制等,分析条款是否符合商业逻辑并核查实际执行情况 [6] - 需关注存货管理内控的规范性及有效性,包括外部盘点、关键节点控制、差异处理机制等,并核查制度执行情况 [6] - 需关注存货存在性与减值风险,通过检查保险单据、执行函证程序、访谈管理人员等方式验证存货所有权归属及减值计提充分性 [7] 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科创企业再融资注意事项 - 发行人需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符合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合理性,以及募投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情况、不确定性和与主营业务的相关性 [7] - 对于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比例超过30%的部分,需说明超过部分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研发投入的投向情况 [8] - 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需根据相关规定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8]
港股IPO筹备工作一览
梧桐树下V· 2025-08-04 07:2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 企业递表港交所步伐加快 [1] - 近六成境内企业选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5] - 平均备案时长逾6个月 VIE架构发行备案时间更长 [5] 香港上市监管架构 - 监管主体包括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 [3] - 上市板块分为主板和GEM创业板 [3] - 特专科技公司有专门行业名单和上市条件 [3] 主板上市条件 - 需满足盈利测试、市值/收入测试或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 [3] - 要求营业记录、管理层延续性、控制权稳定性 [3] - 关注业务可持续性、对第三方依赖程度及董事合适性 [3] VIE架构监管要求 - 需论证架构合理性并最低限度使用 [3] - 必须符合合法合规要求且无重大不明朗因素 [3] - 要求最大限度取得监管确认并履行披露义务 [3] 境内监管新规要点 - 备案新规对赴港上市模式重新界定为"境内企业间接境外发行上市" [5] - 设置负面清单制度 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形上市 [5] - 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审查、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等前置审批 [6] 上市参与方职责 - 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机构全流程参与 [5] - 涉及印刷商、公关公司、股份登记公司等配套服务机构 [5] 备案核查重点 - 需穿透核查VIE架构、股东情况及员工持股计划 [6] - 重点关注业务合规性、数据安全及募集资金用途 [6] - 要求披露全流通安排及返程并购合规性 [6] 课程核心价值 - 覆盖2020-2024年香港上市规则及备案新规 [16] - 系统梳理H股、红筹及VIE模式差异与适用场景 [16] - 包含美的集团等成功案例经验分析 [16]
一资产评估公司及2名评估师被证监会罚没105万!
梧桐树下V· 2025-08-03 02:55
沃克森资产评估违规事件 - 沃克森接受捷成股份子公司委托对抵账资产进行评估,评估收费150,943.40元,采用收益法和重置成本法评估6部电视剧及2部剧本,评估值合计12,730.93万元 [2][4] - 评估过程中存在未勤勉尽责行为,包括对抵账资产权属核查不到位、收益法评估中未充分核查验证资料、重置成本法评估中重要参数预测依据不充分 [5][6][7][8] - 证监会认定沃克森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存在误导性陈述,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 [8][9] 评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 权属核查问题:未按评估说明执行程序,未直接从产权持有人取得资料,未关注电视剧权属转移限制和版权授权情况 [5] - 收益法评估问题:收益预测范围错误,未核实历史收益情况,成本预测依据不足,折现率参数选取错误 [6][7] - 重置成本法问题:重置全价和综合成新率确定依据不足,未考虑剧本授权剩余期限短和未被拍摄的情况 [8] 处罚结果 - 对沃克森责令改正,没收业务收入150,943.40元,并处以50万元罚款 [2][9] - 对签字评估师李辉、贺聪阳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0万元罚款 [2][9]
罕见!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太猛,股本低于4亿股,面临退市风险?
梧桐树下V· 2025-08-02 06:37
回购注销与股本变动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回购4,265,977股,占总股本1 07%,并于2025年7月25日完成注销 [2] - 注销后总股本由400,010,000股减少至395,744,023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78 49%提升至79 34%,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21 51%降至20 66% [3] - 注销后社会公众股比例降至19 11%,导致公司股权分布自2025年7月25日起不符合上市条件 [3]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股,合计转增39,336,741股,转增后总股本将增至435,080,764股 [6] - 转增金额未超过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余额2,648,072,134 96元 [6] - 该预案需提交2025年8月13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实施后股权分布将重新符合上市条件 [3][6] 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合并报表净利润7 67亿元,同比下降4 36%,扣非净利润7 23亿元,同比下降7 67% [8] - 营业收入56 03亿元,同比微增0 43%,但较2022年下降3 61%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 9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3 6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 68%,同比下降1 07个百分点 [8]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定位为中高端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服务商,核心产品为床垫,同时覆盖床架、沙发、床品等 [7] - 2024年末总资产76 79亿元,同比增长7 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 18亿元,同比下降2 62% [8]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立案!曾虚增利润超9000万,未披露重大合同及关联交易
梧桐树下V· 2025-08-02 06:37
公司违规行为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福建证监局发现公司存在四项违规行为:未披露重大合同及财务资助事项(合同金额7.95亿元)、未披露关联交易事项(资金转出1.4亿元用于代董事长还款)、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虚增利润6,111.63万元)、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不正确(2022-2023年累计虚增利润2,958.28万元) [8][9][10][11]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时任董事长陈融圣等高管采取监管谈话 [11] 财务数据调整 - 公司对2021年至2024年三季度共12份财报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2021年净利润调减1,342万元 [12] - 调整后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货币资金从5.52亿元降至1.94亿元,其他应收款从1.53亿元增至4.93亿元,未分配利润从-14.15亿元扩大至-14.22亿元 [13]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其他报告期净利润方向未变 [12] 持续经营问题 - 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2018-2024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5,500万至7,500万元 [14][17] - 2024年营业收入19.32亿元同比降1.74%,归母净利润2,416.54万元(调整后同比增106.78%),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569.39万元 [15]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因:电视机主板业务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放弃非战略性业务线增加费用、联营企业福米科技尚未盈利及高财务费用 [18] 历史财务表现 - 2018年归母净利润巨亏17.42亿元,2021年亏损5.14亿元(同比降2,656.65%),2023年调整后亏损3.56亿元 [15] - 总资产从2017年78.99亿元持续萎缩至2024年末26.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从2017年29.24亿元缩水至2024年7.94亿元 [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为负,2023年调整后达-61.82%,2024年回升至6.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