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今年来第四家!昔日明星药企,今成A股黄花!
IPO日报· 2025-05-29 14:38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龙津股票上市,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 [1][2] - 公告发布后引发市场关注,公司从明星药企走向退市 [3] 公司历史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015年上市,聚焦心脑血管及代谢类疾病药物 [5] - 2015-2017年营收稳定,分别为1.81亿元、2.24亿元、3.04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58亿元、0.19亿元 [5] - 2018年后盈利恶化,2019年起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 [5] - 2024年营收0.66亿元(同比下滑23.25%),净利润亏损0.41亿元(同比收窄41.58%),扣非净利润亏损0.5亿元,触发退市条款 [7] 核心产品问题 - 主导产品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占营收比重长期超90% [8] - 2016年销量达3569万支峰值,2017年因说明书修订销量骤降20%至2857.48万支 [5][8] - 2021年集采中标价降幅67%(从228元/盒降至75.31元/盒),非集采省份同步价格联动,销量锐减 [8] - 2024年产品销售额同比再降23%,销量与价格持续下滑对公司造成毁灭性打击 [9] 转型失败案例 - 2018年计划布局工业大麻全产业链,2019年投资1500万元取得云南牧亚51%股权,后因监管趋严及疫情冲击导致种植面积减少25%,业绩不及预期 [11] - 2018年宣布进军心脑血管仿制药,首个仿制药戈力多2024年底才获批,错失市场黄金期 [11] 行业退市潮背景 - 2025年A股已有3家中药注射剂企业退市,包括大理药业(市值低于5亿元+营收4765万元)、普利制药(虚增利润6.59亿元)、吉药控股(股价低于1元) [12][13][14] - 双成药业因业绩恶化及跨界交易终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4]
同行多个项目接连终止,这家公司却要募8亿扩产
IPO日报· 2025-05-28 13:28
公司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投建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项目,总投资11.94亿,投资回收期为6.55年 [1] - 本次定增已获上交所受理 [2] 公司主营业务及现状 - 公司主要从事磷复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拥有磷酸一铵产能45万吨/年、磷酸二铵产能64万吨/年、尿素产能30万吨/年、复合肥产能155万吨/年 [4] - 磷肥和复合肥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分别贡献收入26.80亿元和21.8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42.88%和34.93%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75.49亿元、69.33亿元、62.51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2.37亿元、1.93亿元和0.23亿元,2024年轻微回升至0.25亿元 [5] - 公司毛利率由2021年的14.85%下降至2023年的8.05%,2024年小幅回升至9.36% [5] 行业背景与转型动因 - 2014年以来,我国磷肥施用量持续下滑,由2014年的845.34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536.30万吨,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 [4] - 公司向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转型,开展电池级精制磷酸的生产和销售,以应对传统化肥业务压力 [7] 募资项目详情 - 本次定增发行对象包括控股股东铜化集团及其他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铜化集团拟认购不超过9653万股,持股比例不超过30% [9] - 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28万吨/年电池级精制磷酸产能,推动磷资源向高端磷化产品开发倾斜 [10] 行业供需与竞争态势 -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需求高增长,但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需失衡 [10] - 2024年多家企业终止磷酸铁锂相关项目,包括成都云图控股终止15万吨精制磷酸和3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建设,新疆国际实业终止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 [11] - 广东芳源股份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及磷酸铁锂项目,已实际投资9700万元 [12][13]
15.8亿元跨界并购,竟无业绩承诺?
IPO日报· 2025-05-28 13:28
交易概述 - 友阿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尚阳通100%股权,交易价格15.8亿元,标的评估值17.57亿元,增值率84.6% [1][8][9] -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5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交易费用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标的公司基本面 - 尚阳通主营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销售,曾于2023年5月申报科创板IPO但2024年7月撤回 [2][3]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6.73亿元、6.06亿元(同比-10%),净利润8270万元、4567万元(同比-44.78%) [4] - 对比2022年峰值数据(净利润1.77亿元),2024年净利润下滑75%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净流出2.21亿元,2024年净流入1.84亿元,两年累计净流出3742万元 [4] 估值变化 - 2020年6月首次增资后估值4.09亿元,2022年10月第八次增资后估值达50.81亿元,两年增长11倍 [11] - 本次收购估值17.57亿元较IPO目标估值68.04亿元下降74%,交易价格15.8亿元较IPO估值下降76.8% [13][14] - 未设置业绩承诺,原因为交易不涉及控制权变更且未采用收益法评估 [14] 收购方背景 - 友阿股份主业为百货零售,2019年起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营收12.97亿元(同比-3.36%),归母净利润2801万元(同比-42.38%) [16][17] - 截至2024年末短期借款25.49亿元,货币资金仅2.25亿元,现金流承压明显 [17] - 此次跨界收购系公司多次转型尝试之一 [18]
它今天退市!今年第12家!
IPO日报· 2025-05-28 13:27
*ST吉药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将于2025年5月29日摘牌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退市原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3] - 公司前身为通化双龙化工 2014年通过收购金宝药业转型医药领域 形成"化工+医药"双主业模式 [3] - 2017年更名后开启激进并购 三年内收购十余家企业 业务覆盖八大板块 [3] - 2019-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超15亿元 导致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 [3] - 2019-2023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39亿元 [3] A股市场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11家公司完成退市 与去年同期数量相当 [4] - 退市原因包括:四家面值退市 三家市值退市 两家主动申请退市 一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一家吸收合并退市 [4] 其他上市公司动态 - 2025年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已达21家 [7] - 海峡股份进行25亿关联收购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待考 [7] - 云迹科技再冲IPO 获阿里腾讯看好 [7] - 襄阳轴承"15天10板"被重点监控 但12年持续扣非亏损 [7]
前次募投有项目“烂尾”,广生堂又要再募近10亿
IPO日报· 2025-05-28 13:27
定增预案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4778.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创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6.3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5.98亿元,包括GST-HG141的Ⅲ期临床研究及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Ⅱ/Ⅲ期临床研究 [9] - 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8849.05万元,用于购买药品批文和建设丸剂生产线 [9] - 拟使用2.9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9] 财务状况 - 公司抗乙肝药物收入持续下滑,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68亿元、1.55亿元、1.22亿元、1.06亿元,毛利率从51.06%降至42.29% [5]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分别为-0.35亿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累计亏损超6亿元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仅1.2亿元,短期债务1.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45% [10] 历史定增表现 - 2020年4月定增募资5.14亿元,用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基地和江苏中兴制剂车间项目 [13][14] - 原料药制剂项目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796万元,年产能利用率仅14.85%,远低于承诺的5463万元年均净利润 [16][17] - 江苏中兴制剂项目实际投入2843万元后终止,剩余8543万元转为流动资金 [19] - 2023年1月拟募资9.4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后因政策变化终止 [19] 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5年创业板上市,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 [4]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降价冲击严重,叠加创新药研发高投入导致持续亏损 [6]
快驴科技冲刺上市,营收16亿,利润800万
IPO日报· 2025-05-28 03:55
公司概况与IPO计划 - 快驴科技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交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拟募集资金用于五大战略方向:扩展服务网络及门店形象、海外市场拓展、深化共享出行业务、建设铅酸电池及镁合金车架工厂、发展商业物流配送客户业务[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定位为短距离绿色出行技术服务商,覆盖轻型电动车用户、商业物流配送及城市共享出行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3] - 按收入计,2024年在中国内地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领域市场份额达2.2%,居行业榜首,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拥有950名区域服务商及20000家合作门店[3]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2.23亿元(同比下滑6.7%)、16.31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分别为629.3万元、229.5万元、799.3万元[4] - 同期毛利率为3.5%、3.4%、4.1%,净利率仅0.5%、0.2%、0.5%,2024年盈利约800万元,盈利能力承压[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三年累计1.84亿元,显著高于同期净利润总和1658.1万元[6] - 存货余额从2022年389.2万元降至2024年251.2万元,贸易应收款项波动显著(4789.9万元、558.1万元、1263.9万元),与营收增长不匹配[7][8] 业务结构与供应商依赖 - 铅酸电池销售贡献99%以上收入,其中金超威品牌占比从95.1%(2022年)降至70.6%(2024年)[12] - 超威集团为第一大供应商,2022-2024年采购额占比分别为98.5%、87.0%、99.2%,采购总额中五大供应商占比超99.8%[13][14] - 公司明确披露对超威集团存在重大依赖,若合作终止将严重影响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14]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创始人武英杰通过关联主体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85.5%股权,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拥有29年营销及管理经验,曾主导超威集团"金超威"品牌业务[10][11] - 武英杰2014年与周明明共同创立快驴科技,2019年结束在超威集团任职,但公司仍与超威保持长期合作关系[11]
控股股东多次减持后,拟转让控股权!
IPO日报· 2025-05-28 03:55
控制权变更筹划 - 易明医药控股股东高帆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 目前处于筹划阶段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7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高帆为创始人持有公司25.59%股份(4880.04万股) 未在上市公司担任董监高但于子公司任职 [4] 股东减持历史 - 2021年9月高帆卸任董事长等职务 彼时持股26.66%(5097.15万股) [5] - 2022年6月首次减持计划拟减持5%股份(956万股) 实际减持0.33%(63.58万股) [6][7] - 2023年2月再次计划减持5% 提前终止后实际减持0.81%(153.53万股) 累计12个月内减持217.11万股 [8] 定增计划与终止 - 2021年4月拟向高帆定增募资2-3.5亿元 发行价7.06元/股 4个月后因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终止 [9] 财务表现分析 - 2020-2024年营收峰值8.57亿元(2022年) 低谷6.52亿元(2024年) 净利润波动明显 2023年同比降65.9%至1572.56万元 [12][15] - 2023年业绩下滑主因:合作产品瓜蒌皮/卡贝缩宫素注射液未达预期 收购标的博斯泰计提商誉减值2000万元(原收购溢价17倍) [14] 业务布局 - 核心聚焦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及妇科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米格列醇片/红金消结片等 [11]
“魏桥系”千亿资产腾挪,背后企业获利198亿
IPO日报· 2025-05-27 09:53
魏桥系资本运作 - 宏创控股拟以635.18亿元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交易通过发行118.95亿股新股支付,发行后新股占总股本91.28% [1][4] - 交易完成后魏桥铝电持股比例从22.98%升至86.98%,成为控股股东,山东宏桥持股比例降至2% [5][7] - 交易对价较标的净资产增值207.80亿元,增值率48.62%,魏桥铝电将获利约198亿元 [6][7] 交易双方业务对比 - 宏创控股主营铝板带箔深加工,2024年总资产31.27亿元,营收34.86亿元,净利润亏损0.69亿元 [9][10][12] - 宏拓实业为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商之一,拥有电解铝年产能645.90万吨,氧化铝年产能1900万吨,2024年总资产1050.43亿元,营收1492.89亿元,净利润181.53亿元 [9][10][11] 交易影响 - 宏创控股总资产将从31.27亿元增至1080.26亿元(增长3354.49%),营收从34.86亿元增至1503.36亿元(增长4212.29%) [12][13] - 交易后公司将从单一铝加工转型为全产业链企业,归母净利润从亏损0.69亿元转为盈利180.82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3.46%提升至35.57% [12][13] - 中小股东权益将被大幅稀释,发行股份数量为现有总股本的10.47倍 [5]
这家智驾企业累亏21亿,创始人获1.04亿元报酬
IPO日报· 2025-05-27 09:53
公司概况 - 福瑞泰克成立于2016年,是领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覆盖ADAS及ADS技术,与OEM客户深度合作[5] - 公司已成为多家顶级OEM首选供应商,在中国L0-L2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收入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7.2%),L2及L2+级装车量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7.7%)[5] - 截至2024年底,已与49家OEM建立合作,拥有超330个定点项目和260个量产项目[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8亿元、9.08亿元、12.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7.6%[7]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8.55亿元、7.38亿元、5.28亿元,累计亏损21.21亿元[7]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7.03亿元、4.98亿元、1.53亿元,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为6.54亿元[8]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线包括FT Pro(L0-L1级)、FT Max(L2级)和FT Ultra(L2+-L3级)[7] - FT Pro主要用于商用车,FT Max和FT Ultra主要用于乘用车[7] - L3级自动化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在中国乘用车广泛部署[7] 客户与市场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3.6%增至91.2%[10] - 吉利收入占比从19.7%增至59.4%,接近六成[10] - 自2019年起为吉利非独家供应商,覆盖其多个品牌和车型[11] 管理层与股东 - 创始人张林曾任吉利副总裁,目前为公司最大股东[12][15] - 非执行董事杨健现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15] - 报告期内张林合计获得薪酬约1.04亿元[15] 融资与估值 - 经历十轮融资,累计融资19.04亿元[17] - 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TCL创投、吉利等知名机构[17] - 投后估值从2021年35亿元增至2024年63.6亿元,增长81.71%[17]
业绩不振,并购前夕,北方长龙被多家外资机构买入!
IPO日报· 2025-05-27 09:04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引发上市公司并购热潮 [1] - 北方长龙拟通过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河南众晟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1] 标的公司(河南众晟)概况 - 河南众晟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营玻璃钢/聚氨酯拉挤模具及模压模具的研发生产 [2] - 公司位于河南新乡,占地1.8万平方米,员工150余人(含25名工程师),拥有3台龙门加工中心、10台数控铣等设备 [2] - 交易对方索近善持有河南众晟92%股权,具体交易金额未披露 [3] 收购方(北方长龙)背景 - 北方长龙2023年深交所上市,专注军用车辆非金属复合材料配套装备研发,产品应用于装甲战斗/保障车辆 [3] - 此次收购标的业务与公司现有业务不重合,可能为拓展新领域 [4] 财务表现与外资动向 - 北方长龙营收持续下滑:2020-2024年营收从2.6亿元降至1.08亿元,净利润从9316万元转为亏损1089万元 [6] - 2025年Q1营收2056.9万元(同比降16.86%),净亏损507.04万元(同比扩大244.16%) [7] - 外资机构逆势增持:JPMorgan持股14.64万股(0.15%)、摩根士丹利持股11.55万股(0.12%),巴克莱银行、UBS AG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8] 收购动机与市场疑问 - 收购可能旨在改善经营困境,但外资集体增持引发是否提前获知并购消息的猜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