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2025,香港终成国产剧插件?
虎嗅· 2025-09-26 09:57
以上,这就是你会在《不眠日》里看到的一种非常奇异的景观——一部杂糅了内地和香港警匪桥段的混 搭悬疑片,拼贴感极强。但或许是导演对自己叙事能力的自信,以及编剧工作做得还不错,这种拼贴反 而组装出一种异托邦的感觉,让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甚至产生了一种新鲜"二创感"。这大概也是因 为,不同文化的外壳与内核在同一场景里频繁对撞——既是违和,也带来观感上的新鲜。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剧集Q3,有一部剧却让鱼觉得有点特别,就是"开端"系列IP的第二部《不眠日》。其 实,它已经更换了制作方,从第一部的正午阳光变成耀客传媒,内容剧情也跟公交车爆炸、"锅姨"没啥 关系,但其中对于国产剧地理坐标和空间的处理,却让人觉得颇有玩味之处。 在《不眠日》里,香港不再是一个现实坐标,而是一套可调用的港味插件:霓虹、街巷、枪火与港星面 孔提供危险外壳;普通话腔调与内地式叙事把秩序兜底。作为故事背景的"华澳市"既像香港,又不像香 港——它更像一次精心设计的拼贴实验。 港味之所以成立,很大程度来自该剧香港演员工业训练的迁移:张国强出自TVB的程序体传统(《O记 实录》《廉政英雌之火枪柔情》),陈保元常在警匪/动作链条里担任要角(如《反黑》),文咏珊 ...
五星级酒店们,为什么“沦落”到摆摊?
虎嗅· 2025-09-26 09:32
曾经高高在上的五星级酒店,如今在街边叫卖10块钱的卤味,而一度被觉得土气的经济型酒店却悄然升 级,换上大堂香氛与智能设施,高端在弯腰,经济型在抬头,这背后究竟怎么回事? ...
被狗咬了,一定得打疫苗吗?
虎嗅· 2025-09-26 09:12
中国狂犬病疫情与疫苗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降至170例 较2007年历史高峰3399例下降超过95% [1][4] - 中国狂犬病防治成效显著 已处于全球较低流行水平 全球年死亡约5.9万例 [4] - 发病数持续下降与疫苗接种量快速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5] 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与消费特征 - 中国人每年消耗全球80%以上人用狂犬病疫苗 年签发量超5000万支 接种人数超1000万 [2] - 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从2016年30亿元增长至2021年53亿元 预计2026年达101亿元 [2] - 疫苗批签发量维持在5000-8000万支/年(2015-2024年) [18] 疫苗接种临床原则与处置规范 - 采用"宁可错打 不可放过"原则 因狂犬病病死率近100%且无有效治疗手段 [1][6] - 国家疾控局将暴露风险分三级:Ⅰ级(清洗即可)、Ⅱ级(清洗+疫苗)、Ⅲ级(清洗+疫苗+免疫球蛋白) [7] - 因无法检测动物潜伏期 医生通常建议按最严格Ⅲ级暴露处置 [9] 疫苗接种依从性与经济负担 - 规范处置率偏低:仅87%患者24小时内就诊 仅72%接受规范处理 Ⅲ级暴露患者免疫球蛋白使用率仅36% [10] - 费用负担重:全程接种4-5针 单针加注射费100-300元 免疫球蛋白需约2000元(以65kg成人计) [13] - 经济成本导致部分高风险人群未能完成全程接种或拒绝就诊 [14] 疫苗技术迭代与价格分层 - 疫苗经历三代技术迭代:一代(地鼠肾/鸡胚细胞)存在污染风险 二代(Vero细胞)成为主流 三代(MRC-5细胞)安全性最高 [15] - 价格分层明显:一代价格亲民 二代单针百元左右 三代单针超300元 全程接种达1500元 [15] - 技术升级由企业技术竞争和公众安全性诉求共同推动 [17] 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动态 - 市场竞争加剧:23种疫苗已上市 19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8] - 原龙头成大生物份额从超70%降至2024年不足40% [20] - 新入局者通过降价抢占份额 如华兰疫苗2024年8月将采购价降至127-129元(降幅38%) [22] 动物传播风险与宠物免疫现状 - 犬类为头号传播源 但家畜(牛12.5% 羊9.7% 猪1.4%)合计占传播近三成 [23][25] - 2024年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1.2亿只(犬5258万只 猫7153万只) [27] - 宠物免疫率偏低:犬预防就诊率33.5% 猫预防就诊率35.9% [31][33] 防控体系矛盾与解决方向 - 动物免疫率低迷(尤其农村及偏远地区)与人用疫苗滥用并存 [34][35] - 资源应前移至提高犬猫等源头动物免疫率 此为更科学经济的根本出路 [36]
基层“活账本”,一个聘员的挣扎与坚守
虎嗅· 2025-09-26 09:12
阿屾总说,自己是"被时代推着走的人"。 1977年出生的他,鼻梁上架着副旧眼镜,笑起来眼角会堆起几道褶,胸前的党员徽章总擦得锃亮。从1999年揣着大专毕业证走进镇政府大门,到如今在便 民服务站帮村民调解矛盾,这二十多年里,他没做成"体制内干部",却成了基层变迁的"活账本"——每一页都记着自己的挣扎、坚守,也藏着时代的褶 皱。 一、1999~2008:想当"干部"的阿屾,偏偏成了"聘员" 刚上班那几年,阿屾以为"努力就有奔头" 1999年夏天,镇政府大院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阿屾背着帆布包报到时,老同事李叔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咱们这'干部'身份,熬够资历就 有盼头。"那时候还没有"公务员""事业编"的说法,大家都叫"干部",办公室里的铁皮柜贴着红纸条,上面"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被阳光晒得褪了色,却透着 股实在劲儿。 阿屾是个实在人,跟着李叔下村统计农田面积,踩着泥路走东家串西家;帮村民办准生证,在各个办公室间跑手续,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写村代会发言 稿,改了七八遍,直到老书记点头说"接地气"。那时候基层工作虽琐碎,却让阿屾觉得踏实——就像老家田埂上的麦子,只要好好侍弄,总能盼到收成。 这股"踏实感",其实 ...
我们接了个大项目:用8849手机和平板,给五菱汽车刷个“小米OS”
虎嗅· 2025-09-26 09:00
产品性能测试 - 两台8849品牌手机和平板设备以9000元人民币价格购入 声称具备"绝对不会坏"的产品特性[1] - 实测采用汽车碾压方式进行极端耐用性测试 设备物理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手机被碾压后直接变成平板状[1] 市场营销策略 - 产品开箱过程采用硬核测试方式营造强烈视觉冲击效果 气氛营造程度极高[1]
那艺娜的巨星神话:“进可英国巡演,退可回家种地”
虎嗅· 2025-09-26 08:53
晚上7点,距离演出还有30分钟,那艺娜才吃上第一口饭。这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拍摄杂志封面、录音、演出,其间还穿插着数个采访。今年8月,她 一共有28场巡演,辗转了26个城市。 55岁之前,那艺娜还叫翟革英,是湖北钟祥的一名普通农妇,日常生活就是带外孙、干农活。3年前,她像许多退休老人一样玩起了抖音,经常发带有外 国人脸部特效的短视频,两个月收获200万粉丝。随后,她推出爆款单曲《爱如火》,被年轻人冠以"互联网时代抽象女王"的称号。如今的那艺娜,不仅 演唱会一票难求,还和林俊杰、蔡依林一起登上了顶级时尚杂志的封面。 大众读惯了怀才不遇的故事,但却还未习惯一个普通人被流量选中的魔幻剧本。有些人觉得那艺娜的走红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审丑"狂欢,而粉丝觉得 她有着打破常规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他认为,那艺娜靠的是"真实感"。"现在大家喜欢某一个网红,并不是'审丑',而是'审真', 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一种'表演性真实'带来的情绪价值。" 在一个真假难辨的流量时代,58岁的那艺娜,如何将自己重塑为"真实"的象征,并被年轻人奉为"偶像"? 扮演 那艺娜在当"偶像"这件事上已经 ...
小米不能一直心安理得享受他人的破风
虎嗅· 2025-09-26 08:34
小米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雷军个人营销策略有效吸引关注 但仅约一半关注者为小米用户[1][4] - 发布会信息传播受信息茧房效应限制 负面不实内容传播度更高[1][3] - 竞争对手高度关注小米发布动态 反映其市场影响力已不可忽视[8] 产品对标战略分析 - 全面采用对标策略 涵盖保时捷/特斯拉/苹果的产品定义/造型/性能及命名[12][13] - 推出兼容iPhone 17系列的磁吸充电宝 延续车机兼容苹果的跨界策略[14] - 异型叠片电池技术仅小米与苹果应用 体现技术实力[16] 对标战略的利弊 - 优点:快速建立用户认知并提升营销效率[17] - 缺点:承受更严格的市场审视与批评[17] - 被对标企业可获得技术与品牌形象红利 但需承担破风者压力[17] 小米汽车市场表现 - 实际月销远超车评人预测的3000台 达到1万台级别[28] - 采用特斯拉式媒体策略 减少传统车评人商单投入[22][30] - 通过装备设备和技术扶持赛道自媒体 形成内容生态反哺[30] 行业竞争格局 - 商业对手数量稳定 巨头间长期竞争但难以彻底消灭对手[20][21] - 黑小米内容存在持续市场需求 可能形成舆论均势[36][37] - 行业投放预算保持高位 竞争对手仍需依赖传统车评渠道[33][36] 企业领导人价值 - 雷军个人价值超过数百亿现金 直接影响产品推广效果[24] - 雷军可持续领导10-30年 成为竞争对手长期挑战[25] - 领导人直接互动具双重性 既增强亲和力也增加被质疑风险[23] 媒体关系管理 - 与传统车评人关系紧张 因拒绝支付高额商单费用[26][30] - 数码博主未获得充分收益 影响合作关系可持续性[31] - 面临少花钱多交朋友的难题 需优化宣发资源调配[39] 产品与技术表现 - 汽车软件开发落后竞争对手1-2个版本 泊车辅助功能较华为晚1年推出[17] - MIUI系统体验下降 微信分享操作较前版本及竞品更繁琐[17] - 人车家生态联动性不足 但产品定义与营销方法论趋于统一[17]
降价、亏本、刷榜……车企为什么非要冲销量?淡定一点会死吗?
虎嗅· 2025-09-26 08:01
一直以来,"新势力"们的销量都是车圈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已经精确到每周更新销量榜,比我们更视 频都勤。但在销量背后,"新势力"和传统合资品牌,很多都不得不放下利润,靠降价,甚至亏本维持销 量。为什么大家宁肯亏钱也要冲销量?对车企来讲,销量有多重要?淡定一点会死吗? ...
Lessie,会让猎头失业吗?
虎嗅· 2025-09-26 07:35
过去,找人是一门玄学:无论是要找投资人、找行业专家,还是要找一位契合的 KOL,传统方法都仰赖人脉引荐、行业微信群,或是在 LinkedIn 里大浪 淘沙。 找到人,再搭上话,这是敲开合作的大门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Lessie 的定位简单直接:People Search AI Agent。一句话描述它的能力:帮你从互联网与数据库里快速找到任何人,并自动化完成初步联络。 创始人、投资人、KOL、潜在客户、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只要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Lessie 就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到合适的人选。 实际体验之后,我发现"人找人"的需求,AI 虽然可以显著提高效率,但短期还得靠人来介入校验,没那么容易被 AI 取代。 AI LinkedIn? 与传统的 SaaS 网站或单一数据库不同,Lessie 的目标并不是做一个更快的搜索引擎,而是把"找人"做成一条闭环的服务:识别需求(Identify)、汇总多 源数据(Source)、智能筛选(Review)、建立初步联络(Connect)。这四步,构成了 Lessie 的基本逻辑。 Lessie 的找人流程分了 4 步走|图片来源:Lessie 但 ...
2025年后,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经济与资产会怎么变?
虎嗅· 2025-09-26 07:35
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6%,但人均GDP只有日本同等老龄化时期的三成。人口老龄化 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老了钱还没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