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高德地图:职业带路人,不职业
虎嗅· 2025-09-26 11:47
高德地图的产品功能演变 - 高德地图从单一地图工具发展为集成36个其他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1][24] - 公司产品功能数量远超同行,百度地图提供25个其他服务,腾讯地图提供17个生活服务 [46] - 部分用户反映功能过多导致使用压力,对产品边界感提出质疑 [45][47] 阿里巴巴收购后的战略转向 - 2014年阿里巴巴完成收购后,高德宣布全面退出O2O市场,三年内不考虑商业化 [8] - 2017年三年之约到期后,公司推出聚合打车模式,成为仅次于滴滴的网约车平台 [8] - 2020年发布"高德指南"进军酒旅和餐饮团购,加码本地生活业务 [9][10] 本地生活业务整合与调整 - 2021年高德与飞猪、饿了么合并成立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分管 [11][12] - 2023年3月高德宣布合并口碑,统一整合阿里旗下到店业务,复刻美团团购打法 [13] - 2024年12月与抖音合作接入本地生活团购,2025年6月与饿了么拆伙重组 [16][18][19] 高德扫街榜功能与数据应用 - 2025年9月上线的扫街榜功能通过分析5132万用户导航行为数据生成推荐 [31] - 系统整合13亿次导航记录和228亿公里行程轨迹,筛选118万家高频到访店铺 [31] - AI推荐算法出现偏差案例:将网红打卡点"藤原豆腐店"误列为成都美食第三名 [32][36] 用户规模与商业化进程 - 截至2025年9月高德地图用户总量达10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 [42][51] - 2025年9月宣布为全国餐饮商家免一年入驻年费,并提供流量补贴等支持 [20] - 公司从"永不商业化"承诺转向积极推动商户入驻和流量变现 [20][29]
跳出 “安逸” 标签:小镇青年在困境里找出路
虎嗅· 2025-09-26 11:28
提起 "小镇",很多人会联想到慢节奏的安逸生活,却忽略了藏在这份 "安逸" 下的挣扎。 在东北一座五线小城,几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正经历着人生的 "闯关时刻":他们曾在沪漂的地下室里仰望 过霓虹,也在小镇的公考考场外徘徊,更在失业、降薪、生活重压下迷茫过。有人在零工与考公间反复挣扎,有人 从中产跌落却不敢停下脚步。 大伟在失业与考公中反复碰壁,最终决定再闯大城市;张昭放弃专业当起幼儿园老师,开网店遇挫后仍在招聘信息 里寻找机会;田贝在保险公司深耕十二年,却因裁员从稳定中层陷入焦虑。 但困境从不是他们的终点,在看似狭窄的天地里,这些小镇青年正用自己的方式,一边与现实较劲,一边悄悄为未 来埋下希望的种子。 就业之路 2013 年,大伟专科毕业后,曾纠结过,要么去南方闯荡,要么回老家安居。面对一无学历,二无技术,三无家庭 支撑的窘境,大伟最终决定回到东北老家。 回到小城,没有人脉关系,当地企业又少,大伟一时间找工作陷入了困境,想另寻出路。 这时,公考这根救命稻草,摆在了他面前。而在上大学期间,大伟完全没考虑过参加公考,更遑论相关知识积累, 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第一次公考,结果可想而知。 小镇中央街道(作者供 ...
在猪周期里躲牛市?
虎嗅· 2025-09-26 11:26
头图 | 视觉中国 在这种背景下,持有者的煎熬可想而知:猪肉股是否还有机会迎来结构性行情?其实关键在于下行周期能否出现拐点,答案又取决于两个核心变量:一是行 业能否通过"反内卷"实现主动去产能,二是是否会有外部压力倒逼的被动去产能。 主动去化"靠不住"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改委约谈了牧原、温氏、双胞胎、新希望等25家头部猪企。会议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 头,并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能繁增量确定各企业的具体调减任务。同时还对出栏体重也进行了严格限制。对进度不达标者,将通过停补贴、停信贷等措施予 以惩戒。 其背后的核心矛盾在于生猪产能严重过剩。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达404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 为什么市场迟迟等不到"供需缺口",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行业自2024年5月以来已维持16个月盈利,企业利润在不断积累;其二,市场格局正在向规 模场集中,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占比已接近七成,这类企业融资能力更强、抗亏损能力更高,反而在"撑住"产能。 "在猪周期里躲牛市",或许正是猪肉股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别看猪企20 ...
“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
虎嗅· 2025-09-26 11:15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5704.html 文章标题:"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曾在风口上创业,也跟着罗永浩直播带货。直播期间,朱萧木发现补剂行业的佣金高出其他行业两倍 不止,是一个暴利行业,于是他走访世界各地工厂,选择从朋友圈众筹起步,将一瓶补剂价格做拆分, 公开透明,只赚10块钱。连续四次创业的朱萧木能否成功?低价和透明,真的能换来信任吗?为什么越 来越多的身边人开始吃补剂了?这个长期被"污名化"的行业还能拥有正常合理的价格吗? 阅读原文:"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_虎嗅网 ...
快时尚巨头,为何扎堆做美妆?
虎嗅· 2025-09-26 10:29
行业趋势概述 - 2025年至今至少有23个时装品牌进入或开拓美妆个护品类形成一股潮流[3] - 9月三大国际快时尚服饰集团均在美妆行业有大动作包括Gap集团拓展美妆品类、Zara推出护发系列、H&M在印度推出美妆线[1][5] - 时装品牌跨界美妆主要通过授权模式将设计研发生产分销交给专业美妆巨头品牌负责提供设计灵感和调性[20][24] 主要公司动态:Gap集团 - Gap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微增0.13%至37.25亿美元净利润增速由前一年的76.07%大幅放缓至4.85%[7] - 2025年2月至7月净销售额为71.8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增速从4.16%放缓至1.13%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较2019年同期下降6.78%[8][9] - 集团宣布拓展美妆及配饰品类任命德布·雷蒙德为美妆业务总经理计划在150家Old Navy门店推出美妆产品并设店中店消息使股价上涨近6%[10][12] - Old Navy品牌2025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微增1.27%至21.5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57.72%截至8月2日在北美有1240家门店较2月减少9家[11] 主要公司动态:Zara(Inditex集团) - Inditex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6%至184亿欧元毛利率同比下降5个基点至58.3%归母净利润微增0.8%至28亿欧元[13] - Zara品牌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0.9%至131.5亿欧元为近五年最慢增速[14] - Zara于9月推出首个护发系列Zara Hair包括约33款洗发水、护发素等产品是其从彩妆香水向洗护领域探索的第一步[15] 主要公司动态:H&M集团 - 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H&M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下跌1.87%至1690.64亿瑞典克朗净利润同比下跌8.82%至77.53亿瑞典克朗[16] - 截至2025年8月集团门店总数减少180家至4118家主品牌H&M门店数量连续5年下降[17] - 集团旗下品牌COS于3月推出首个香氛系列9月宣布在印度推出美妆线H&M Beauty包括彩妆、香水等产品[5] 设计师与奢侈品牌美妆拓展 - 2025年多家设计师品牌通过授权合作进军美妆领域例如Jil Sander与科蒂合作推6款中性香水agnès b与Extend Beauty合作推新香水Vera Wang与科蒂合作推新香水[21] - Palm Angels设计师Francesco Ragazzi出售品牌后自创高端香水品牌Réservation同时Palm Angels品牌与露华浓签署香水授权协议计划2027年推出系列[18][19] - 皮具品牌Longchamp与Interparfums签署香水授权协议计划2027年推首款香氛模式与Coach、Prada选择类似[26] 美妆业务财务表现分析 - LVMH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微降4.48%至398.1亿欧元净利润同比骤降21.59%至56.98亿欧元但香水与化妆品业务营业利润仅下降4.49%至4.25亿欧元净销售额下降1.31%至40.82亿欧元[34][37] - LVMH香水与化妆品业务营业利润率为10.4%远低于集团整体22.64%的经常性营业利润率但该业务利润率仅下降0.4个百分点表现相对稳定[38][39] - 爱马仕集团2025年上半年香水美妆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4.25%至2.48亿欧元为近5年来首次下降[41][42] - 开云集团自行运营的香水与化妆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1.5亿欧元同比增长8.7%但经常性营业利润仍为负亏损0.6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亏损0.95亿欧元有所收窄[43] - Puig集团2025年上半年彩妆部门(负责Christian Louboutin美妆)增速最慢仅增1.41%至3.39亿欧元而香水与时尚部门增5.39%至16.85亿欧元护肤部门增8.04%至2.76亿欧元[30]
骑“电鸡”穿隧道被罚:深圳电单车车主,正在为规则补课
虎嗅· 2025-09-26 10: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黄小邪,原文标题:《骑「电鸡」穿隧道,被罚2000元:深圳电单车车主,正在为规则补 课》,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 9月12日,小钟骑着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为电动车)穿过福田一条隧道后,随即被隧道口正在查车的交警拦下。小钟的车被扣下,他收到了2000元的罚 单。 9月中旬,民治大道,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 收到这两条短信后,小蔡才知道,电动车的违章查处,现在不单单依赖路面执法,"智能化了"。到交警中队处理违章信息后,小蔡又掌握了新知识,原来 单手骑车也是违章,而且骑电动车时不能撑伞。 小钟半个月前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他不知道那条隧道的名称,也没听说过"电动车限行区"。对于深圳的电动车通行规则,他"一点都不清楚"。 车是小钟去年买的二手车,车尾挂着湖南的电动车牌照,是专门从老家运过来的。小钟觉得,车不值钱,但车上的电池是租的,如果还不回去,就得赔偿 租赁方3600元。他决定领回电动车。 9月15日中午,小钟坐在朋友路峰的电动车后座上,来到安托山扣车场。按照深圳的交通规则,电动车后座不能搭载成年人。不过,两人在电动车上都戴 着头盔。小钟准备迈入扣车场 ...
AI替代危机下,年轻人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
虎嗅· 2025-09-26 10:04
今天邀请到了我的朋友,亚洲图书奖的得主张笑宇,一起来聊聊AI对年轻的影响。他刚出了一本书 《AI文明史·前史》,在AI浪潮下,到底什么样的职业不会被AI替代?我们又该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有竞 争力?笑宇分享到:不用焦虑,而是要去充满热情的观察人,很多从前因为成本太高或太小众的需求会 成为新的商机。 ...
2025,香港终成国产剧插件?
虎嗅· 2025-09-26 09:57
以上,这就是你会在《不眠日》里看到的一种非常奇异的景观——一部杂糅了内地和香港警匪桥段的混 搭悬疑片,拼贴感极强。但或许是导演对自己叙事能力的自信,以及编剧工作做得还不错,这种拼贴反 而组装出一种异托邦的感觉,让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甚至产生了一种新鲜"二创感"。这大概也是因 为,不同文化的外壳与内核在同一场景里频繁对撞——既是违和,也带来观感上的新鲜。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剧集Q3,有一部剧却让鱼觉得有点特别,就是"开端"系列IP的第二部《不眠日》。其 实,它已经更换了制作方,从第一部的正午阳光变成耀客传媒,内容剧情也跟公交车爆炸、"锅姨"没啥 关系,但其中对于国产剧地理坐标和空间的处理,却让人觉得颇有玩味之处。 在《不眠日》里,香港不再是一个现实坐标,而是一套可调用的港味插件:霓虹、街巷、枪火与港星面 孔提供危险外壳;普通话腔调与内地式叙事把秩序兜底。作为故事背景的"华澳市"既像香港,又不像香 港——它更像一次精心设计的拼贴实验。 港味之所以成立,很大程度来自该剧香港演员工业训练的迁移:张国强出自TVB的程序体传统(《O记 实录》《廉政英雌之火枪柔情》),陈保元常在警匪/动作链条里担任要角(如《反黑》),文咏珊 ...
五星级酒店们,为什么“沦落”到摆摊?
虎嗅· 2025-09-26 09:32
曾经高高在上的五星级酒店,如今在街边叫卖10块钱的卤味,而一度被觉得土气的经济型酒店却悄然升 级,换上大堂香氛与智能设施,高端在弯腰,经济型在抬头,这背后究竟怎么回事? ...
被狗咬了,一定得打疫苗吗?
虎嗅· 2025-09-26 09:12
中国狂犬病疫情与疫苗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降至170例 较2007年历史高峰3399例下降超过95% [1][4] - 中国狂犬病防治成效显著 已处于全球较低流行水平 全球年死亡约5.9万例 [4] - 发病数持续下降与疫苗接种量快速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5] 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与消费特征 - 中国人每年消耗全球80%以上人用狂犬病疫苗 年签发量超5000万支 接种人数超1000万 [2] - 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从2016年30亿元增长至2021年53亿元 预计2026年达101亿元 [2] - 疫苗批签发量维持在5000-8000万支/年(2015-2024年) [18] 疫苗接种临床原则与处置规范 - 采用"宁可错打 不可放过"原则 因狂犬病病死率近100%且无有效治疗手段 [1][6] - 国家疾控局将暴露风险分三级:Ⅰ级(清洗即可)、Ⅱ级(清洗+疫苗)、Ⅲ级(清洗+疫苗+免疫球蛋白) [7] - 因无法检测动物潜伏期 医生通常建议按最严格Ⅲ级暴露处置 [9] 疫苗接种依从性与经济负担 - 规范处置率偏低:仅87%患者24小时内就诊 仅72%接受规范处理 Ⅲ级暴露患者免疫球蛋白使用率仅36% [10] - 费用负担重:全程接种4-5针 单针加注射费100-300元 免疫球蛋白需约2000元(以65kg成人计) [13] - 经济成本导致部分高风险人群未能完成全程接种或拒绝就诊 [14] 疫苗技术迭代与价格分层 - 疫苗经历三代技术迭代:一代(地鼠肾/鸡胚细胞)存在污染风险 二代(Vero细胞)成为主流 三代(MRC-5细胞)安全性最高 [15] - 价格分层明显:一代价格亲民 二代单针百元左右 三代单针超300元 全程接种达1500元 [15] - 技术升级由企业技术竞争和公众安全性诉求共同推动 [17] 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动态 - 市场竞争加剧:23种疫苗已上市 19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8] - 原龙头成大生物份额从超70%降至2024年不足40% [20] - 新入局者通过降价抢占份额 如华兰疫苗2024年8月将采购价降至127-129元(降幅38%) [22] 动物传播风险与宠物免疫现状 - 犬类为头号传播源 但家畜(牛12.5% 羊9.7% 猪1.4%)合计占传播近三成 [23][25] - 2024年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1.2亿只(犬5258万只 猫7153万只) [27] - 宠物免疫率偏低:犬预防就诊率33.5% 猫预防就诊率35.9% [31][33] 防控体系矛盾与解决方向 - 动物免疫率低迷(尤其农村及偏远地区)与人用疫苗滥用并存 [34][35] - 资源应前移至提高犬猫等源头动物免疫率 此为更科学经济的根本出路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