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搜索文档
吉林市:构建立体监测网 守卫松花湖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46
监测能力建设 - 构建采样至鉴定分析全流程监测能力 配备20余类专业设备[1] - 2023年系统性优化监测体系 布设立体监测网络融合多维生态数据[1] - 联合高校开展营养盐与藻类响应研究 共建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1] 数据积累成果 - 四十年系统鉴定浮游植物109属 浮游动物29属 大型底栖动物60属[2] - 建立生物样本库填补基础数据空白 积累数据支撑精准管理与生态修复[1][2] 硬件与人才发展 - 更新专业监测船与标准实验室 引进专业人才强化技术基础[1] - 上世纪80年代克服设备简陋与技术空白困境 开展自主探索性监测[1]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登高战酷暑筑牢环境数据防线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46
监管措施 -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聚焦水泥、钢铁、VOCs、酒精及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开展执法抽测 [1] - 监测人员攀爬60米采样平台并直面70摄氏度烟囱热浪与300摄氏度设备高温进行采样测试核验 [1] - 采用交叉互检模式组成7个工作组对95家重点单位自行监测方案及自动监测系统运维进行全面检查 [1] 实施成效 - 交叉互检规范企业自行监测行为并提升数据质量和技术防控能力 [1] - 严格执法倒逼责任落实并为精准治污提供强力监测保障 [1] - 监测人员在35摄氏度高温下操控采样无人船进行水质日常例行采样监测 [3]
党建引领,日夜奋战,海河北海局攻坚京津冀地下水监测
中国环境报· 2025-08-28 01: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启动 - 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于2025年丰水期启动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工作 [1] - 需在短时间内完成京津冀三省(直辖市)166个点位的采样检测任务 时间紧且任务重 [1] - 海河北海局成立临时党支部 地下水监测组日夜奋战 党员骨干带头轮值接力攻坚 [1] 监测工作执行细节 - 监测队员在白天面临烈日炙烤和蚊虫肆虐等恶劣条件 汗透衣衫 手套泡烂 皮肤晒伤 甚至突遇暴雨也无人退缩 [1] - 采样环节包括润洗采样瓶 抽滤 采样 填写APP 贴标签 加保存剂等 每个环节分工明确且有条不紊 [1] - 户外作业队员常奋战至凌晨一两点 实验室内党员干部在汗水中践行初心 彰显生态环保铁军的顽强作风和奉献精神 [1]
推窗见山畅胸怀、公园城市动人心,成都全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城市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23:51
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 PM2.5浓度达历史最优水平 PM10和PM2.5浓度较"十四五"初期分别下降25%和28.1% [2]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6天 综合指数全国排名创历史最高 [2] - 环境空气质量刷新三项"历史之最"记录 包括PM2.5浓度、优等天数及全国排名 [2] 水环境治理成果 - 主要流域断面水质保持优良 黄龙溪出境断面实现从劣Ⅴ类到Ⅱ类的历史性跨越 [2] - 岷沱江流域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成都美丽河湖项目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名单 [2] - 兴隆湖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东安湖和白河纳入四川省美丽河湖案例 [2] 生态建设与碳汇能力 - 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0.5%和44.7% 生态系统年碳汇量突破200万吨 [2] - 累计完成增绿增景35万亩 实施白鹤滩湿地公园等生态修复工程 [2] - 完成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23.6万亩 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2] 绿色基础设施发展 - 累计建成各类公园超1500座 天府绿道总长度突破9000公里 [3] - 天府蓝网达220公里 形成"青山绿道蓝网"生态格局 [3] - 实施"五绿润城""百花美城"等专项行动 推动城市公园增量提质 [3] 环境问题整治成效 - 噪声和餐饮油烟投诉同比分别下降11.8%和66% 完成13382个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3] - 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 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9% 持续巩固整改成效 [3] 绿色产业转型 - 清洁能源占比达62.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2个百分点 [4] - 再生资源利用率达90% 全面完成19家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4] - 新增25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累计创建273家A级/B级引领性企业 [4] 新能源汽车推广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94万辆 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4] - 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 [4] 环境监管创新 - 构建"1+3"非现场监管模式 将1593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 [6] - 建立三级园区环保首席服务制度 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清单 [5][6] - 项目审批效率提高30% 通过专家预审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 [6] 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遥望雪山"打卡地 推进"成都看雪山十佳打卡地"建设 [6] - 开发"夜爬龙泉山看日出""天台山萤火虫观赏"等生态旅游新场景 [6] - 依托锦江"十二月市"商贸文化主线 弘扬生态文化价值 [6] 绿色赛事实践 - 坚持绿色低碳办赛 实施低碳能源、场馆及交通专项行动 [6] - 推进临时设施重复利用 规范建筑垃圾及固体废物处置 [6] - 开展赛事碳排放数据收集与减排核算 形成绿色低碳实践遗产 [6]
清风谈:严管与厚爱并重,助力“跌倒”干部再出发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23:39
生态环保铁军建设 -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对生态环保铁军建设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1] - 个别干部受处分后易陷入意志消沉或消极履职困境 影响队伍整体战斗力和攻坚士气 [1] - 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 运用辩证思维避免简单化运动式说教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挖思想根源 [1] 干部思想疏导 - 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需精准疏导破除认知障碍 通过深入交流认清违纪行为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实际危害 [1] - 在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等高廉政风险领域 引导干部理解处分是手段挽救是目的 纪律是保护事业也是保护自己的机制 [1] - 消除负面情绪并真正认识错误所在 为干部履职尽责扫清思想障碍 [1] 干部重新任用机制 - 搭建干事平台帮助干部重新作为 党支部需动态掌握干部思想状况 落实定期谈话并在日常工作中体现组织关怀 [2] - 建立健全重新任用评估机制 对知错悔错且在污染防治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及时肯定并按规范使用 [2] - 树立改了就是好同志导向 畅通干部再出发渠道 [2] 制度防线建设 - 坚持零容忍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纪律意识 [2] - 细化容错纠错机制 明确在污染防治等急难任务中因客观原因导致的非原则性探索失误认定标准 [2] - 通过流程优化和智慧监管等方式压缩生态环境领域高风险环节权力寻租空间 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 [2] 监督执纪成效 - 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核心是帮助干部转化思想重树信心规范行为 [2] - 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效果 使受过处分干部重新焕发斗志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调研生态环保工作时强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 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03:11
生态环保政策导向 - 浙江省委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生态省 [1] - 提出以"走前列、作示范"标准推动生态建设 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 [1] - 要求将理念全面落实到"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中 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 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拓宽 促进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1] - 太湖源镇发挥生态资源优势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1] - 青山湖水库实现从防洪单属性向防洪旅游双属性转变 走生态经济共赢之路 [2] 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 泛龙竹海示范片区集生态保育、产业提升与农旅融合于一体 [1] - 考察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推动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 [1] - 通过"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治理 采取最严格措施呵护青山湖生态环境 [2] - 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和PM2.5治理工作 [2] - 强调生态为民利民富民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1]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02:11
工业固废处置现状与问题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缓慢 消纳场地容量有限 导致产生和消纳不均衡问题[1] - 存量工业固废主要采用临时堆场填埋 部分堆场标准不高且管理粗放 生态环境风险突出[1] - 某热电厂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足21% 因建筑行业不景气导致临时贮存成为主要处置方式[2] - 磷石膏临时堆场因无利用出路导致超边界超高度贮存 设计容量仅3年但实际长期堆存[3] - 违规堆存倾倒现象频发 如某化工企业BDO分厂将电石渣违法堆放于无合法用地手续厂院 未落实"三防"措施导致土壤污染[4] - 行政区域交界处 "三边地带"及矿坑溶洞等区域多次发生工业固废偷倒现象[4] - 企业存在台账管理缺陷 某化工企业委托第三方处置磷石膏 2024年数万吨磷石膏去向不明[5] 工业固废处置解决方案 - 推进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工艺设备从源头减少固废产生量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6] - 加强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如磷石膏用于生产石膏板 水泥缓凝剂等建材产品[6] - 创新技术应用案例:某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磷石膏稳定湿陷性黄土路基技术 已通过技术评审[6] - 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监管体系 通过卫星遥感 北斗定位 大数据分析和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建立"天+空+地"排查机制[7] - 严格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规范临时贮存场选址 建设及运维管理[7] - 严禁超高超界堆存 加强临时堆场监管防止形成新污染源[7]
本报社论:用生动故事讲透深刻理论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00:43
节目概况 - 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于8月16日至8月25日每日21时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共10集 [1][3] - 节目通过宣讲解读凝聚共识 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路和方法创新 [1][2] 内容架构 - 设置"民之所盼""思想指引""山水为证"等板块 实现理论宣传与受众喜好的融合 [3] - 特邀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国洪等领导干部及专家学者作为讲读嘉宾 [2] 核心主题 - 10集主题涵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等关键论述 [3] - 第一集通过"协调 转化 发展"三个关键词系统梳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历史背景与科学内涵 [4] - 第三集深入阐释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宏伟蓝图 强调其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4] 实践案例 - 通过南通腾退修复长江岸线 广州市保护修复海珠湿地等案例展现生态修复成果 [4] - 引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及全国多地"美丽经济"迅速崛起等实例 [4] 战略意义 - "十五五"时期被定义为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 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 [5] - 强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作用 [1][5]
推动城市“再野化”,近距离感受自然
中国环境报· 2025-08-26 03:12
城市再野化理念与目标 - 城市再野化通过重建关键物种及生态功能修复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荒野属性 实现生物多样性自我维持和生态过程自主运行 [1] - 核心理念为科学有序分区施策 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并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 - 需解决过度人工管护路径依赖问题 推动从景观绿化向生命系统重建转变 从人工干预转向自然恢复为主 [2] 空间规划与生态管控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需贯穿城市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成为城市要素协调发展基础支撑 [2]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确保生态系统原真性与完整性不受威胁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监控人类活动 [3] -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完善生态安全格局 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巡查动态调整管理方法 [3] 治理体系与实施机制 - 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治理架构 建立部门责任清单与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项目审批和监管执法全流程协同 [4] - 创新协同机制消除审批障碍 探索建立再野化专项基金 统筹整合国土整治和水环境治理等专项资金 [4] - 建立跨部门成效考核体系 将物种种群数量增长率和生态系统连通度等核心生态指标纳入考核范畴 [4] 示范项目与实践案例 - 浙江省湖州市2002年开展废弃矿山修复试点 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行 将采矿荒地复垦为耕地水田 废弃矿地整治成建设和生态用地 [5] - 北京市温榆河公园2020年推行生态优先和荒野化管理 划定四级生态环境分区 9平方公里自然带4年内增加动植物种类200余种 [5] - 通过试点探路-标准定型-全域推广方式 实现地方实践向国家生态治理体系转化 [5]
如何推动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加快融合?
中国环境报· 2025-08-26 01:53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互为前提的,这就使得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表现出融合的趋 势。生态信用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量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以利用信用激励机制引导金融 资源助力绿色低碳领域发展。 绿色金融与生态信用的融合大有可为 生态信用体系是一种将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的制度安排, 通过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信用评级体系,对企业的生态环境行为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旨在推动企业 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并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支持和政策激励。 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 生态信用行为激励机制,将企业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 考因素",还积极鼓励在金融管理体系中增加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等绿色内容。其他如碳 排放权、个人环保积分等,也将生态信用拓展到了价值创造层面。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银行业保 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未来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 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