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

搜索文档
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推进加蓬森林可持续开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3:11
加方官员高度肯定中资企业在加蓬的发展贡献,"中国是加蓬第一大投资国,中国企业的投资兴业 对加蓬经济增长及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加方官员明确表示:"加蓬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投资兴 业,期待双方在林业及相关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就业增长,实现互利共赢。" 在江西省赣州期间,研修班实地考察了多家家具企业,重点调研了南康千亿级家具产业集群的智能 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成果。参观后,加蓬水和森林部科技司长让·克里斯朵夫·伊加布吉·穆杜马表示:"中 国家具企业在生产、物流环节广泛应用的智能化设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正是产业从'传统 制造'向'智能智造'跨越的关键。" 在北京,研修班邀请林草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多场课堂教学,从多维度系统介绍了中国森林可持续发 展情况。制度保障层面,重点解读了中国林草法律法规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等内容;实践应用层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及特点。案例教学环节,专家 聚焦中国林下经济与森林旅游发展模式,涵盖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药结合等类型,加方官员对此表 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就加蓬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发展向授课专家咨询建议。 专家指出,森林旅游的 ...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
陕西日报· 2025-08-28 22:46
森林资源保护与治理机制 - 西安市实现四级林长制全覆盖并制定天然林保护修复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市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 [1] - 长安区实行林长加警长联动机制 周至县建立保护与利用协调机制促进保护治理常态长效 [1] - 宝鸡市建立林长制加重点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保护治理常态长效 [2] 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 宝鸡市2024年完成营造林42.61万亩 封山育林20.39万亩 森林抚育19.1万亩 [2] - 延安市森林覆盖率增长至53.07%(含经济林) 植被覆盖度达87.6%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 - 延安市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647万亩 实施干杂果低产园改造12.11万亩累计达52.7万亩 [2] 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西安市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林药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等产业规模扩大带动8万多户农户 [1] - 宝鸡市161.7万亩经济林挂果丰产 森林旅游等接待70.86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4829万元 [2] - 延安市2024年生态旅游收入达2.75亿元 黄龙山等入选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 [2] 创新示范与区域推广 - 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在全国推广 周至县被指定为全省森林普查县级先行试点示范 [1] -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列入陕西中华祖脉大秦岭生态旅游线路 [2] - 延安市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劳山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 [2]
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国家公园建设理念 - 国家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 [1] - 实现全民共享是未来五年关键课题 需通过低门票和特定群体免票政策降低体验壁垒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凭借生物多样性优势和旗舰物种情感纽带 具备推进全民共享的天然条件 [2] 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 - 自然教育存在课程零散和缺乏系统规划问题 需通过科学方法设计跨学科生态体验场景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发立体关联教育资源 整合动物迁徙、气候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多样化产品呈现 [2] - 科普馆采用沉浸式互动和差异化展陈 需结合运营思维实现公益性与市场性统一 [3] 社区协同与产业发展 - 国家公园建设核心为发展命题 需推动公园与周边社区协同实现可持续保护 [5] - 唐家河中蜂科普馆融合文旅、文创交易与自然教育 成为多功能社区发展平台 [5] - 青川县投放超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管护员补助、基础设施提升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5] 经济效益与转型成果 - 青川县国家公园周边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农户占比达45%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提升超230% [5] - 宝山村依托景区资源发展温泉度假、精品民宿集群及山地运动 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8万元 [5] - 通过全国性营销渠道对接高端消费市场 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5]
在全国生态日,看广东绿色家底“长”出惠民新动能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07:01
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 2025年8月15日迎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 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 - 全省森林资源总量稳定增长 质量持续提升 自然保护地数量和红树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3] - 广东省森林面积达1.44亿亩 森林覆盖率达53.39% [8][9]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进展 - 近三年累计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49万亩 森林抚育提升527万亩 [18][19] - 种植乡土阔叶树种等2.1亿株 营造5000亩以上混交林148片 [19][20] - 两年来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超4300万株 [30] 绿色通道建设 - 累计建设绿色通道林超4500公里 [36] - 完成干线公路绿化品质提升超8000公里 打造绿美公路33条 [37] - 提升超1000处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 打造万里碧道7608公里 [37][38] 生态参与机制 - 近三年各级林长巡林超320万人次 [43] -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6.89万场次 吸引超505.7万人次参加 [43][44] 生态惠民成果 - 深圳建成1320个公园 [46] - 近三年建成210个森林城镇 297个森林乡村 115个绿美古树乡村 [49] - 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超3400万亩 完成油茶新造55万亩 低改17万亩 [57] 林业产业发展 - 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58] - 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 [62]
各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央视网· 2025-07-25 02:24
生态旅游行业发展 - 暑期"生态游"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各地践行"两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1] - 威海市荣成那香海近万亩沿海防护林形成"绿色长廊" 吸引大量游客观光度假 [3] - 威海市通过镇办林场管理模式提升林木管护效率 职工实行绩效激励制度 [5] - 威海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9% 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发病面积逐年下降 [6] - 威海市拓展森林康养、露营体验等旅游品牌 生态旅游年收入超20亿元 [6] 海洋养殖业转型 - 浙江苍南县紫菜养殖年消耗30万根毛竹 导致海洋污染和森林资源压力 [6] - 苍南县2022年启动1.7亿元投资 用玻璃钢插杆替代传统毛竹养殖 [8] - 玻璃钢插杆具备抗台风特性 同时提升紫菜产量 [8] - 截至2024年底苍南县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达2.1万亩 [10]
守护绿水青山 看见美丽蜕变
央视网· 2025-07-24 16:21
生态旅游行业发展 - 暑期"生态游"成为热门选择 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1] - 山东威海通过专业管护沿海防护林打造"绿色长廊" 吸引大量游客 林场职工年收入达4-5万元 [3] - 威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9% 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发病面积逐年下降 生态旅游年收入超20亿元 [5] 林业资源管理与产业拓展 - 威海推行镇办林场管理模式解决基层林业管理难题 实行多劳多得机制提升管护积极性 [3] - 威海通过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露营体验等新业态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5] 海洋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 - 浙江苍南紫菜养殖曾每年消耗30万根毛竹 导致海水浑浊滩涂淤塞 [8] - 苍南投资1.7亿元用玻璃钢插杆替代毛竹养殖 紫菜单排产量从1500斤提升至1800-2000斤 [8] - 截至2024年苍南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达2.1万亩 实现海洋生态修复与养殖效率提升 [8]
陇原答卷二十载青山作笔绘新卷——甘肃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绿色实践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1:34
文章核心观点 - 甘肃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 通过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实践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探索出西部特色绿色发展路径 [2][4][9][13] 崇信县生态建设成果 -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且权重提升至20% 完成生态修复210万平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46.64% 绿化覆盖率53.11% [5][22]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达91%以上 地表水水质达Ⅲ类标准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5][22] -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农产品产值18.75亿元 生态+工业实现绿色工业产值58.5亿元且单位GDP能耗下降15% 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且综合收入38.3亿元 [6][23] 古浪县绿色发展成效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7.8亿元 通过三代治沙人努力使植被成活率突破85% 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4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突破20亿元 [9][10][26] - 打造百亿级羊产业集群(存栏量350万只) 五十亿级奶产业集群(存栏量5.9万头) 二十亿级蔬菜产业集群(产量68万吨) 农业产业链产值85亿元 [11][27] - 2024年接待游客722.97万人次 旅游收入49.29亿元 2023年碳汇开发收益151万元并完成全市首单林业碳汇交易 [11][27][28] 临泽县生态治理进展 - 2023年GEP达119.86亿元 发放全省首笔GEP生态价值贷80万元 单位GDP能耗下降6.7% 电耗下降21% 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9% [16][32] - 完成人工造林7448亩 退化草原改良1万亩 沙化土地治理两万亩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30.83% [15][31] - 2024年接待游客83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56亿元 同比增长22.5%和58.48% 建成高标准农田46.38万亩 [17][33] 舟曲县生态保护措施 - 白龙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Ⅰ类标准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98.6% [36]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5% 建成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区89万亩 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 [37] - 打造中藏药材标准化基地3.2万亩 配套新能源充电桩120个 实现公交车辆新能源化改造 [38] 两当县生态产业布局 - 森林覆盖率76.3% 林木绿化率87.37% 截至2024年累计实现生态农业产值14.16亿元 绿色认证产品溢价贡献率超50% [41][42] - 带动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提升至51.4% 2020-2024年累计投入8.9亿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单位GDP能耗下降18% 绿色经济占比突破65% [42][43]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万元 年均增长7.9% 林业产业贡献率达50.1% [44] 南梁镇红绿融合实践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2.8平方公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万亩 完成子午岭林缘区生态移民搬迁136户 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27处 [46] - 红色旅游年接待量突破120万人次 带动第三产业占比达77% 建成风电装机15万千瓦 光伏发电装机8万千瓦 [51] - 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年产6000吨 中药材种植基地6300亩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2%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4.3%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