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报
icon
搜索文档
绿证跑出“加速度”
中国电力报· 2025-04-25 01:05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核发交易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提升,且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 [1] 核发交易快速增长 - 2024年绿证核发工作提速,核发模式变革,核发效率提升,核发时间缩短85% [2] - 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28.36倍,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 [2] - 云南等8省(区)核发绿证较多,合计占全国总量55.44%,绿证核发地域集中性显著 [2] - 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规模翻两番,交易绿证4.46亿个,同比增长3.64倍 [3] 消费需求持续提升 - 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及大数据中心等是绿证购买主体,制造业占比约70% [4] - 绿证应用场景拓展,2024年居民自主购买近118万个,推动绿色消费风尚 [4] - 2024年绿证交易价格下行,单独交易全年均价约5.59元/个,受政策等因素影响 [4] - 绿证价格应处合理区间,低价虽促消费但削弱对可再生能源激励,需求有望提升 [5] 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 - 绿证在消纳责任权重考核、能耗双控考核及碳排放核算等方面作用有效发挥 [6] - 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绿证应用,多地明确绿证在碳排放核算中的规则 [7] - 中国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绿证制度与国际接轨,探讨中欧绿证互认等事宜 [7] - 国内优化市场供给体系,扩大核发覆盖范围,完善认证标准及核销规则 [8] - 国际提升绿证“国际话语权”,推动与国内外碳减排等体系衔接发挥作用 [8]
深圳虚拟电厂,民企占比超半数!
中国电力报· 2025-04-25 00:56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 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 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 能传媒记者走进广东、山东、山西,实地调研三地虚拟电厂建设的亮点和成效,为虚拟电厂高质量发 展、探索打造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提供经验。 民企占比超半数 ——广东深圳虚拟电厂走出多方协同破局之路 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供电")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正悄然改 变着这座城市的能源图景—— 从商业综合体的空调系统到电动公交充电场站,从工业园区储能设备到屋顶光伏板,分散的电力资源被 精准聚合,秒级响应电网调度指令。这是我国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的日常,也是深圳 探索新型电力系统的缩影。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 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虚拟电厂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深圳,这座以市场化与创新 ...
国家电网自主研发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08:17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电网自主研发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升电网灵活性与韧性,在发电、电网、用电侧发挥重要作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促进新能源消纳 [2] 发电侧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江苏发电主体多元化,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加,需匹配多元化电源发展趋势的“电网大脑” [4] - 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在传统调度控制系统基础上全面升级,具备信息感知更立体等特征 [4] - 系统量身定制实时“电网画像”功能,精准反映电网实时运行状态,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并保障电网安全 [5] 电网侧 - 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功率互济智慧算法,提升苏锡常南部电网供电能力,支撑“西电东送”跨区跨省清洁能源消纳 [7] - 系统构建精益化预调度体系,实现多时间尺度安全校核和源荷调节,累计接收消纳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 [7] - 系统采集范围从3200条220千伏以上线路拓展到全省78000多条10千伏以上线路,能更全面精准掌握电网运行态势 [8][9] 用电侧 - 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实现供电服务从被动到主动的智能化飞跃,如南通线路故障时快速分析锁定故障点并生成抢修指令 [11] - 系统可根据多种数据信息模拟推演,预警潜在风险并自动生成故障处置预案,提升电网故障恢复响应能力 [11] - 系统创新性构建主配微协同控制体系,统筹主配微网运行方式,引导微电网绿色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如常州武进高新区创新产业园 [12]
绿证核销功能上线!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07:07
近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获悉,可再生能源 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核销功能已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正式上线。用户可登录系统查询 所持有的绿证状态,并按照实际绿色电力消费情况核销相关绿证。 这一功能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绿证从核发、交易、应用到核销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绿证的使 用更加规范、透明,为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实现绿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同时,为了更好服务用能主体多样化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核销信息表中的"核销场景"支持个性化填 报,以满足经营主体对于各类核销信息声明的需求。 按照国际通行概念,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绿证核销机制相当于将电力与"身份 证号码"绑定,电量与环境属性在应用端实现聚合,确保了身份证不被他人"盗刷"。 作为确保可再生能源绿色环境属性唯一性的重要环节,核销功能的上线填补了绿证交易的最后一块"拼 图",确保每一张绿证"有始有终"。 "核销功能的推出正式构建完成绿证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并与国际绿证通用规则衔接。"国家能源 局资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国家能源局资质中 ...
“数”说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06:07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增长 - 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 新能源电力渗透率最高达56.5% 消纳高峰期每千瓦时电超一半来自新能源[1] - 2020年全国火电装机12.45亿千瓦占比57% 新能源装机5.4亿千瓦不足火电一半 火电发电量5.3万亿千瓦时占比71% 新能源发电量0.86万亿千瓦时仅占11%[1] - 2020年电力供热行业碳排放占比47% 全国碳排放量98.99亿吨占全球30.7% 相当于美欧日总和[1]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 "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0.8%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8.1% 以年均不足3%能耗增长支撑超5%GDP增长[2] - 2025年3月南方电网启动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 超10万辆新能源汽车参与 车主充1千瓦时电减免0.8元 放1千瓦时电奖励6元[2] 车网互动发展潜力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89.9万辆 年末保有量达3140万辆[3] - 2024年充电设施充电量突破1100亿千瓦时 部分区域电网峰谷差由35%加剧至55%[3] - 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将导致2030年国网区域峰值负荷增加1.53亿千瓦(占比13.1%) 电力投资需翻倍[3] - 20辆纯电车储能潜力相当于中等规模用户侧储能电站 调节成本不足后者十分之一[3] - 2030年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预计1亿辆 若10%参与车网互动可提供8600万千瓦调节能力 超所有抽水蓄能电站总和[3] 东数西算工程进展 - 2024年东数西算工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超146万标准机架 新建数据中心绿电消纳占比超80%[4] - 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2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3% 超三峡发电量两倍 2025年占比预计升至5%[4] - 东数西算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协同建设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4] 绿色电算协同新业态 - 多站融合 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 低碳算力产业园等新场景涌现[5] - 电力技术与数字技术 电力设施与算力设施 电力市场与数据市场实现深度耦合[5] - 绿色电算协同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驱动力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6]
“西电东送”南通道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03:49
战略定位演进 - 西电东送南通道工程从传统能源输送转向低碳枢纽 从区域互补升级为国家能源网络整合 从国内资源配置延伸至国际能源合作[1] - 功能从区域电力调配演进为服务双碳目标 推动全球能源电力治理的系统性工程[1] 可持续发展内涵变化 - 高耗能产业在西部加码布局导致电力供需矛盾加剧 送受端利益协调问题凸显[3] - 需构建送受两端多形态网络结构耦合 多类型能源聚合 多市场主体协作的新型协同机制[3] - 通过大范围互济共享清洁能源体系推进水电风电光伏集约化开发 促进受端新型储能建设[3] - 基于数字化调控技术挖掘跨区域通道输电能力 通过电力市场机制协调多元主体利益[3] 通道走廊问题与解决 - 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带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 新能源出力保障低 电力电量实时平衡难度上升[5] - 需在更大范围包括国内西藏四川新疆内蒙古及国外澜湄地区进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5] - 待建工程建设时序不稳定 外送落点争执不断 地方博弈加剧[5] - 南方电网深化与国家电网地方政府合作 探索跨域电力协同配置机制 预判外送线路影响[5] 调控运行挑战与创新 - 现有单一输电模式刚性 送受端缺乏深度协同 难以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电力电量硬盈余或硬缺口[6] - 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不足影响战略整体效益[6]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电力供需实时监测预测 统筹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6] - 探索多元主体协调互动商业化模式 加快电力余缺互济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6] 市场机制完善需求 - 当前主要依靠省间中长期电力协议 采用经营期法或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法核定输电通道单一制电量电价[7] - 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碳市场衔接不畅 省内省间市场耦合不充分[7] - 中长期协议电价与现货市场价格存在显著价差 无法体现电力供需时空价值[7] - 以区域现货市场建设为牵引 推动跨省区市场与区域省级市场常态化联合运行[7] - 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创新区域间电力合作利益共享机制 探索跨区域交易核心规则[7]
全国首台创新升级延寿改造老机组获30年运营认定
中国电力报· 2025-04-24 02:25
近日,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国际")承建的天津国能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正式取得华北能源监管局核发 的电力业务许可证,机组设计寿命延长30年。 盘山项目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温度和压力双提升的机组跨代升级延寿改造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无同类机组改造先例,属国际首创。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众多同类型机组面临延寿升级改造需求,哈电国际将凭借在盘山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持续深耕电站改造市场,从而带动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 制造走出国门,为全球能源行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于淼) 责任编辑:沈馨蕊 哈电国际充分利用盘山电厂原有系统、设备和主厂房框架、基础,结合延长机组寿命,采用哈电集团多项煤电"三改联动"先进技术,将现有两台53万千瓦 俄制超临界机组升级改造为国产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改造后,机组煤耗降低14%,深度调峰能力可达20%THA负荷,供热能力提高两倍以上,清洁排放达 到目前同类机组先进水平,实现整体延寿,填补了我国电力装备升级改造的产业空白。 天津国能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是原苏联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设计制造的老机组,已经运行29年,即将到服役年限。哈电国际服务国家战略 ...
以能源法实施助推电力法修订
中国电力报· 2025-04-23 03:13
文章核心观点 能源法颁布实施有重大法治意义,需加快修订电力法并确保与能源法精神一致,完善电力法助力能源革命 [1][2][3] 能源法意义与电力法修订必要性 - 能源法颁布实施填补我国能源法律法规顶层设计空白,重构能源法律体系 [1] - 能源法完成能源革命顶层制度设计,宣告能源革命进入实施推动阶段 [2] - 现行电力法三次修订幅度小,未实质修改,无法回应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革命新需求,修订成当务之急 [2] 完善电力法助力能源革命举措 培育竞争性市场 - 现行电力法确立的电力市场运行模式割裂买卖双方关联,影响市场信号传递,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电价定价模式易导致失真,削弱市场机制作用 [4] - 电力法修订应反映能源法要求,推动发电与售电环节自由竞争,加强输配电环节监管调控,减少电价行政干预,推进定价模式转化,保障居民用电价格稳定 [4] 供给绿色电力 - 现行电力法对绿色电力支持力度不大、定位不准 [5] - 电力法修订可确立电力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专章规定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并网、调度、认购与消纳 [5]
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见闻
中国电力报· 2025-04-23 02:51
4月11日,笔者来到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 充换电示范站(以下简称"济南起步区示范站"),站内各类充电桩林立,红绿两色地坪划分出不同充电 区,地上的白色箭头指向清晰,让人顿感简洁舒适;进入室内,室外的各类实时数据等信息在电子大屏 幕上一览无余……"自投运以来,已累计充电211.32万千瓦时,交易次数7.01万次。"该示范站的工作人 员说。 据国家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山东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253.4万辆,占全国 的8.1%;充电终端总计105.6万根,其中公共充电站2.1万座、充电终端22.3万根,分别占全国的7.13%、 6.23%。仅2024年就新增充电站1.1万座、充电终端10.64万根,同比增长113.87%、97.47%。 提供高效充换电服务 济南起步区示范站位于济南起步区率先成形的崔寨片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北侧为比亚迪新能源乘 用车零部件产业园,西侧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东侧则是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离居民区不远,能有 效服务周边群众。 济南起步区示范站占地面积约21亩,全站建成仅用了3个月,是常规建设工期的1/3。站内 ...
加一箱油可省19元,下一轮成品油价格走势如何?
中国电力报· 2025-04-21 02:49
记者采访获悉,三个"超预期"致国际油价大幅下降。 首先是特朗普4月2日发布"对等关税"行政令,加征方案"超预期",打击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自4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80元、465元。全国 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38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4元。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油箱 容量为50升的小型家用车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可节省19元。 国际油价"大跳水"触发国内调价 据卓创资讯原油分析师朱光明介绍,关税政策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税提高后 推动价格上涨,将抑制终端需求,以此产生的负反馈机制将从下游倒逼上游减产,具体而言就是汽油消 费下滑及炼厂加工原油需求量降低,引发原油价格下跌;二是关税提价会造成贸易量下滑,从而使海 运、航空、陆运等流转货物运输的石油需求降低,对油价施压,造成油价下跌。 其次是"欧佩克+"的"超预期"增产。4月3日,"欧佩克+"对外宣布将加快增产:将5月增产规模从原计划 的13.5万桶/日扩大至41.1万桶/日。这相当于原先三个月的增量。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跌",同时创近三年最大跌幅。 三个"超预期"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