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

搜索文档
山东表彰一批双拥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大众日报· 2025-09-02 01:00
双拥模范表彰情况 - 山东省授予70个单位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包括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解放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 [1] - 授予30个单位山东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称号 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32101部队47分队等 [1] - 授予19名同志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称号 包括殷宪涛等 [1] - 授予10名同志山东省拥政爱民模范称号 包括胡浩泽等 [1] 双拥工作要求 - 要求全省军地各级和广大军民牢固树立国防意识和全局观念 密切军地协作 [1] - 需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提升双拥工作质量和成效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1] - 需深化双拥模范创建 巩固扩大双拥社会基础 更好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1]
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3.6%,保持全国前三
大众日报· 2025-09-02 01:00
海洋生态治理成效 - 2024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3.6% 保持全国前三 [1][2] - 桑沟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多年保持100% 为国家级美丽海湾 [2] - 青岛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9% [3] 治理机制创新 - 全面推行湾长制 实施"一湾一策"精准治理 [2] - 青岛构建市、区、镇三级湾长体系 设置117名湾长管理49个海湾 [2] - 建立陆海统筹机制 湾长与河长协同治理入海河流 [3] 排污口监管体系 - 全省在用入海排污口1.2万余个 完成整治2万余个排污口 [4] - 出台《山东省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构建监管新方案 [4] - 40条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浓度均值同比明显改善 [4] 生态修复项目 - 长岛投放超12万空方人工鱼礁 增殖50万株海草形成规模化海草床 [4] - 海草床生态系统年固碳超280吨 [4] - 创新"固藻集鱼"养殖模式 改善海域生态并提升养殖效益 [4] 金融创新支持 - 推出"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 以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贷款 [4] - 孙家村通过碳汇贷填补海洋牧场提质升级资金缺口 [5] - 智能化改造后褐牙鲆鱼苗存活率较传统养殖提升30% [5] 产业融合发展 - 开发滨海旅游项目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 - 渔民转型海岛导游、农家乐老板等新业态 [6] - 黄河三角洲蓝碳跨省"变现" 滨州盐碱滩养殖"致富虾" [6]
全省专题警示教育会召开
大众日报· 2025-09-02 00:58
会议基本情况 - 全省专题警示教育会在济南召开 省委书记林武讲话 省长周乃翔主持 省政协主席葛慧君 省委副书记王宇燕等出席[3] -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 省级领导 省纪委监委 省委组织部领导班子 省委巡视组正厅长级巡视专员 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 各市及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5] 通报典型案例 - 通报上一轮中央巡视以来查处的选人用人领域典型案例 包括省政府原参事 省委组织部原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于富华 省政协原常委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边祥慧[3] - 于富华作为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 丧失党性原则 大肆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 践踏纪法底线 性质恶劣危害严重[4] 选人用人工作现状与问题 - 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论述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 一体推进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 着力建设堪当现代化强省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4] -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厚望重托和人民群众殷切期盼 工作中存在差距和不足 于富华违纪违法行为具有很强的典型性[4] 整改要求与工作部署 - 进一步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坚决抓好中央巡视组移交的立行立改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4] -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坚决把好选人用人政治标准 确保选用干部政治上过得硬个人修养好[5] - 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加强分析研判 规范动议酝酿 严格考察把关 坚持集体研究 持续提升选人用人质效[5] - 严明组织人事纪律 加大纪律教育监督检查和问题查处力度 坚决纠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5] - 加强对关键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的监督 强化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和干部日常管理监督 切实规范权力运行[5] -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党委党组扛牢选人用人主体责任 组织部门履行职能责任 纪检监察机关落实监督责任 着力营造良好选人用人环境 持续正风肃纪反腐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5]
省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周乃翔主持并讲话
大众日报· 2025-09-02 00:58
经济形势与政策部署 - 经济运行呈现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态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1] - 面临困难和挑战 需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巩固经济向好势头[1] - 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1] 产业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抓好政策落实 巩固工业良好增势[1] - 不断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1]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 民生保障与风险防控 - 扎实保障改善民生 落实好惠民政策[1] -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自然灾害各项工作[1]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1] 政府效能建设 - 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1] - 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稳扎稳打做好政府各项工作[1]
东烽财经|海科新源中报拆解:现金流承压,货币资金大缩水存隐忧
大众日报· 2025-09-01 15: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28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亿元大幅收窄61.21% [1][3] - 营业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7.92% 较上年同期18.11亿元显著提升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8亿元 较上年同期-1.95亿元进一步恶化 [1] - 整体毛利率达3.58% 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 显示成本管控成效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降至8.22亿元 较年初18.51亿元大幅减少55.6% [2][4] - 应收账款增长至12.32亿元 较年初9.41亿元上升30.86% 与营收增长同步 [4] - 总资产72.94亿元 较年初83.33亿元下降12.47% [4] 业务板块 - 丙二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 同比略降1.23% 毛利率保持4.09% [3] - 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20%增速及储能市场超30%增速需求爆发 [7] - 消费化学品醇类产品客户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强生等国际知名企业 [5] 战略与技术布局 - 实施锂电池材料与消费化学品双主业发展战略 对冲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7][8] - 研发聚焦固态电池电解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前沿技术 部分进入实验室阶段 [7] - 全球化产能协同海外生产基地与仓储基地 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交付效率 [7] 市场地位与资本表现 - 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是天赐材料、比亚迪等头部企业A供供应商 [5] - 产品覆盖特斯拉、宁德时代、LG、三星SDI及松下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 [5] - 当前股价19.6元/股仍处于发行价19.99元/股之下 处于破发状态 [5]
财经连线 | 行业寒冬中,博汇纸业的承压与突围
大众日报· 2025-09-01 09:30
行业涨价动态 - 国内纸品行业自8月底起出现密集涨价潮 调价幅度30元/吨至100元/吨不等 部分企业纸板产品上调3% [1] - 博汇纸业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所有产品价格上调100元/吨(含税) [1] 博汇纸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64亿元 同比增长3.26% [4] - 利润总额7912.7万元 同比下降56.33% [5] - 归母净利润9002万元 同比下降31.31%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9亿元 同比暴增808.24% [9]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2.28亿元、1.82亿元、1.76亿元 [14] 产能与销售数据 - 上半年机制纸产量243.2万吨 同比增长12.39% [9] - 上半年销量235.01万吨 同比增长8.77% [9] - 2024年机制纸总销量456.22万吨 同比增长6.2% [10] - 外销占比达20.6% 境外收入29.58亿元 占总收入15.98% [9][15] 行业背景分析 - 2024年全行业纸及纸板产量增长5.09% 但纸制品产量下降11.39% [7] - 行业利润增长5.23% 但26%企业陷入亏损 [7] - 低端产能过剩与成本压力并存 行业面临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7] - 白卡纸等主要纸品价格持续下滑 严重压缩行业盈利空间 [9] 公司战略举措 - 对全资子公司香港博丰增资16527.4万美元 推进出口业务发展 [13] - 组建外销团队 覆盖东南亚、印度、中东和北美市场 [12] - 优化纤维结构、压缩能源成本、挖掘物流费用 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9] -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包括环保涂布白卡纸、无菌液包纸、食品卡等 [10] -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为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10] 历史业绩回顾 - 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17.06亿元创历史新高 [14] - 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滑86.63% [14] - 2020年10月起成为金光集团APP(中国)旗下唯一A股上市平台 [3]
山东港口“链”接全球向蔚蓝
大众日报· 2025-09-01 02:10
港口吞吐量表现 - 山东港口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超9.5亿吨 同比增长4% [1] - 集装箱量近2400万标箱 同比增长7.9% [1] 供应链服务创新 - 开辟铁矿转水新通道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约10% [1] - 集成港口+金融+航运+贸易+物流+海外等全链服务 开拓80项物流综合业态 [2] - 取得15类金融牌照及资质 年均拉动进出口贸易增长额近2000亿元 [2] - 构建港口+物流+金融水上保供通道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 [1] 物流网络扩展 - 开通第106条海铁联运班列为川渝地区产品出海提供新通道 [2] - 首次打通巴西-青岛-荷兰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双向货物流动 [2] - 航线总数360余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 [3] - 形成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 [3] - 塑强中国至非洲东盟中亚等六大国际物流大通道 [3] 绿色能源转型 - 建成全国港口首座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站年节约成本165万元 [3] - 绿氢站替代灰氢使港口用能更绿色 [3] - 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在潍坊港建成 [3] 智慧港口建设 - 自主研发A-TOS第13次刷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世界纪录 [4] - 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作业效率提升超30% [4] - 上线全球首个港口服务类人工智能大模型方舟TaaS [4] - 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加速数字化转型 [4] 战略定位与发展 - 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海向增航线扩舱容陆向开班列建陆港 [5] - 通过三大赛道联动发力推动创新业态发展 [2] - 角色从传统码头装卸工转变为供应链服务组织者 [1]
打造航贸金服务新高地,海发国贸正式揭牌成立
大众日报· 2025-09-01 02:04
公司战略定位 - 青岛海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海发集团在航贸金领域的核心运营载体正式成立 标志着青岛国有资本在该领域战略布局进入实体运作阶段[1][4] - 公司以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打造国内一流航贸物流及现代供应链集成服务商为战略目标 承担平台搭建者 产业生态示范者和供应链支持者角色[4] - 遵循先仓后货再金融发展策略 推动1+2+3产业发展体系:1个资本投资平台 2个信息化服务平台 3个业务中心[4] 产业发展体系 - 构建以瑞港建设为主体的跨境贸易集采中心 以海发金融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中心 以保税物流中心为主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中心[4] - 形成航运仓储物流 国际跨境贸易 供应链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目标十五五末实现千亿级产业链规模[4] - 通过科技与业务模式创新 发挥供应链跨境贸易服务平台与易舱航运服务平台两个信息化平台核心功能[4] 业务布局进展 - 加速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整合 强化冷链仓储流通加工服务 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6] - 与易舱科技开展供应链业务合作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海运订舱 运价查询等全链条服务[6] - 深化与上海港信能源集团合作 以大宗油品供应链贸易为切入点探索供应链金融与贸易协同发展模式[6] 产业链协同 - 与青岛啤酒围绕农产品进口 PET塑料颗粒及调味品仓储深化合作 首批货柜已完成入库[6] - 联合海信集团打通电子元器件出口全链条 在仓储物流 货运代理 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形成深度协同[6] - 携手山东能源集团齐鲁云商公司在能源类大宗货物贸易 仓储物流服务 供应链金融等多领域实现联动发展[6] 创新服务能力 - 建设海发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 集成资源组织 物流优化等核心功能 实现贸易全流程可视化管控[8] - 搭建区块链技术平台 打通仓单确权 货权追溯等环节 与上海票据交易所合作支持区块链仓单质押融资[8] - 构建园区+平台+运力智慧物流网络 通过AI算法优化车辆调度与路径规划 提高车辆周转效率[8] 国际化发展 - 联合微软代理公司打造企业出海服务平台 整合微软广告和云服务 提供企业出海解决方案[9] - 支持线下企业出海展示中心和跨境人才培养 最大化发挥与RCEP中心的优势协同效应[9] - 与招商局资本联合组建规模10亿元青岛航贸物流产业基金 重点投资布局航运 贸易 物流等核心产业[9] 战略背景 - 青岛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支点 赋予海发集团航运物流与国际贸易新主业使命[3] - 要求以航贸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 扭转港强航弱短板 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核心驱动实现全球航运资源配置[3]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纵深发展的战略机遇下 加速推动青岛向贸易港 金融港 服务港转型升级[3]
德州高端装备制造业接连 “上新”
大众日报· 2025-09-01 02:00
磁悬浮空调技术 - 山东天德磁悬浮空调有限公司成功测试磁悬浮冷水机组并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 即将应用于能源托管项目[1] - 磁悬浮技术采用无机械摩擦设计 转速达每分钟3万转以上 比传统螺杆机节电约30% 噪音低至80分贝 100%无油运行且设计寿命达20年[1] - 该技术可应用于制药 造纸 化工 智慧农业等领域 实现节能降碳效果[1] 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 -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远程遥控装载机可实现5公里内局域网操控 网络延迟在200毫秒以内 适用于危险工作环境[2] - 公司产品覆盖2吨至9吨全系列燃油及新能源装载机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近30%[2] - 企业研制出全国首台新能源装载机 上半年销售500余台 智能驾驶装载机即将推向市场[3] 高端装备产业布局 - 德州市高端装备产业涵盖6大领域20个细分行业 包括环保装备 风电装备 智能装备等[4] - 产业拥有6家上市企业 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累计发布119个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 创建40个省级创新平台 培育10个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6个基础级智能工厂[4]
威海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众日报· 2025-09-01 01:51
制度保障与组织建设 - 成立威海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重点工作 [1] - 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并配套重大事项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1] 实体经济与项目投资 - 上半年全市10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2.6亿元 [1] - 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85个显著增强发展后劲 [1] 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船舶制造自动化率高达80%实现黑灯车间改造 [2] - 服装行业采用AI大模型平台使效率提升30% [2] - 新增钓具和房车2个省级产业大脑 [2] - 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数字领航典型案例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地位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稳居全省首位 [2] - 成功获批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 [1][2] 国际市场拓展 - 对拉美中东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2.7% 23.5%和98.4% [2] - 在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中心实现跨国合作 [2] 能源结构优化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771万千瓦占比73.48%居全省前列 [3]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3] 生态环境建设 - 修复造林4.4万亩 [3] - PM2.5浓度连续4年达世卫组织标准 [3] - 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5年保持100% [3] -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6年全省最优 [3] 试点示范项目 - 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3] - 获批全域美丽海湾建设国家级试点 [3] - 成为省级海洋垃圾循环利用试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