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油田钻探技术实现超远程操控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52
技术突破 - 璇玑系统累计传输曲线超过50万条 总数据量突破500G [1] - 井地传输速率提升40倍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 - 首次实现中国至乌干达超9000公里远程数据传输 [1] 技术应用 - 系统构建"井—地—基"全链路高速通信通道 形成端到端传控闭环 [1] - 采用流体压力波传输技术 精准命中深地靶点 [1] - 在深度超5000米复杂地质中远程操控乌干达井下设备 [1] 商业化进展 - 技术已在我国全海域及陆地油田规模化应用 [1] - 推广至印度尼西亚 伊拉克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1] - 获乌干达石油管理局高度评价 [1] 行业影响 - 实现我国油气定向钻探技术的跨越 [1] - 被誉为深地制导技术 能沿储层边界精准钻探 [1] - 克服通信干扰等多项技术难题 [1]
两项深海技术装备完成海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52
深海技术装备海试进展 - 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技术装备综合试验与检测中心首次作为独立第三方完成两项国产化装备研制项目的海试见证工作 [1] - 海试重点测试深海高分辨率前视声呐的深水环境成像功能、探测视场实时成像能力及持续工作稳定性 [1] - 海试同时完成深海原位多波长吸光度传感器的深水环境工作性能和数据采集功能验证 [1] 检测中心职能与影响 - 检测中心通过全程监督、记录与确认为国产研发类产品提供试验验证有效性、过程规范性及数据可靠性的专业保障 [1] - 该中心标志着国产深海装备性能验证服务范围从陆地延伸至深海 [1] - 未来将强化深海技术装备海上试验见证能力提升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1] 产业推动作用 - 检测中心在推动深海技术迭代升级、加速成果转化、国产化装备替代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相关进展助力海南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广西白龙核电站一期工程用海获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52
据了解,广西白龙核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200亿元,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模式推进。此次获批 的一期工程用海,将用于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广西能源结 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项目用海审批速度关乎项目落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成立重大项目用海要素保障专班,全程介 入服务,多渠道、多方式提供用海要素保障。经初步测算,今年以来,全区获批复(出让)用海项目 (含国管项目)22个,有效推动全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批复广西白龙核电站一期工程用海,批准使用海域面积236.6154 公顷。 ...
为海洋强省建设强基赋能——自然资源部服务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蹲点服务组工作见闻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37
江苏海洋经济发展 - 江苏海洋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6776.5亿元增长至2024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1] - 南通市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将沿海地区作为"下一个万亿"的最大增量,吸引大批船舶海工企业集聚 [1] - 通州湾示范区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海面积415亩,引进优质项目46个,拉动总投资553亿元 [12][13] 重大项目进展 - 中石油蓝海新材料基地项目总投资500亿元,计划2026年6月投产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后续将新建125万吨/年乙烯装置 [4] - 启东惠生海工装备基地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200亿元,可年产2~3艘中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 [9] - 钦实佳美能源科技正在建设全球首创全海域养殖深水重器"湛江湾1号"和自升式多功能海上居住平台 [12] 政府服务措施 - 自然资源部蹲点服务组进驻江苏后已解决问题20个,召开座谈会19场,调研项目28个,收集意见建议71条 [2][8] - 南通市创新"项目入库即提供服务"机制,今年已获批建设项目用海21宗,节省流转时间15天以上 [5] - 服务组采用分类处理方式:政策理解问题做好解读,操作路径问题协调部司局指导,新政策问题收集地方建议 [9] 产业转型升级 - 蓝海新材料项目将推动长三角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4] - 惠生海工承接国内单个造价最高船舶订单(20亿美元),助力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 [10] - 通州湾示范区目标实现"三年千亿,五年两千亿,2035年撑起全市万亿绿色临港产业半壁江山" [10]
广东已创建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02:24
海洋牧场建设成效 - 广东创建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覆盖海域面积1097.2平方千米 [1] - 投放人工礁体1.7万余个 总体积达56.2万空立方米 [1] - 人工鱼礁建设推动渔业资源恢复速度加快 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1] 增殖放流实施成果 - 2021至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约11亿单位 包括经济物种和珍贵濒危物种 [1] - 增殖放流后拖网海域渔业资源密度达本底调查的1.5倍以上 [1] - 重要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资源贡献率超过2% 产生良好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 [1] 生态资源养护措施 - 广东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双重生态养护策略 [1] - 将增殖放流生态功能置于首位 科学规范组织全省实施 [1] - 措施有效加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 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1]
河北张家口加强地灾防治确保安全度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8 03:13
地质灾害防治部署 - 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部署地灾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向各县(区)派驻20名地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 [1] - 公司从六方面加强地灾防治工作:强化监测预警、高效应急处置、开展紧急避险转移、加强值班值守、争取项目支持、加强跨区域协作 [1] - 公司主动对接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结合山区地形特点制定差异化防范方案 [2] 具体防治措施 - 公司强化培训演练,模拟强降雨导致滑坡场景,检验预警发布、群众转移、抢险救援等环节响应效率 [2] - 公司领导带队实地检查张北县草原天路5处滑坡地灾隐患点,强化与交通部门协同合作 [2] - 公司着力加强排水设施建设与维护,在关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对隐患结构进行稳固处理 [2] 未来工作计划 - 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标准做好地灾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安全度汛提供保障 [2]
山西厅调整上收四矿种出让登记权限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8 03:13
矿产资源管理权限调整 -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将陶瓷土、耐火黏土、高岭土、铁矾土等4个矿种的出让登记权限上收至省厅 [1] - 同步上收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等事项的管理权限 [1] - 通过源头管控推动过程监管有力、有效落实 [1] 矿业权处置原则 -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实施管控措施 [2] - 原有市局发证的4个矿种矿业权经省厅认定后分类处置 [2] - 新立矿业权一律由省厅负责出让登记管理 [2] 矿产资源开发政策 - 新立矿业权需以铝土矿为主矿种整体出让 [2] - 矿业权有效期届满后可能不再延续 [2] - 省厅将全面履行出让登记和属地监管职责 [2]
国际期刊《自然》聚焦中国南极考察展示秦岭站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8 01:40
南极科研发展 - 中国在过去10年南极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并于2024年启用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1] - 秦岭站是中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且地理位置优越可应对当前南极科研挑战[1] - 新西兰专家评价该站特别适合研究南极深底水形成机制及磷虾企鹅鲸类等极地生物多样性[1] 绿色能源技术 - 秦岭站安装清洁能源系统包括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电池与氢储能装置[1] - 清洁能源系统预计满足超过50%能源需求并已累计发电超26万千瓦时[1][2] - 该能源系统年节省燃油超150吨展示绿色低碳极地科研技术创新[2] 国际科研贡献 - 美国计划2026年大幅削减极地科研预算而中国持续投入有望填补全球科研空白[2] - 韩国专家强调中国加大科研力度可接替关键科研任务确保研究连续性[2] - 中国积极参与南极科研为全球科学界注入新希望并推动国际合作应对气候生态挑战[2] 科研领域规划 - 秦岭站正开展站内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且首个越冬考察任务已过半[2] - 未来将开展海洋与陆地生态海冰地球物理等多领域研究[2] - 研究成果将为全球气候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2]
部第二地形测量队启动陕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更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5 08:17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更新工作 - 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启动陕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更新工作,涵盖7大类23项核心内容,包括主要致灾数据、承灾体数据、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数据、重点隐患数据、历史灾害数据、评估与区划产品数据及基础底图 [1] - 数据更新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全域更新,最终形成覆盖全省107个县(市、区)的标准化数据包,汇交至国家减灾委办公室 [1] - 采用"三级联动"机制推进工作实施,统筹制定全省数据更新技术标准并组织专题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数据更新、采集和系统录入 [1] - 开展"双核查"(系统校核+实地抽检)工作,确保技术流程及数据质量符合要求,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对各县(市、区)汇交数据开展全面质量检查 [1] 数据更新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 - 实时跟踪数据更新进度及质量情况,充分利用软件辅助质检,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2] - 对数据采集、更新及入库等各环节实施全流程技术指导与监督,保障数据采集精准、更新合理、录入规范 [2] - 严格落实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数据保密管理制度,加强保密培训、严防数据泄露 [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坚持"质量为先、安全为要、应用为本"的工作原则,高质量完成全要素数据的更新及质检工作 [2] - 为构建陕西省"全灾种、大应急"防控体系提供坚实稳固的数据要素保障 [2]
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5 04:06
核心观点 - 三大协会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 呼吁公众提升旅游保护意识 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环境 [1][2] - 倡议提出五点具体行动准则 涵盖生态文明践行 山林安全守护 自然尊重 绿色低碳旅游及无痕理念传播 [2] - 通过整合林草资源管理 旅游产业和户外运动团体资源 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旅游实践 [2] 倡议背景 - 在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发起倡议 强调绿水青山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 [1] - 近年部分山林因人为采挖植物菌类遭到破坏 垃圾丢弃 刻画痕迹和随意践踏造成生态压力 [1] 具体行动准则 -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以观察者 体验者 保护者身份融入自然 与山林和谐共处 [2] - 遵守自然保护地和林区规定 严防森林草原火灾 避免进入生态敏感脆弱区和未开放区域 [2] - 不采挖野菜药材花卉菌类 不攀折刻划破坏林木 不投喂惊扰捕捉野生动物 不污损破坏自然遗迹和文物古迹 [2] -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将废弃垃圾带离山林 优先选择耐受性强的地面活动或露营 [2] - 保持文明有序旅游行为 善意劝阻不文明行为 培育绿色可持续的无痕旅游文化 [2] 行业意义 - 随着旅游强国建设推进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的统筹愈发关键 [2] - 需要政府 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共同践行 通过多领域资源整合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