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自然资源报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矿业驶入绿色发展快车道 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总数跃升至一百一十二家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7:18
同时,创新激励机制,会同发展和改革、生态环境、财政、税务等部门印发文件,鼓励引导矿山企业积 极投身绿色矿山创建,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建立"绿色矿山投融资项目库"投融资对接平台,打通全 省绿色矿山建设项目融资对接渠道,吸引和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矿山建设,目前已成功入库评审项目 24个,成功授信项目14个,累计授信金额52亿元,投放贷款金额25.15亿元;初步建成省绿色矿山管理 系统,加强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推进有序、监管高效。 为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甘肃厅按照"严格把关、宁缺毋滥、强化监管、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 绿色矿山遴选,今年遴选通过绿色矿山78座,其中23座已公告入库;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履行绿色矿山建 设义务,明确建设任务和进度;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全省372家矿山补充签订绿色矿山建 设合同,全面推进生产矿山按照合同规定时限建成绿色矿山,新建矿山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与运 行。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日前透露,近年来,该厅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与保护全过 程,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2家矿山企业入选绿色矿山名录,其中国家级绿 色矿山22 ...
人物访谈丨在沙漠“种太阳”,分几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18
光伏治沙技术原理 - 光伏阵列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和降低近地表风速来改变气流运行 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改善植被生长条件 [3] - 光伏板遮阴效应使土壤水分相对改善 促进地表沙物质固定和风沙活动强度降低 [3] - 围栏设施具有封育作用 能消除人类扰动和放牧取食 进一步促进生态恢复 [3] 应用前景与地域适应性 - 年降水量大于200毫米的半干旱/半湿润区具有良好生态恢复潜力 可发展光伏+牧业模式实现牧光互补 [5][6] -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干旱区需配置机械防沙设施 因光伏板会加剧板下风蚀和板间堆积 [5][6] - 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极端干旱区几乎无生态改善作用 且光伏电站面临严重风沙灾害威胁 [5][6] 当前实践问题 - 存在功能认知误区 将防风与固沙作用混淆 未界定最适宜环境条件导致部分电站遭受风沙危害 [7] - 对治沙作用范围认识不足 缺乏对周边风沙治理的规划设计 [7] - 干旱区光伏抽水灌溉模式缺乏实用性考量 尚未实现规模推广应用 [7] 技术发展瓶颈 - 光伏发电受上网外送通道限制 产生较高比例弃电现象 制约科学应用 [8] - 需加强风沙环境电站安全技术研究 探索发电-生态-产业多模式协同技术 [8] - 亟待建立技术示范样板和系统监测体系 制定光伏治沙技术规范 [8]
“两山”理念20年丨光伏与草原的蓝绿交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05
政策规划与项目背景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三部门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推动光伏建设与荒漠治理深度融合 [1] -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创新"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新模式,2024年治沙面积达58.3万亩 [6][15] - 2024年内蒙古实施防风治沙和风光电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8万亩,配建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24] 光伏治沙项目详情 - 中广核科右中旗防沙治沙和风光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治理沙地1.13万亩 [6][15] - 项目采用"草光互补"生态治理模式,光伏板间种植耐旱牧草,植被覆盖率从沙地提升至70% [6][17] - 兴安盟光伏可开发规模1100万千瓦,年均水平面总辐射量1648千瓦时/平方米,光伏发电年平均利用时间超1510小时 [23] 技术模式与生态效益 - 光伏阵列通过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地表风速30%以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水分改善20%以上 [9][10] - 采用黑麦草、狗尾草、紫花苜蓿等耐旱草种,通过调整光伏板倾斜角度优化遮光率 [7][16] - 光伏板清洗水对落水点周边集中补灌,使沙地具备发展生态产业可能 [10] 经济效益与产业协同 - 项目以工代赈雇佣当地牧民,安装一组光伏板工资1200-1300元,熟练工日收入可达1800元 [19] - 突泉县分布式光伏帮扶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26.13兆瓦,采用700瓦特双面双玻单晶硅组件 [23] - 兴安盟2025年计划实施光伏项目7个,年度投资10.34亿元,并开展光伏治沙碳汇核算交易 [21][24] 区域发展与应用前景 - 兴安盟已建成125.1万千瓦光伏,实现光伏治沙14万亩 [23] -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光伏电站可激发自然生态恢复潜力,促进天然植被恢复 [11] - 发展"光伏+牧业/农业"模式,在板下种植经济作物,形成生态经济复合区 [11][21]
深圳出台碳汇履责实施意见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05
政策框架与适用范围 - 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适用认购碳汇履责方式的实施意见(试行)》推动以自愿认购碳汇替代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1] - 坚持生态修复优先原则 明确认购碳汇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后果与"固碳增汇"目标具关联性的案件 [1] - 林业管理部门对无法直接恢复的林木毁坏案件 可准许以认购碳汇替代履行"补种树木"等行政修复责任 [1] 市场机制与实施规范 - 要求认购和核销碳汇产品必须在正规碳市场交易平台进行 确保合规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2] - 明确认购金额测算依据 探索将认购碳汇履责方式引入行政执法体系 [1] 司法协同与发展方向 -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落实"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 依法审理涉碳纠纷 [2] - 强化生态环境资源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治理 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 为探索深圳特色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提供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2]
四川成都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定位站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05
生态系统观测站建设 - 四川成都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建立 填补四川在城市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空白[1] - 采用一站三辅多点式布局 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和发展中心共同建设[1] - 聚焦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结构 自然与人工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生态服务功能研究[1] 研究功能与影响 - 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 - 着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和四川省生态系统网络建设水平[1] - 助力宜居城市建设和居民健康福祉提升[1]
湖北首次记录彩鹮繁育全过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6:05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翔表示,近3年,湖北多地记录到彩鹮短时间出现。像这次历时3月有余,完整 记录到一对彩鹮的繁殖全过程还是首次,对研究彩鹮对生存、栖息条件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 重大意义。 据悉,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候鸟迁徙中线重要的越冬地和繁殖地,2023年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 国家重要湿地。目前,湿地公园内分布有植物441种、鸟类1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 彩鹮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金属光泽,享有"湿地彩虹"之美誉。 作为朱鹮近亲,彩鹮现存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故被称作"鸟中大熊猫"。彩鹮在我国一度销声匿迹。 2009年,消失多年的彩鹮首次在四川成都现身,此后又在全国多地重现,但稳定繁殖并形成家族群活动 的记录仍很罕见。 今年4月底,崇湖湿地工作人员巡湖时首次发现两只彩鹮出双入对。4月底~8月初,这对彩鹮频繁 往返于繁殖区域、湿地公园及周边的滩涂、河塘、虾池、稻田,当地观鸟协会会员和爱鸟人士记录下大 量影像资料。公安县相关部门立即划定核心保护区、设置警戒线、加大巡护力度、严控周边噪声活动, 为彩鹮营造安全环境。 近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观鸟协会会员和爱鸟人士历时3个 ...
河南新乡凤泉区局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2:12
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 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自然资源局组织党员干部赴平原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3] - 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 讲述因贪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及对家庭社会的巨大伤害 [3] - 参观服刑人员生活区及劳动改造区 了解日常改造情况 体会自由珍贵与违法犯罪代价 [3] 活动成效与表态 - 活动带来强烈心灵震撼 干部职工表示将保持清醒头脑 加强党性修养 [3] - 承诺遵守党纪国法 抵制诱惑 做到廉洁从政依法办事 [3] - 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
以案说法|非法获取审批手续盗采泥炭土的行为构成非法采矿罪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2:12
吉林省通化铁路运输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魏某国等七人以非法采矿为目的,以清淤的行为掩 盖非法采挖泥炭土的犯罪行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的破坏,已构成非法采 矿罪,遂判处被告人魏某国等七人一年四个月至四年六个月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没收 违法所得。扣押在案的泥炭土由扣押机关通化县公安局依法处理。吉林省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 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案例一 魏某国等七人非法采矿案 【基本案情】 2019年,被告人魏某国、张某、吕某三人合谋出资,以被告人张某的名义低价承包水库,以为 水库清淤为掩饰盗采泥炭土。2022年8、9月间,被告人魏某国为盗采泥炭土,在被告人杨某志的 帮助下,非法获取了水库的清淤手续。后被告人魏某国等人以清淤的名义非法采挖泥炭土,并通过 拍卖取得案涉泥炭土。经测量评估,被告人魏某国等七人共盗采泥炭土81035.6立方米,价值 584.96万元。 【裁判结果】 本案系人民法院依法打击非法获取审批手续盗采泥炭土的刑事案件。泥炭土富含有机质,是我 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珍贵的黑土土壤资源。近年来,非法开采泥炭土呈现犯罪手段多样化特点, 由" ...
安徽太湖局聚合执法力量提升监管效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2:12
执法机制创新 - 设立执法监察股作为指挥中枢 打破审批与执法壁垒 建立牵头股室+业务骨干+属地所协同机制 [1] - 通过12次联合研判和8宗复杂案件协同攻坚 实现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质变 [1] - 推行发现-核查-查处-处罚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将执法成效纳入股室考核硬指标 [2] 执法效能提升 - 全县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同比下降25% 案件查处周期缩短30% [1] - 精准解决21起违法苗头问题于萌芽状态 通过月均12次动态巡查捕捉有效线索19条 [1][2] - 在27个项目审批环节提前介入 成功拦截处置7起潜在违法行为 [2] 科技赋能执法 - 借力数字太湖平台打造数据比对+靶向巡查智慧执法模式 [2] - 通过平台预警+实地核验无缝衔接 快速制止14起违法行为 [2] - 实现从被动查处向主动防控的监管方式跃升 打通执法改革最后一公里 [2] 党建与能力建设 - 组建执法监察党支部 以党旗红资规好品牌引领组织优势转化 [1] - 依托三会一课和资规夜校开展12次以案学法研讨和8次现场实训 [1] - 实现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 锻造党建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执法先锋队 [1]
广东开展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情况执法检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2 02:12
执法检查范围 - 执法检查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及汕头 汕尾 阳江 湛江 茂名 潮州 揭阳7个沿海市 [1] 规划引领要求 - 检查粤港澳大湾区岸线规划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的优势与不足 [1] - 评估建成世界级海洋城市风貌的推进情况 [1] - 核查各地是否制定科学合理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1] - 检查规划协同推进实施情况 [1] 生态优先重点 - 检查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1] - 核查海岸线分类分段精细化管理实施情况 [1] - 评估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1] - 检查海岸线修复工作开展情况 [1] 空间布局优化 - 解决粗放利用 低效利用 无序利用等岸线使用问题 [1] - 检查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实施情况 [1] - 核查沿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1] 协调联动机制 - 检查涉海联合审批与联合监管存在的问题 [1] - 核查占用损害岸线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 [1] 岸线管控目标 - 坚决腾退低效用海 [2] - 强化岸线精细化管控 [2] - 采用战略留白思维推动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2] - 确保2025年年底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