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巨潮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万安科技向同川科技增资2000万元,持股比例为2.72%
巨潮资讯· 2025-09-15 02:55
投资交易 - 万安科技以增资形式向同川科技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 其中2210342元增加注册资本 其余17789658元计入资本公积[2] - 增资前同川科技投前估值为人民币7亿元 增资后万安科技将持有同川科技2.72%股权[2] - 增资完成后同川科技注册资本由77361956元增加至81230054元[2] 公司财务与经营 - 同川科技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21634948.32元 净资产59457780.92元[4]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增长至169717268.13元 净资产99433159.99元 营收36132482.31元 亏损24620.93元[4] - 产品已获得多家知名机器人客户认可 在新结构、新材料、轻量化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3] 战略布局 - 万安科技通过投资实现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向机器人业务的战略拓展[3] - 投资旨在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协同与产业融合[3] - 公司对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4] 标的公司概况 - 同川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3日 注册资本77361956元 法定代表人为沈晓龙[3] - 专注于谐波减速器及机电一体化关节技术的研发与生产[3] - 产品凭借出色性能和成本竞争力获得市场认可[3]
盛视科技拟3000万元投设机器人公司,加速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
巨潮资讯· 2025-09-15 02:48
公司战略布局 - 盛视科技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盛巧机器人有限公司 持有100%股权[2] - 新子公司将承接法国子公司生产职能及部分研发职能 建立国内外业务联动机制[2] - 通过设立独立运营主体加速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 优化供应链和研发机制[2] 资产整合与业务协同 - 公司于2025年7月竞拍获得Aldebaran公司机器人核心资产(含Nao、Pepper等系列)[2] - 法国子公司作为资产运营主体 与国内新设子公司形成协同效应[2] - 新平台为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业务投入奠定基础 打造独立运营体系[2] 经营范围覆盖 - 盛巧机器人公司业务涵盖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 人工智能硬件销售 电子元器件制造[3] - 涉及伺服控制机构制造 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开发等领域[3] - 包含进出口业务 技术服务 自有资金投资等多元化经营权限[3] 业务发展目标 - 设立子公司对拓展新业务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3] - 公司将利用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加速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3] - 旨在创造新利润增长点并为股东提升价值[3]
达实智能中标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助力打造超大研发中心
巨潮资讯· 2025-09-15 02:40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小米武汉二期智能化项目合同 合同金额2386.9万元 [2] - 项目工期222日历天 采用按进度付款方式 [2] - 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0.75% 对利润无重大影响但有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 [4] 项目技术方案 - 提供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包含信息发布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 [2] - 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设备设施 空间环境 人员流动的综合分析及能耗数据实时统计预测 [4] - 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实现三防管控 为科技园区赋能 [4] 市场战略布局 - 此次合作巩固公司在华中地区市场地位 是智慧空间服务领域的重要突破 [2][4] - 公司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 200多个城市 3000多个项目 [3] - 在武汉地区曾承接劲牌置业 联影医疗总部基地等标杆案例 [3]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企业构建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 [4] - 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通过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园区数字化建设 [4] - 企业园区及总部数字化平台建设被视为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 项目规模特征 - 小米武汉科技园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 包含9栋办公楼和3栋公寓楼 [2] - 项目涵盖行政办公 实验 数据中心 汽车交付中心 小米之家等多种业态 [2] - 定位为超大研发中心 聚焦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优势 [2]
三星电子拟扩大京东方液晶面板采购量 明年份额或增至10%
巨潮资讯· 2025-09-14 14:49
三星电子与京东方合作动态 - 三星电子正与京东方商讨明年电视液晶面板供应 计划采购量超过400万块 占三星年度总采购量4000万块的10% [2] - 京东方份额预计从今年4%提升至明年10% 可能取代LG Display在三星供应链中的位置 [2][3] - 双方合作规模虽未达历史峰值1000万块 但显示出回暖并逐步扩大趋势 [2] 三星电子面板供应链结构 - 主要供应商包括TCL华星光电(800-900万块) 惠科(600万块) 以及夏普 群创光电和友达光电 [2] - 华星光电供应数据包含从LG Display收购的广州液晶工厂产能 [2] - 当前供应商份额:华星光电19% 夏普18% 惠科15% 群创光电14% 友达光电14% LG Display 11% 京东方4% [3] - 京东方份额若提升至10% 将导致供应链结构明显变化 [3] 技术路线与产能布局 - 京东方供应面板主要采用IPS技术 全球仅LG Display和京东方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 [3] - 华星光电通过收购LG广州工厂获得IPS产能 可能改变三星IPS电视面板供应格局 [3] 合作背景与市场环境 - 双方高层于7月初进行面对面会谈 推动采购计划 [3] - 京东方曾在今年5月提出2026至2028年间供应超过2000万块面板的计划 [3] - 三星电子将今年电视出货目标从3800万台下调至3600万台 预计实际出货约3000万台 [3] - 2023至2024年三星电视年出货量预计均维持在3000万台水平 [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作体现三星电子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以及对大陆面板制造商技术能力和产能的认可 [4] - 动向将对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4]
JDI宣布延后剥离车载显示业务
巨潮资讯· 2025-09-14 14:49
公司分割计划调整 - 原定2025年10月1日成立的车载显示子公司AutoTech推迟至2026年4月1日生效 [1] - 延期决议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系基于结构改革所需体制建设及客户协商进展的评估结果 [1] - 延期半年旨在为组织调整和合作衔接争取更充分准备时间 确保子公司未来独立运营基础稳固 [1] 业务战略重点 - 车载显示业务被视为重要发展方向 公司将持续推进该领域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2] - 公司分割计划最终目标仍为支持长远战略实现 目前正评估延期对2026年3月财年合并业绩的潜在影响 [1][2]
大恒科技战略转型再落子:拟出资6亿元在沪设立半导体子公司
巨潮资讯· 2025-09-14 14:35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6亿元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恒芯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从事半导体相关辅助设备业务 [1] - 此次投资旨在拓展半导体及新兴产业领域业务布局 推进战略转型并寻求新增长点 [1] - 设立子公司有助于完善半导体行业和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实现多维度业务突破 与公司科技IP资本化战略密切相关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4亿元 同比增长6.89% [1] - 归母净利润为-274.05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72.27% 但未扭转亏损局面 [1] - 公司核心业务表现持续承压 营收保持增长但盈利未能有效改善 [1] 技术基础与协同效应 - 公司在量子通信 AI视觉等领域已有相当技术积累 [1] - 现有技术资源有望与半导体辅助设备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1] - 为切入高壁垒设备赛道提供一定支持 [1] 行业竞争格局 - 半导体设备领域尤其是光刻 刻蚀等核心模块及子系统国产化率仍低 [2] - 技术门槛极高 海外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 - 市场竞争激烈 新业务培育期长且研发投入大 [2] 发展挑战 - 作为新进入者需有效整合技术资源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2] - 需构建市场认可度 面临诸多挑战 [2] - 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曲线增长尚需持续观察 [2]
北方华创/广钢气体等四企联合转让芯链融创15.7%股权 半导体产业协同平台生变?
巨潮资讯· 2025-09-14 14:28
公司股权转让 - 北方华创 广钢气体 有研亿金 京仪自动化四家企业拟共同转让芯链融创15.7%股权 转让底价合计1785.17478万元[1] - 转让方均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企业 分别涉及设备 气体供应 材料及装备领域[2] 公司基本情况 - 芯链融创成立于2020年8月 由26家国内半导体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平台型公司[1] - 公司旨在推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技术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服务 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助力产业自主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营收为零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为468.25万元 资产总计约1亿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仍无营收 利润仅0.01万元 负债为零 所有者权益保持在1亿元水平[2] 产业投资布局 - 2020年9月公司以1亿元领投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 获得5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 - 中芯国际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5% 并列第二大股东[1] 战略意义 -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 为国产设备材料及零部件提供测试验证平台[1] - 该平台对提升产线效率 降低制造成本具有战略意义[1] 行业背景 - 半导体产业正处关键发展期 产业链合作与生态建设成为突破海外技术封锁的重要路径[2] - 芯链融创作为多方共建平台 其股东结构变动受到业内密切关注[2]
【IPO一线】上交所:优迅股份将于9月19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巨潮资讯· 2025-09-14 14:15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37次审议会议公告显示,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简 称:优迅股份)将于9月19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其中,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的收入分别为29,278.47万元、27,274.74万 元、34,032.72万元,占主营业务 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2%、87.15%、82.92%, 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优迅股份称,2023年,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较上年下降2,003.72万元,同比下降 6.84%,主要系 2022年前三季度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该类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略高,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芯片供应 紧张情况较上年有所缓解,同时行业转向收缩状态,加上部分产品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使得2023年平均 销售单价 略有降低;同时受到下游客户库存及终端运营商建设节奏放缓的影响,相关产品采购数量下 降。2024年,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收入较上年增加6,757.98万元,同比上升 24.78%,主要系伴随运营商 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推广,推动"千兆+FTTR"连接升级,相关产品市场需求上升、客户范围拓展, 出货量增加。 优迅股份作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 ...
【IPO一线】终止创业板IPO后 鹰峰电子再次开启上市辅导
巨潮资讯· 2025-09-14 13:35
IPO进展 - 公司已聘请国泰海通证券作为IPO辅导机构并于2025年9月签署上市辅导协议[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但于2024年7月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1]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在新三板二次挂牌证券代码874717[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国内领军企业从事电容电感母排电阻等产品研发生产[2] - 公司深耕行业20年在上海安徽建有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具耐高温高压大电流低噪音等特性[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工业自动化等电力电子领域[2] 客户与合作 - 工业自动化与风电光伏领域客户包括维斯塔斯阳光电源丹佛斯汇川技术施耐德电气ABB等[3][4] - 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比亚迪博格华纳雷诺集团日本电产大洋电机等知名企业[4] - 持续开拓市场力争与更多有影响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4]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收入最近三年分别为3.23亿元9.27亿元7.78亿元[3] - 该领域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5.2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7.26%63.70%56.85%[3] - 成功配套比亚迪DM-i系列王朝系列沃尔沃XC系列广汽埃安系列长城哈弗系列小鹏X9理想L系列等多款车型[3]
荣耀X70:千元机市场最“靠谱”的选择
巨潮资讯· 2025-09-14 09:5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 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电池技术 在手机续航赛道持续突破[1] - 荣耀X70搭载8300mAh超大容量电池 较4月发布的8000mAh机型再度提升容量天花板[1] - 在7.76mm厚度193克重量的轻薄机身中实现超大电池设计 兼顾外观设计与握持手感[1] 硬件配置与性能表现 - 采用6.79英寸OLED直屏 支持1.5K分辨率与120Hz刷新率 配备3840Hz高频PWM调光技术[1] - 搭载骁龙6 Gen4芯片 采用台积电4nm制程工艺 安兔兔跑分超88万分 性能接近骁龙7 Gen3的90万分和天玑8100的87万分[1] - 后置5000万像素主摄配备OIS光学防抖 成像能力超越同价位机型[2] 充电技术与耐用性 - 支持80W有线快充 高配版增加80W无线充电 将旗舰机档位充电能力下放至千元机[2] - 通过SGS金标五星整机综合可靠性认证 支持2.5米全角度抗跌落 远超行业主流1.5米标准[2] - 采用IP69K工业级防水标准 可应对雨天 泼溅 冲洗等多种使用场景[2]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力 - 创新应用高强度缓冲结构与防弹阻尼流体 将军工级防护技术引入规模机型市场[2] - 产品在屏幕 性能 续航 可靠性等多维度呈现突出亮点 针对需要平衡性能与苛刻使用环境的消费群体[2] - 千元机价位提供旗舰级配置 性价比表现出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