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IPO一线】终止创业板IPO后 鹰峰电子再次开启上市辅导
巨潮资讯· 2025-09-14 13:35
IPO进展 - 公司已聘请国泰海通证券作为IPO辅导机构并于2025年9月签署上市辅导协议[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申报创业板但于2024年7月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1]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在新三板二次挂牌证券代码874717[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电力电子被动元器件国内领军企业从事电容电感母排电阻等产品研发生产[2] - 公司深耕行业20年在上海安徽建有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具耐高温高压大电流低噪音等特性[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工业自动化等电力电子领域[2] 客户与合作 - 工业自动化与风电光伏领域客户包括维斯塔斯阳光电源丹佛斯汇川技术施耐德电气ABB等[3][4] - 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比亚迪博格华纳雷诺集团日本电产大洋电机等知名企业[4] - 持续开拓市场力争与更多有影响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4]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收入最近三年分别为3.23亿元9.27亿元7.78亿元[3] - 该领域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5.2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7.26%63.70%56.85%[3] - 成功配套比亚迪DM-i系列王朝系列沃尔沃XC系列广汽埃安系列长城哈弗系列小鹏X9理想L系列等多款车型[3]
主力资金丨一批热门股尾盘遭主力资金出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1:31
行业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2.78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89.48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185.06亿元 [1] - 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15.99亿元居首 医药生物净流入5.65亿元 纺织服饰/房地产/综合行业净流入均超2.8亿元 [1] - 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77.16亿元居首 计算机净流出53.67亿元 通信/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非银金融/传媒行业净流出均超20亿元 [1] 行业表现 - 9个行业上涨 有色金属/房地产/钢铁/电子行业涨幅居前且均超1% [1] - 22个行业下跌 通信行业跌2.13%居首 综合/银行/美容护理/非银金融/家用电器等行业均跌超1% [1] 个股资金流入 - 6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其中13股净流入超3亿元 [2] - 汽车零部件股山子高科净流入11.05亿元居首 当日涨停成交额52.79亿元换手率20.5% 2家机构席位净买入1.23亿元 [2] - 电机股卧龙电驱净流入8.37亿元 净流入额创2025年3月26日以来新高 [3] - 贵金属概念股湖南白银净流入5.49亿元 股价涨停 [3] 个股资金流出 - 逾14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其中15股净流出超5亿元 [4] - 立讯精密净流出25.1亿元居首 股价下跌0.36% [5] - 先导智能/新易盛/东方财富净流出均超12亿元 [5] - 阳光电源/工业富联/潍柴动力/指南针等净流出金额均超6亿元 [6]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8.33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出24.06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31.43亿元 [7] - 22股尾盘净流入超3000万元 赢合科技/ST华通尾盘净流入均超1亿元 [8] - 赢合科技尾盘"20cm"涨停 公司向匈牙利电池工厂发货设备用于40GWh量产线 [8] - 34股尾盘净流出超6000万元 其中15股尾盘净流出超1亿元 [9] - 先导智能/立讯精密尾盘净流出均超2亿元 中兴通讯/潍柴动力/中科曙光/比亚迪等尾盘净流出金额居前 [10] 政策动态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3]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3] ETF资金流向 - A50ETF(159601)近五日涨跌4.94% 最新份额27.0亿份减少44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184.1万元 [12]
湖南“用电效率”直追京沪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42
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与区域特征 - 中国7月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在全球也属首次[1] - 农业现代化 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业用电共同推动用电量增长 工业用电占半壁江山[1] -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用电量居全国前四 广东4333.2亿千瓦时 山东4117.7亿千瓦时 江苏4053亿千瓦时 浙江与江苏差距超820亿千瓦时[1] 经济大省用电与发电格局 - 广东2024年成为全国首个年用电量突破9000亿千瓦时省份 1千瓦时电支撑GDP产出约15元[2] - 山东能源 化工 机械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 用电量大 2024年发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2][8] - 山东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首次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风电光伏装机突破1亿千瓦[2] 数字经济驱动用电增长 - 浙江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232.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06% 增速在东部11省市中位列第一[2] - 浙江数据中心用电量同比增长26.12% 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超一半[3] - 算力与电力相互支撑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趋势[3] 单位GDP用电量效率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电耗平均值733.01千瓦时/万元 17省份低于全国平均值[4] - 北京 上海 湖南单位GDP电耗最低 一度电分别产生36.54元 28.14元和23.07元GDP[4] - 内蒙古 宁夏 青海单位GDP电耗最高 一度电分别产生4.54元 3.74元 3.61元GDP[4] 区域用电效率差异与产业结构 - 湖南单位GDP用电量排全国第三 2025年上半年外省购入电量228.76亿千瓦时[6] - 湖南2024年工业用电1130.1亿千瓦时占比47.6%增速仅0.5% 服务业用电567.8亿千瓦时占比23.9%同比增长16.7%[6] - 北京上海高新技术占比高 单位电量创造GDP更多[5] 新能源发电与区域电力外送 - 2025年一季度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 累计装机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14.51亿千瓦[6] - 内蒙古2024年发电量81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 风力发电1643亿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310.4亿千瓦时[7] - 内蒙古2024年外送电量308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59% 连续19年领跑全国 山东年接收300多亿千瓦时[8] 发电大省布局与资源特征 - 广东 江苏 山东2024年发电量均超6000亿千瓦时 新疆 四川超5000亿千瓦时 浙江 山西 云南超4000亿千瓦时 河北超3800亿千瓦时[8] - 广东核电发电量全国第一 四川水力发电第一 内蒙古火力风力发电第一 新疆太阳能发电第一[8] - 内蒙古计划2025年新增新能源装机4000万千瓦以上 广东新增3000万千瓦 浙江新增2000万千瓦以上 山东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2000万千瓦 安徽新增600万千瓦以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