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搜索文档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佟吉禄被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9-21 02:0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吉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1] - 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浙江省杭州市监委监察调查 [1]


“鸭脖大王”股票将被实施ST 此前一年关店4000家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5:41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虚假记载被湖南证监局合计处以850万元罚款 其中公司罚款400万元 董事长戴文军罚款200万元 财务总监彭才刚罚款150万元 董事会秘书彭刚毅罚款100万元 [1][2][3] - 虚假记载具体表现为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少计营业收入 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017年5.48%、2018年3.79%、2019年2.20%、2020年2.39%、2021年1.64% [2]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1天 9月23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缩至5% [1][3] 经营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下降52.60%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3.19亿元 同比下降19.80%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同比下降57.65% 扣非归母净利润0.27亿元 同比下降78.08% [4] - 截至2025年9月16日门店数量为10725家 较2024年6月的14969家净减少约4000家 公司未在2024年财报及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门店数量 [4] 行业环境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4.3%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非计划性购买行为减少 卤味作为非刚需消费品受明显影响 [5]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及新零售渠道分流压力 [5]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5.25元/股 总市值92.4亿元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5.23% [7] 公司背景与回应 - 公司总部位于湖南长沙 主营休闲卤制食品生产销售及连锁加盟体系运营管理 2017年3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6]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将加强法律法规及财务知识培训 推动合规建设常态化 [5][6]
药捷安康股价“牛熊转换”背后 ETF被动调仓陷“接盘”争议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5:41
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上市后股价暴涨超50倍 但随后单日闪崩53.73% 上演极致过山车行情[2] - 4个交易日内股价最大回撤幅度达78% 市值从近2700亿港元回落至594亿港元[3] - 9月12日和15日分别录得77.09%和115.58%的涨幅 16日则暴跌53.73%[5]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开发[4] -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2.52亿元、3.43亿元和2.75亿元 今年上半年仍录得1.23亿元亏损[6] - 港股IPO公开发行1528.1万股 除去基石投资者认购约979万股 实际流通股仅约549万股[6] 指数纳入影响 - 9月8日被纳入港股通及多只恒生系列指数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等[5] - 5只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净值规模合计超350亿元[7] - 最大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9月15日买入300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约2.62%[7] 市场机制问题 - 指数编制规则对新股纳入缺乏足够观察期考量 成份股调整信息未能及时透明披露[8] - 国证指数官网至9月20日仍未更新最新样本名单 成份股信息处于盲盒状态[7] - 选样方法先剔除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港元股票 再按市值排序选取前50只[8] 流动性风险 - 流通股数量较少导致股价对资金面敏感度较高 资金集中进出形成较大扰动[6] - 港股部分中小市值公司流动性不足 被动资金集中调仓导致供需严重失衡[9] - 市场建议应调整新股初始纳入比例 将流动性因素提升为核心考量指标[9]
别克至境L7亮相 上汽通用高层解密美国董事会之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4:55
上汽通用合资谈判进展 - 上汽通用合资协议将于2027年6月到期 目前正与通用汽车进行续签初步谈判 [3] - 通用汽车希望维持合资现状 美方并不想改变目前的合作状态 [3][7] - 股东双方达成共识 未来合资公司将拥有更多自主产品定义权 包括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 [2][5] 上汽通用美国之行成果 - 上汽通用高层8月赴美参加通用汽车全球董事会 展示本土研发成果超出预期 [4] -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等高层对中方的新营销方法表示关注并做笔记 [4] - 美方同意进一步开放技术权限 合资公司可自主决定技术使用 前提是保持品牌基因 [5] 上汽通用经营表现 - 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量24.5万辆 同比增长8.64% [7] - 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扭转此前亏损局面 [7] - 经营数据改善促使华尔街重新评估通用在华投资价值 [7] 至境L7产品战略 - 至境L7是首款由上汽通用自主定义的车型 定位豪华增程轿车 预售价格20万-30万元区间 [2][9] - 采用全栈自研技术 包括增程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驾系统 [4] - 将搭载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 取代通用Super Cruise系统 [5] - 计划9月28日开启预售 目标进入国内用户购车清单 [9] 中美市场差异与战略调整 - 美国电动车主要面向50岁以上精英人群 中国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 市场需求取代政策红利 [6] - 通用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接近18% 第二季度电动车销量增长111% 但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 [6] - 上汽通用研发速度获美方认可 泛亚技术中心快速推出GL8新能源产品令通用工程团队惊讶 [6] 技术研发与品牌定位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年研发成果密集推出 包括增程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和智驾系统 [4] - 至境L7提出"大别克"回归口号 旨在对标德系豪华品牌 [8] - 上汽通用开放广德试车场供业界进行车辆对比测试 展示技术自信 [8]
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完成专家评审 5款“天价”CAR-T过评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4:41
医保目录调整进展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完成专家评审阶段 此为医保局成立以来第8次目录调整 首次增设商保创新药目录[1] - 形式审查阶段共有644个药品通过 其中534个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审查 121个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审查 部分药品同时申报两个目录[1] 专家评审结果分析 - 通过专家评审的药品比例不足半数 基本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药品的专家过评率均不高[2] - 商保创新药目录评审由医保局主持 涵盖医保局/保司/高校/第三方技术公司等多领域人士[2] - 5款CAR-T药物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该类药物单针价格约100万元 叠加优惠后约50万元 此前多次尝试进入基本医保目录均未成功[2] - 商保创新药目录需经多轮筛选 某专家评审时名单仅剩55个药品(不足形式审查名单半数) 预计最终通过药品少于30个[2] 药品遴选标准 - 专家评审采用"专家意见一致率"指标 获得更多专家认可的药品通过概率更高[3] - CAR-T药物获得专家一致通过 罕见病药物被更谨慎考虑[3] - 优先考虑已纳入地方惠民保和商业健康险的药品/一类创新药/创新程度高且患者获得感强的药品[2] 创新药支付机制演进 - 商保创新药目录可能作为基本医保目录的过渡和衔接 创新药先进入商保目录 运行一段时间产生真实数据后再纳入基本医保目录[3] - 国家医保局将近期在北京组织企业现场沟通会 与拟谈判/竞价/价格协商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3]
从依赖进口到制定规则 国货品牌兔头妈妈的防蛀技术突围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4:36
一场技术突围 9月20日,兔头妈妈品牌上线首支纪录片,以真实镜头记录三年"死磕"奥拉氟防蛀技术的研发历程。 2025年9月20日,中国迎来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主题"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宣传渐次展开,而一 份关乎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的数据依然刺痛着公众神经——《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 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达34.5%。 对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2030年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的目标,还尚有距离。 但一场由国货品牌主导的儿童防蛀技术革命,正悄然改写着这一局面。 "孩子刚上幼儿园,牙齿就黑了好几颗,换了好几款牙膏都没用。"在杭州某社区口腔义诊现场,一位家 长的焦虑道出了千万家庭的共同困扰。儿童龋齿高发的背后,除了饮食习惯、口腔护理意识不足等因 素,防蛀技术的局限也是关键瓶颈。 长期以来,全球防蛀牙膏市场中,奥拉氟因优异的延展性和长效防护能力被视为"氟中黄金",但其核心 合成技术一直被欧洲三家企业垄断,国内品牌只能依赖进口原料,不仅面临涨价、断供风险,更在技术 迭代上处处受制。 此前,兔头妈妈也深陷这份"被动"。2018年这家国货 ...
创新药牛市没拉动一级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4:32
一级市场融资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事件188起,同比下降7.4%,总融资额约15.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4.5% [2] - 一级市场总融资额在2021年达到160.62亿美元的最高点后,下行趋势尚未迎来拐点 [2] - 受访者中60%认为创新药一级市场已走出谷底但不够理想,33%认为没有变化仍处资本寒冬 [2] - 89%的Biotech目前正在融资,其中63%认为融资进展"不太顺利"或"很困难" [5] - 为完成A轮融资已奔波20多个月,资金尚未落地 [1] 投资人行为与偏好变化 - 2025年以来更多合伙人级别投资人开始看项目,而去年多为投资经理 [1] - 投资人逻辑从"投教授""投PPT"转向关注商业化落地能力和"以终为始、以退定投"的产业化打法 [6] - 投资人更加倾向后期资产,关注临床数据及药物出海潜力,对早期投资较为犹豫 [8][10] - 真正热门的投资标的是即将进入IPO阶段的企业,Pre-IPO轮融资吸引民营资本甚至盲投 [11] - 融资时67%的Biotech认为主要困难是"专业壁垒高,投资人不理解创新药逻辑" [5] 企业融资挑战与应对 - 创业者需与二三十家甚至上百家机构交流才可能完成融资 [1] - 融资条件苛刻,52%的Biotech受访者指出对赌协议等是主要困难,个人连带条款和地方国资返投要求拉长融资周期 [5] - 多家Biotech为生存裁员达三分之二,或暂停推进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以保存现金 [4] - 78%的受访Biotech决定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超过66%正积极开展BD合作并将其视为主要回款渠道 [15] - 2025年完成融资的关键在于获得临床数据,证明管线商业化潜力,若只有动物数据则难以融资 [8][9] 退出渠道与压力 - 74%的Biotech受访者认为"退出渠道仍不畅通"是影响一级市场投融资热度的主要因素 [12] - 10位投资人中有8位表示退出难度较大,渠道不畅通,港股IPO开闸但需排队,A股上市仍然不易 [12] - 大量民间资金退出市场,目前依靠国资独撑大局,但国资通常不愿接手风险较大的非盈利资产 [12] - 出现新的退出方式尝试,如BD交易款项按股权比例与投资机构分成,但此类协议占比仍不到10% [14] - 私募机构有限合伙人因35%的最高标准个人所得税,投资意愿下降 [12] 募资环境与国资角色 - 10位投资人中有6位认为当下募资比较困难,LP首要关注DPI和退出情况 [14][15] - 国资母基金越发注重穿透管理和CVC模式,要求先有产业大企业作为子基金主要投资人 [15] - 国资LP面临监管压力,为避免亏损加强对GP审核干预,甚至直接穿透到被投企业进行管理 [13] - 募资难度加大,评估重点从团队能力转向GP手头项目或LP对项目的控制力 [15] 行业未来隐忧与展望 - 当前BD交易热潮主要依赖前几年储备,未来可能面临青黄不接局面,原因在于投资不足 [17] - 基因疗法等领域国内外融资事件数量接近,但2025年上半年国外融资总金额7.2亿美元,国内仅0.6亿美元,相差12倍 [17] - 2022年至2025年初创公司基本拿不到融资,基因编辑、小核酸等先进赛道投入不足,存在技术落后风险 [17] - 创新药二级市场热度传递到一级市场需要时间,政策和发行环境改善及二级市场高回报案例是回暖关键因素 [18] - 创业者减少,投资逻辑从投公司变成投管线,行业长期繁荣需重视创始人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 [18]
梧桐科技发布TTi AI座舱升级方案 全面链接腾讯生态 量产车即将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3:12
此次发布会,梧桐车联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以AI为核心",产品也实现升级。梧桐科技CEO曹斌表示,"当前,AI正在展现出其'入口化'和'主动化'的特征, 正在全面取代过去的交互逻辑,汽车座舱以往格局将被颠覆。"因此,TTi AI座舱制定了新目标:围绕可控感、熟悉感和松弛感,聚焦于TTi OS、TTi Sound、TTi Vision、TTi Eco 四大业务线,充分依靠腾讯的技术底座,融入更多的IP和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曹斌在今年5月刚就任梧桐科技CEO,原梧桐科技CEO蔡勇(Tony)则回归长安汽车体系。曹斌此前任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 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首届轮值主席。其技术背景被认为将有助于推动梧桐科技全栈式智能座舱的技术迭代以及业务拓展。 去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梧桐科技发布了第三代"TTi AI座舱解决方案"的规划。时隔一年,"TTi AI座舱解决方案3.0解决方案"落地产品正式发布, 量产车型即将上市。 梧桐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刘铜阳表示,新一代TTi AI座舱将从三个维度提供安全感:首先是对道路的绝对"可控",基于舱驾一体导航、数字孪生桌面和车道级 导航等产品,用户能清晰掌握行 ...
上汽乘用车俞经民:实体营销公司即将成立 全面向to C转型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13:07
营销体系变革 - 上汽乘用车设立独立销售公司即国内消费者业务集团CBG 由俞经民和张亮共同牵头负责筹备 [2] - 新营销公司采用Product Marketing Sales结合的方法论 销售网络继续突破并保留经销商合作 to B和to C同步推进 [2] - 国内CBG三大使命包括打通产品端到端 彻底to C转型 提升产品销量利润和平均售价 [3] 产品战略转型 - 荣威品牌进行to C转型 通过推出新产品检验市场反馈 [3] - 学习华为小米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营销方法 包括发布会形式 销售网络建设 服务承诺和用户需求响应机制 [5] - 公司承认混动技术领先但销量不及预期 认为营销能力是关键制约因素 [5] 新产品特性 - 荣威M7 DMH正式上市 推出3款车型 官方指导价9.78万元至11.48万元 限时优惠价8.58万元至10.28万元 [3] - 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理解准确率较传统模型提升14倍 覆盖15大核心场景 支持多轮上下文对话 [3] - 配备全景沙发躺椅 后排腿托视野角度增加38% 结合mCDC动态悬挂系统提升乘坐舒适性 [4] - 座椅采用多重新材料 实现背腰腿三维支撑 兼顾舒适性支撑性与耐用性 [4] 用户体验升级 - 将内饰座舱硬件三大件整合为统一体验体系 针对家庭用户需求在10万级产品中实现舒适性突破 [4] - 智能交互系统具备模糊语义理解能力 可准确处理倒装句否定句和多意图指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