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业(600211)

搜索文档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开启与西藏药业和康哲药业的全面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9-30 02:42
9月30日,锐正基因(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总额为7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与A轮融资投资方西藏 药业(600211.SH)与康哲药业(867.HK)启动全面战略合作。 ...
西藏药业: 转型再出发 双路径发力构建新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1:3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5年再次努力转型 大方向是新质生产力 小方向是创新药[1] - 公司以新媒体营销与创新药研发为双轮驱动 全面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 - 公司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双路径发力[3] 财务表现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营业收入从5.21亿元增至28.0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4%[2]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净利润从0.92亿元增至10.51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63%[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5%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45%[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23% 扣非净利润增长3.69%[3] 投资与并购 - 公司拟以6000万美元投资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将持有其40.82%股权[1] - Accuredit核心资产为锐正基因 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研究[1] - 并购锐正基因是公司外源性增长的重要抓手 开启从0到1的创新探索[3]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包括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新活素 藏药诺迪康 国际心血管药物依姆多[2] - 诺迪康和金罗汉两个产品已具备重新爆发和增长机会[3] - 计划推进新活素的海外临床研究 尝试海外市场[3] 锐正基因技术平台 - 锐正基因聚焦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5] - 建立产业级端到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拥有基因编辑和递送专利技术[5] - 碱基编辑器已获美国专利[5] - 通过基因可逆性技术和高饱和剂量脱靶检测提升安全性[6] 研发进展 - 主要在研产品ART001针对ATTR 已在中国和美国获批IND[5] - ART001正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5] - ART0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5] - ART002尚未取得临床批件[5] 行业前景 - 基因编辑技术效果不可逆 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6] - 国际上需等待2年到5年临床数据验证安全性[6] - 安全性得到确认后可应用于多种大病种 慢病领域应用较谨慎[6]
转型再出发 双路径发力构建新增长曲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进行战略转型 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创新药方向[1] - 公司通过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双路径发力 以新媒体营销和创新药研发为双轮驱动[1] - 公司已基本完成从1到10的内源性增长目标 正为实现从10到100的规模化增长奠定基础[1] 财务表现 - 公司过去10年(2015年-2024年)营业收入从5.21亿元增至28.0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8.34%[2] - 同期净利润从0.92亿元增至10.51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7.63%[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5%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45% 较2023年112.49%的增速大幅放缓[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23% 扣非净利润增长3.69%[2] 投资布局 - 公司以6000万美元投资Accuredit Therapeutics Limited 获得40.82%股权[1] - Accuredit核心资产为通过VIE架构控制的锐正基因 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研究[1] - 锐正基因成立于2021年 聚焦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4] 产品管线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新活素"、藏药"诺迪康"、心血管药物"依姆多"及多个国家级中药品种[2] - 锐正基因主要产品ART001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 已在中美获批IND 正在中国开展I/IIa期临床试验[4] - ART001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 ART002尚未取得临床批件[4] 技术优势 - 锐正基因建立产业级端到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平台 开发出系列基因编辑和递送专利技术[4] - 碱基编辑器已获美国专利 通过基因可逆性技术和高饱和剂量脱靶检测提升安全性[4][5] - 基因编辑技术特点为效果不可逆 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 需2-5年临床数据验证[5] 增长战略 - 公司计划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包括内源性增长和外源性增长两个维度[3] - 内源性增长侧重稳定新活素基本盘 重塑现有产品价值 诺迪康和金罗汉产品已具备重新爆发机会[3] - 外源性增长通过研发投入、并购及创新产品布局 计划推进新活素海外临床研究[3] 管理团队 - 锐正基因CEO王永忠曾任苏桥生物CEO、先声药业总裁、康弘生物CEO及美国健赞公司科学家[4] - 公司看重锐正基因的国际化视野可赋能海外拓展 其研究方向紧跟生物医药前沿趋势[4]
西藏药业(600211) -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24 09:0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10月10日15:00 - 16:00召开[2][4]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地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4] - 公司董事长等参会,投资者可提前发问题至邮箱[2][4][5] 报告与公告时间 - 公司于2025年8月16日披露半年度报告[2]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8]
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低,博瑞医药跌超8%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21
创新药概念股市场表现 - 博瑞医药股价下跌超过8% [1] - 西藏药业股价下跌超过7% [1] - 福元医药、振东制药、迈威生物等创新药概念股均出现下跌 [1]
医药行业周报:把握结构性机会,优中选优-20250921
华鑫证券· 2025-09-21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8] 核心观点 - 创新药出海是产业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72笔,超2024年全年一半,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单笔超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2] - 小核酸药物出海实现突破,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潜在里程碑价值高达52亿美元,迈威生物授权心血管双靶点siRNA创新药[3] - 世界肺癌大会上国产ADC数据表现突出,复宏汉霖HLX43在NSCLC患者中ORR达28.6%-60%,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奥希替尼ORR达100%[4] - 胰淀素类似物单药减重III期数据读出,诺和诺德cagrilintide治疗68周平均体重减轻11.8%(12.5kg)[5] - CXO行业有望逐步恢复,2025H1 License-out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普蕊斯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40.12%[6] - 2025年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结束,基本医保目录535个通过形式审查,商保目录121个通过[7] 创新药出海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72笔,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2]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39.77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1.50倍[2] - 小核酸领域出海突破,舶望制药与诺华合作潜在价值52亿美元,迈威生物授权心血管双靶点siRNA创新药[3] - 国产ADC数据靓丽,复宏汉霖HLX43在NSCLC患者中ORR达28.6%-60%,百利天恒双抗ADC联合奥希替尼ORR达100%[4] - 全球ADC交易数量稳定上升,中国企业License-out获全球认可,启德医药与Biohaven合作创130亿美元历史新高[4] 技术领域突破 - 小核酸药物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取得进展,阿里拉姆启动高血压RNAi疗法Zilebesiran首个III期临床试验[3] - 胰淀素类似物开发获突破,诺和诺德cagrilintide单药治疗68周平均体重减轻11.8%(12.5kg),安全性良好[5] - 国内众生药业、博瑞医药和九源基因等跟进胰淀素类似物开发[5] - CAR-T方向在新靶点、实体瘤和体内CAR-T技术突破[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医保谈判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结束,基本医保目录535个通过形式审查,商保目录121个通过[7] - 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探索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6] -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86款1类新药首次斩获临床批件,其中3月获批103款[6] - CXO行业订单恢复,普蕊斯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40.12%[6]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IO+ADC升级和PD-1三抗方向推荐上海谊众、汇宇制药,关注基石药业、复宏汉霖、石药集团[8] - CXO受益创新环境好转推荐百诚医药、凯莱英、普蕊斯、维亚生物,关注昭衍新药、益诺思[8] - 小核酸和基因治疗推荐西藏药业、悦康药业,关注阳光诺和、迈威生物[8] - 免疫方向银屑病领域推荐益方生物,关注荃信生物-B、诺诚健华、丽珠集团[8] - TCE技术平台迭代推荐关注维立志博、德琪医药、和铂医药、先声药业[8] - CAR-T方向推荐安科生物,关注科济药业[8]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关注北海康成[9] - 痛风领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9] - 减重方向推荐众生药业,关注联邦制药[9] - 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方向推荐美好医疗[9]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跌幅2.07%,跑输沪深300指数1.63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3位[22] - 最近一月跌幅1.19%,跑输沪深300指数7.79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6位[23][25] - 最近3个月涨幅16.55%,跑赢沪深300指数16.18个百分点[40] - 最近6个月涨幅18.36%,跑赢沪深300指数12.33个百分点[40] - 子行业医疗服务最近一周跌幅最小(0.47%),最近一月涨幅最大(6.43%)[31] - 医疗服务1年期涨幅82.76%,PE(TTM)38.20倍[38]
西藏药业跌2.00%,成交额2.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77.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06: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0%至51.34元/股 成交额2.72亿元 换手率1.62% 总市值165.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77.81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57.85万元 大单净卖出1535.66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46.40% 近5日下跌9.02% 近20日上涨13.69% 近60日上涨43.4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52万户 较上期减少8.08% 人均流通股7132股 较上期增加8.7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9.02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0.84万股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持股190.36万股(第十大股东) 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1亿元 同比增长2.23% [2] -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同比减少8.96%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 药品销售占比99.80% 其他业务占比0.2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高派息、疫苗、MSCI中国、融资融券、QFII持股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5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5.80亿元 [3]
西藏药业跌2.07%,成交额4.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76.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7 06:35
股价表现 - 9月17日盘中下跌2.07%至52.09元/股 总市值167.90亿元 成交额4.03亿元 换手率2.3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76.25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4486.21万元 大单净流出1390.04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48.54% 近5日下跌4.65% 近20日上涨12.75% 近60日上涨45.59%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52万户 较上期减少8.08% 人均流通股7132股 较上期增加8.7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9.02万股 较上期减少160.84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持股190.36万股 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51亿元 同比增长2.23%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7亿元 同比减少8.96% [2] - 药品销售占比99.80% 其他业务占比0.20%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58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5.80亿元 [3]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9年7月14日 上市于1999年7月21日 [1] - 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 属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高派息、疫苗、MSCI中国、融资融券、生物医药等 [1]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20:19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西藏诺迪康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总担保额度为人民币1.6亿元 其中浦发银行拉萨分行8000万元 兴业银行拉萨分行8000万元[1] - 被担保子公司向公司提供反担保[1] 内部决策程序 - 担保事项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及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授权总额度为10亿元 其中控股子公司授信额度不超过8亿元[2] - 授权期限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2] - 本次担保在已审批额度内 无需履行额外程序[2]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浦发银行担保:保证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费用 保证期间至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4] - 兴业银行担保:保证范围涵盖各项借款、融资、担保形成的全部债权 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 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5] - 两笔担保均采用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且均获得反担保[4][5] 担保合理性分析 - 担保旨在增强子公司资金运用灵活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符合公司经营战略[5] - 被担保子公司资信状况良好 偿债能力可靠 且为全资子公司 风险可控[5] - 反担保措施足以保障公司利益[5]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8亿元 全部为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0.24%[6] - 实际发生担保余额72,880.29万元 占净资产18.44%[6] - 无逾期担保 未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