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金发科技: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股份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0:4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熊海涛计划减持不超过2636.6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时间安排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产规划需要 [1] 股东持股情况 - 熊海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1.9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7.2% [1] - 公告提示减持时间 数量和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1]
金发科技:熊海涛拟大宗交易转让不超2%公司股份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0:41
股东结构变动 - 持股5%以上股东熊海涛拟新增华宝万盈5号~11号私募基金为一致行动人 [1] - 一致行动人博普1号~7号私募基金拟通过大宗交易转让不超过5273万股(占总股本2.00%)至华宝万盈系列基金 [1] - 股份转让后表决权将委托予熊海涛行使 转让前后合计持股数量与比例保持不变 [1] 公司控制权状况 - 本次变动不涉及市场减持及要约收购 [1] - 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不会因本次股份转让发生变化 [1]
中国银联参与建设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助力构建支付互联互通新生态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0:39
9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披露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以下简称统一网 关)已于7月底正式上线试运行。 在境外市场,银联则通过"政府对政府(G2G)"和"网络对网络(N2N)"的双轨合作模式,逐步推动跨 境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目前,银联已在越南、印尼、柬埔寨、阿根廷等国家落地或推进19个互联互 通项目,带动境外二维码受理商户突破1000万家,年内受理商户将达到数千万;同时,在账户侧,纳入 银联网络的境外二维码支付钱包累计超170个,覆盖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值得关注的是,印尼、越南 等项目还创新采用"网络互通+本币结算"模式,成为银联携手产业各方打造新"四方模式"以及中资支付 企业"抱团出海"的重要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支付产业在跨境支付与货币合作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此次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落地试行,标志着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关键创新。未来,中 国银联将秉持"互联互通 共创价值"的企业愿景,持续扩大互联互通项目规模,全方位提升银联全球网 络的服务能力,与产业各方共筑支付产业高质量互信互联新生态。 统一网关的落地,标志着我国跨境支付进入"统一接口时代"。中国银联作为国家重要的金 ...
当虹科技发布全新多模态空间大模型BlackEye2.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0:25
公司产品发布 - 发布BlackEye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1] - 推出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机器人等方向最新产品与应用 [1] - 现场与阿里云、云深处科技、镜识科技、神舞科技等公司签约 [1] 公司战略升级 - 宣布战略升级迈向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1]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拟投资6000万元设立私募股权基金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0:24
投资合作 - 全资子公司前海弘盛与远致储能、新型储能、港华能源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 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3亿元 其中前海弘盛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6000万元 占20% [1] 资金用途 - 基金将主要投资于中国境内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的企业 [1] - 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对公司当期和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1]
南京银行:南京高科增持至9.99%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8:28
股东增持情况 -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7日至2025年9月1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南京银行股份1.23亿股 [1] - 增持股份占南京银行总股本0.99% 持股比例从9.00%提升至9.99% [1] - 增持资金为自有资金 增持后所持股份均享有表决权 [1] 股东承诺事项 - 南京高科承诺在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南京银行股份 [1]
黄仁勋355亿"豪赌"背后:英特尔笑了,AMD危险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8:26
战略合作概述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价值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的英特尔普通股,交易完成后预计持有英特尔至少4%的股份 [1] - 双方将携手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计算中心产品,致力于加速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级及消费级市场的应用程序与工作负载运行效率 [1] - 两家公司的技术团队已就解决方案和架构设计进行了近一年的深入探讨,合作被双方首席执行官称为“历史性”和“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 [3] 合作具体内容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专门为英伟达构建定制化的x86处理器,英伟达会将其整合进自身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并向市场推广 [1] - 在个人电脑方面,英特尔将设计并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片组的x86片上系统(SoC),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集成度CPU与GPU组合的需求 [1] 英特尔近期表现与挑战 - 英特尔股价在2024年累计暴跌超过50%,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表现最差的成分股,并被英伟达取代其道指成分股地位 [4]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营收为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0.2%,但净亏损达到2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16.1亿美元的亏损幅度扩大 [6]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26.6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净亏损扩大至8.2亿美元 [6] - 公司面临市场份额持续被侵蚀、先进制程研发屡屡受挫等严峻挑战 [4]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作被视为帮助两家公司更有效地应对AMD、ARM等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与产品性能提升的关键一步 [6] - 在数据中心和个人PC这两个AMD构成最大竞争的领域,合作预计将形成“英特尔CPU + 英伟达GPU + CUDA生态”的组合优势 [7] - 该强势合作预计将大幅侵蚀AMD的市场份额,并可能冲击包括谷歌TPU在内的其他算力解决方案 [7]
活力中国调研行|如何让全球航运“快起来”?临港“一站式”服务有妙招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通过打造智能、高效、绿色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展现了航运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 [1][8] 航运服务产业集聚与企业入驻 - 临港新片区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作为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地,已吸引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中波轮船、哪吒智慧科技等数十家航运服务企业入驻 [3] - 中心集成了“一站式”航运政务办理、航运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创新以及航运高端人才培训等综合服务功能 [3] 数字化平台建设与效率提升 - 中心通过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数字特综区”平台,实时展示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等数字化内容 [3] - 数字化协同监管模块整合跨部门数据,使企业办事从“跑多窗、交多窗”变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并实现车辆“无感通关”和船舶作业从“船等车”转向“车等船”,效率大幅提升 [5] - 中远海运集团在中心展示了“船视宝”等对船舶、港口、货物进行全过程追踪的数字化平台成果 [5] - 中心打造的国际航运数字船供服务平台,为船舶备件、配件、保税油、保税LNG、绿色甲醇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5] 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支撑 - 航运绿色化转型创新策源中心内的“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具备原始创新、技术孵化、绿色认证等核心功能,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确定国内绿色燃料发展规模及工艺标准提供支撑 [5] - 基地开发的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了新片区绿色燃料认证服务能力 [5] 高端专业人才培养 - 绿色高端海员培训中心依托中远海运船员公司、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以“模拟、仿真、体感”为特色,采用数字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沉浸式”培训 [6] - 学员可通过电脑模拟船机舱操作,在航海模拟驾驶舱内操控舵盘、油门,体验黄浦江等航道航行,并能模拟雨、雾、大风等复杂天气条件 [6] - 学员需经过为期三年的培训,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要求并通过考试后,再上船实习一年,方可正式当班,为航运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8]
黄仁勋355亿“豪赌”背后:英特尔笑了,AMD危险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8:18
合作核心内容 - 英伟达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价值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的英特尔普通股 [1] - 交易完成后英伟达预计将持有英特尔至少4%的股份成为其重要股东 [1] - 双方将携手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计算中心产品加速各类应用程序与工作负载的运行效率 [1] - 英特尔将为英伟达构建定制化的x86处理器整合进英伟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 [1] - 英特尔将设计并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片组的x86片上系统(SoC)用于PC设备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两家公司的技术团队已就解决方案和架构设计进行了近一年的深入探讨 [3] -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称此为历史性合作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 [3] - 对英特尔而言合作注入了急需的资金并可能重塑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力 [4] - 合作被视为英特尔重返辉煌的重要转折点 [4] 英特尔近期业绩表现 - 2024年英特尔股价累计暴跌超过50%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表现最差的成分股 [4] - 英伟达已正式取代英特尔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新晋成分股 [4]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英特尔营收达到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0.2%但净亏损2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16.1亿美元的亏损幅度扩大 [5]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英特尔营收126.6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净亏损扩大至8.2亿美元 [5]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作旨在帮助双方更有效地应对AMD、ARM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5] - 合作将帮助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等未来关键技术领域占据更有利位置 [5] - 合作可能重塑当前半导体产业格局对AMD构成直接冲击 [6] -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CPU与英伟达GPU及CUDA生态的组合预计将使AMD难以招架 [6] - 在个人PC领域英特尔与英伟达的联手预计将形成强势格局大幅侵蚀AMD的市场份额 [6]
存安全隐患,11.69万辆小米SU7被紧急召回,今年已第二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6:30
召回事件概述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1] - 召回涉及两个编号:S2025M0149I覆盖98,462辆XMA7000MBEVR2车型 S2025M0150I覆盖18,425辆BJ7000MBEVR2车型[2][3]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3]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3] - 此前在2023年11月曾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通过云端服务实施防范措施并加入冗余保护策略[4] - 今年年初因软件策略问题导致授时同步异常 召回超30,000辆SU7标准版[4] 销售表现 - SU7车型自2023年4月交付以来 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39,500辆[4] - 2024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超过210,000辆 同比增长显著[4] - 对照350,000辆全年交付目标 当前完成率为60%[4] 安全争议事件 - 3月29日小米SU7标准版高速碰撞致3人死亡 引发对智驾系统复杂路况预判能力的质疑[6] - 4月5日广东湛江发生SU7与电动车碰撞事故 锂电池起火导致两人死亡[6] - 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配件陷入虚假宣传争议 被车主称为装饰品[6] 行业监管环境 - 行业监管持续收紧 工信部多次发文要求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和用户告知义务[7] - 2024年1-7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00辆 同比增长21.31%[6] - 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升至62.58% 行业正推动建立统一安全标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