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存安全隐患,11.69万辆小米SU7被紧急召回,今年已第二次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6:30
召回事件概述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1] - 召回涉及两个编号:S2025M0149I覆盖98,462辆XMA7000MBEVR2车型 S2025M0150I覆盖18,425辆BJ7000MBEVR2车型[2][3] - 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 可能增加碰撞风险[3] 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3] - 此前在2023年11月曾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通过云端服务实施防范措施并加入冗余保护策略[4] - 今年年初因软件策略问题导致授时同步异常 召回超30,000辆SU7标准版[4] 销售表现 - SU7车型自2023年4月交付以来 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39,500辆[4] - 2024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超过210,000辆 同比增长显著[4] - 对照350,000辆全年交付目标 当前完成率为60%[4] 安全争议事件 - 3月29日小米SU7标准版高速碰撞致3人死亡 引发对智驾系统复杂路况预判能力的质疑[6] - 4月5日广东湛江发生SU7与电动车碰撞事故 锂电池起火导致两人死亡[6] - 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配件陷入虚假宣传争议 被车主称为装饰品[6] 行业监管环境 - 行业监管持续收紧 工信部多次发文要求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和用户告知义务[7] - 2024年1-7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00辆 同比增长21.31%[6] - 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升至62.58% 行业正推动建立统一安全标准[6]
GSK大中华区副总裁齐欣离任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4:16
9月19日最新消息称,葛兰素史克(GSK)大中华和洲际区域副总裁兼疫苗业务负责人齐欣 (Cecilia (Xin) Qi)宣布正式离职。 据悉,她于近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将结束长达25年的全球医药行业职业生涯,并透露即将 出任DCH Auriga首席执行官(CEO)。 研发投入方面,上半年公司投入34.86亿英镑(约合45.3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就在7月份,GSK与恒瑞医药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GSK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 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这一合作有望为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创新成果,助力GSK中国区业务未来发 展。 GSK中国今年以来人事调整不断。4月,公司新设立了首席运营官职位,由Maurizio Borgatta担任。 6月,新兴市场(EM)和大中华及洲际区域(GCI)整合为全新国际区域,由柯瑞康(Mike Crichton) 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齐欣的新东家DCH Auriga的医疗业务线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 成立的Borneo Company Limited,1967年随母公司并入Inchcape集团。此后,历经利和经销集团、利丰 亚洲等阶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我国锂电原料面临三大挑战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4:12
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693.7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697GWh,同比增长了60.4%,出口 127GWh,同比增长56.8%。值得指出的是,锂电原材料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碳酸锂产量38.9万吨,同比增长29%,整个 产业保持了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的。 9月18日至20日,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内外300多位行业知名院士、专 家学者、产业链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聚焦锂矿资源、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储能等热 点赛道和话题展开讨论。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我国正以"双碳"战略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锂电产业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 已经从"产业优势"迈向"战略优势"。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内转型需求,我国锂电原料顶住压力,主动作为,实现资源保障、提炼创新、再生利用、国际合作四大发展,为产 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产业价格链仍然存在人因波 ...
清新环境:拟购买公司及董监高人员责任保险,赔偿限额不高于5000万元/年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3:57
公司治理安排 - 公司拟购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 赔偿限额不高于5000万元/年 [1] - 保险保费总额不超过15万元/年 [1] - 相关议案已获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1] 授权事项 - 公司将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办理责任保险相关事宜 [1]
限期整改叠加业绩“崩盘”,贝泰妮的敏感肌神话碎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3:12
监管合规事件 - 云南省药监局对贝泰妮及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南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 [2] - 2024年以来公司连续遭遇合规争议,包括"防腐剂"事件与产品抽样检查不合格问题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暴跌49.01% [2] - 净利率同比下降6.49个百分点至10.47%,创历史新低 [2] - 主力品牌薇诺娜营收19.5亿元(占总营收82%)同比下滑18%,姬芮下滑11%至2.12亿元,泊美下滑5%至0.24亿元 [3] - 瑷科缦营收0.51亿元(+94%)与薇诺娜宝贝1.1亿元(+9%)增速亮眼但基数过小难以拉动整体业绩 [5] 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 - 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同比下滑12%,平均售价从42.78元降至39.01元 [5] - 彩妆收入2.39亿元同比下滑7.1%,平均售价从38.67元降至37.77元 [5] - 医疗器械产品平均售价从106.61元降至95.88元 [5]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7.43亿元(-5.89%),OMO渠道1.91亿元(-10.48%),线下渠道4.24亿元(-41.58%) [5] - OTC渠道覆盖全国药房超12.9万家,线下直营店达179家,OMO平台客单价超1500元 [6]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2.85亿元同比增长0.6%,费用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52.92% [8] - 渠道及广告宣传费占销售费用70%以上 [8] - 管理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9.76%,研发投入1.19亿元同比下滑8.69% [9]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从2021年高点289.35元跌至47.46元,总市值201亿元较峰值缩水近千亿元 [10]
港股药捷安康股价坐“过山车”,指数基金“躺枪”?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3:10
药捷安康股价波动事件 - 药捷安康股价在9月16日出现剧烈波动 全天振幅接近124% 早盘涨幅一度达到63.73%至679.5港元/股 但收盘下跌53.73%至192港元/股 [1][2] - 9月17日股价收涨8.96% 但9月18日再次剧烈波动 收跌12.43% [1][2] - 股价异常波动起始日9月8日与公司被调入深交所港股通标的日期完全吻合 [3][4] 指数基金受影响情况 - 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多只ETF在9月16-17日出现显著下跌 有2只ETF单日跌幅均超过2% 位居跨境ETF跌幅榜前二 [6] - 9月16-17日单日大跌超2%的ETF共有3只 这些ETF规模合计超350亿元 其中最大单只ETF规模超过百亿元 [6][7] - 药捷安康自9月15日起出现在多只ETF申赎清单中 显示已被纳入指数 但国证指数官网未提前公告且未更新成分股信息 [6] 指数编制机制问题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选样要求包括:具备互联互通标的资格 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 经营无异常 股价无异常波动 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不低于1000万港元 [9] - 药捷安康作为新上市公司 不符合"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的硬性要求 却仍被纳入指数 [9][10] - 指数公司未提前公告成分股调整 导致指数基金被动买入时点恰逢股价剧烈波动前夕 造成跟踪误差和冲击成本 [8][10] 公司基本背景 - 药捷安康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肿瘤 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开发 [5]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末登陆港交所 证券代码02617 英文简称TRANSTHERA-B [4][1] - 公司公告称业务营运维持正常 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对股价异常波动原因不知情 [4]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旅游消费热潮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01:32
假期出行需求与市场热度 - 八天“超级黄金周”叠加中秋节,可拼出长达十二天的超长假期,激发多样化旅行需求,使旅游市场热闹非凡 [1] - 超三成打工人选择“拼假错峰”,部分消费者提前至9月29日出发,形成“请二休十”的超长假期,导致假期出行客流高峰大幅提前 [2] - 全国铁路客流高峰集中在9月29日至10月1日及10月7日至8日,其中9月29日至10月1日的客流量预计将占假期总客流的30%以上 [2] - 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情绪价值、时间效率与性价比成为影响出行决策的三大关键要素 [3] 交通出行数据与趋势 - 截至9月15日下午2点,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9月29日出城方向热门线路车次车票大面积售罄,部分高铁车次开票后1小时内迅速告罄 [2] -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各大都市圈的城际高铁热门车次车票因周边游及探亲需求而十分紧俏 [2] -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9月30日出发的高铁车次及航班搜索量创下历史新高,上午出发车次更受欢迎,带动热门线路机票搜索量大幅增长 [3] 旅游消费偏好转变 - 旅客出游偏好从简单的“去看”加速转变为“去体验”,反映出对旅游品质和个性化体验的追求不断提升 [3] - 探亲客流显著增加,并与旅游客流高度叠加,进一步加剧出行压力 [2] 全域旅游实践与节庆活动 - 上海旅游节体现“全域旅游”活力,“经典活动季”的200余项活动遍布全城,实现全域覆盖与联动,并向长三角等更广区域拓展影响力 [4] - 上海各区推出特色活动,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文化季、虹口区“跟着音乐去旅行”、松江区“秋季寻根十八游”,构建全龄段“文旅引力场” [4] - 上海旅游节设立浙江宁波、江苏盐城等五大分会场,将节庆IP与惠民福利辐射全国,成为兄弟省市展示旅游资源的“秀场” [4] - 上海旅游节首创“一节两季”模式,通过“暑期旅游季”和“经典活动季”拉长节庆效应,带动近一个月的都市旅游消费热潮 [5]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各地积极响应“文旅消费季”政策,推出一系列惠民措施,政策协同发力丰富了节日供给,为消费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氛围 [6] - 在政策引导下,旅游企业推出优惠活动和特色产品,酒店、景区通过降价、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游客,刺激旅游消费 [6] -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为旅游消费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活力,预计旅游消费热潮将持续升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6]
美联储降息落地!金价震荡加剧 后市怎么走?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17:02
美联储降息落地,金价随之震荡加剧。 9月18日,伦敦金现陷入调整,盘中曾一度跌至3633.485美元/盎司。随后,国际金价又实现短线拉升, 截至记者发稿,伦敦金现上涨0.36%,报3672.2美元/盎司。前一日即9月17日,伦敦金现收跌0.83%,报 3658.89美元/盎司。 对于今日金价走势,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分析认为,今日国际金价出现技术性回调,主要受"买 预期、卖事实"这一典型市场行为的影响。在美联储正式公布降息决定前,市场已持续消化宽松预期, 并推动金价走强。随着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符合此前市场普遍判断,部分投资者选 择获利了结,这使得金价在短期内承受了一定压力。 "近日国际金价陷入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短期因素。"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一方面,美联储降 息落地,9月实际降息25个基点低于部分市场参与者较为激进的5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另一方面,中美 谈判略超预期,尽管中方表述较为克制,但特朗普称中美已经就TikTok达成协议,且谈判进展得非常顺 利。因此,此前过度定价降息预期和中美博弈的黄金有所回调。 长期向好 受访人士认为,短期来看,降息预期已被充分定价,政策落地后不排 ...
探讨系统性防范与化解路径 写字楼市场运行与金融风险防范研讨会在沪举办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17:02
9月18日,"潮涌东方金融论坛:写字楼市场运行与金融风险防范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 上海财经大学浦发金融创新研究院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房地产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协办,聚焦中国 写字楼市场运行现状与潜在金融风险,深入探讨系统性防范与化解路径。 会议伊始,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财浦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姚玲珍发表了主旨报告。姚玲珍指出, 我国写字楼市场正面临供应过剩、需求不足、空置率高企、租金持续下行的深度调整压力,市场分化趋 势显著。她强调,当前写字楼资产收益率低、估值缩水,叠加大宗交易萎缩与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 基金)等退出渠道不畅,已隐含债务违约、金融机构坏账上升、上市公司市值波动等潜在金融风险。 对此,姚玲珍提出,应多措并举应对风险:长期需依靠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鼓励楼宇提质增效和精准 定位;短期应控制新增供应、推动存量去化,并建议通过建立动态评估机制、设立平准基金、引导长期 资本入场、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稳定市场预期,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写字楼市场新生态。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博士提出,近年来,我国写字楼市场持续下行,租金水 平明显下降,空置率攀升,需求持续疲软而供应仍 ...
时隔两年终获批!安华农险股权变阵 第一大股东持股逼近上限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17:01
时隔两年,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华农险")股权变更终于获批。 9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称,同意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融捷集团")受让中科恒 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恒源")、陕西佳乐紫光科贸有限公司(下称"陕西佳乐")、盘锦龙德 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盘锦龙德")持有的安华农险1.66亿股股份。 受让后,融捷集团合计持有安华农险3.4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2.719%。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安华农 险应加强股权管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严格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督促股东依法合规履行股东权利, 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融捷集团的持股比例不仅与其他股东拉开了较大差距,也逐渐迫近监管规定的持股比例上 限。相比之下,安华农险第二大股东安华佳和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仅为10.21%。 第一大股东接盘 事实上,这笔股权转让由来已久。时间倒回两年前,2023年8月,安华农险发布信息披露公告称,公司 股东中科恒源、陕西佳乐、盘锦龙德与融捷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三家股东拟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