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金融报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拿下30亿海外大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56
巴西PDP项目合作 - 与巴西Fiocruz及BIOMM签署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 协议期限10年 含技术转移及原料药、注射液、注射器供应 [2] - 签订总额预计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含税)的供应框架协议 预计对2025年及后续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 项目分三阶段推进:初期优先供应注射液缓解用药紧缺 中期技术转移并供应制剂与原料药 长期开展人才培养和质量管控合作以实现本土化生产 [3] 巴西市场背景与需求 - 巴西胰岛素市场长期被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垄断 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链不稳定挑战 糖尿病治疗年费用达429亿美元 [4] - 2021年巴西成人糖尿病患者约1600万 全球排名第六 患病率11% 未来胰岛素需求将持续增长 [4] - PDP项目是巴西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重要工程 通过政府采购承诺换取跨国药企技术转让 建立本土生产体系 [2] 公司业绩恢复与集采影响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7.18% 其中国内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18.02亿元 同比增长57.09% [5] - 净利润6.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2% 年营收预计突破2021年36亿元水平 彻底走出集采影响 [5] - 胰岛素专项集采导致2022年营收降至17亿元 净利润亏损4.4亿元 同比下滑130% 集采平均降价48% [5] 市场竞争与产品布局 - 在2025年胰岛素接续集采中6款产品全部入围 其中4款获A类中选资格 采购需求量4177万支 同比增长超30% [6] - 三代胰岛素市场份额接近30% 排名行业第二 仅次于诺和诺德 [6] - 公司2005年研发出中国首支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打破跨国药企垄断 目前已商业化六款核心产品 [5] 国际化战略与新兴市场拓展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市场收入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5.08% 增速高于国内市场 [7] - 胰岛素产品获得海外近20个国家及地区准入 国际销售收入从2020年0.65亿元增长至2023年3.27亿元 占比从1.94%升至12.52% [7] - 2024年在巴西落成胰岛素工厂 在阿尔及利亚获得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注册批件 实现非洲市场本土化项目落地 [7] 欧美市场进展 - 2018年与山德士签署商业和供货协议 覆盖美国、欧洲及特定区域 [8] - 甘精、赖脯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类似药上市申请已获美国FDA和欧洲EMA受理 [8]
智元机器人入主 上纬新材市值上演18倍“奇幻漂流”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56
公司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1800% 录得连续两个20厘米涨停板 成为市场瞩目的十倍牛股 [2] - 公司股价从7月1日停牌前收盘价7.78元上涨至132.1元 三个月内累计涨幅超过16倍 总市值突破530亿元 [3][4] 控制权变更交易 - 智元机器人通过三步走策略入主:先通过协议转让获得29.99%股权及表决权 再以每股7.78元要约收购37%股份 若完成合计持股比例将达66.99% [2] - 要约收购价格7.78元/股不足市价6% 价差幅度接近17倍 要约收购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28日 最高所需资金总额11.61亿元 [2][3] 公司基本背景 - 上纬新材2020年以10.04亿元市值登陆科创板 实际募资1.08亿元创科创板最低纪录 募集资金净额约7000万元 [3] - 公司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及新型复合材料 产品覆盖乙烯基酯树脂等多个应用领域 [3] - 上市后股价长期在7元左右徘徊 市值多数时间低于50亿元 近三年归母净利润维持在8000万元水平 [3] 智元机器人背景 - 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成立不足三年 创始团队包括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和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 [5] - 已完成超过十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腾讯、京东、比亚迪等顶级机构及产业巨头 [5] - 2024年完成1000台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 产品线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等多场景应用 [6] 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达1.24万台 市场规模63.39亿元 2035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台 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6] - 中国市场2035年出货量预计达200万台 规模接近1400亿元 [6] 后续发展重点 - 市场关注智元机器人如何整合上纬新材原有复合材料业务 以及能否将传统材料制造能力转化为机器人结构件供应链优势 [8]
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 17系列来了 最高价6999元!雷军回顾造芯造车艰辛:“只要你想,一定能改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47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包括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全面对标苹果iPhone 17系列 [2] - 小米17配备6.3英寸屏幕 采用1.18mm极窄四等边设计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搭载7000mAh电池 提供12GB+256GB/12GB+512GB/16GB+512GB三种配置 售价分别为4499元/4799元/4999元 [2] - 小米17 Pro系列采用"妙享背屏"设计 背面配备可操作第二屏幕 支持时钟显示 AI壁纸 动态通知和自拍等功能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4] - 小米17 Pro厚度8mm 重量192g 配备6300mAh电池 提供12GB+256GB/12GB+512GB/16GB+512GB/16GB+1TB四种配置 售价4999元至5999元 [4] - 小米17 Pro Max配备6.9英寸超大直屏 厚度8mm 重量219g 搭载7500mAh电池 提供12GB+512GB/16GB+512GB/16GB+1TB三种配置 售价5999元至6999元 [4] 战略转型 - 公司2020年确定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的发展战略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6] - 过去5年间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完成重组 目前高管团队仅剩两位联合创始人 同时引进和提拔大量新管理人员 [6] - 公司明确芯片研发是成功必由之路 计划至少坚持10年并投入500亿元 [8] - 2021年重启芯片研发 2024年5月玄戒O1首次回片 2025年5月正式发布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和平板产品 [8] 汽车业务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2022年春节后项目暂停 5月重新启动 [9] - 2022年夏季开发备用车型YU7 作为SU7不成功时的保障方案 最终定位运动型SUV [9] - 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以来 已交付超4万台 [9] - 造车过程中对标特斯拉 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 [9] 人才发展 - 公司面临严重人才短缺问题 "小米非常非常缺人"词条曾登顶微博热搜榜首 [8] - 公司通过内部提拔和外部招募方式扩充管理团队 已有多名人才分担管理压力 [8]
山西汾酒遭第二大股东减持 华润系:仅部分清算退出 长期仍看好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44
股东减持情况 - 华创鑫睿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620.06万股山西汾酒股份 [2] - 华创鑫睿目前持有1.28亿股占总股本10.50% 2018年以51.6亿元获得9951万股并通过其他方式取得3660万股 [2] - 减持原因为基金到期正常清算退出 本次减持后联合基金将进行清算不再持有华创鑫睿股份 [2] - 此前已完成两次减持:2024年9月减持170.2万股均价206.80元/股 2025年2月减持630万股均价180.88元/股 累计获利14.92亿元 [2] 历史减持记录 - 2025年9月华创鑫睿减持进行中 原因为基金到期清算 [3] - 2025年2月华创鑫睿完成减持630万股 [3] - 2024年9月华创鑫睿完成减持170.2万股 [3] - 2024年9月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减持96.79万股 原因为支持公司持续发展 [3] 公司经营表现 - 营收从2018年94.44亿元增长至2024年360.1亿元 从行业第五升至第三 [4]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4] - 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1%至23.82亿元 半数以上白酒企业选择减少营销投入 [4] - 2025年营业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白酒企业股东减持动作并不常见 引发市场关注 [4] - 2024年上半年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仅6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公司位列其中 [4] - 华润创业明确表示继续持有公司股份 对未来发展前景保持坚定信心 [4]
国庆长假将至 A股市场如何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37
9月25日,A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在宁德时代股价大涨的带动下,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 然而,市场资金情绪整体偏谨慎,当日成交额微增至2.39万亿元。板块个股分化明显,科技股相较于消费股更受市场 青睐。 距离国庆长假还有三个交易日,节前该如何持仓布局? TCL中环、广电电气、吉鑫科技、上海电气等8只电力设备个股涨停。 | 名称 | . | 涨幅% ↓ | 最新 | 总市值 | 成交额 | 周涨幅% | 月涨幅% | 年初至今涨幅%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力设备(申) | | 1.60 | 9880.62 | 79377 亿 | 2897亿 | 5.26 | 17.13 | 38.91 | | TCL中环 | 1 | 10.06 | 9.41 | 380 Z | 32.31亿 | 16.46 | 12.29 | 6.09 | | 广电电气 | 運 | 10.05 | 4.27 | 36.45亿 | 4.59亿 | 8.93 | 15.09 | -1.03 | | 吉鑫科技 | 4 | 10.04 | 5.1 ...
国庆长假将至,A股市场如何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3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表现强劲 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幅超过2% 在宁德时代股价大涨带动下 [1] - 截至收盘 沪指微跌0.01%报3853.3点 创业板指收涨1.58%报3235.76点 深证成指收涨0.67% [3] - 市场交投活跃 日成交额升至2.39万亿元 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43万亿元 [3]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3877只个股收跌 1477只个股收涨 62只个股涨停 [5] 板块表现分化 - 科技板块显著领涨 传媒板块涨2.23% 通信板块涨1.99% 有色金属板块涨1.87% 电力设备板块涨1.60% 计算机板块涨1.55% [7] - 大消费板块持续弱势 纺织服饰板块跌1.45% 家用电器板块跌1.07% 食品饮料板块跌0.60% [8] - 概念板块表现突出 全息技术涨5.07% VPN涨4.09% 麒麟电池涨3.36% 锂矿概念涨3.13% AI语料涨2.86% 光通信模块涨2.54% [9] 个股交易活跃度 - 23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主要集中在半导体 电子器件 通信设备 消费电子设备等领域 [5] - 宁德时代成交额183亿元 涨幅3.40% 总市值1.79万亿元 盘中一度涨幅超过4% 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1][5] - 立讯精密成交额230亿元 中际旭创成交额216亿元 新易盛成交额209亿元 [6]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市场资金情绪整体偏谨慎 部分资金为规避假期不确定性选择控制仓位 减少操作 [2] - 杠杆资金对市场情绪影响明显 两融余额增至2.43万亿元 [3] - 资金正从高位板块向低位滞涨细分领域切换 节前避险情绪升温 [12]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科技成长板块仍具较强吸引力 受益于AI硬件落地 国产替代加速等产业趋势 [10] - 消费板块受制于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和房地产拖累 因8月社零数据疲软和政策刺激不及预期持续走低 [10] -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突出 8只个股涨停包括TCL中环 广电电气 吉鑫科技 上海电气 [7] 节前市场展望 - 节前市场大概率维持局部行情 难有大的上攻动作 预计在3750至3900点区间震荡 [12] - 建议适当控制仓位 避免追涨高位板块 可关注算力 固态电池 游戏 机器人 创新药等方向 [12] - 中长期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重点关注以大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方向 [12]
国泰海通证券资管旗下60只基金9月29日起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5
公司品牌变更 - 国泰海通资管旗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9月29日起变更名称 将原"国泰君安"前缀统一调整为"国泰海通" [1] - 此次更名共涉及60只基金 包含56只非公募REITs基金和4只公募REITs基金 各基金的基金代码保持不变 [1]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25日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法定名称由"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闯关港股,还要去东南亚卖零食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4
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从食用菌业务转型至量贩零食业务 三年内营收从5 49亿元跃升至323 29亿元 量贩零食业务贡献约99%营收[1] -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从112亿元增至4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GMV达332亿元[1][3] - 2022年至2024年总收入增速分别达1691 92%和247 9%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06 9%至225 83亿元[3] 门店扩张与运营 - 门店规模从2023年4726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15365家 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1] - 加盟店占比从2022年69%提升至2025年99 4% 自营店占比从31%降至0 6%[2] - 2023年订单总数3 06亿单 2024年11 98亿单 2025年前6个月10 2亿单 前8个月交易总量约15亿单已超2024年全年[3] 扩张速度放缓与行业挑战 - 门店净增长从2023年4494家增至2024年9470家 但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1169家 日均新增不足7家仅为去年四分之一[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新开门店选址客流与盈利难度增加 公司坦言可能无法维持历史增长水平[4]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计划在核心市场加密布局并拓展低渗透率地区 同时对现有门店升级[4] - 海外市场被视为重要突破口 计划从东南亚开始推动全球战略布局[5]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2025年7月形成"姑侄搭班"管理架构 王丽卿任董事长 "90后"王泽宁任总经理并持股14 2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7][8] - 通过13 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及股份转让 使直接间接持股比例升至75 01% 减少少数股东权益对净利润稀释[8] 高管减持与市场表现 -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秘计划2025年10月至2026年1月减持不超过2 75万股占总股本0 0147%[9] - 2025年6月王丽卿等三位高管已减持6万股(全部无限售股份) 总金额超1000万元[11] - 股价从2025年初80 41元升至9月1日214 93元新高 截至9月25日174 24元较年初上涨116 69%[9]
溢价103.4%收购!女装卖不动的日播时尚想跨界锂电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23
收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14.2亿元收购茵地乐71%股权 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交易[2] - 标的公司全部权益价值评估为20.05亿元 评估增值率达103.4%[4] - 交易市盈率为9.84倍 市净率为2.03倍[4] 标的公司财务与业务前景 - 茵地乐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亿元 归母净资产为9.86亿元[4] - 预测期营收从2025年6.92亿元增长至2030年9.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47%[4] - 预测期销量从2025年6.55万吨提升至2030年9.57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7.88%[4]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61%-64%之间 客户集中度较高[4] 跨行业并购战略动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梁丰 旨在推动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5] - 原服装主业增长乏力 盈利水平波动较大 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5] - 计划形成"服装+锂电池粘结剂"双主业经营格局[5] 服装主业经营状况 - 2023年上半年营收3.78亿元 同比下滑7.92%[8] - 归母净利润3828.76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8] - 门店总数556家 较上年同期减少75家[8] - 主品牌"播broadcast"营收3.55亿元 同比下滑10.59% 占总营收96%[8] - 线下渠道收入2.92亿元 同比下滑2.77%[9] - 线上销售收入7857.52万元 同比下滑23.67%[9]
苹果发文反对《数字市场法》:它让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4:44
9月24日,苹果在官网发布声明,直指欧盟的《数字市场法》(DMA)影响了苹果欧盟用户多方面的产品体验。苹果表示,"DMA 对市场并没有起到促 进作用。相反,它让企业在欧洲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 苹果"硬刚"欧盟的戏份仍在持续上演中。 欧盟所指的 "守门人" 是在数字市场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型线上平台企业,根据法案,"守门人"企业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母公司 Alphabet、脸书母公司 Meta。 今年4月,苹果和 Meta 因违反《数字市场法案》有关规定,分别被处以5亿欧元、2亿欧元的罚款,这是该法案自2024年3月生效以来开出的首张罚单。 其中,苹果被罚主要是因为 App Store 设置多重限制,导致开发者无法自由告知用户其他付费渠道。欧盟委员会要求苹果取消对开发者的技术和商业限制, 苹果不允许开发者绕过其应用商店在其平台市场之外进行销售。 7月,苹果正式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上诉,并强硬表态,认为欧盟的处罚决定及其前所未有的罚款金额远远超出了法律要求的范围。 蔡淑敏/摄 在最新的声明中,苹果称,DMA 要求苹果必须让某些功能在非苹果产品和 App 上运行,这需要大量工程工作,导致公司在欧盟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