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贵品出山!贵州“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在杭州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0:01
活动背景与目的 - 贵州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两红三绿一抹"品牌推介会 旨在扩大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贵州农业品牌形象 展现产业振兴成果 [1][2][3][4][5][6][7][8] - 活动包含贵州"白叶一号"感恩茶推介 体现浙江与贵州两地茶产业历史渊源与合作关系 [12][13][15] 产业规模与发展战略 - 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多万亩 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规模显著 [17] - 贵州茶产业正沿着规模化 品牌化 绿色化 国际化道路稳步前进 聚焦"两红三绿一抹"品牌体系建设 [18] 品牌合作与标准化进程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与华润Ole超市联合发布"两红三绿一抹"合集联名新品 推动品牌商业化 [38][40] - 向中国茶叶博物馆捐赠"遵义红"和"湄潭翠芽"标准茶样 标志着贵州茶产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16][20][25] 历史渊源与区域合作 - 浙大西迁湄潭期间成立中国近代首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中央实验茶场" 奠定科研基础 [11] - 2018年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白叶一号"茶苗 帮助贵州三县发展白茶产业 茶产业成为当地致富"黄金叶" [12][13] - 浙江与贵州在茶文化深度融合 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传承 经济协同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5][36] 行业影响力与平台建设 - 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茶主题国家一级博物馆 是茶文化交流平台与枢纽 [23][24] - "两红三绿一抹"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茶知名度 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19][32][33]
茂名狠抓农药残留治理 助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0:01
茂名荔枝农药残留治理成效 - 茂名荔枝农药残留治理获农业农村部高度肯定 在6月国家专项监测中抽检合格率达100% [2][5][6][7] -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副局长程景民指出荔枝农残超标最难管 但茂名成功实现管控突破 [5][6] 治理体系与政策实施 - 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残治理 分管领导多次召开整治推进会并出台系列实施方案 包括《热带水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 [11][12][13][14][15] - 治理措施围绕"控源头 强监管 严执法 建长效"展开 全市上下协同推进质量安全提升 [15][16] 全过程监管举措 - 建立市县级"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工作机制 从源头防范农药残留风险隐患 [18][19] - 压实基层网格化管理责任 动态掌握生产用药 上市及产品检测情况 开展建档立卡 快速检测等工作 [20][21] - 实施荔枝检测一日一调度 全环节监测生产 收运及市场 今年定量检测336批次 快速检测8731批次 [21][22] - 加强农药经营监管 打击假劣农资及禁限用农药行为 强化行刑衔接形成震慑力 [23][24]
圣一“低GI”食品腾飞的“女诸葛” —— 徐玉娟博士| 《圣一日记》第二季③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10:01
公司发展与合作 - 公司通过吉粤合作"四个共享"机制成功将吉林小冰麦引入大湾区市场 拓展合作伙伴和资源 [2][3][4][5] - 《冰地来客·圣一日记》系列报道阅读量突破1000万 带来井喷式资源增长 [6][7] - 公司基于"四个共享"酝酿重大新项目 并在长春农博会正式亮相 [8][9][10]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徐玉娟博士团队为小冰麦定制开发三款产品:冰麦陈皮面条 冰麦桑叶馒头和冰麦人参叉烧包 成功实现从面粉到面食的转化 [24][25][26] - 团队历时5个月快速研发出"低GI"水饺 在农博会展出获得广泛好评 [15][16][55] - 使用小冰麦全麦粉制作的面包GI值比普通面粉低30%以上 添加燕麦或荞麦后还可进一步降低 [44] 产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小冰麦33(现升级为冰麦35/36)具有高抗性淀粉和高膳食纤维特性 能延缓葡萄糖释放并增加饱腹感 [42][43] - 产品主打"低GI"健康概念 瞄准中国近4亿血糖 血脂和肥胖担忧人群及1/6糖尿病患者群体 [31][32] - 水饺被选为核心产品因具有全年龄段 全季节和全国范围的接受度 是"硬通货"食品 [47][48][49][50] 专家背景与行业认可 - 徐玉娟博士拥有5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经验 103件授权发明专利 110多项成果转化 获得8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和5项二等奖 [19][20] - 其在热带亚热带果蔬保鲜加工领域(桑葚 荔枝 陈皮等)具有突破性成果 [21][22]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评价团队可能"推动人类饮食文化的又一次革命" [35][36] 原料优势与品质认证 - 小冰麦被喻为黑土地上的"大熊猫" 填补国内高筋面粉空白 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值超越同纬度美国 加拿大硬红春麦 [29][30] -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充分肯定"低GI"产业 认为其大有作为和前途 [10][11]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云浮-江门赛区缘何落定新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8:01
赛事背景与定位 - 全国首档音乐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全民赛事 [4] -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5][6] - 赛事创新"音乐+"跨界融合形式 深入镇村基层发掘乡村好声音 [52][53] 选址新兴县原因 - 依托本地乡土文化宝藏展现新时代乡村活力 [8] - 新兴县是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创先类典型县和新型城镇化试点 [11] - 千年禅都文化底蕴为赛事注入独特精神内涵 [14][17] 经济基础与产业支撑 - 2025年新兴县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12][13] - 布局六大百亿产业集群为大型文化活动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20] - 总赞助单位温氏食品集团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已超千亿产值 [23][24] 具体产业集群分析 - 金属智造产业拥有规上企业54家 不锈钢餐厨具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7][28][29] - 文旅产业成功创建3家国家4A级景区和5家3A级景区 连续7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32][33] - 预制菜产业温氏佳味、明基水产等企业畅销RCEP成员国 预计未来保持高速增长 [36][39][41] - 新兴凉果年加工原料60万吨 产值达70亿元 未来五年计划突破百亿大关 [50] - 排米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依托省级丝苗米项目增产扩销 [45][46]
大湾区山歌唱响广佛智城!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佛山海选圆满收官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2:01
活动概述 -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广佛中珠赛区佛山海选在广佛智城举行并圆满落幕 活动以"大湾区山歌·相约广佛智城"为主题[2][3] - 活动为观众带来音乐盛宴 并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3] 活动亮点 - 选手来自佛山本地 广州 中山 珠海 以及从深圳赶来的马来西亚华裔歌手同台竞技[6] - 选手以"我为家乡代言"形式用原创或改编歌曲讲述乡村故事 例如佛山本地老先生以歌声为本地特色菜代言[7] - 活动展现大湾区文化包容性与多元性 体现"美食音乐家"的创意融合[8] 活动高潮与公益属性 - 活动尾声全体参赛歌手共同演绎经典歌曲《明天会更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10][11] - 大合唱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并强化赛事"公益惠民"属性 吸引周边社区居民踊跃观演[11][12] 赛事后续安排 - 增城海选定于2025年8月27日至28日在增城丽华荔枝园农庄和石滩广场举行 主题为"大湾区山歌·相约在增城" 继续招募广州 佛山 中山 珠海选手[13][14][15] - 海选全部结束后晋级名单将于8月底公布[16] - 从8月30日起广佛中珠赛区分五大赛道展开半决赛角逐 包括非遗山歌赛道 粤语流行赛道 国风校园赛道 湾区红歌赛道 异地乡音赛道[17][18] - 半决赛旨在挖掘多元音乐人才 优秀选手将直通省级决赛[19] 活动意义 - 活动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文化实践 通过乡村歌手大赛传承与创新大湾区山歌文化 为乡村振兴提供情感纽带和精神动力[21][22] - 赛事组委会表示将继续以音乐为桥推动广佛中珠四地文化交流 助力打造"幸福广东"新名片[23]
广东发布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2:01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委改革办发布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旨在通过"一地创新 全省共享"机制推广基层经验 推动改革成果惠及基层群众 [1][8][17] 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改革 - 广州市推进"五通"建设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 [23][24][25] - 深圳市实施"一打通三便利"跨境金融服务改革促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27][28] - 珠海市推动建立职业技能人才珠澳琴互认互通机制助推技能人才共享共融 [29] - 横琴合作区力推跨境科创合作琴澳一体化 [30]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广州市探索地方支持基础研究新模式 [32] - 深圳市多元化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力支持企业创新 [33] - 珠海市优化研发项目异议鉴定保障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 [34] - 东莞市探索组建创新联合体构架"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36] - 揭阳市率先探索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加速产业提质升级 [37][38][39] 区域帮扶协作机制建设 - 深圳市助力潮州市卫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39][40] - 佛山市帮扶协作高州市务实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园建设 [40][41] - 新丰县创新"中高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加力培养高素质适配型技能人才 [41][42] - 阳西县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2][43][44] - 信宜市外引内联补强积极探索山区县域医改新路径 [4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斗门区探索多户联建保障农民住房需求 [47] - 高明区探索"耕地流转中心"推动耕地集约流转 [48] - 南雄市探索"EPC+O"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 [49] - 龙门县守正创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50] - 惠东县积极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难题推动"撂荒地"变"希望田" [51][52][53] - 汕尾市"股票田"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54] - 高州市创新推行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路径 [55] 县域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 陆河县立足县情壮大服装产业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57] - 开平市深化县域国资国企改革有力支撑县域经济发展 [58][59][60] - 高州市"三精准四突破"深化投融资改革 [61] 城市更新改造及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 - 广州市多措并举推进危旧房原拆原建 [62] - 荔湾区探索无物业小区业主自治模式 [63] - 花都区念好基层医疗改革"强活稳"三字诀护航群众健康 [64] - 中山市黄圃镇创新举措破解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五大困局" [65] - 蓬江区建立完善三大机制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66] - 端州区"大物业+大管家"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66][67] - 清新区探索"公建民营"模式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共建共享 [67][68] 乡村运营推动富民兴村 - 珠海市实施"四大行动"着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和美海岛 [71] - 禅城区紫南村"乡村CEO"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72] - 汕尾市红海湾施公寮村成功探索滨海乡村整村运营有效路径 [73][74][75] - 海丰县赤坑镇探索"跨村运营"模式 [76] - 佛冈县龙塘村探索信用互助合作盘活闲散资金助推产业发展 [77]
这届新“潮”村民,不比祭品价值,爱比门面颜值 | 众说百千万⑫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祭拜习俗革新 - 全村700多户取消家家操办祭拜 改为老人组与村小组组长统一主持 仪式简约庄重 [6][7][8] - 改革后每户每个节日只需出资20元 全年总支出约3万多元 较以往节省约170万元 [24][25][28] - 以往一个节日一户花费400元 全年七个节日全村开销高达180万元 [16][17] 星级文明户评选 - 社光村推行"星级文明户"动态评选 全村600多户参与 五星级文明户从14户增至161户 四星级从38户增至260户 获奖家庭占比超80% [49][64][65] - 评选标准包含"扫干净 种漂亮 摆整齐"等5类指标 每月组织评委会上门抽查打分 年底对五星级和四星级文明户分别给予1000元和500元奖励 [39][40][51][53] - 村民自发打造美丽庭院 村中主道拓宽平整 两旁小花园连成景观道 环境显著改善 [36][58][63] 资金管理与民生投入 - 祭祀费用由老人组专人管理 收支公开 每年资金结余投入村道修补 公共路灯更换 健身器材维护等民生项目 [25][29][30] - 统一操办后单个节日祭祀开销仅需6000元左右 有效减轻村民负担 [27][28][33] 村民反响与文化建设 - 妇女从繁重准备工作中解放 上班顾家更从容 村民获得感提升 [19][31][32] - 村民创作《美丽社光欢迎您》主题歌和《社光三字歌》 通过LED屏传播 增强家乡认同感 [65][66]
粤桂协作在上林:一朵花中见真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粤桂协作花卉产业园核心发展 - 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4.6亿元 2024年园区花卉销售额达1.83亿元 [12] -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3万亩 已建成242亩智能温控大棚(8.45万平方米) [22][30] - 形成集花卉生产、观光旅游、电商销售、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27] 产业规模与产能 - 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蝴蝶兰种苗400万株 精品兰花2000万株 商品兰花900万盆 [32] - 年产值目标达2.7亿元 现有5家广东企业入驻 12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30][31][32] - 龙头企业广西亿成花王2023年产值6000万元 2024年预计突破8000万元 [54][55][56] 企业发展与市场拓展 - 广西亿成花王经营蝴蝶兰品种超200个 产品销往全国及俄罗斯、东南亚地区 [57][58] - 福人湖农业公司三角梅基地2024年产值超3000万元 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65] - 企业通过"代种代养"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粤桂协作资金投入超500万元支持建设 [52][53] 就业带动与区域效益 - 花卉产业直接带动就业300人 间接带动3000人 长期雇用本地村民70余人 [61][66] - 年均村集体经济分红达90万元 季节性用工超200人 促进农户就地稳定就业 [52][66][67] - 项目盘活林地与荒地等低效用地 森林覆盖率超70%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9][26]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园区实施"人工智能+花卉"行动 打造数字化、标准化智慧花卉示范标杆 [33][34] - 未来五年保持年均10%-15%复合增长率 基地扩展至300亩 [61] - 构建"育种组培-冷链仓储-电商直播"全链条体系 集成多种基础设施 [29][30]
南农晨读丨茶香胜境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岭南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7][8] -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11][12] -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0][11] 产业发展挑战 - 特色产业规模不大 生物种业实力不强 农机推广应用面小 [5] - 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分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标准仍不完善 [6] - 土壤酸化与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支撑不足 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力度需加强 [26] - 水稻合理密植等技术推广需加速 农产品加工损耗率较高 高值化产品研发滞后 [27] - 丘陵山区适用技术及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仍需推进 [28] 海洋牧场发展 - 需从产业发展角度理解海洋牧场以精准识别发展痛点 [16][20][21] - 建议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计划 [14][15] 科技支撑体系 - 需建立农业科技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23] - 开渔后湛江渔人海鲜码头餐饮消费显著回暖 现捞海鲜吸引跨区域食客 [43][44][45][46] 区域协作与推广 - 粤桂协作主题调研活动启动 30人媒体团将开展4天跨省区调研 [32][33][34][35] -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云浮-江门赛区海选开启 角逐30强晋级名额 [37][38][39][40]
英德举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助力绿色养殖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培训活动概况 - 英德市畜牧水产局主办、清远市农学会承办生猪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题培训班 [3][4] - 活动于8月26日在英德市海螺国际大酒店举办,参会人员包括局长、副局长、业务骨干、镇街负责人、15家养殖企业及协会代表共59人 [4][5][6]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聚焦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安全生产、规范用药、检疫等关键环节 [8][9] - 清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别又才博士介绍操作简便、成本可控的除臭技术 [12][13] - 剖析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以提升安全意识,解读兽药规范使用法规及残留控制 [14][15] - 广东省农科院卢钰升研究员通过实践案例阐述种养结合模式降低面源污染、提升土壤肥力的量化效益 [16][17] - 英德市动物疫控中心进行生猪检疫突出问题专项业务指导 [18] 行业互动与政策方向 - 专家与学员就粪污处理、检疫、安全生产等实际问题开展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20][21][22] - 英德市畜牧水产局表示将持续加大技术推广和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向绿色化、标准化、高效化转型 [23][24] - 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并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24]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培训班搭建政策传递与技术推广桥梁,促进行业先进经验共享 [25] - 英德市将加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指导,推动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