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掌
icon
搜索文档
各地装扮一新喜迎国庆中秋
央视网· 2025-09-28 12:19
节日市场购销两旺、人气十足。在上海,一些老字号店铺结合当下潮流不断创新,推出一些新口味、新形态的月饼,不但受到市民游客的追捧,还吸引不少 外国游客前来排队品尝。在河北石家庄,节前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红掌、富贵红等红色系花卉成为国庆主题消费的热门之选。 各大热门景区门票预订火爆。在江苏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国庆假期前三天门票已基本约满,景点将在节日期间推出延长开放时间、优化排队通道等服 务举措。陕西延安各红色景区组建专业讲解队,按游客的年龄、兴趣定制路线与内容,全力以赴迎接假期的到来。在福建霞浦,正值开海季,当地发展"渔 旅融合",游客可以体验海捕、海钓等项目,目前,国庆期间酒店民宿预订已超九成,海滨小城将迎来大客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全国各地装扮一新,节日市场购销两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红旗飘飘、花团锦簇,各地一片喜庆祥和。在山西太原,"中国红"挂满大街小巷,迎风飘扬,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在宁夏银川,道路两旁、广场公园纷纷换 上节日盛装,大型花卉造型各具特色。在浙江嘉兴,大街小巷喜气洋洋,南湖景区还增设了一些国庆文创装置,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在安徽黄山的 街头巷尾已 ...
“果盘子”物丰量足、海鲜花卉购销火热 假日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9-28 04:03
街头巷尾氛围浓 海鲜花卉购销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假期临近,全国各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渐的升温。在安徽,各类果品迎来了销售旺季,餐饮店铺的人气也十分火爆。 在宿州市砀山县,酥梨迎来了采收季。农户们忙着采摘打包,批发市场的商户们也在不停发货。不仅是在水果产地,合肥市的批发市场也 挤满了前来进货的车辆。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秋月梨现在的市场价格较上周有所上涨,在60元到80元一箱,西梅大概可以卖到15元一斤。 餐饮的消费同样火热。在淮南市寿县,品尝当地的特色豆腐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项目,部分餐馆假期预订已经排满。此外,民宿的生意也 很不错。 为了应对双节前购销需求,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前组织各个商户备足货源,还推出可以私人定制的创意花卉产品,增加市民的节日购物体 验。 "双节"临近,多地消费市场火热,辽宁、河北等地的花卉、海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辽宁各地的消费市场迎来采购高峰。在葫芦岛市的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超市,螃蟹、皮皮虾、海鱼、贝类等鲜活 海产品琳琅满目,个头饱满、供应充足。摊主们忙着分拣、上货。 河北石家庄的福泽花卉博览园是当地一处较大的花卉市场,眼下,这里的红掌、中国红、富贵红等寓意吉祥的 ...
粤桂协作在上林:一朵花中见真情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粤桂协作花卉产业园核心发展 - 粤桂协作花卉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4.6亿元 2024年园区花卉销售额达1.83亿元 [12] -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3万亩 已建成242亩智能温控大棚(8.45万平方米) [22][30] - 形成集花卉生产、观光旅游、电商销售、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27] 产业规模与产能 - 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蝴蝶兰种苗400万株 精品兰花2000万株 商品兰花900万盆 [32] - 年产值目标达2.7亿元 现有5家广东企业入驻 12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30][31][32] - 龙头企业广西亿成花王2023年产值6000万元 2024年预计突破8000万元 [54][55][56] 企业发展与市场拓展 - 广西亿成花王经营蝴蝶兰品种超200个 产品销往全国及俄罗斯、东南亚地区 [57][58] - 福人湖农业公司三角梅基地2024年产值超3000万元 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65] - 企业通过"代种代养"模式发展庭院经济 粤桂协作资金投入超500万元支持建设 [52][53] 就业带动与区域效益 - 花卉产业直接带动就业300人 间接带动3000人 长期雇用本地村民70余人 [61][66] - 年均村集体经济分红达90万元 季节性用工超200人 促进农户就地稳定就业 [52][66][67] - 项目盘活林地与荒地等低效用地 森林覆盖率超70%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9][26]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园区实施"人工智能+花卉"行动 打造数字化、标准化智慧花卉示范标杆 [33][34] - 未来五年保持年均10%-15%复合增长率 基地扩展至300亩 [61] - 构建"育种组培-冷链仓储-电商直播"全链条体系 集成多种基础设施 [29][30]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的"新农人"
人民网· 2025-07-27 09:20
高原现代农业转型 - 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智能温控系统、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跨越,种植草莓、西瓜、葡萄等非传统高原作物[1][3][7] - 园区培育的葡萄新品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并筛选出3个适合高原种植的优质西瓜品种,具有高甜度和耐储运特性[8] - 采用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广有机种植并禁止使用农药,同时研究解决土地复种减产和病虫害问题[8] 科技应用与产业规模 - 园区配备精准温控系统、节水灌溉设备和气象环境监测等智能化设施,显著提升高原农业效率[7][10] - 总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2000亩),2024年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67.7万元[11] - 立柱式水培等创新技术应用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10] 社会经济效益 - 2024年园区解决就业897人,带动人均增收1.51万元,实现本地劳动力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11] - 园区作为拉萨高原特色农业载体,通过科技赋能促进产业融合(农业+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4][11]
方寸屏幕间,打开经济发展新大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3:38
商河县电商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定位为"转型升级年",聚焦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 [1]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驱动力,改写传统产销模式,链接全国市场 [1] 直播电商模式与典型案例 - 壹亩地瓜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实现增长,2022年启用6000平米自营产地仓,完成红薯分拣打包全流程 [2] - 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基地运营3个品类账号,差异化定位中低端与高端市场,单月线上销售额达6万元,带动线下交易30万元 [3] - 1-5月全县直播销量10956.2万件(同比+151.7%),销售额12.89亿元(同比+292.3%),占全市1/6份额 [3] 人才培育与产业生态建设 - 开展27场电商培训,孵化1078名人才,培育"布叫兽""乡野小帅"等本土网红 [5] - 打造"鼓乡e抹红"党建品牌,整合资源促进经验与人才流动 [5] - 济南向前电子商务公司投资150万元建立直播基地,创造百余就业岗位,实现"四季有收入"模式 [5] 品牌与供应链体系优化 - 推出"鼓乡小货郎"区域公共品牌,共享政府背书提升消费者信任 [6] - 整合5家物流企业实现"同仓共配",月分拣量达140万单,发件成本从4元/公斤降至1.8元/公斤(降幅55%) [7]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成立县域MCN机构,累计服务企业210家,培训2300人,签约87名主播 [6] - 商河县委书记提出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整合产品资源与文化内涵,打造电商新高地 [7]
江苏三年累计落实312个援藏招商引资项目——苏藏同心浇灌高原致富花
新华日报· 2025-06-23 23:15
产业协作成果 - 江苏与拉萨通过产业协作形成紧密共同体,将江苏的产业基因成功嫁接到高原地区 [1] - 达孜·丹阳眼镜城成为西藏最大眼镜卖场,展示上千款镜片,成功将丹阳眼镜产业引入高原 [1] - 眼镜产业针对拉萨高紫外线环境带来的市场需求,形成"企业有市场、群众得实惠、地方增产业"的良性循环 [1] - 花卉园艺示范基地新建超节能温室大棚10680平方米,配备先进种植系统,推动拉萨花卉产业科技化标准化 [2] - 产业援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年均组织50多批1600余人次专业人员赴江苏培训 [2] 就业与人才培养 - 眼镜城帮助10余位藏族员工实现职业转型,提供赴丹阳培训机会,验光师月收入达5000元 [2] - 江苏援藏累计在藏培养培训干部人才3500余人次,专业人才超过4000人次 [2] - 对口援建8个功能园区创造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带动28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3]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累计引进312个招商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7亿元 [3] - 14家江苏企业携带5.8亿元资金进藏投资兴业 [3] - 招商引资成果位列17个援藏省市首位,年均开展20余次招商推介活动 [2] 特色产业发展 - 林周县格桑塘示范园通过牦牛品种改良使出栏周期缩短3年 [3] - 曲水县智能温室成功种植草莓与西红柿,培养本地农业技术人才 [3] - 江苏企业引入"零添加"工艺帮助拉萨饮用水产品进入华东市场 [3]
资金跟着产业走 服务跟着需求走
金融时报· 2025-06-17 06:12
乡村产业金融支持 - 山东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1] - 创新推出"兴农""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富农"五大系列85款信贷产品,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 [8] - 针对产业兴旺创新32款兴农贷系列产品,包括"农耕贷""创业担保贷"等 [8] 花卉产业案例 - 青州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3.1万亩,品种3000多个,2024年交易额139亿元 [2] - 青州农商银行累计为3.5万户花卉产业从业人员发放信贷52亿元,服务覆盖率100%,市场占有率70% [2] - 亚泰农业获1000万元"大棚摊位贷"实现从单一种植向全产业链集团转型,产品远销海外 [2][3] 渔业产业案例 - 微山湖地区裕祥渔业采用"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模式,节约成本并提高效益 [4] - 微山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渔业养殖贷"2382户,金额6.92亿元 [5] - 企业初期获50万元信贷,扩建时追加40万元贷款支持 [5] 樱桃产业案例 - 泗水县晟昊合作社引入大棚技术种植120亩樱桃,获60万元贷款支持 [6] - 平邑县樱桃产业通过电商日均销售2吨,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0% [7] - 平邑农商银行为樱桃产业链开立2500个账户,年交易规模7500万元,"聚合支付"年结算超30亿元 [7] 综合金融服务 - 选取545个县域重点行业制定一体化方案,为12.6万户客户发放贷款881亿元 [8] - 构建"线上+线下"服务网络,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367处,配备流动银行车 [7] - 创新服务模式如短视频宣传、移动结算工具,20天促成3200万元樱桃交易结算 [6]
5场培训全覆盖!院校联合,多层次夯实从化花卉产业发展根基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02:30
从化花卉产业概况 - 花卉产业是从化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从化花卉产业园是广州市首批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2] - 产业园覆盖3个镇街66个村,总面积93.17万亩,涉及农户3.28万户 [3] - 主要产品包括优质小盆栽、兰花、种苗、鲜切花、特色苗木等 [4] - 已形成以红掌、兰花、多肉等优质花卉苗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21] 技术培训活动 - 5月以来开展5场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近千人次,覆盖种植技术、智慧农业等主题 [6][9] - 5月8日举办青壮年群体花卉管理技术培训班,重点讲授花卉种植大棚环境调控技术 [14][16] - 同期培训会分享兰花催花管理与红掌种植技术,强调草本花卉的装饰价值与经济效益 [23][24] - 5月16日开展智慧种植技术下乡活动,推广智能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 [30][34] - 5月27日科普讲座介绍中草药防治家庭花卉病虫害技术,187人参训 [53][55] 现代化技术应用 - 智能温室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时调节光照、温湿度、CO₂浓度等环境参数 [34][35] - 传感器技术实现土壤湿度、养分监测,支撑精准施肥与灌溉决策 [36] - 现代化机械技术显著提升花卉种植效率,相比传统人力模式实现质的飞跃 [17][18] - 专家团队强调病虫害精准防控需结合土壤选择、温控、光照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39][40] 产业支持体系 - 培训活动由农技推广中心、高校教授、科技特派员等多方专家联合开展 [7][8] - 通过"农友圈"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未来将持续开展技术下乡活动 [43][47][51] - 技术推广采用"理论+实践"模式,种植户反馈效果显著 [42][44]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华南农大与从化共筑湾区生态经济走廊
南方农村报· 2025-04-29 05:47
合作背景与行动 - 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赴从化区调研,助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湾区生态产业化标杆打造 [1] - 活动是校地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具体行动,属于省"双百行动"驻从化服务队举办的第二场"院长大讲堂" [2] - 学院已在从化服务多家花卉企业,合作选育58个花卉新品种,4个团队参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 [5] 生态价值转化实践 - 从化创新"生态修复-产品开发-价值转化"全链条闭环,提升GEP转化率 [5] - 实施全国唯一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打造流域协同修复样板,发展林下经济(森林药材/木本油料/林蜂养殖)和"生态+"新业态 [5] - 创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产品交易所等平台落地 [5] - 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建设首个"永根科技站",专注高档盆花品种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5] 技术攻坚与产业升级 - 学院整合6个国家级/省部级平台,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坚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产业升级(林蜂养殖等林下经济高值化开发)、空间重构(森林步道康养系统规划) [6] - 建立"需求清单-研发清单-成果清单"全周期管理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6] - 瞄准林下经济2.0模式(灵芝/甜茶/食用菌/中药材)和森林康养产业,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农林牧复合经营 [7] 区域发展规划 - 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示范区和百里流溪生态画廊 [5][7] - 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以现代农业/绿色生活/全域旅游为目标盘活森林空间资源 [7] - 结对6所高校协同发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三年内初见成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