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川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自贡“盐龙灯” 走出国际范
四川日报· 2025-08-20 07:23
核心观点 - 自贡彩灯产业海外扩张加速 上半年开展境外灯展51个 今年计划实施30多个境外灯展 新增法国等项目 [1] - 自贡依托"盐龙灯"三大世界级IP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通过多业态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 连续两年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 [2] - 以恐龙为载体增强全球吸引力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策略 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建设全球科普教育平台 [4] - 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优势 构建全方位出海服务平台 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并给予资金支持 [5] 海外市场拓展 - 荷兰彩灯节将于11月底亮灯 8月15日已发运70余组灯组 10月中旬派遣50余名工匠赴荷兰现场安装 [1] - 彩灯海外市场占有率达92% 国内市场份额达85% 11月起全球多国将进入自贡彩灯展期 [1][2] - 重点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市场 已与印度尼西亚 阿联酋展开合作洽谈 [4] - 下半年将组织企业参加服贸会 广交会 进博会等国际展会 并提供境外参展资金支持 [5] 产业建设与升级 - 实施百亿级彩灯产业提升计划 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产业园 打造"灯城一体"城市形象 [2] - 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园 构建全方位服务平台 提供政策指导 出口服务和金融支持 [5] - 自流井区老街文商旅融合项目7月开工 修复盐井古码头遗址 带动餐饮住宿文创行业发展 [3] - 恐龙博物馆5月启动改造 新建3号馆重点打造科普研学功能区 设置化石修复实验室和装架展示区 [4] 文旅融合发展 - 暑期17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燊海井和中国彩灯博物馆等IP表现突出 [1] - 推动"演艺+文旅"模式 10月25日举办张韶涵巡回演唱会 配套旅游产品线路和景区个性化服务 [3] - 采用"恐龙+科技+文旅"跨界模式 培育融合新业态 建设全球恐龙科普教育平台 [4] - 通过国际彩灯节庆活动推动文化产品 非遗技艺和文化服务"借灯出海" [5] 资源与优势 - 拥有燊海井(世界首口人工钻凿千米深井) 盐业历史博物馆(全国唯一盐业科技史博物馆)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世界地质遗产地)三大世界级IP [2] - 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获游客认可 香港游客表示将推荐朋友参观 [1] - 灯会助力春节申遗成功 成为重要文化输出载体 [2] - 获省委支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站在新发展起点 [1]
成都38所新建学校9月投用 新增学位6.3万个,覆盖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学段
四川日报· 2025-08-20 07:23
新增学位5310个 幼儿园9所 小学14所 新增学位30690个 初中12所 新增学位20100个 在这些新建学校中,备受关注的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金融城校区)已完成全部开学准备工作,将 于9月1日正式迎来首批800名初一新生。作为七中育才教育集团的第五个校区,该校延续了母体的办学 理念和文化底蕴,同时融入了现代化教育元素。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该校建筑群由教学楼和综合楼组成,通过连廊有机连接。教学区配置了60间 AI智慧教室,并创新打造了"五育共享空间",按楼层分别设置活力、科技、书香、艺术、国际主题功能 区。图书馆采用双层设计,除传统阅读功能外,还将作为"整本书阅读课"的特色教学场所。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本部骨干、跟岗培养教师和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该校副校长周玲介 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全面部署了课堂智能教学反馈系统,可对师生课堂行为进行全过程数据采集 和分析,实现精准教学。" 记者了解到,该校全面配备的AI智慧教室,利用课堂智能教学反馈系统,可实现对课堂上老师的 讲授、提问、板书、巡视、互动,学生的听讲、举手、应答、读写等信息进行全程全方位的采集,从而 生成评价报告,对课堂进行针对性调整改进。 ...
在39个欠发达县域国企累计投资超335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8-20 06:42
投资规模与进展 - 国有企业对39个欠发达县域实施托底性帮扶 采用1+1帮1机制和矩阵式帮扶模式 [1] - 上半年新投资到位资金13074亿元 占去年全年投资额的6403% [1] - 累计投资超335亿元 其中4月甘孜州集中签约65个项目 金额超1500亿元 覆盖新能源 基础设施和特色农牧领域 [1] 产业与商业发展 - 帮扶企业在欠发达县域注册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达101户 较2023年底新增28户 [1] - 依托蜀光惠 天府粮仓 红旗超市等线上线下平台 上半年实现销售帮扶超189亿元 [2] - 金川县推进工业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阿拉学民宿盘活 探索联农带农创新模式 [2] 就业与民生支持 - 上半年开展人才帮扶6500余人次 解决就业5800余人 [2] - 加大对教育 医疗 养老领域投入 4户企业公益帮扶资金超1000万元 [2] - 持续拓展公益帮扶渠道 支持受扶县民生改善重点项目 [2]
国家公园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守护“国宝”家园背后的科技力量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41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成为维系生物多样性和守护旗舰物种的关键支撑 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推动旗舰物种种群显著增长 包括野生大熊猫增至约1900只 东北虎从27只增至70只 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 海南长臂猿从不足10只恢复至42只 [1] 物种监测技术创新 - 国家公园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实现对东北虎豹 雪豹 亚洲象等物种动态追踪 但存在调查对象不全面和数据与管理需求衔接不足的短板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引入四足机器人 搭载红外热成像和声学传感设备 可24小时不间断采集大熊猫活动踪迹及栖息环境数据 [2] - 三江源国家公园架设15米高塔的高性能红外相机 探测范围辐射15公里 实现高空凝视监测 [2] - 无人机集群与新型传感器技术结合 一次飞行可为每只猴子拍摄20余张照片用于个体识别 实现自动化与智慧化管理 [3] 人兽冲突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提供全新解决路径 AI能从海量数据中自动提取关键信息 实现早期预警和干预 化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 [4] - 吉林省珲春市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虎的特征和历史行为模式 结合AI算法预测行动轨迹 成功化解东北虎逼近村庄的潜在冲突 该系统每年发出此类预警数千次 有效记录和管理超70只虎豹行踪 [4] - 探索构建技防+物防+人防的多维共治模式 三江源国家公园在雪豹保护中依靠当地牧民布设维护红外相机网格 已有400余名牧民成为保护主体 [5]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德阳专场 以三星堆为核心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游客增长表现 - 三星堆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量从1997年开馆后70万人次增长至新馆建成后超600万人次[1] - 2024年三星堆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1] - 门票收入超3亿元 文创产品收入超2亿元[1] 文旅资源禀赋 - 拥有三星堆世界级IP 新一轮考古发掘引发全球关注[1] - 自然资源包括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2] - 文化资源涵盖德阳文庙和德孝城[2] - 民俗资源包含绵竹年画和仓山大乐[2] - 紧邻成都都市圈 覆盖2500万潜在客群[2] 发展战略规划 - 以三星堆为核心打造"三星堆-古蜀文明线"和"熊猫专列-工业遗产线"精品线路[4] - 通过"三星堆+"模式与剑南春、绵竹年画等优势资源深度合作[4] - 推进总投资千亿元的百个重点文旅项目[4] - 借力全球巡展和国际友城推介会定向吸引免签国客源[4] - 联合头部旅游平台推出多语种定制线路[4] 项目建设进展 - 加快打造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2] - 建设天府冰雪小镇、云溪谷漂流、文博半山等避暑休闲目的地[2] - 规划建设"德阳之窗"文化地标[4]
达成意向订单1000余万元、合作意向20余项 “蓉字号”农产品飘香大湾区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市场拓展成果 - 成都农企与香港商超 餐饮企业 经销商 采购商等达成意向订单1000余万元人民币 [1] - 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 涉及产品供应 渠道共建等多个领域 [1] - 四川睿禾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成都农企与香港商家达成合作意向 [1] - 田岭涧 圣恩 合意等成都本土农业企业与潜在合作伙伴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 品牌推广活动 -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代表团赴香港参加2025香港国际茶展和美食博览会 [1] - 通过省级平台扩大"天府源"品牌影响力 [1] - 采用专场推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1] - 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成都市优质特色农产品(香港)推介活动" [2] - 活动采用展销结合 体验互动 精准对接模式 [2] - 精心布置"天府源"品牌主题展陈 集中展示水果 茶叶 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 [2] 战略定位 - 香港被定位为成都农产品"出川出海"的重要门户 [4] - 通过"产品输出+经验输入"双向赋能模式 [4] - "蓉字号"成为连接内陆与海外市场的金色名片 [4] - 成都将持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业合作 [4] - 推动更多"蓉字号"农产品"落户"香港 飘香海外 [4] 产品展示 - 郫县豆瓣等多款优质农产品在"天府粮仓"特色农产品品鉴之夜活动中展示 [1] - 活动以"展示+体验"形式进行 设置产品展示区与互动交流区 [1] - 邀请川港两地约200位嘉宾客商参与洽谈 [1]
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国家公园建设理念 - 国家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 [1] - 实现全民共享是未来五年关键课题 需通过低门票和特定群体免票政策降低体验壁垒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凭借生物多样性优势和旗舰物种情感纽带 具备推进全民共享的天然条件 [2] 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 - 自然教育存在课程零散和缺乏系统规划问题 需通过科学方法设计跨学科生态体验场景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发立体关联教育资源 整合动物迁徙、气候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多样化产品呈现 [2] - 科普馆采用沉浸式互动和差异化展陈 需结合运营思维实现公益性与市场性统一 [3] 社区协同与产业发展 - 国家公园建设核心为发展命题 需推动公园与周边社区协同实现可持续保护 [5] - 唐家河中蜂科普馆融合文旅、文创交易与自然教育 成为多功能社区发展平台 [5] - 青川县投放超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管护员补助、基础设施提升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5] 经济效益与转型成果 - 青川县国家公园周边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农户占比达45%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提升超230% [5] - 宝山村依托景区资源发展温泉度假、精品民宿集群及山地运动 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8万元 [5] - 通过全国性营销渠道对接高端消费市场 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5]
让机器人给汽车加油? 成都人工智能企业:安排!
四川日报· 2025-08-19 21:40
加油站智能化升级需求 - 中石油成都销售分公司在营275座加油站和加气站以及257个便利店存在较大数智化升级改造需求 [1] - 具体需求包括无人化加油和现场巡检等技术应用 要求机器人或机械臂能完成加油动作并高效识别各类车型 [1] - 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4小时全自主加油 并保证在不同环境中持续可靠运行 [1] 企业技术解决方案 - 成都高新蓉创芯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高配和低配两种加油站智能化升级方案 [1] - 大型加油站可采用盘点机器人配合RFID扫描仪和AI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 [1] - 中小型加油站可通过AI摄像头和货架传感器方案降低成本投入 [1] - 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挂轨防爆巡检机器人已在中石化和京博石化等企业落地应用 [1] - 该机器人具备防爆认证和多种功能包括火情识别、气体检测、异常行为识别等 [1] 行业发展前景 - 专家建议从无人加油、无人洗车和无人零售等场景着手探索新技术应用 [2] - 成都市科技局表示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企业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 [2]
普光气田累计产气突破1300亿立方米
四川日报· 2025-08-19 21:25
普光气田产量突破 - 普光气田累计生产井口气突破1300亿立方米,累计净化气产量超千亿立方米 [1] - 气田为"川气东送"主供气源地,是国内首个成功开发的特大型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 [1] 气田开发挑战 - 气井面临边底水入侵、硫沉积加剧、地层压力下降等难题,稳产难度持续加大 [1] - 这些问题逐渐影响气田的产量和发展 [1] 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公司研发出业界领先的控水、治硫技术,采取增压开采等措施 [1] - 启动新一轮产能建设大会战,大规模建设新井 [1] - 加快形成"常非并举、海陆并进"资源开发新格局 [1] - 已投产陆相气井20余口,累计产气超2亿立方米 [1]
关注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巴中启动实施八大工程半年来 社区开起托育班 工坊建在“家门口”
四川日报· 2025-08-19 06:58
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实施进展 - 巴中市于2025至2027年实施八大工程 涵盖就业增收、公共服务、宜居生活、全龄友好、优抚关爱、生态惠民、社情民意及平安守护领域 目标为建设品质生活宜居地 [1] - 工程启动半年后 通过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实现效率提升 单日受理业务量最高达120余件 为平日3倍多 [1] 城乡住房改造与设施建设 - 城市危旧房改造开工2543套 开工率61.63% 老旧小区改造开工45个 开工率54.21% 农村危房改造开工733户 开工率66.69% [3] - 城乡社区治理优化提升项目启动23个 增设既有住宅电梯76部 完工率95% 完成通组路394公里 幸福美丽乡村路138.8公里 安防工程244.3公里 改造交通信号灯控57处 [4] 就业促进与技能培训 - 恩阳区推出全补贴全周期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开设食品加工、医药健康等20余门课程 培育技能人才460余人 [5] - 南江县建成6个富民幸福工坊 预计2027年底前建成200家以上 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6] - 全市促进转移就业105.26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5244人 困难人员就业1108人 灵活就业总量达10.59万人 [6] - 2023年上半年开展招聘活动181场次 帮助企业招引产业工人2285名 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6919人 [6] 全龄友好服务体系建设 - 平昌县为2337名6至14岁留守女童配发平安手环并搭建智慧平台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级联动防护 [7] - 全市启动2800个普惠托位建设 已完成860个 13个假期托管站点和19个爱心蜀托班服务1200余名儿童 [7] - 城区建成21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改建4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为14030名失能老人提供首次健康服务 [8] 工程推进机制 - 通过半月表格调度、每月现场观察、双月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及季度市委常委会汇报机制 推动131项目标任务落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