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高增背后:下半年增速能否持续?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合计超2.9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超1.1万亿元 [1] - 非利息收入增长对银行业绩改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1] - 六大国有行和部分中小银行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1] 国有大行非利息收入表现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6.43% [2]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同比增长19.64% [2]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同比增长15.1% [2]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同比增长19.09% [2] 非利息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同比增长4.02%,主要来自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银行等领域 [2] - 中国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17%,得益于代理业务、托管和其他受托业务良好增长 [2] - 中国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2.02%,主要来自汇兑收益、贵金属销售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 - 分析师认为手续费净收入摆脱基金、保险降费扰动后进入正常增长阶段 [3] - 去年资本市场活跃度偏低带来低基数效应,今年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转正 [3] - 部分大行非利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其他非息收入,特别是投资收益贡献明显 [3] 中小银行非利息收入表现 - 常熟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4.22亿元,同比增长57.26% [4] - 常熟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637.77%,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0.94% [4] - 张家港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40%,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7.57% [4] - 苏农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69.44%,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8.21% [4] - 江阴银行投资收益8.82亿元,同比增长81.44%,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35.18% [4] 区域银行差异化竞争策略 - 区域中小银行可发挥贴近本地市场、熟悉本地客户的优势 [4] - 财富管理业务可深入挖掘本地高净值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需求,提供精准财富规划服务 [4] - 投行业务可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和优质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 [5] - 可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债券承销等投行服务 [5] - 利用决策流程短、本地股东支撑等优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5] 下半年非利息收入展望 - 中间业务收入方面,低基数效应延续,若资本市场活跃度延续,增速有望逐季修复 [3] - 其他非利息收入方面,去年债券牛市形成高基数,债市波动带来增长压力 [3] - 若资本市场态势良好,债转股项目对应的投资收益会形成正向支持 [3] - 过往OCI账户中累积的债券浮盈有可能释放进入利润表 [3]
银行秋招“AI含量”飙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13
随着《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银行业从单点技术应用 向全面智能化加速迈进,复合型人才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制胜法宝。 数字经济浪潮下,2025年银行秋季校园招聘正上演一场激烈的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大中型银行推 出"人工智能+"专项招聘,区域性银行也纷纷加入战局。 AI招聘走向精细化专业化 今年秋招,各大银行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呈现火热态势。如工商银行在原有的管培生招聘之外,新推 出了"人工智能+"专项招聘,计划招聘20人左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广发银行 2026年度金融科技类校园招聘,专业要求中提出"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软件工程、信息系 统、大数据、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具有复合专业背景者优先"。 除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外,区域性银行对于AI人才的需求同样火热。如杭州银行计划招聘总行信息技术 部培训生(人工智能方向),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建模等方向的研究和金融场景的创新应 用建设;上海农商银行计划招聘FINTECH培训生(人工智能方向),将参与该行AI相关系统及平台的 全生命周期管理,协同业务部门研究AI应用需求,参与大模型平台相关应用 ...
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现场问询聚焦三大问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06
其三,要求发行人代表说明报告期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其一,要求发行人代表结合产品结构、议价能力、市场开拓、主要产品验证及在手订单等情况,说明公 司是否存在毛利率持续下滑风险,以及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 其二,要求发行人代表说明 Jina Shaw、Ping Xu 及萍妮茹投资、蔡春生及一方建设之间是否存在应披露 未披露的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结合实控人持股比例不高、实际控制公司时间较短、公司报告期多 次股权变动、历史上股东之间存在的分歧等情况,说明公司实控人的控制权是否稳定,是否存在上市后 控制权变更风险。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实习生 王鑫 北京报道 上交所官网显示,9月19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对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 份")在科创板IPO进行审议,并作出暂缓审议的决定。 根据审议结果公告,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了三大问题。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为,发行人需说明报告期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保荐人和申 报会计师需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燕郁霞) ...
信用卡境外盗刷风波:银行与卡组织如何补位?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06
事件概述 - 浦发银行万事达无价世界卡用户遭遇境外盗刷 银行和卡组织已介入处理 部分持卡人账单清零[1] - 盗刷事件由黑客通过撞库批量获取信息导致 非个别案例 银行和卡组织难以完全防范[2] 责任划分 - 发卡行承担账户安全保障核心责任 包括实时监控风险 对未授权交易先行赔付 若未及时发送交易提醒或保存证据需承担举证不能后果[2] - 卡组织作为结算方需履行技术风控义务 包括系统漏洞追溯 跨境风险拦截 协助银行完成资金赔付流程[2] - 发卡行主要责任在于刷卡交易实时监控 风险拦截 收集客户盗刷举证材料及客户补偿责任[3] - 卡组织主要承担特约商户风险审核及支付网络安全[3] 行业协作问题 - 银行与卡组织风控系统存在漏洞 被盗刷团伙利用[4] - 跨境交易环节存在漏洞 未全球覆盖风险监测 跨境交易信息可能未实时推送给用户[4] - 发卡行与卡组织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协作存在分散性 信息互通与协同效率有待提升[5] - 需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 发卡行共享客户日常消费场景和地域偏好数据 结算方同步跨境高风险地区交易动态和商户合规信息[5] - 应联合推进技术升级 加快芯片卡全面普及 共同研发智能风控系统强化反常交易主动预警能力[5] - 需明确权责划分与应急流程 通过协议约定发卡行先行赔付责任 结算方风险溯源与漏洞阻断义务[5] 技术漏洞分析 - 芯片卡技术升级不彻底存在安全问题 原被认为最安全的支付方式现存在技术缺陷[1] - 跨境交易监控滞后 巴西等地盗刷未触发实时预警 反映异常交易监测机制失效[1] - 支付安全薄弱环节集中在跨境风控断层 应急响应迟缓 银行与卡组织风险数据共享不及时[1] 风险防范措施 - 持卡人需避免磁条卡脱离视线 防止侧录器盗取信息 及时更换磁条卡为芯片IC卡[6] - 关闭境外支付功能 设置限额或降低免密额度 多渠道设置消费提醒[6] - 银行强化技术防护 例如工商银行推出工银智能卫士账户安全服务 支持一键开启境外锁 地区锁 夜间锁等功能[7] 行业现状 - 信用卡境外盗刷案例并不少见 2023年以来多家银行公开提示信用卡境外盗刷风险[4] - 银行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 确认持卡人无过错后及时启动追赔机制[4] - 追责与补偿属事后环节 更关键是前端风控体系有效性 若风控机制存在漏洞难以彻底消除用户担忧[4]
助贷“白名单”超50家 富邦华一银行“抢滩”互联网贷款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06
中经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近日,富邦华一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落实互联网贷款业务信息披露相关要求,保障消费者合法 权益,我行就互联网贷款产品合作机构名单进行披露。"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该"白名单"发现,富邦华一银行的助贷合作机构一共52家,其中25家与贷款获客 相关,而剩余的27家则均为融资担保公司,起到增信作用。在这份名单中,大部分机构为助贷头部机 构,包括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也有深圳市分期 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互联网平台科技公司。 市场对于富邦华一银行有50多家互联网助贷合作机构并不意外。早在2021年,该行就积极推动零售转型 工作,加大线上信贷投放力度,而合作模式就是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放贷。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富邦华一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余额在该行总贷款中的占比达到33%。虽 然此后该行并未再公布互联网贷款发展情况及规模,但是富邦华一银行的个人贷款余额在4年间实现了 翻倍。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个人贷款的规模突破了250亿元,而2020年年末的规模则仅不到120亿元。 作为一家外资银行,为什么富邦华 ...
金价站稳3600美元 含“金”理财收益水涨船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3:06
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近期,国际金价连续多日站稳3600美元/盎司上方。金价持续走强,带动含"金"理财市场迅速回暖,产 品平均收益表现突出,新发数量与规模也显著提升。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7月以来已有8只黄金主题 理财产品上线。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理财机构及投资者对挂钩黄金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投资者通过跨市场配置提升 资产分散性,把握黄金价格上行红利,有助于提升组合收益。 黄金理财产品收益表现良好 年初至今,伦敦现货黄金累计涨幅已接近40%。 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认为,本轮金价上涨的逻辑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宏观货币环境的有力支撑,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年内开启降息周期,实际利率水平有望回落,为黄金提供了坚实价格支撑;二是新 兴市场的黄金储备支撑,近年来新兴市场央行持续加大黄金储备配置,使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战略 储备功能愈加凸显,形成长期、稳定的买盘力量;三是地缘政治风险效应,当前全球局部冲突频发,大 国博弈持续演化,避险情绪不断升温,进一步抬升了黄金的配置价值。 随着金价的持续攀升,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表现良好,提前触发止盈的案例增多,产品的市场 关注度显著上升。 屈颖表示,截至2025年9 ...
300149,股价暴涨超200%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12:5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近半年从最低4.86元/股涨至最高15.28元/股 涨幅达214% 截至9月19日报收12.69元/股[1] - 此前公司股价长期低于10元/股 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突出[1] 定增方案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拟募资不超过3.16亿元 发行价格为5.27元/股[1][2] - 定增对象为睿联投资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6001.97万股 完成后睿联投资将成为控股股东[1][2] - 实际控制人WOO SWEE LIAN(胡瑞连)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从21.18%升至29.66%[1][8]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4亿元 同比增长14.75% 净利润2538.21万元 同比增长140.35%[5] - 扣非净利润679.23万元 同比增长110.6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33.5万元 同比下降8.06%[5]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27亿元、11.38亿元、9.7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9.17亿元、-2.26亿元[3] - 公司测算总体资金需求12.22亿元 资金缺口约5.04亿元[4]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药物发现、开发及生产服务 所处行业为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3] - CRO/CDMO为核心业务板块 主要聚焦临床前研究阶段 提供定制化CRO服务[3] - 根据项目进度或最终交付成果确认收入 分阶段收取款项[3] 控制权变更 - 实际控制人胡瑞连通过司法执行程序获得原控股股东八本投资持有的3003.31万股股份[6][7] - 2025年5月完成过户后 胡瑞连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9.67%升至15.7% 成为新任实际控制人[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胡瑞直接持股11.14%为第一大股东 睿联投资持股5.35%为第二大股东[7] 行业环境 - 公司表示业绩改善得益于医药行业复苏及国家政策支持[5] - 近三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缩减影响 公司出现业绩亏损[3]
“绿”足迹| 中证指数发布ESG相关指数155条 跟踪指数产品规模超7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8:32
ESG指数发展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累计发布155条ESG相关指数 [1] - 跟踪产品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产品数量近百只 [1] 指数主题分类 - 基于中证ESG评价体系的ESG系列指数 [1] - 聚焦绿色能源及新能源车等绿色低碳产业主题指数 [1] - 刻画企业碳排放和脱碳轨迹的碳中和系列指数 [1] - 基于发债主体ESG评价及债券环境效益的债券系列指数 [1]
“绿”足迹| 46只绿色ETF沪市上市 规模近500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7:20
绿色ETF产品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末上交所绿色ETF挂牌数量达46只 涵盖ESG "双碳" 新能源 光伏等多元化主题 [1] - 绿色ETF产品规模接近500亿元 [1] 宽基指数产品ESG整合 - 基于中证A50 中证A100 中证A500 上证180指数的宽基指数产品超160只 [1] - 宽基指数产品规模超2600亿元且全部采用中证ESG评价体系 [1]
追觅创始人俞浩首度回应造车:做过资金测算可以承受
中国经营报· 2025-09-20 07:0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首次正面回应造车事宜 表示造车的无畏不一定来自无知且公司做过资金测算可以承受 [1] - 追觅科技于2023年8月28日正式官宣造车 旗下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并计划在2027年亮相 [1] - 追觅汽车项目已组建近千人的造车团队 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队伍 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及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 [1] 全球布局与生产计划 - 俞浩携团队赴德国为追觅汽车进行工厂选址 该地位于特斯拉德国柏林超级工厂附近 [1] - 追觅汽车未来将以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为路径向全球市场进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