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搜索文档
【延安】南泥湾机场大桥成功转体
陕西日报· 2025-09-09 23:01
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全长56公里,路基宽26米,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 公里,是陕西省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有效连接延安新区与南泥湾机场,分流70%过境车辆,提升区域 路网通行效率,对促进陕北区域经济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副总 经理赵芳甫表示。(记者:周恒宇) 9月9日,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南泥湾机场大桥在67米高空平稳转体,重达2.5 万吨的刚构桥体成功旋转77.49度,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标志着我国在复杂地质、跨越运营铁路线的 大型桥梁建造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南泥湾机场大桥全长638米,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投资建设、中 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承建、中铁六院设计、中铁七局西安公司参与施工。大桥上跨包西铁路、西延高铁 等2条铁路干线及3条公路,施工环境复杂,安全要求极高。转体相当于在23层楼的高度操控重量相当于 约3座埃菲尔铁塔的桥体,难度极大。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干扰,经专家多次论证,项目团队设计了"先平行铁路悬臂浇筑、后 整体转体"的施工方案。转体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球铰 ...
陕西91家博物馆参与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专项公益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9
9月9日,陕西省2025年"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专项公益活动开幕仪式在西安碑林博物 馆举行,省内91家博物馆参与。 9月9日至10月20日,凡到陕西省内91家博物馆参观游览的市民游客,皆可通过扫码拍照领取"小红 花"奖励,为博物馆贡献"热力值"。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将根据每家博物馆游客贡献的"热力值", 进行多项文物保护支持工作。 据悉,"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将逐步落地全国500多家博物馆。(记者:赵茁轶 见习 记者:周思言) 本次活动立足陕西"文博大省"定位,依托近年来陕西省博物馆在数字化、智慧化升级中的实践经 验,打造"人人可参与、时时可守护、处处可体验"的文物保护新场景,推进陕西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 展。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发起,旨在汇聚全民力量参与三秦瑰宝数字化 保护,推动全省文物保护数字化进程。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岩表示,此次公益活动筹集到的公益金都将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3D采 集、文创开发等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焕新传承,让游客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
陕西多家景区推出教师节优惠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9
教师需凭本人身份证、教师资格证享受优惠,具体要求可查询景区通知。(记者:李卫) 9月9日至11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省内学校提供团体预约入馆服务,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提供团 体预约入馆或教师个人免预约入馆服务。 秦岭国家植物园9月10日至14日面向全国教师及随行人员(限2名)免费开放。 9月10日至14日,教师可在白鹿原影视城半价观看《白鹿原·黑娃演义》《二虎守长安》等实景演 艺,半价体验公元一万年、穿越大峡谷等科技项目。 华清宫景区、司马迁祠景区和古城三庙景区9月10日为教师提供免费参观服务。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陕西多家景区面向教育工作者推出优惠活动。 9月10日至14日,陕西壶口瀑布景区为全国教师免门票。 秦岭天竺山景区9月1日至30日推出教师特惠价,门票+索道往返票原价210元/张,活动期间仅需130 元/张。 ...
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9
据了解,采访团成员将深入宝鸡开展集中采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长乐塬抗战 工业遗址公园、宝钛集团、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等地,探寻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以及高质量发 展下的宝鸡实践。启动仪式上,宝鸡市还举办了招商文旅推介会,向海内外侨商及媒体推介当地投资环 境与合作机遇。(记者:梁易炜) 启动仪式现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马来西亚《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表示,陕西有大量新闻 素材,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和感人的故事值得关注、挖掘和采写。"我们要将这里的美景美食美谈等传 播到世界各地,讲述真实发生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的发展成就。"续炳义说。 "宝鸡是中国青铜器之乡,是周秦文明发祥地。海外华文媒体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 海内外同胞的重要桥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人,我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讲 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加拿大中华新闻社社长常建国说。 9月9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的"追梦中华·赓续华夏文脉"2025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 访行活动在宝鸡启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为期4天,共邀请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埃及、印度尼西亚、德国、西 班牙、日 ...
【咸阳】全力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4
"您好,我被困在电梯里了……"9月9日,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6333电梯应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 张雪域接到求助后,一边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迅速调度救援力量。这样的场景,是该平台24小时守 护市民安全的日常写照。 截至7月底,咸阳市电梯总量超过1.9万台。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咸阳市共设立31家维保单位和14 个救援站。通过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全市已加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1.1万多套,从源头降低故障 率,同时对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开展免费"体检"。 该平台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已处置电梯应急事件432起,成功解救36名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到 达现场平均用时20分钟,构建起一张高效应急救援网络,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被困电梯时,请立即拨打救援电话,耐心等待专业救援, 切勿强行扒门或蹬踹电梯。电梯应急救援标识牌是实施救援的重要依据,请勿撕毁损坏。"(记者:张 乐佳) 除应急救助外,该平台还受理电梯故障报修。针对群众反映的故障频发电梯,平台会联系维保单 位,详细了解故障原因、维修进度和恢复时间,并及时向市民反馈,督促彻底消除隐患。 ...
【汉中】绿色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4
秦巴汉水间,一座座现代化绿色工厂拔地而起,一个个重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株株秦岭药草在 智能化生产线上转化为创新食药产品…… 近年来,汉中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战略引领,以绿为"本"、创新为"核",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集中打造航空装备制造、中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蹚出一条生态与科技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汉中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7.1%,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向新向智 产业跃升 在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工业经济撑起汉中市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今年上半年,汉中市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工业投资增长29.8%、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组组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汉中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不懈努 力。 "项目自2月开工以来进展迅速,目前三号车间正在进行一层盘扣架搭设,四、五号车间推进二层模 板安装。"该项目负责人高成元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陕南首个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智能制造— 检测认证"的垂直产业链,补强汉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关键环节。 近年来,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我省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
【西安】创新城市加速崛起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4
新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突破 - 西安眼得乐医疗自主研发的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实现技术突破,满足微创小切口植入需求,弱负球差光学设计可增强夜视力和景深 [1] - 产品打破国外高端人工晶状体技术垄断,成为完全对标国际一线品牌的国产替代创新产品 [1] - 新材料被列为西安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攻坚领域,高纯度中间合金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用70天,西咸新区10亿元生态环保新材料项目专利产品远销中东并应用于沙漠治理 [1] 新兴产业高速增长 - 1月至7月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充电桩产量增长52%,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3%,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1.5% [2]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1.9倍,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长3.5倍,汽车总产量增长25.1% [2] 智能装备与海洋技术突破 - 欧卡智舶获全国首张"海工级"无人艇感知与自主航行系统认证,填补我国深海智能装备标准空白 [3]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10个国家,累计无人化运行里程突破70万公里 [3] - 西安科教资源与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上游传感器/芯片与下游应用场景形成完整配套体系 [3] 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成为全国首个达到此规模的城市 [4] - "一带一路"海铁联运中心投用,公铁联运中心加速建设,西安建成全国首个3束6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5] - 西安国际港跻身世界一流内陆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持续强化 [5] 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 - 西安组建市委科技委,实施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等政策包 [5] - 通过"两链"融合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校企联合攻关及科技金融贷款支持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 [3] - 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与科技-产业-金融双循环,完善"股债贷保"联动金融服务体系,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6]
【榆林】能源之城书写转型答卷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4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增加,1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森林覆盖率突破36%,年入黄泥沙量减 少至2.12亿吨……榆林市在生态治理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榆林凭借"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推动这座能源之城向生态之城华丽转身 的努力。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榆林市聚焦水资源保护利用、林草修 复、减碳降耗、固废治理、采煤沉陷区整治及水土流失治理六大领域生态难题,发起全面攻坚,通过创 新机制、科技赋能以及全民积极参与,在毛乌素沙地边缘书写绿色传奇。 水林同治绘画卷 9月1日,榆林市榆神工业园区东线引黄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掘机挥舞铁 臂,运土车往来穿梭。施工现场负责人赵伟峰指着笔直的管道说:"这条'生命线'将有效破解'水困'难 题,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榆神工业园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颠覆了传统煤化工模式。 在这里,一块煤炭将分种类、分阶段实现最大程度利用。通过分质利用技术,煤炭在被"吃干榨净"的同 时,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 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利用CCUS技术解决碳排放难题。CCU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课题在榆林通过现场验收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52
9月3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榆林市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十四五"重 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两项课题进行了现场查验。专家组 一致认为,该项目相关课题研究方法科学可行,试验示范设计合理、操作规范,推广应用措施有效,实 施效果明显,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 水能力弱、肥力不足等问题,在阐明小流域尺度降雨径流生态调控原理基础上,通过水、土、肥、气、 热等多生境因子协同调控,开发适用于黄土高原旱作区的土壤蓄水保墒与调优改良类技术产品,结合不 同区域土壤改良和主要作物的关键栽培技术,研发集成适用于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技术模 式,让耕地质量与产能双提升。 "该技术使旱作粮田和果园平均增产17.3%至159.8%,增收560元至3400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 研究员蔡耀辉表示,拦提蓄补"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实现降水资源就地拦蓄和错季利用,有效解决 了我国旱作农田"卡脖旱"等问题,增加了旱地农田粮食产能。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揣峻峰介 ...
【渭南】启动夏秋季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9-09 22:47
行动期间,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辖区出行规律,采取联合勤务、错时勤务,进一步加大路网 管控力度,全面提高全路段、全时段见警率和管事率;紧盯校车、6座以上小客车(面包车、商务客 车)、摩托车、三轮车等重点车辆,在重点时段持续严查无证驾驶、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违法载 人、不按规定使用"一盔一带"等交通违法行为。 9月8日,记者从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交通安全风险隐患,遏制交通事 故多发势头,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部署启动夏秋季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该行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 此次行动聚焦道路隐患、源头风险、路面秩序、安全宣教等方面,紧盯重点车辆,从严查处一批易 肇事易肇祸违法行为,全链条强化整治,保障夏秋季道路交通安全。 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持续优化整治举措,动态调整管控重点,以全链 条、精细化的治理手段,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出行安全,确保夏秋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为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日常出行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记者:耿杨洋) 此外,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推动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农村地区国省 道穿村过镇路段交通管理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