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种植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治潞城区:旱地西红柿“映红”乡村振兴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31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治潞城区:旱地西红柿"映红"乡村振兴路 中新网长治9月25日电 题:山西长治潞城区:旱地西红柿"映红"乡村振兴路 作者 刘小红 李垚茜 孙超 近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街道神泉村600亩旱地西红柿种植基地迎来丰收,田间地头处处可见 村民忙碌采摘的身影。 走进种植基地,一排排藤蔓生机勃勃,颗颗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村民们穿行在田垄间,双手熟练地 采摘着成熟果实。适宜的气候搭配科学的种植管理,让神泉村的旱地西红柿清甜多汁,顺利打开市场销 路,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大量销往周边城市。 十多年前,这个地下无矿藏、地上无资源的典型丘陵山村,将产量高、销路稳的旱地西红柿确立为主导 产业。此后,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路径,成为远近闻名的"旱地西红柿之乡"。如今,神 泉村两百多户种植户纷纷加入以西红柿产业为核心的幸福山庄合作社,依靠种植西红柿实现增收。种植 户秦安继是村里的种植能手,他今年种植6亩多西红柿,亩均收入约18000元。 小小的西红柿,承载着神泉村村民的致富希望,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村民收获稳定收入, 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见证。 未来,神泉村将继续沿着这条"红火"的产业道 ...
【渭南】242个产业园托起600亿大产业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8
9月的渭南大地,秋意渐浓,从大荔县的冬枣大棚到白水县的苹果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11日,在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大棚里,阳光透过棚膜洒在冬枣上,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采摘 成熟的冬枣。 作为全国冬枣最佳优生区之一,大荔县凭借独特的光热资源与昼夜温差,孕育出肉质脆甜、营养丰 富的优质冬枣。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表示,日光温室、钢架棉被棚等设施农业广泛普 及,将冬枣上市期从原本的集中时段变为5月至10月。 市级产业园则更注重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华州区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 展设施蔬菜,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成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截至2024年底,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超70万吨,年产值突破90亿元,全产业链产 值跨越百亿元大关。 大荔冬枣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渭南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渭南市的现代农业产业 园建设正呈现"多点开花、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渭南市已累计创建各级产业园24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市级60个、县级 169个。'四级联创'格局全面构建,各级产业园创建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西安】推动特色果蔬产业转型升级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0
西安市鄠邑区的葡萄架下,主播直播"带货"忙;临潼区的猕猴桃园里,果农采摘果满筐;高陵区的 智能大棚中,幼苗长势良好……金秋时节,西安的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连日来,记者循着果香走访农业园区,探寻"土特产"发展路径,倾听丰收的故事。 品牌发力 产品热销 9月8日,鄠邑区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户太八号缀满藤蔓,一场助农直 播正在进行。 这般热销景象,是鄠邑区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鄠邑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推动葡萄产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跨越,让小小葡萄成 为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以前,农户种葡萄,只盯着产量,用复合肥,果子口感差,卖不上价。"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 作社理事长张毅朝说,"现在,我们改施有机肥,果子甜度提高了,品质更好了,价格也上去了。" 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还积极试种新品种。"园里除了户太八号,还种着晨香、甜蜜蓝宝 石、蜜光等15个品种。明年,这些葡萄挂果后,我们会选出更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进行推广,让更多农 户种上好葡萄。"张毅朝说。 建好园选好种、引精品提档次、推广新技术降成本……如今,鄠邑区围绕葡萄产业做文章,种植葡 ...
“老”码农转新农人,西红柿线上年销1.2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1:47
"潍坊是农业大市,在这片土地上我相信一定大有可为。"说这句话的,是梁其安。十年前,他是惠普的 工程师,担任昌乐本地区域信息站的站长。十年后,他成了在潍坊昌乐的番茄大棚里钻研自然农法 的"新农人"。他投资研发的"黄金籽"西红柿,如今年销额突破1.2亿元,更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田间 +直播间"双收入。 工程师跨界农业 自建基地、死磕品质 用数字化技术种出"儿时味道" 为了种出有"儿时味道"的西红柿,2015年底,梁其安投入700万元包下100亩地、建了28个大棚,从日本 引进2.6元/粒的高价种子。"光种子就花了12万,一亩地种子投入两万多。"然而第一年达标产量不足 1500斤/棚,远低于预期的1万斤。更让人头疼的是,一场大雪压塌了好几个棚。 "雪压了大棚,我加钱都没人来收拾,老百姓都只守着自己的大棚。"这场大雪让梁其安意识到农业不能 靠雇工管理,必须让农民成为"主人"。他迅速调整模式,与唐家店子村合作社建立合作,免费提供棚、 种子、技术,农户负责种植,公司以4.5元/斤保底收购,利润三七分成。"农民拿七成,他们才会真心付 出。我们要的是销售端的利润,生产利润都交给村民。" 为了让农民种出好品质的西红柿,梁其安发 ...
广西苍梧黄金蜜露瓜进入采摘期 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23:29
广西苍梧黄金蜜露瓜进入采摘期 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图为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凤仪村特色蔬果种植基地黄金蜜露瓜种植大棚。黎杰源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采摘黄金蜜露瓜。黎杰源 摄 图为游客在体验采摘黄金蜜露瓜。黎杰源 摄 图为技术人员在查看瓜的长势。黎杰源 摄 图为采摘黄金蜜露瓜前,技术人员向工作人员讲授采摘技术要领。黎杰源 摄 图为游客在体验采摘黄金蜜露瓜。黎杰源 摄 图为游客在采摘黄金蜜露瓜。黎杰源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产业先行促发展 多点开花结硕果
新华网· 2025-09-18 10:25
在蓝莓棚室中,大同区大同镇党委副书记郑福新说:"这栋大棚种植的蓝莓是采用珍珠岩、草炭、椰糠栽培,数字化自动滴灌技术,一共920 株,今年是第一年,预计每株采果2斤左右,两年后能达到3斤,高产时能采6斤果,每年在元旦左右成熟,上市价格在150元/斤,效益极其可观。" "这7栋大棚是今年大同镇新建棚室项目的主力军。总投资500万元,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单栋温室占地面积2.5亩,具备高强度支撑性能与优 异的保温隔热效果。"郑福新说。据了解,目前棚室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冬季达成投产条件。项目投产后,将充分挖掘区位优势,与航天果蔬 科技示范园区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共研、市场共拓"的产业互助模式,全力推动区域棚室果蔬产业向高效化、优质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以民生为基,以实效为要。大庆市大同区还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把民生大事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养老、住房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让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大同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是安置无子女的特困老人,与大庆市第六医院合作,起居、娱乐、餐饮功能齐全,致力于打造15分钟养老生 活圈。大同区民政局救助中心主任刘宗春介绍:"这个项目规划配置288张护理床位,充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上虞:乡亲助乡兴 缩差距促共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46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上虞:乡亲助乡兴 缩差距促共富 中新网绍兴9月18日电 (张益聪 徐杭惠)"今天我们直播间近距离看一看绿色防虫、不打农药的有机葡 萄,让大家吃得放心。"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叶氏兄弟丁宅阳光玫瑰基地,虞南乡亲、网络达 人俞荣军开启了手机直播,通过直播链接,上虞的四季果蔬销往各大城市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增收致 富。 近日,俞荣军为上虞当地水果网上"带货"。上虞区委统战部 供图 这是浙江的县域缩影。近年来,上虞区聚焦发展不平衡的南部地区,通过乡亲回流、资本进山、文化赋 能等模式,串连起"现代农业分布—文旅业态融合—创客经济联动"的产业链条。 2025年以来,虞南片区以"同心共富"为主线,系统推进山海协作升级版,引导一大批企业家、党外知识 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青年创客走进虞南片区,开展产业合作、文化推广和公益服务,初步形成多 跨协同、多方共赢的共富新模式。 比如,上虞区围绕"覆卮山·同心荟"品牌,启动"青年合伙人计划",持续激发青山与青年"双向奔赴"的创 新活力。 "00后"创客们打造"茶虞观"茶空间;五湖四海的青年创立"Need Garden"融合料理餐厅……截至目前,覆 卮山景区已吸 ...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02:58
农业丰收与产量 - 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千亩生态梨园总产量预计达500吨[4] - 湖南澧县种植大户乔光元冬瓜馅料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超200吨[11] - 湖北大冶市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19] 种植技术与模式创新 - 安徽霍邱梨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实现果实个头大且糖分高[4] - 山东惠民县整合2000多万元资金流转千亩土地建设现代化黄瓜种植基地[9] - 湖南澧县巧用经济林木间隙实施林下冬瓜种植模式[11] 销售渠道与产业升级 - 浙江浦江县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与冷链物流推动6.7万亩葡萄销售[6] - 电商平台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助力优质农产品数字化销售[6] - 湖南澧县冬瓜加工线可解决附近四个县市数千亩冬瓜销售问题[11] 产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湖北大冶市流转土地2.6万亩发展特色水果产业[19] - 湖北大冶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就业近4000人[19] - 山东惠民县通过跨村联建整合4个临近村土地近千亩[9] 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 - 安徽霍邱生态梨园涵盖翠冠梨、秋月梨、黄金雪梨等多品种[4] - 湖北大冶金牛镇发展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15] - 浙江浦江县6.7万亩葡萄规模化种植实现丰收[6]
广东种业育珍品,樱桃番茄成粤西富民大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0:00
广东种业育珍 品,樱桃番茄成 粤西富民大产业 _南方+_南方 plus 樱桃番茄成熟 时,228国道的 粤西段,农产品 集中收购点人声 鼎沸,成为农户 冬季收成的重要 枢纽。忙碌的身 影穿梭其间,一 筐筐圆润饱满的 樱桃番茄成为这 个季节里珍贵的 财富。 随着粤西樱桃番 茄的繁荣发展, 各地采购商纷纷 前来收购优质樱 桃番茄,采收、 分拣、包装、运 输、销售,覆盖 全产业链的甜蜜 产业快速运转。 品质上乘,樱桃 番茄效益高 广东樱桃番茄的 主产区分布在茂 名、湛江、阳江 等粤西地区,种 植面积近10万 樱桃番茄中品质 较好的品种,具 有果皮薄脆、果 肉爆汁、风味浓 郁等特点,广受 亩,产量约30万 吨。粤西地区种 植出来的樱桃番 茄果品好,市场 认可度高,高峰 期曾创造每亩地 产值8万元的成 绩。部分产区田 头价已达9元/ 斤,成为粤西地 区名副其实 的"致富果" 。 广东欧美泰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长、茂名市茂 南天泰丰种养专 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国波介 绍,"粤西樱桃 番茄在市场上占 据优势的关键在 于品种和地理产 区。""千禧"是 消费者喜爱。粤 西地区地处沿 海,光温条件 好、昼夜温差 大,有利于糖分 ...
“鲜”风拂绿洲 “甜”果出天山——感受南疆特色农业新脉动
新华社· 2025-09-14 23:32
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辽阔绿洲,一场静悄悄却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持续发生。昔日以耐旱传统作物为主的土地上,如今是一排排整齐的芦笋田, 工作人员正弯腰穿梭其间,细心查看植株长势、进行田间管理;而在这片阳光充沛的土地上种植了千年的无花果,也正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 桌。 2024年春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如今已是当地芦笋基地技术人员的努尔比耶·艾则孜,第一次见到这种"长得像绿色小树 苗"的蔬菜。她好奇地掰下一根,清甜脆嫩的口感瞬间征服了她,"半辈子都没尝过这么鲜的滋味"。 "后来我把芦笋和羊肉一起炒,又嫩又香,全家都抢着吃。"她笑着说。这种陌生的蔬菜,正悄然成为她与村庄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崭新起点。 改变,源自江西援疆力量的持续赋能。去年4月,江西援疆团队在当地建立起120亩芦笋试验示范基地。一年多时间,芦笋苗已在肥沃土壤中茁壮 成长。如今基地迎来首个采收季,每天有约1000公斤新鲜芦笋发往香港,亩产值突破7000元,远高于传统作物。 目前,阿克陶县的芦笋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00余亩。按照发展规划,到2027年,这里将建成全国规模较大的有机芦笋产业基地,让万亩"绿金"在 这片边陲沃土上扎根生长。 产业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