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智联欧亚 携手前行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在全球治理体系经历深刻变革的当下,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携手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已成为越来越 多国家的共识。 国际友城合作如何焕发新生机?智慧互联如何加速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落地?智库合作 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围绕欧亚发展热点话题,国内外新老朋友共聚西安,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上建言献策、交 流观点,为欧亚区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友城共话 构建数字经济生态 今天,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澎湃,数字经济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如何以数字赋能激发国际友城发展新动能? 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西安锚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 略,持续夯实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硬支撑',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城市 治理深度融合,让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数字成果跨国界共享。" 数字经济中外对接会上,各国嘉宾围坐一堂,围绕智慧交通建设、生态数字监测、跨境数据共享等 议题深入交流,一个个潜在合作意向在高效沟通中逐渐清晰。 丝路绵延,城市数字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厄瓜多尔昆卡市政府国际关系与合作局局长费利佩·奥乔 亚-莫格罗韦霍说:"我们对于交通、生态环境方面的 ...
陕西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让我们闯入了氢能这片新蓝海。"9月24日,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负 责人王进辉告诉记者,秦创原平台帮助企业精准对接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团队,加上500万元关键技术 攻关资金的注入,让公司由传统液化天然气制造商一跃成为陕西氢能领域的"领头雁"。 旭强瑞的蜕变,折射出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陕西通过政策精准滴灌、创新驱动裂变、金融活水滋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为高 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策精准滴灌 构建集群生态 曾经,"散、小、弱"制约了陕西民营经济发展。陕西打出政策"组合拳",优化生态引凤来栖。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陕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接连 出台,直指痛点难点。特别是旨在培育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新增600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计 划,为民营企业指出了清晰的成长路径。 今年上半年,陕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8%。超580万户民营经营主体,正从"单打独 斗"走向"集团作战",在三秦大地上绘制出波澜壮阔的新质生产力集群发展图景。 创新驱动裂变 激活内生动力 "没想到,仅13个工作日就获得了银行授信。"西安中科光电 ...
陕西立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条例》规定,智库主管部门应当促进新型智库建设,培育国家高端智库和 省级重点智库,推动智库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型智库应当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 主动对接决策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在省委高度重视下,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工作体制机 制不健全、投入和保障仍显不足、学术精品较少、领军人才缺乏、学科建设布局不完善等问题,亟待通 过立法解决。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条例》从体制机制、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传播与普及、人才培育等方面作了规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介绍。 《条例》规定,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置和布局,推进一流学 科、优势学科和新文科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交叉融合发展,加大 对"绝学"、冷门学科的扶持力度,提升学科发展能力。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应当加强延安精神、照金精 神、西迁精神等伟大精神阐释研究。加强秦岭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关中文化、黄土文化、汉水 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研究。开展陕甘革命根据地史、周秦汉隋唐文明、考古和文物保护、" ...
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思路清晰,分析问题客 观精准,听完之后备受鼓舞。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建议对省市出台政策的有效性、操作性进行定期评 估、动态调整,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聚焦发展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坚,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 题,进一步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支持区域差异化发展,在推动重点产业链发展方面,加大对链 主企业或者产业集聚度较高地区的扶持力度,加速形成集聚效应。"省人大代表、宝鸡市渭滨区委书记 吴昱昕说。 9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举行,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与列席 会议的23位代表座谈交流。代表们围绕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律师"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 报告,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 办法修订草案等内容进行发言。 "从关于检查律师'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省律师行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主战场,展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专业能力和行业担当。建议继续优化律师调查令适用机制,探索将保 险、证券、跨境资产、数据资产等新型财产纳入调查范围,加强律师调查取证培训 ...
为发展建真言 为民生献良策 为改革聚共识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历史沿革与政治基础 - 陕西省政协成立于1950年8月,标志着人民政协工作在陕西的开始[1] - 75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团结和民主为主题助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1] -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1] 思想政治建设 - 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2] - 制定《省政协党组向省委请示报告事项清单》及《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3] - 建立机关"六学联动"机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和专题培训班[4] 协商议政成果 - 省十三届政协以来组织视察考察调研126项276次,形成调研报告173份,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39次[7] - 2023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和2024年光子产业报告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7] - 2024年成立9个专题调研组,覆盖10个设区的市,召开28场座谈会,走访108家企业和基层单位[7] 工作机制创新 - 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等规范化文件[8] - 出台《大会发言工作规则》提高建议质量,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规划提升监督实效[8] - "秦商量"平台用户达27462人,其中政协委员24154人,开展线上协商124次,委员留言超2万条[15] 凝聚共识举措 - 建成委员工作室1338个,通过"9·21委员活动日"开展活动5297场次,惠及群众17.6万余人次[12] - 文史馆组织展览52次,接待640批次2.5万余人次,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12] - 支持各民主党派优先大会发言,联合开展调研,建立大调研大走访机制加强港澳台交流[10][11] 履职能力建设 - 本届政协收到提案3178件,立案2395件,遴选重点提案109件[16] - 2024年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和编报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26.5%[16] - 推动市县政协解决"两个薄弱"问题,建设"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委员队伍[17]
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陕西日报· 2025-09-24 23:0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责任重大。"西安培华学 院医学院副教授刘毅表示,"作为高校科研人员,我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创造出了一定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我将立足教学科研,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加快研发生物安全新技术;继续发 挥自身所能,利用'三项改革'等政策,对科研成果进行及时落地转化,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绵薄之 力。" 习近平总书记9月24日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 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 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强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政 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为我们做好社区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渭南市大荔县东城街道 北郊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栓虎说,"我们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力量,创新实践 以'小黄车黄马甲'网格巡查、 ...
【汉中】首批545株古树名木有了保险保障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8
日前,由汉中市林业局联合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在佛坪 县启动。汉中市首批545株古树名木有了"古树名木综合保险"。 "近年来,汉中市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目前已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监护责任人。此次平 安财险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构建起'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新型保护机制。后 期,我们将积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让丰厚的历史自然遗产惠及更多群众。"汉中市 林业局局长范来福说。(记者:段承甫) 汉中市现存古树名木24325株,本次首批545株古树名木的综合保险涵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 害等多重风险,依托动态价值评估模型,综合树龄、树种及生态价值等因素,单株最高风险保障达8万 元。同时,若因古树倾倒、折断等导致第三方人身或财产损失,平安财险也将依法承担赔付责任,切实 为古树名木系上了"安全带"。 启动仪式上,汉中市林业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汉中中心支公司签署了《古树名木保 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平安财险向汉中市林业局捐赠首批总保额4764万元的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和 第三方责任险,以及价值20万元的古树名木智慧监测设备。 ...
【渭南】242个产业园托起600亿大产业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8
9月的渭南大地,秋意渐浓,从大荔县的冬枣大棚到白水县的苹果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11日,在大荔县绿丰源种植农场的大棚里,阳光透过棚膜洒在冬枣上,工人们小心翼翼地采摘 成熟的冬枣。 作为全国冬枣最佳优生区之一,大荔县凭借独特的光热资源与昼夜温差,孕育出肉质脆甜、营养丰 富的优质冬枣。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表示,日光温室、钢架棉被棚等设施农业广泛普 及,将冬枣上市期从原本的集中时段变为5月至10月。 市级产业园则更注重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华州区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 展设施蔬菜,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成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截至2024年底,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超70万吨,年产值突破90亿元,全产业链产 值跨越百亿元大关。 大荔冬枣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渭南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渭南市的现代农业产业 园建设正呈现"多点开花、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截至目前,渭南市已累计创建各级产业园24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市级60个、县级 169个。'四级联创'格局全面构建,各级产业园创建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
【榆林】煤化工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推进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8
榆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国家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 近年来,榆林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坚持全链条、终端化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9月14 日,在位于榆林市榆神工业区的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 穿梭。在环氧乙烷装置区,工人正在焊接储存反应中间产品的球罐。 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是榆林市"十四五"重点项目,由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榆能精细化工公司")负责推进。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0万吨/年DMTA装置、20万吨/ 年环氧乙烷装置、8万吨/年丙烯酸装置等,是榆林市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关键布局。 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榆林作为陕西煤炭产业核心承载地,正在统筹源头 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着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新型电力体 系、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在陕西单体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项目——榆林城投佰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工程车 辆在运输液态二氧化碳、碳酸氢铵等工业产品。 "简单来说,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对煤制的甲醇、甲苯、丁醇等初级产品进行精细加工,生产出更贴 近下游 ...
【省卫生健康委】陕西持续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
陕西日报· 2025-09-24 22:58
聚焦"生命起点",全链条高质量守护儿童健康。202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 别降至2.25‰、3.49‰,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3.21%、19.4%,连续17年保持下降态势,两项指标均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西部前列。全省孕前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均保持在95%以 上。我省将儿童保健服务向生命早期延伸,先后建成3个国家级、31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儿 童早期发展服务拓展至省内全域。2024年,全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8.31%。聚焦儿童主要健康问题持 续集中发力,我省推进防、筛、诊、治全流程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制定陕西省儿童青少 年"明眸皓齿"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视力与口腔健康水平。此外,通过0岁至6岁儿童健康检查,及时 将筛查发现的异常儿童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评估诊断,并为确诊儿童提供专业治疗与康复服务,全方位 守护儿童健康。(记者:张家祯) 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加强"一老一小"健康 服务供给有关情况。 聚焦"老有所养",持续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家老年病医院、28家康复 医院,9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