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搜索文档
中报收官近八成公司盈利 上千家净利增速超五成
深圳商报· 2025-08-31 16:57
整体业绩表现 - 全部A股上半年实现营收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5424家A股公司公布中报 其中4178家盈利 占比77% [1] - 2908家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4% 其中1116家净利润增速超50% 占比21% 661家净利润翻倍 [2] 行业盈利分布 - 综合 农林牧渔 钢铁 建材等行业净利润增速居前 地产 煤炭 轻工等行业净利润下降较大 [1] - 银行 非银金融 石油石化 通信 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规模位居前五 [2] - 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合计1.1万亿元 占全部A股净利润约37% 非银金融净利润3005亿元 金融行业合计净利润约1.4万亿元 占A股净利润近五成 [2] 头部企业营收规模 - 56家A股公司上半年营收超1000亿元 [1] - 营收前十企业分别为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比亚迪(0.37万亿元) [1] 头部企业盈利规模 - 48家A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100亿元 [2] - 净利润前五企业为工商银行(1681.03亿元) 建设银行(1620.76亿元) 农业银行(1395.1亿元) 中国银行(1175.91亿元) 中国移动(842.35亿元) [2] 高增长企业表现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倍 位居增速榜首 该股年内涨幅达165% [2] - 新特电气 南方精工 *ST松发 富士莱净利润增速均超100倍 位列增速前五 [2] 龙头企业业绩稳定性 - 贵州茅台上半年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8.9% 在白酒行业整体不佳背景下保持稳定 [3]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3] -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842.35亿元 同比增长5% [3]
无人车将“驶”进深圳物博会 下月举行的深圳物博会将举办全球第一个以无人车产业为主题的展览
深圳商报· 2025-08-30 23:34
展会概况 - 第19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将于9月24日至2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主题为"拥抱大航海时代 铸立新商域魂魄" [1] - 展区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预计吸引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家展商及30多万人次专业观众 [1] - 展会规划十大核心展区 覆盖物流与供应链全链条场景 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综合服务 港口航运 航空货运等细分领域 [1] 同期活动 - 展会将同期举办2025世界无人车经济博览会和2025企业出海展 其中无人车展为全球首个以无人车产业为主题的展览 [2] - 智慧物流与数字科技专区将汇聚顺丰 菜鸟 美团 新石器等行业领军企业 集中展示AI智能调度 自动驾驶等前沿应用 [2] 无人车发展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运营规模和运行密度全国领先 无人车配送订单中生鲜配送订单占比约20% [2] - 无人车在深圳年均118天中雨以上天气中实现全勤运营 通过双冗余感知系统保障恶劣天气下的物资运输 [2] 多式联运成果 - 公路铁路多式联运专馆将展示陆上丝绸之路在基础设施联通与产业协同方面的成果 [2] - 中欧班列(深圳)开行五周年 保持每周4-5列开行频率 累计开通线路27条 发运货物超8.5万标箱 [2] - 中欧班列(深圳)货值突破30亿美元 服务企业近7000家 成为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关键力量 [2]
科大讯飞湾区总部落户龙华
深圳商报· 2025-08-30 23:26
公司战略布局 - 科大讯飞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布局 湾区总部及深圳产业加速中心在龙华正式启动[1] - 产业加速中心依托公司核心技术能力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资源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加速平台[1] - 通过创业孵化、产业聚集、行业赋能、科技强基、国际合作五大业务板块和技术、市场、投资、品牌、管理、政策六大特色服务赋能企业[1] 产业生态建设 - 与8家生态企业进行入驻签约 包括感进机器人、鑫航盛科技、小婵科技等 聚焦机器人、显示技术、智慧社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2] - 目前已招引15家生态企业入驻 包括互动电子、裕融科技、空域链安等企业[3] - 加速中心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北站壹号 是公司与龙华区政府合作共建的人工智能产业孵化中心[1] 业务发展重点 - 致力打造国内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产业集聚高地 加速汇聚湾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资源[1] - 为开发者、创业企业和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线下赋能 全方位助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1] - 通过全方位赋能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和加速服务 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快速成长[1]
安克创新经营现金流暴跌234%!正筹划赴港上市
深圳商报· 2025-08-30 16: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8.67亿元 同比增长33.36% [1][2] - 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 同比增长33.80% [1][2] - 扣非净利润9.61亿元 同比增长25.55% [1][2] - 基本每股收益2.1958元/股 同比增长33.04%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9% 同比提升2.15个百分点 [2] - 拟每10股派7.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75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充电储能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8.16亿元 同比增长37.00% [3] - 充电储能类产品占总营收比例达52.97% [3] - 数码充电产品和消费级储能产品均贡献重要增长 [3] - 公司聚焦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智能影音三大产业方向 [2]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2亿元 同比暴跌234.58% [2][4] - 现金流转负主要因提前备货支付的现金及职工现金支付增加 [4] - 总资产186.72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12.46% [2]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0.04%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37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2.00% [2] 历史业绩增长轨迹 - 2020-2024年营收从93.53亿元增长至247.10亿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5]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1.14%至247.10亿元 [5] - 2020-2024年净利润从8.56亿元增长至21.14亿元 [5]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93%至21.14亿元 [5] 产品安全与召回事件 - 报告期内主动启动全球充电宝产品安全召回程序 [3] - 召回原因为特定批次充电宝电芯在长期使用中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3] - 2024年6月在中国和美国分别召回71.29万和115.8万台充电宝产品 [3] - 公司提供防爆包装袋上门取件和盐水浸泡无害化处理两种召回解决方案 [4] 资本运作计划 - 正在筹划赴港股权融资以扩大全球化战略布局 [4] - 计划通过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4] - 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
营收腰斩净利转亏!华谊兄弟上半年再亏7444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8-30 14: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53亿元 同比下降50.3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443.68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401.15%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12亿元 同比下降697.75% [1] 业务板块分析 - 影视娱乐业务收入15179.66万元 同比下降50.29% 占总营收比重99.31% [1] - 影视娱乐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8.61个百分点 [1] - 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业务收入0元 同比下降100% 主因无新增授权项目 [1] 投资收益与境外收入 - 投资收益4624.40万元 同比上升94.37% 主因处置金融资产收益增加 [1] - 境外收入240.55万元 较上年同期4.47万元大幅增长5284.31% [1] 历史亏损与资产负债 - 2018-2024年累计亏损82.46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2.85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末48.22%持续攀升至2024年末86.01% [2] - 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进一步升至86.64% [2]
中报收官!近八成公司上半年盈利,上千家净利增速逾五成
深圳商报· 2025-08-30 06:18
整体业绩概况 - 5424家A股公司公布中报 其中4178家盈利 占比77% [1] - 全部A股上半年营收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1] -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头部企业表现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共56家 中国石油1.45万亿元居首 [2]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共48家 工商银行1681.03亿元居首 [2] - 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包揽净利润规模前四 [2] 盈利增长特征 - 290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4% [3] - 661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万辰集团503倍增速最高 [3] - 1116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50% 占比21% [3] 行业盈利分布 - 金融行业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 占A股总利润近50% [4] - 银行业净利润1.1万亿元 占比37%居各行业之首 [4] - 非银金融净利润3005亿元 位列第二 [4] 行业增速分化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速868%居首 农林牧渔170%次之 [4] - 钢铁/建材/计算机行业增速分别为157%/44%/40% [4][5] - 地产行业唯一亏损 煤炭/轻工制造净利润降幅居前 [4] 龙头企业业绩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8.9% [4] - 宁德时代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4] - 中国移动净利润842.35亿元 同比增长5% [4] 细分行业亮点 - 牧原股份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11.7倍 [5] - 宝钢股份净利润48.79亿元 同比增长7.36% [5] - 三钢闽光/方大特钢净利润分别增159%/149% [5]
深业集团发布产业社区新产品体系 构建“上下楼即上下游”生态圈
深圳商报· 2025-08-30 00:19
公司业务布局与规模 - 产业园区业务覆盖全国32个城市 运营管理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2] - 累计服务企业17275家 包括202家上市企业及30家世界500强企业[2] - 聚焦海洋产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乐龄科技四大方向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 新产品体系架构 - 推出三大核心产品线:深科园Space3(空间产品)、深创联Link∞(资源平台)、深卓跃Service+(服务体系)[3][4] - 空间产品涵盖办公(全周期三类模式)、研发(专业实验空间)及主题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3] - 资源平台整合产学研机构(鹏城实验室等)、政策服务及金融机构(银行+基金)[4] 运营服务特色 - 建立"一分钟响应、一小时到场、一天内落实"高效服务机制[4] - 提供人才定制招聘与科技大讲堂培训服务 助力企业招才育才[4] - 配套"吃住商娱教"全系设施 包括餐饮/宿舍/会议/健身/托育等多元化解决方案[5] 战略合作与落地进展 - 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6] - 泰晶科技、飞翼航空等优质企业签约入驻新园区[6] - 科慧路99号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将于年底正式亮相[3]
深业集团发布全新产业社区产品体系 多维赋能科创发展
深圳商报· 2025-08-29 12:45
公司业务规模与历史 - 公司运营管理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 累计服务企业17275家 培育202家上市企业和30家世界500强企业 [1] - 产业园区业务覆盖全国32个城市 布局70个园区 [1] - 从1985年创立中国大陆首家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发展至今 亲历深圳从"三来一补"到"全球知名创新之都"的转型过程 [1] 产品体系升级与空间布局 - 实现从工业区到产业园再到产业城市综合体的跨越式发展 早期八卦岭工业区已升级为多元融合产业综合体 [2] - 天安数码城 泰然金谷等标杆项目持续为创新生态注入动能 湾区未来科技城续写新篇 [2] - 推出全新产业社区产品体系 基于40余年园区运营经验和对上百家企业实地调研打造 [1][3] 深科园Space空间解决方案 - 提供办公 研发及主题园区全方位空间产品 包括科园Office 科园Domains和科园Park三大类 [3] - 科园Office提供服务式 拎包入住(100~500平方米)和定制式三类办公产品 [3] - 科园Domains专注研发中试需求 提供专业实验空间 已吸引微步 小米 TP-LINK等头部研发总部入驻 [4] - 科园Park聚焦垂直领域 年底推出科慧路99号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配备AI产业孵化器 AI芯片测试中心等专业空间 [4] 深创联Link资源赋能平台 - 打造产学研合作 政策对接 金融服务一体化平台 [5] - 与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 以及鹏城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深度合作 [5] - 联合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提供"基金+基地"双重保障 [5] 深卓跃Service+运营服务 - 实行"一分钟响应 一小时到场 一天内落实"高效服务机制 [6] - 联合深圳人才集团定制专属招聘服务 定期开展科技园大讲堂和专业培训活动 [6] - 通过完善居住需求 子女教育等配套解决人才留存问题 [6][7] 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 构建"吃 住 商 娱 教"全系配套 包括科味餐饮 科居住宿 科聚商务空间 科娱康养设施 [7] - 针对30岁左右青年员工群体 引入深业托育 科技幼儿园和科苑幼儿园提供一条龙教育服务 [7] - 通过"活跃+"服务聚焦员工运动健康和社交需求 营造有温度园区氛围 [8] 战略发展方向 - 加快培育科技产业"第二增长曲线" 打造以科技与不动产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9] - 产业社区产品体系是面向未来产业生态提出的"深圳方案" 将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8][9] - 持续迭代升级园区产品 与城市共振 与产业同频 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9]
从“销冠”到销量暴跌!理想汽车营收下滑,预计三季度收入锐减四成
深圳商报· 2025-08-29 10:3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02.46亿元 同比下滑4.5% [1] - 季度净利润10.97亿元 与去年同期11亿元基本持平 [1] - 季度汽车总交付量111,074辆 同比增长2.3% [1] - 车辆销售收入288.85亿元 其他销售和服务收入13.60亿元 [2] - 研发费用28.10亿元 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27.18亿元 [2] - 经营利润8.27亿元 税前利润12.89亿元 [2] - 综合收益总额92.33亿元 归母综合收益91.90亿元 [2] 业务数据 - 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4,669辆 同比减少2.21% [3] - 6月销量36,279辆 同比下降24.1% [3] - 7月销量30,731辆 同比下降39.74% [3] - 过去五年累计交付超133万辆 年营收超千亿元 [3] - 2023年一季度单车净利润1.78万元 2025年一季度降至不足0.7万元 累计降幅超六成 [3] 未来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90,000-95,000辆 同比减少41.1%-37.8% [2]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248-262亿元 同比减少42.1%-38.8% [2] - 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120亿元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超60亿元 [3] 战略调整 - 2025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 [3] - 1-7月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约36.7% [3] 市场表现 - 一年内股价从46.44美元跌至23.26美元 市值接近腰斩 [4] - 总市值248.98亿美元 [4] - 7月29日发布纯电SUV i8后 次日股价大跌12.84% [4] - 六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8.85% 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 [4]
知名品牌被曝关店430家!深圳多家门店仍正常营业
深圳商报· 2025-08-29 05: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创上市后同期新低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355.3万元,现上市后半年度首亏 [1] - 扣非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暴跌1694.33% [1] 门店运营情况 - 上半年合计关闭门店430家,新开门店171家,净减少门店259家 [1] - 截至6月底门店总数2445家,延续2024年净减少589家的收缩趋势 [1] - 深圳地区近100家门店在官方小程序仍显示正常营业 [1] 业绩下滑原因 - 产品售价下调及结构优化影响毛利率 [1][4] - 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导致销售规模下降 [1][4] - 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1][4] - 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同比减少约1100万元 [4] - 政府补助同比减少约1900万元 [4] 市场表现与公司背景 - 截至8月29日午间收盘价13.27元/股,总市值53.21亿元 [4] - 公司创立于2006年,2020年登陆A股,总部位于武汉 [4] - 产品覆盖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等品类 [4] 消费者投诉情况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531条投诉,涉及异物、产品发霉等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