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违规

搜索文档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东杰智能张路违规收到3次警示函 其2024年薪酬为6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07:01
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平均年薪约为77.97万元,其中华工科技王霞薪酬最高达236.55万元,欧克科技陈真薪酬最低为15.2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计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平均年龄约为47.16岁,40-49岁占比最高达43% [3] - 年龄最大的为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最小的为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分布 - 博士学历1人平均薪酬197.42万元,硕士25人平均95.3万元,本科38人平均68.3万元,大专及以下10人平均59.84万元 [5] - 英威腾田华臣博士学历薪酬最高达197.42万元,常辅股份许旭华及怡合达温信英中专学历薪酬分别为59.18万元、51.22万元 [5] 薪酬与业绩关系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78.94万元同比上涨6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0%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74万元同比上涨11%,但归母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138.45万元同比上涨6%,但归母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内有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警示函或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收到3次警示函,违规事项包括应收款项减值计提不充分和未及时披露转债价格修正公告 [8] - 创世纪余永华收到2次警示函,违规事项包括收入确认不准确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实 [9] - 亿嘉和王立杰收到2次批评,违规事项为业绩预告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变化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收到1次警示函,违规事项为配偶买卖公司股票 [9]
清越科技因多项财务违规收警示函
人民网· 2025-08-06 05:18
财务违规与监管措施 - 公司因三项违规行为收到江苏证监局警示函并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募集资金使用违规:2023年多次将募集资金转至一般结算账户购买银行理财 [1] - 财务核算错误: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错误采用总额法核算 导致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虚增1366.76万元 直至2024年7月6日才更正 [1] - 关联交易未披露:2023年5-6月与实控人近亲属控制的枣庄宏远签订工程合同并支付363万元工程款 未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 [1] - 实际控制人高裕弟和财务总监张小波被采取监管措施 张小波在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4月25日期间兼任董秘 [1]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底科创板上市后业绩迅速恶化:营业收入从2022年10.44亿元降至2023年6.61亿元 2024年回升至7.53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持续恶化:2022年盈利0.3亿元 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亏损0.78亿元 [2] - 毛利率大幅下滑:从2020年30.82%持续下降至2023年3% 2024年虽回升至8.7%但仍远低于2022年18.35%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4.83%)但扣非净利润亏损0.17亿元 同比扩大70% [3] 行业环境与经营策略 - 业绩恶化主因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及竞争加剧 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滑和存货计提损失增加 [2] - 公司采取开源节流措施:拓展市场与新客户开发 加强客户催款 优化内部管理和资源配置以降低期间费用 [3] - 运营指标变化:应收账款天数从2022年61.53天升至2023年102天 2024年改善至80.55天 [3] - 费用率控制:销售费用率2022-2024年分别为1.63%/2.96%/2.03% 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55%/6.28%/5.74% 2024年较2023年改善但未恢复至2022年水平 [3] 延伸案例 - 其他上市公司存在类似监管问题:宋城演艺因会计差错收警示函 黑芝麻因违规对外担保收警示函 多家公司财务总监因财报信披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 [4]
中国重工将注销并终止上市,股民索赔进行中,此前因财务违规被罚
搜狐财经· 2025-08-05 01:51
公司重大交易 - 中国重工将通过换股方式被母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 交易已获证监会批准 完成后公司将失去独立法人资格并被注销 [1] - 公司已决定向上交所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若获批将在公告后5个交易日内正式摘牌 且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1] 财务与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55亿元、466.94亿元和554.36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2亿元、-7.82亿元和13.11亿元 呈现先降后升走势 [5] -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 从2022年55.49%升至2024年62.04% [5] 监管处罚与法律风险 - 因未准确计提子公司存货减值 导致2018-2020年利润数据出现重大偏差 分别多计利润7181.24万元、10711.29万元和少计利润12200万元 [1] - 被北京证监局处以150万元罚款 两位负责人王良和姚祖辉分别被处以60万元罚款 [1] - 在2019年4月2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2]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8年 注册资本228亿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良 [2] - 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等领域 [2] 经营风险与投资布局 - 公司自身存在314条风险记录 周边风险达5906条 预警提醒风险725条 [5] - 参股91家企业 包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等 [5]
亚通股份遭行政处罚,财报多项数据披露不准确,上半年转盈为亏,融资资金连续出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09:35
监管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收入确认不准确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3年合并层面错误确认收入6049 11万元[1] - 人工成本归集存在误差 多核算1个月成本导致2023年利润总额披露不准确[1] - 客户销售额披露不合规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统计未合并同一控制人客户[1] - 监管要求3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并对梁峻等高管出具警示函[1][2]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50-1150万元 同比转盈为亏[2] - 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2857 75万元至60万元 系业绩下滑主因[2] - 房地产业务净利润同比增加380万元 因奉贤保障房项目清算[2] - 新能源业务净利润同比增240万元 受益于渔光互补项目并网[2]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年内股价累计下跌15 85% 显著跑输房地产行业0 29%跌幅[2] - 7月15日以来融资资金连续净偿还 7个交易日中5日呈现净流出[2] - 7月18日单日净偿还468 72万元 创逾两个月新高[2]
重庆证监局查处重药控股收入违规,公司业绩滑坡难题待解
观察者网· 2025-04-24 13:51
公司财务违规问题 - 公司因2023年部分收入确认问题被重庆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包括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以及监管谈话 [1] - 收入确认违规问题包括:未实质取得货物控制权却错误适用总额法确认收入、期后大额退货无有效证明、部分收入无商业实质、确认时点与会计政策不符 [3] - 上述问题导致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3]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兼董秘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因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01亿元,净利润6.55亿元,净利率不足0.8%,远低于行业平均3%-5%水平 [4] - 2024年营业收入805.62亿元,同比微增2.76%,但净利润降至2.83亿元,同比下降54.69% [5] - 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63.41% [5] - 2022-2024年期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2024年预告净利润腰斩 [5] 公司资金链问题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50天,远超同行60-90天的平均水平 [4][7] - 大量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增加资金成本,给资金链带来巨大压力 [7] - 若应收账款无法按时收回出现坏账,公司财务状况将面临严峻挑战 [7] 公司治理与整改 - 公司表示高度重视问题,已积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3] - 公司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内部治理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3] - 公司强调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5] 公司股权变动 - 行政监管措施发生时,距离公司实控权由重庆国资委转至国务院国资委不足百日 [4] - 2023年通用技术集团入主后公司规模扩大,但经营隐忧显现 [4]
海南海药2024年亏损超15亿,资产负债率突破90%
新京报· 2025-04-16 08:3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下降33%,连续多年下滑,较2018年峰值24.72亿元腰斩 [1][2] - 归母净利润-15.2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32.27%,扣非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下降191.25%,连续8年为负 [1][2]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49亿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亿元,三费合计6.78亿元占营收68%,管理费用同比增37.1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55.20万元,因支付货款方式调整及税费返还减少 [2] 业务板块 - 医药板块收入7.94亿元(同比降38.06%),医疗服务收入1.68亿元(同比降2.57%),医疗器械收入归零因口罩销量减少 [1] - 收入下滑主因行业政策影响制剂/原料药销量,以及居民备药需求下降 [1] 资产负债与资金运作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90.34%(同比增28.83%),有息负债率56.47% [3] - 处置非主业资产回流资金6155.77万元,诉讼回款1021.3万元,债务重组缓解偿债压力,融资利率同比下降0.26% [3] 合规与监管问题 - 因前实控人刘悉承隐瞒关联交易,2018-2020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7.48亿元未披露,被罚200万元 [4] - 2023年子公司重庆天地药业收入确认不合规、与控股股东人员共用信息披露不准确,再遭监管责令整改 [5] 历史业绩趋势 - 2019-2024年仅2022年盈利1000余万元,6年累计亏损超39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