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IPO募资额 超过前两年总和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4日 今年共有60家新股登陆港股 合计募资1386.7亿港元 成为全球交易所募资冠军 [1] - 今年港股IPO募资额超过2023年全年的463.3亿港元和2024年全年的881.5亿港元总和 [1] - 港股二级市场持续走强 恒生指数今年大涨三成且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 [2] 内地企业港股IPO贡献 - 今年港股IPO募资大增与内地龙头企业纷纷赴港上市有较大关系 [1] - 在香港IPO案例中 内地企业占比高达95% [2] - 截至8月底 今年11家A股企业完成港股IPO上市 融资额达913亿元 占港股全部融资额的70%左右 [2] 重点IPO项目 - 募资金额前三名新股分别为宁德时代(410.1亿港元)、恒瑞医药(113.7亿港元)和三花智控(107.4亿港元) [1] - 前三名公司合计募资627亿港元 占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近五成 [1] - 宁德时代以410.1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近4年最大港股IPO 国际配售认购15.2倍 散户认购高达151.2倍 [1] 市场结构特征 - 港股约2600家上市公司中 57%为内地企业 总市值占比超过90% [2] - 截至8月底 港股IPO排队数234家 其中52家为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2] 市场驱动因素 - 港交所IPO政策包容性较高 上市速度较快 [2] - A股公司是港股重要的上市来源 未来将有更多A股在港股上市 [1][2]
西贝预制菜风波持续升级—— 口碑骤降营收受挫 IPO计划蒙上阴影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3
公司舆情与业绩影响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与企业家罗永浩的舆论争端升级 贾国龙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子"并强调公司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罗永浩反驳称自身仅为顾客且仅批评一次[1][2] - 西贝餐饮集团于9月15日公开道歉 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差距 承诺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但道歉对象仅为消费者而非罗永浩[2] - 舆论风波导致西贝营业额显著下降 9月11日和10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预估下降200万元至300万元[2] 公司经营与财务概况 - 西贝餐饮集团成立于1988年 主力品牌为西贝莜面村 在全国62个城市拥有370余家直营门店 员工约1.8万人[2] - 2023年公司接待顾客超3766万人次 营收突破62亿元创历史峰值 其中儿童客群贡献超过640万人次[2] - 2024年餐饮市场整体降温 公司未披露具体营收数据 预制菜风波可能削弱其中高端品牌定位[3] 资本运作与行业风险 - 西贝原计划2026年完成IPO 实际控制人贾国龙持股比例约77.6% 2017年以来共进行三轮融资 最新一次为2025年1月由成都新潮传媒投资[4] - 舆论事件暴露餐饮工业化转型中的诚信隐患 被视作公司创立以来最严峻危机 可能影响IPO进程[4] - 事件引发三大不确定性:供应链透明度不足加剧监管风险 品牌信任危机削弱竞争力 竞争品牌可能受益于消费者迁移[4]
联合实验室理事、深圳陆兮科技创始人、CEO汪博伦: 探索新一代AI产业化路径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3
公司背景 - 陆兮科技由90后创始人汪博伦与周芃于2023年在深圳成立 公司名称源自第一位直立行走的人类"Lucy" [1] - 公司是中国首家聚焦类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生态链企业 专注于从零构建自主研发类脑架构 [1] 技术优势 - 推出国内首个采用类脑技术路线的自研大模型"陆兮类脑大模型" [1] - 自研类脑架构相较传统架构推理效率提升数倍 能耗降幅超80% [1] - 坚持"自研芯片+软硬适配"技术路径 构建自主可控类脑AI技术体系 [1] 业务布局 - 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赋能医疗 水利 金融等领域的行业垂类类脑大模型 [1] - 与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合作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架构与产业化路径 [1]
认可长期投资价值 上市银行掀起增持潮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0
银行股东增持动态 - 自9月以来8家上市银行获股东或高管增持形成增持潮 [1] - 光大集团增持光大银行A股1397万股占总股本0.02% 金额5166.10万元 [1] - 南京银行股东紫金集团通过子公司增持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 合计持股比例由12.56%升至13.02% [1] 增持逻辑与市场意义 - 股东增持核心逻辑基于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认可 [2] - 内部人士增持反映对银行板块性价比水平认可 被视为市场积极信号 [2] - 投资者需结合银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与政策导向进行综合判断 [2]
A股年内IPO募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深圳商报· 2025-09-15 23:00
IPO募资规模 - 截至9月14日 今年以来68家新股完成发行 合计募资额达677.4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102家新股的662.8亿元募资额 [1] - 华电新能以181.7亿元募资额位居榜首 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分别募资40.7亿元和37.4亿元 另有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友升股份募资额超过20亿元 [1] - 中国电建旗下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沪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1] 新股发行节奏 - 9月单周有5只新股发行 包括联合动力、锦华新材等 今年仅3月10日当周出现过单周5只新股发行的情况 [2] - 9月将有9只新股安排发行 8月和7月全月分别只有7家和9家新股发行 9月发行数量可能接近年内最高峰3月的14家 [2] 发行估值特征 - 前8个月上市的67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约18.8倍 低于2024年的21.7倍 [2] - 半导体公司屹唐股份发行市盈率51.55倍为最高 未出现往年百倍市盈率新股的情况 [2] 政策导向与行业分布 - 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2]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A股IPO公司超八成来自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产业 [3] 市场预期 - 北方券商投行高管预计全年A股IPO家数比去年增长 募资规模增长幅度可能更大 [3] - IPO发行速度已不可能回到两三年前的高速发行水平 [3]
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将赎回
深圳商报· 2025-09-15 17:01
基金业绩表现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份额自2022年10月18日至2023年9月12日净值累计下跌1.87% [1] - 同类基金(二级分类)同期平均收益率为12.52%,跑输同类约14个百分点 [1] - 2023年7月1日至9月12日期间净值累计上涨27.87%,跑赢同期基准收益率近18个百分点 [2] - 同期跑赢同类基金21.23%的平均收益率 [2] 持仓结构 - 组合持仓主要集中在港股互联网企业及电力设备新能源、计算机、电子、机械、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 [1] - 重点关注AI相关领域的头部互联网企业、计算机、电子、机械等方向 [1] - 同时布局高端制造中新能源、军工等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领域 [1] 重仓股表现 - 第一大重仓股科达利下半年以来股价上涨近35%(前复权) [2] - 第二大重仓股宁德时代同期上涨41% [2] - 新泉股份、立讯精密股价涨幅均超50% [2] - 恩捷股份上涨近50%,应流股份涨幅超30% [2] - 腾讯控股上涨近28% [2] 投资者情绪 - 多位持有人表示正在等待基金净值回本 [1] - 有投资者称"整整拿了3年,终于在赎回期前快回本了" [2] - 部分投资者认为基金表现不及指数,开放赎回后"必赎回" [2] 产品背景 - 该基金为泉果基金展业后发行的首只公募产品 [1] - 目前是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 [1] - 即将于2023年10月20日迎来首个赎回开放日 [1]
助力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深圳商报· 2025-09-15 16:5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 将提供网络安全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 为实验室提供安全可靠运行环境与技术支撑[1] - 公司于2008年在香港设立首个境外办事处 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出海的先行者之一[1] - 公司已在全球设立18个办事处和子公司 并发布国内首个安全垂域大模型 正式进入"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阶段[1] 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将依托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拓展港澳地区业务 加强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1] - 公司计划在生成式AI安全防御 AI驱动的自动化响应及AI安全人才生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1]
摩根大通下调评级,泡泡玛特应声大跌
深圳商报· 2025-09-15 07:03
股票评级与市场表现 - 摩根大通将泡泡玛特股票评级下调至"中性" [1] - 股价单日一度跌超8% 收盘跌超6%至259.2港元/股 [1] - 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 单日成交额超15亿港元 [1] - 自历史高点回落30% 但年内仍累计上涨1.9倍 [6] 评级下调原因 - 公司缺乏明显增长催化剂 [3] - 当前估值水平不具吸引力 [3] - 产品热潮消退引发资本市场担忧 [3] 核心产品价格走势 - 主力产品Labubu三代常规款二手均价区间90-130元 部分跌破原价99元 [3] - 限量隐藏款"本我"二手价格回落至700-800元 30天内呈明显降价趋势 [3] - 个别隐藏款成交价跌至200元区间 [3] 新品市场反应 - SKULLPANDA不眠剧场系列发售仅10人排队 与以往抢购盛况形成反差 [6] - 线上销量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单店销量从9.3万件骤降至809件 [6] - 销量波动可能源于高退货率 [6]
茅台售价创新低:网上平台售价低至1700元!大容量产品出现价格倒挂
深圳商报· 2025-09-15 04:54
核心价格动态 - 2025年53度500ml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报1770元 较前一日下跌10元 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原箱报1790元 持平前日 同样为历史低点 [1] - 与平台上线的2220元、2255元相比 散瓶和原箱累计跌幅均超过20% [1] - 53度1L装"公斤茅台"原箱批发价报3300元 年内累计下跌18.92% 较年初上线价3700元缩水近400元 出现市场价与官方指导价3799元明显倒挂 [2]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11日散瓶批发价首次跌破2000元关口后下跌节奏加快 11天后6月22日跌破1900元 6月25日再破1800元 6月27日短暂回稳至1800元 7月7日一度反弹至1880元 但8月29日再度失守1800元关口并持续下探至1770元 [2] - 零售端价格更为激进 拼多多平台有店铺将2025年飞天茅台双瓶标价3400元折合单瓶1700元 同款"海外版"标价低至1490元 京东平台"出口版"甚至报出1180元/瓶的低价 多数电商链接售价仍维持在2000元以上但议价空间明显放大 [2] 市场反应与公司回应 - 贵州茅台股价同步承压 9月12日微跌0.49%收于1516元/股 [2] - 公司回应行业周期与消费趋势变化叠加 正通过科学精准投放、主动维护渠道生态予以对冲 目前渠道库存保持良性 市场总体平稳 [3] - 随着双节备货启动 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显著回暖 公司对后续态势保持谨慎乐观 [3]
深圳展现“未来之城”文旅新形态
深圳商报· 2025-09-15 03:31
本届旅博会首设入境旅游展区,展示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成果:边检及出入境部门详细解读签证与通关 创新举措,机场、公交、客轮及邮轮母港等展示高效智慧的运输服务,头部文旅企业推出入境旅游主题 线路和岭南特色文创产品,一系列智能交互创新场景吸引外国观众体验。 本届旅博会科技氛围浓厚,机器人英歌舞、古筝演奏,机械狗方阵表演热辣登场,中国电信(601728) AI伴游助手、广东移动"粤游粤AI"主题应用、邦彦技术NuwaAI智能体数字人、华誉文旅智游车、肯綮 科技外骨骼辅助机器人、派宝智能导览机器人等"黑科技"集中亮相,引来众多围观。深圳展区以VR穿 越+AI交互打造沉浸式奇幻之旅,御光新材料、元象科技等多家深圳企业带来前沿文旅科技产品与应用 场景,为观众带来一场身临其境的科技幻游,展现深圳"未来之城"的文旅新形态。 同期举办的新质生产力资源对接活动邀请20余家景区、博物馆及旅游集团负责人参会,开展近200场洽 谈。邦彦技术NuwaAI市场品牌负责人表示:"旅博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核心技术的舞台,有效提升 了品牌影响力,还搭建了科技企业与文旅企业直接对接的高效平台。"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姚嘉莉)一展逛遍全球,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