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搜索文档
8月份,深圳规上工业、消费、进出口等多个指标增长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8
分门类看,1—8月,深圳采矿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持平,制造业增长4.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增长6.8%。主要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3%,电气 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9月28日,深圳市统计局官网发布2025年1—8月深圳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其中,8月份多个指标势头向好。 具体来看,1—8月深圳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1—7月加 快0.3个百分点。单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7月份加快2.0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速加快。8月份,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比7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1—8 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23.43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1—7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分消费类型看,1—8月深圳商品零售增长4.1%;餐饮收入增长1.9%。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 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1.9%、7.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 上单位家用电器 ...
深圳水贝再推五大升级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一是强化品牌赋能,推动黄金珠宝企业与品牌策划机构对接,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吸引国内外品 牌珠宝企业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总部、电商总部。 9月29日,深圳召开发布会,介绍深圳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关情 况。发布会对深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12条举措进行解读,并发布了"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下一步 发展规划与布局。 据悉,深圳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 70%。 深圳水贝作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之一,培育了周大生、周六福等上市企业;其所在的罗湖区集 聚了近8000个黄金珠宝产业法人企业,2024年,区内黄金珠宝产业实现增加值88.66亿元,增长4.6%。 罗湖区副区长时冬昕介绍,未来罗湖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引导黄金珠宝产业朝高质量发展,系统推 动罗湖黄金珠宝产业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升,进一步擦亮"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金字招 牌。 具体来看: 二是推进数智赋能,据悉,罗湖将联合华为云建设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赋能中心,推动AI大模型与珠 宝产业结合,聚焦"AI+设计研发"" ...
爱科赛博:董事李辉、朱洪达、左歌辞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7
南财智讯9月29日电,爱科赛博公告,公司董事李辉、朱洪达、左歌因个人工作安排辞职,辞职自送达 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李辉将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提名王森、袁梦骊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候选人,选举李海波为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并调整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成员构成。 ...
免签驱动下 中韩旅游双向奔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5
中韩互免的"双向奔赴" 韩国此番免签政策是对中国2024年11月单方面免签的回应。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韩 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开放15天免签后,韩国赴华游客激增,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韩国游客42.4万人次, 同比增长130.7%,稳居入境游最大客源国。 携程数据显示,韩国游客赴华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青岛、北京、大连、广州、延吉、沈阳、烟台、深 圳和杭州,其中上海9月以来韩国游客量同比增长60%,迪士尼乐园、豫园、浦东美术馆等景点备受青 睐。携程方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其平台上来自韩国游客的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 100%,赴韩游客以年轻人为主,其中"90后""80后""00后"游客分别占比33%、27%和19%。 看到中国免签效果后,韩国业界一直有呼声要求政府放开中国签证政策,吸引中国游客前来消费。因此 韩国法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等部门联合宣布,将自2025年9月29日起,中国3人及以上团体游客可通过 指定旅行社报名,享受最长15天免签,需同进同出(搭乘同一航班或船舶)。济州岛则延续30天免签政 策,适用于团体及散客。韩国此举被视为"礼尚往来",中国驻韩大使戴兵在X平台表 ...
滨化股份:为全资子公司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提供10000万元担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4
南财智讯9月29日电,滨化股份公告,为全资子公司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0000万元的连 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期限为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 司的对外担保总额为396775.22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4.85%,无逾期担保。担保 对象的资信状况良好,担保风险可控。 ...
A股收评:创业板指高开高走 券商等金融股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3
储能概念股反弹,通润装备4天2板。 有色金属板块全天走高,兴业银锡首板涨停。 此外半导体产业链午后回暖,长川科技大涨续创历史新高。 下跌方面,教育股全天走弱,凯文教育、中国高科双双触及跌停。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90%,深成指涨2.05%,创业板指涨2.74%。 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从板块来看,大金融板块集体爆发,国盛金控涨停创新高,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双双涨停。 新能源板块走强,其中绿色甲醇概念股表现活跃,东华科技2连板,佛燃能源首板涨停。 沪深两市成交额2.16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46亿。 个股方面,东方财富成交额303亿元居首,中际旭创、中信证券、立讯精密、阳光电源等成交额靠前。 | | | | | 行情报价 增仓排名 资金流向 DDE决策 盈利预测 财务数据 综合排名 多股同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代码 | | 名称 | . | 最新 | | ...
从寒冬起步到矩阵构建:上实资本的市场化探索与生态解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23
近年来,中国股权投资整体环境面临转型的挑战,募资与退出双端承压,生物医药板块更是一度从高光 跌入低谷。一级市场骤然降温,二级市场估值持续收缩,曾经的明星赛道在短时间内失去光环。 2020年,在上实集团与上海医药的支持下,一支七人筹备小组悄然起步。没有外部热潮的簇拥,他们在 借来的办公室里搭建雏形,上实资本由此在"寒冬"中逆势出发。 短短数年,这家年轻的机构逐渐形成覆盖科研转化、VC/PE、并购整合、基石投资等环节的基金矩阵, 投资网络横跨国内主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将触角延伸至美国、德国和以色列。上实资本在项目中领 投率达到75%,展示了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和投资专业度。在微创医疗、康华生物、东富龙等项目中,它 展现了支持产业链主的能力。 穿越经济、行业、资本和公司四重周期的起伏,从冷启动到逐步成型,上实资本的成长轨迹,既折射出 国资基金在市场化改革中的探索,也映照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起伏周期中的突围。在2025年度投资人 大会上,上实集团首席金融与投资官、上实资本总裁谷峰提到:"上实资本成长的五年,是经历了行业 周期和行业重构的五年。" "从设立第一天起,我们就提出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在回顾上实资本 ...
免签驱动下 中韩旅游双向奔赴丨双节看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张艺珍蒋中阳首尔、北京报道 9月29日开始,韩国向中国团体游客(3人以上)试行免签入境政策。这是继去年11月我国率先对韩国游 客试行免签政策后,两国政府深化交流的正向互动。 两国的免签政策也实现了"双赢"。在今年中秋国庆出境目的地角逐中,韩国首尔成为我国多个OTA出境 机票预订的榜首。飞猪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包括机票、酒店、线路旅游在 内的韩国旅游商品预定量比去年增长53%,韩国酒店预定量同比增长135%。同程、携程的中国游客赴 韩旅游机票酒店预订量亦同比有两位数增幅。 不仅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升温,韩国人入境中国旅游的数据增幅也颇为可观。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 韩国入境中国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1%,其中机票订单增长90%,酒店订单增长163%。 "预计今年中韩之间的旅客量达到800万-900万人次,"大韩航空副总裁、客运路线部首席部长黄圣元认 为,两国的免签政策将有效拉动中韩旅客的增长,但要恢复到两国旅客量最高的2016年,预计要到2027 年。 中韩互免的"双向奔赴" 韩国此番免签政策是对中国2024年11月单方面免签的回应。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 ...
中国一重:副总裁祁文革、许崇勇辞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19
南财智讯9月29日电,中国一重公告,公司副总裁祁文革、许崇勇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辞去公司 副总裁职务。辞职自董事会收到其书面辞职报告之日起生效。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尽快完成新任副总裁 的选聘工作。 ...
“双杀”!两家公司同步ST,背后有何猫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19
A股市场再响警钟,这两家公司"手拉手"被ST,一家是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超4亿未归还,另一家是多年前财务造假事发。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告,新华锦(维权)(600735)和美晨科技(维权)(300237)于9月29日停牌一天,9月30日开市起复牌并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复牌后,两家公司股票简称将分别变更为"ST新华锦"和"ST美晨"。 新华锦资金占用埋祸根 一场由实际控制人操控的资金占用风波,将这家上市公司推至退市悬崖边缘。 新华锦被ST的直接原因是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且未能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 新华锦近日陷入一场严重的资金占用危机。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日,新华锦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高达 4.06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相当比例。 这场危机的引爆点发生在2025年8月26日,当晚新华锦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收到青岛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随 后该公司股价疯狂暴跌,致使投资者无端遭受损失,因此引发了索赔事宜。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或金额超 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