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经理人如何盘活农村集体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9-26 10:02
杭州市余杭区永安村风景如画。 陈 俊摄 广州市"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培训班学员学习冲煮咖啡。 共青团广州市委供图 刘松带领小游客参加"浑水摸鱼"农文旅活动。 王 滨摄 赵应武(右二)与村民一起摘辣椒。 税会静摄 引 子 "辣椒上市,湄潭收购价一斤一块七,比我们这儿高。市场不等人,得快!"前几天,贵州遵义市习水县 程寨镇石门村,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赵应武催促下,干部村民齐上阵,一天采了6吨辣椒,直发遵义 市湄潭县。 任职6年来,赵应武推动石门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6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今年7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之一,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指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经营 管理的人员。 近年来,浙江、广东、贵州等地面向社会招聘爱乡村、会策划、懂经营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收效明显。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如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职业发展前景怎样? 明晰职责 发挥懂市场、善经营的专长,与村干部有效互动 ...
记者在浙江、广东、贵州等地探访—— 经理人如何盘活农村集体经济(人民眼·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2025-09-25 22:14
"辣椒上市,湄潭收购价一斤一块七,比我们这儿高。市场不等人,得快!"前几天,贵州遵义市习水县 程寨镇石门村,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赵应武催促下,干部村民齐上阵,一天采了6吨辣椒,直发遵义 市湄潭县。 任职6年来,赵应武推动石门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6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今年7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之一,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指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经营 管理的人员。 近年来,浙江、广东、贵州等地面向社会招聘爱乡村、会策划、懂经营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收效明显。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如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职业发展前景怎样? 明晰职责 引子 发挥懂市场、善经营的专长,与村干部有效互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往年一斤辣椒能卖两块钱以上,今年行情差一点。不过我算过,只要价格高于一块三,就有赚头。"眼 瞅着200多亩辣椒将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赵应武心里很踏实。 可在6年前,村里七成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土地撂荒 ...
遵循市场化原则 多路径促进联农带农机制走向“共赢”
金融时报· 2025-09-25 02:37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是近日刚刚开启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丰收"不仅是指粮食 等农产品产量上的丰收,也体现出农民收益增加、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链上主体的共赢,从 而向着实现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要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 据。基于上述政策要求,让农民增收得到保障,就需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能力。换言 之,只有在产业链上下游都可以获益的前提下,联农带农机制才具备可持续性。实现产业链上主体的共 赢的前提是,保障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的收益,这就需要各方协同创新,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可 持续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形成健康完善的农业产业发展生态。 如何促进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共赢"?从联农带农的收益连接方式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 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联农带农模式。在种植和养殖领域,直接收购、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 与股份合作等模式较为常见;在农文旅领域,主要采取通过龙头企业项目开发,带动当地农产品高附加 值销售以及个体 ...
从“车间”到“田间”,探寻乡村发展“致富经”
镇江日报· 2025-09-14 23:30
代表们结合实地视察所见所闻,围绕"如何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怎样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 展""如何更好联动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视察不仅直观感受到 油坊镇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更拓宽了履职视野、提升了建言献策的针对性。下一 步,将把油坊镇的先进经验与七里甸街道实际相结合,聚焦街道乡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更 具建设性的代表建议,切实将视察成果转化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蒋伟 记者 孙晨飞) 在扬中市膳都健康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们走进配餐车间,详细询问项目运营效益、本地用工占比、 食材溯源管理等情况,对该项目通过"企业投资+本地化运营"模式带动村集体资源盘活、促进群众就近 就业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随后,代表们来到油坊镇鸣凤村方家埭,感受农文旅融合的乡村发展新图 景。鸣凤村依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红色文化、传统手工艺与生态休闲资源深度整合,把方家埭打造 成集红色传承教育、传统手工体验、户外拓展训练、亲子农事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既守 住了乡村"颜值",更激活了集体"造血"功能。代表们纷纷表示,这种生态、文化、产业相融合的模式, 为村集体 ...
赵一德在咸阳市调研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做强特色产业 加快培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陕西日报· 2025-08-14 23:27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 - 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通过田园综合体、温室大棚、窑洞民宿和博物馆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产业振兴[1] - 长武县亭口镇苹果示范园采用"土地入股+园区务工+年底分红"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1] - 乡镇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和集体经济以提升产业效益[3] 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升级 - 咸阳(彬州)高端能源化工园区聚焦清洁低碳能化产业,推进薄膜封装关键材料及核心装备项目建设[2] - 园区需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政策、科技、金融和场景供给,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并发展新质生产力[2] 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政府将完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4][5] - 强化产业链链长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协同机制,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5] - 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5] 区域发展规划 - 咸阳市需以"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为主线,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以突破发展瓶颈[5]
用“两山”理念绘就京华大地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 2025-08-14 18:48
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念实践 - 北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已有9个区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其中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获得双命名 [3] - "两山"理念突破传统发展范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将生态要素融入产业结构升级 [2] - 北京探索出"生态+农文旅"模式及"花园式场景"示范样板等创新模式 [4] 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成效 - 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2023年),较2013年增加114天,重污染天数仅2天为历年最少 [3] - 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为"首都大氧吧和后花园",北京持续加大对其支持力度以保障生态权益 [4] - 市民观测到更多"亲水"动植物进入城区,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效 [3] 绿色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十三五"期间北京以年均1.5%能耗增速支撑5.2%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保持全国省级最优 [4] - 全市绿色企业占比24%,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经济比重分别达30%和25.1%,第三产业比重超80% [4] - 北京正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 [4] 政策引领与未来方向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其核心为生态保护与经济价值转化关联,修正传统增长理论弊端 [2] - 北京将坚持"两山"理念指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目标 [1][5] - 生态涵养区与中心城区联动实现"生态进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3][4]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丨革命老区产业兴旺焕新生 民生不断改善
央视网· 2025-08-12 07:21
历史背景与红色文化传承 - 新四军第五师于1943年底建立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公华抗日根据地 最初江南挺进支队为1个连 至1945年春扩建为5个主力连[1][3] - 根据地辐射石首 公安和华容3县 从南面钳制盘踞武汉的日军并牵制日军攻占常德的战略企图[3] - 当地通过弘扬抗战精神发展特色产业 桃花山被打造为集旅游 休闲 度假于一体的森林公园 带动文旅产业发展[6] 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发展 - 东山镇仙鹅寺村发展皱皮柑种植达5000多亩 实现大面积挂果[8] - 东山镇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文旅项目 三封寺镇培育芥菜种植与加工品牌 北景港和注滋口等乡镇形成稻虾种养产业[10] - 华容县2017年实现2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8860元增至2024年30296元 增幅达241.9%[10][18] 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 长江岸线华容段投产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 并落地年发电量68亿度的国能岳阳电厂[12][14] - 10万吨供销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落地 全力争取常岳九 荆岳昌等铁路尽快实施[14] - 建设环洞庭湖能源消费中心 形成以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加工 纺织服装 通用装备制造 生物制造为主导的产业格局[14][16] 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204.1亿元增长至2024年416.7亿元[18] -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 专精特新企业27家 税收过1000万企业12家 地方收入突破10亿元[16] - 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调整产业布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2][16]
守好“人民家产” 筑牢管理防线 监督赋能,激活村组资产“一池春水”
镇江日报· 2025-08-08 00:02
核心观点 - 丹阳市通过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作为 建立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督体系 实现资产盘活和乡村振兴 [1][2][3][4][5] 党委统领与制度建设 - 丹阳市委印发指导意见 建立镇人民政府向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 [2] - 出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丹阳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工程管理制度》等系列文件 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2] - 采用"先易后难、分类实施"原则推行报告制度 截至今年7月实现12个镇(街道)全覆盖 [2] 三级监督体系 - 构建"1234"监督工作体系:聚焦8个方面11项内容 运用执法检查、询问等法定监督方式实现常态化监督 [3] - 打造智慧监管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 实现数字化管理和阳光交易 [3] - 建立市级"指挥塔"、镇级"主阵地"、村级"前哨所"三级监管体系 [3] - 通过四项机制实现全链条监督流程 从事后监督转向全程监督 [3] 资产盘活成效 - 司徒镇屯甸村通过村企合作、立体经济等模式盘活丹阳茶文化园 实现村集体年增收约34万元 [4] - 界牌镇界中社区改造村组工业园区 新建4幢标准化厂房 引进3家亩产税收20万元以上规上企业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00万元以上 [4] - 曲阿街道建山村打造黄连山森林步道 新增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5] - 陵口镇郑店村创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打造农资社会化服务运营中心 每年增收10万元 [5] - 云阳街道大圣村打造农文旅综合体 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27万元 [5]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吉林丨中国经济时报特别报道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15
调研活动概述 - 中宣部组织"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于7月中旬在吉林省多地展开实地采访 [1] - 调研范围覆盖长春 吉林 四平 辽源 松原 延边等地区 [1] - 采用"点 线 面"结合的立体视角深度挖掘吉林省发展实践 [1] 核心调研主题 - 重点关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进展 [1] - 考察吉林省对外开放发展现状 [1] - 调研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 [1] - 探索产业协同推进模式 [1] - 研究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1] - 关注光电信息产业突破成果 [1] 调研目的 - 系统揭示推动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1] - 记录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实践历程 [1] - 通过实地采访获取第一手鲜活素材 [1]
济南莱芜:严把“减损增产”两端,建成“粮安心安”样板
中国食品网· 2025-08-04 09:39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召开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吸引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30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1][3]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克罗地亚副总理、多国农业部长及29位副部级以上代表出席[3] - 莱芜区作为唯一现场观摩承办地 展示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和王老村农文旅融合项目[3][9] 粮食生产成效 - 莱芜区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7.63万亩 总产量20.02万吨 单产420.23公斤/亩 总量同比增长1.13%[3] - 建成高标准农田51.77万亩 占全区农田比重72.5% 连续5年耕地安全利用率100%[5] -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92% 拥有拖拉机1.8万台、联合收获机733台 农机总动力77万千瓦 年均增幅超3%[5] 减损技术应用 - 2025年麦收季机收损失率平均为0.6% 通过培育5家市级以上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规模化作业[5] - 建立"空天地网一体化"农业应用平台 为山东省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示范样板[6][8] - 推广粮食烘干服务和"收干储一条龙"模式 减少存储环节损耗[5] 产业升级举措 - 建设6个"百亩田"、5个"千亩方"、2处"万亩片"玉米示范区 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模式[6] - 以"粮头食尾"推动粮油企业技术改造 发展主食加工产业 延伸至休闲食品、特医食品等高附加值领域[5] - 通过农文旅融合打造20多种业态 包括艺术书店、美食文化街和山乡宿集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9][11] 国际合作与经验推广 - 大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推动"济南经验"和"莱芜方案"走向全球[11] - 系统性减损思维与接地气技术应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多国代表认可[6][11] - 莱芜模式为"齐鲁样板"提供范例 展示智慧农业对年轻人返乡和农民富足的推动作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