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特朗普被曝向欧盟提出惊人要求
环球时报· 2025-09-10 04:30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欧盟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以施压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1] - 美方提议欧盟率先对中印实施关税措施 美方承诺后续跟进但要求欧盟先行动[4] - 欧盟对关税措施持谨慎态度 因中印与欧洲贸易关系紧密且部分欧盟国家仍进口俄罗斯能源[4] 国际贸易关系动态 - 美国与印度贸易谈判正在进行中 特朗普计划数周内与印度总理莫迪会面[4]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确认美印贸易进展 但未提及具体谈判细节[5]
习主席会见葡萄牙总理
环球时报· 2025-09-09 23:22
多家葡主流媒体报道了习近平9日会见蒙特内格罗。"习近平表示,'葡萄牙是中国的好朋友'。蒙特内格罗感谢中国在葡经济最困 难时期给予的支持。"葡萄牙《商业周刊》9日以此为题刊文称。葡萄牙广播电视台称,蒙特内格罗9日表示,近年来,葡中两国 深化能源、金融、卫生、水利等方面合作,"我们坚信,两国在互信的基础上将继续推动这些合作发展"。 葡萄牙的 " 外交传统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习近平表示,葡萄牙是中国的 好朋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澳门问题。葡萄牙还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欧国家,第一个同 中国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欧元区国家。近年来,双方能源、金融领域合作取得重要成 果,切实惠及两国人民,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国家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典范。蒙特内格罗说,葡中两国的关系历 史悠久,"我们也在很多场合保持密切的联系合作,并且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赵乐际分别同蒙特内格罗会谈、会见。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称,这是蒙特内格罗去年4月执政以来首次访华。 ...
议会分裂各派难成合力,债台高筑国家面临困境,政府倒台引爆法国多重危机
环球时报· 2025-09-09 23:00
法国政治危机与政府更迭 - 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未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 支持票194票 反对票364票 贝鲁于9日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 成为马克龙任期内第六位下台总理[1][2] - 信任投票导火索为2026年预算计划争议 该计划包含削减438亿欧元财政支出 取消两个法定假日 缩减医保支出增幅等措施 目标将赤字水平降至GDP的4.6%[4] - 马克龙将在未来几天任命新总理 潜在候选人包括国防部长勒科尔尼 劳工卫生与团结事务部长沃特兰 经济与财政部长隆巴尔[4] 国民议会政治格局 - 当前国民议会577个席位中 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占190席 执政党联盟"在一起"占161席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占123席 形成碎片化格局[5] - 反对派社会党议会领袖指责马克龙造成政治僵局 "不屈法国"党领导人要求马克龙辞职并计划发起弹劾投票 国民联盟领导人要求立即解散国民议会[6] 财政与经济挑战 - 法国债务利息支出预计从2020年300亿欧元升至2030年1000多亿欧元 但马克龙承诺增加国防拨款 反对党要求废除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4岁的养老金改革[7] -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指出法国正成为金融市场眼中的"欧洲问题儿童" 类似意大利因增长疲软且债务高企的状况[7] 社会动荡与抗议活动 - "全面封锁"公民运动计划10日发动全国性抗议 民调显示2/3受访者支持"封锁国家" 可能重演2018-2019年"黄背心"运动场景[7] - 法国各大工会呼吁9月18日举行罢工和示威活动[7] 国际影响与欧洲局势 - 法国政治危机将削弱其在欧盟一体化和欧洲战略自主中的支柱作用 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欧洲疲软的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受冲击[8]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巴黎不稳定对普京和特朗普有利 他们喜欢嘲笑欧洲的软弱[8]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53
制造业总体发展成就 - 制造业增加值从2020年26.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3.6万亿元,增量达8万亿元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创新投入与科技成果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 [2] - 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2] - 实现C919大飞机商飞、CR450动车组下线、大型邮轮建成运营、ECMO国产化及泽布替尼等创新成果 [2] - 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2] 人工智能战略部署 - 发展人工智能被视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答题 [2] - 将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件适配等技术攻关 [2] - 推进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终端产品开发,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方案 [2] 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 - 产量从2020年140万辆跃升至2024年1300多万辆,市场规模翻三番多 [3] -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3] - 产业存在高端车用芯片短板及非理性竞争问题 [3] 未来政策方向 - 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完善制度机制与产业生态 [3] - 通过系统治理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3]
国际空间站2030年退役,多个商业项目或接棒,NASA将迎来“后空间站时代”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53
国际空间站退役背景 - 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 初始设计寿命15年 已在轨运行27年 超期服役导致金属疲劳 太空辐射和微流星体撞击造成结构损伤问题严重 多次出现危险漏气事件 [4] - 国际空间站运营费用昂贵 参与各国难以承受 俄乌冲突导致美俄太空合作受阻 双方无意愿延长运营 计划2030年完成受控离轨并坠入南太平洋 [4] - 国际空间站退役后 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成为近地轨道唯一大型载人空间站 美国将退回到仅具备间歇性在轨部署能力 [4] NASA商业空间站计划 - NASA发布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第二阶段合作提案公告草案 采用灵活合作模式取代传统固定价格合同 支持商业空间站设计与开发 [2] - 新方案放弃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仅要求商业空间站支持4人宇航员乘组在轨停留1个月 而非与国际空间站性质类似的永久载人设施 [2] - NASA计划通过资助商业空间站确保2030年前完成载人演示任务 可能无NASA宇航员参与 但需全面验证空间站核心功能及与载人货运系统兼容性 [2] - NASA在2026-2030财年为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提供21亿美元资金 支持公理太空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等项目 [5] 商业空间站项目进展 - 公理太空公司模块化太空站计划依托国际空间站开发 原计划2020年发射首个模块 现推迟至2026年 计划2028年在轨组装成形 最终支持最多8名宇航员 [5] - 蓝色起源牵头联合塞拉太空公司和波音公司打造"轨道礁"空间站 计划2028-2030年进入全面发射和太空组装阶段 初期容积830立方米 计划常住10人 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充气舱段降低成本 [6] - 旅行者太空公司联合洛克希德·马丁和空客公司开发"星空实验室"空间站 专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 2025年3月通过NASA初步设计评审 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计划通过SpaceX星舰火箭一次性发射 [6] - Vast Space公司提出"避风港2"号商业空间站 内部采用枫木装饰 设置健身房 娱乐室和舒适睡眠舱 配备先进实验室设施和机械臂 满足NASA技术要求 [7][8] 太空研究价值 - 太空微重力环境消除地面沉降和对流干扰 使新材料和新制造工艺成为可能 国际空间站观察到"冷焰"燃烧现象 对开发高效清洁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9] - 微重力环境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独特平台 蛋白质能生长出更大更纯净晶体 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国际空间站水回收系统能回收高达98%废水 技术已应用于地表水净化系统 [9]
韩媒:穿着纸尿裤上培训班,韩国“4岁考试”乱象背后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53
韩国早期英语考试现象 - 韩国存在针对4岁和7岁儿童的英语考试体系 其中7岁考试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阅读多个英语长篇文章并完成类似韩国高考难度的题目 写作 听力 语法和口语测试均单独进行[1] - SR起始阅读测试成绩2 2相当于美国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水平 考入名校需要至少3分成绩 导致大多数孩子需参加补习班[1] - 4岁考试针对英语幼儿园入学准备 培训内容包括要求幼儿独立静坐20至30分钟 手把手书写字母训练 甚至穿着纸尿裤参加培训[1] 教育焦虑与社会动因 - 考试热潮源于家长希望孩子在小学前完成高水平英语备考 以避免英语成为学习数学和科学的障碍 数学和科学高阶学习从小学低年级开始[2] - 90%韩国家长希望孩子考入医学院 英语幼儿园热最终目标与医学院升学直接相关[2] - 绝对评价体系下韩国高考英语难度已降低 但早期考试压力持续存在[2] 社会反响与研究结论 - 市民团体向国家人权委员会提交请愿书 主张7岁考试构成虐待儿童 被认定侵犯儿童玩耍 休息和自我表达权利[2] - 韩国幼儿教育研究院对2150名幼儿及家长的访谈显示 2至5岁接受课外辅导与未接受辅导的孩子学业表现无显著差异[2] - 过早接受课外辅导的孩子出现自尊心和生活满意度更低的案例[2]
首列启程!华沙—郑州,中欧班列再添新线路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46
中欧班列新线路开通 - 首列华沙直发中国郑州的货运列车于8日启程 满载定制家具、游乐场配件、滑雪设备和鞋类等商品 来自波兰、德国、捷克、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欧洲国家 [1] - 列车将途经白俄罗斯和俄罗斯 全程运输时间约两周 [3] 波兰铁路货运公司战略布局 - 波兰铁路货运公司PKP Cargo表示此为试点列车 未来几周将再运行两趟同类列车 若项目成功且需求充足将计划进一步开展该路线运输 [3] - 集装箱可运输各类货物(只要不违反制裁规定) 实现从波兰到中国的商品运输 [3] 区域经济合作与物流枢纽建设 - 马佐夫舍省省长强调新线路体现跨国供应链合作潜力 华沙凭借交通和集拼能力可成为中欧贸易关键节点 中国河南省具备强大物流承接和回程组织能力 [3] - 波兰长期依赖马拉舍维奇作为中欧班列主要出发点 但俄乌冲突导致运力受影响 且欧盟拒绝资助该枢纽扩建 促使波兰开拓新货运线路 [3] 中欧班列整体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通达欧洲26个国家超过220座城市 波兰是班列进入欧洲的主要门户 [3]
韩美外长会晤,讨论被拘韩国人问题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46
事件背景与进展 - 300余名韩国公民在美被拘役5天后最快10日乘包机返韩 事件导致韩美关系承压 [1] - 大韩航空最快10日派出包机前往亚特兰大接回被拘人员 预计当晚返韩 返韩人员或包括部分在施工现场一同被拘的外籍人员 [3] 外交协商措施 - 韩外交部长赵显将于9日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晤 要求保障相关人员今后入境美国时不受不公对待 [1] - 韩美外长达成初步共识 确保所有被拘人员以不留案底的"自愿出境"方式回国 并免除日后入境美国的不良记录 [3] - 韩方提议设立面向韩国专业人才工作的E-4类签证并扩大H-1B签证(专业技术人员)配额 从制度层面降低风险 [3] 民意反应 - 民调显示59.2%韩国成年人认为美方举措"过度且令人失望" 仅30.7%表示"可以理解" 40岁以上群体失望情绪尤为突出 [3]
韩媒:李在明要求制裁反华集会,批评参与者试图恶化双边关系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46
韩国政府表态 - 韩国总统李在明批评首尔明洞反华集会行为不是言论自由而是闹事 并指示研究制裁方案[1][3] - 李在明指出集会参与者故意侮辱特定国家游客并试图恶化双边关系 强调此类行为将影响韩国国家利益和形象[3] - 行政安全部长官已加强外交机构安保措施并警告集会主谋 但李在明认为警告不足 要求依法惩处[3] 事件背景与影响 - 自6月韩国总统选举以来 极右翼团体频繁在明洞举行反华示威 使用歧视性称呼并与商铺冲突[3] - 李在明以假设性案例说明 若外国辱骂韩国游客将导致旅游意愿下降并影响他人选择[3] - 集会行为被质疑妨碍经营 可能对当地商业活动产生负面影响[3]
外媒:关税降了,日本车企“松口气”但压力未消
环球时报· 2025-09-09 22: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 [1] - 新关税政策预计9月16日前正式生效 [1] - 即便降至15% 关税水平仍是特朗普上任前对日汽车关税的6倍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日本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股价上周五在东京股市集体上涨 [1] - 汽车约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 美国是其最大市场 [1] 企业成本转嫁策略 - 超过80%日本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已开始或正考虑将额外关税成本转嫁至消费者端 [1] - 日本轴承巨头NSK表示关税对其4-6月营业利润影响约14亿日元 [2] - 电装除加强在美本地生产外 也考虑通过提价消化关税影响 [2] - 马自达宣布上调包括CX-5在内的多款汽车售价 [2] 供应链结构特点 - 日本汽车工业以金字塔形构建 10家汽车制造商供应链涉及68338家供应商 [2] - 财务实力有限的底层供应商难以独自承担额外成本 [2] 财务影响评估 - 丰田预计美关税对其第一季度造成4500亿日元影响 全年影响可能高达1.4万亿日元 [3] - 在15%新关税政策推迟实施的近一个月间 日企日均损失预计达30亿日元 [3] - 马自达和斯巴鲁等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车企损失尤为严重 [3] 企业官方表态 - 丰田强调其美国子公司7月份价格调整并非源于关税 而是反映运营成本上升的例行年度调价 [3] - 本田表示任何价格变动都与为客户增加价值和提高产品竞争力有关 [3] 行业预期与趋势 - SBI证券首席分析师预计汽车制造商很可能借明年春季新车型上市之机普遍提价 [2] - 欧美车企也可能加快涨价步伐 但面临涨价幅度过大影响终端销量的权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