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09-27 13:12
双足与轮式机器人在工厂应用的技术对比 - 双足机器人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而轮式机器人可达每秒2.5米 是人类步速的两倍 [8] - 双足机器人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成熟 [9] - 双足机器人40%能量被双腿消耗 60%算力用于双腿运动 对工厂未产生实际价值 [11] 成本与商业化进展 - 普智机器人双足型号出货价50-60万元 轮式仅40-45万元 因双足需更多传感器且开发成本显著更高 [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 其中60%为轮式(工业场景) 40%为双足(展厅用途) 预计2026年出货量提升至1000台 [4][5] - 新时达计划2024年底完成量产机器人工业认证 目前向海尔重庆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与技术升级 [3] 工厂实际应用案例与需求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远征A2-W型机器人 料箱搬运为零失误切入点 但需改造工厂环境对接物流系统数据 [6] - 当前机器人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30%-40%场景需要30公斤负载能力 [7] -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中 重庆冰箱工厂自动化水平居中 生产线复杂度适合机器人测试 [3] 技术发展分歧与未来展望 - 轮式机器人被批评控制精度仅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毫米/亚毫米级需求 且缺乏稳固基准面 [12] - 国家创新中心专家认为双足机器人未来采用直线关节可大幅降低能耗 并呼吁大模型厂商优化机器人专用算法 [12] - 行业预计双足机器人需3-10年才可能实现全场景工厂应用 当前仍以轮式为主力搭配双足完成轻便搬运 [8][13]
台风又来!海南已有7地发布停课通知
第一财经· 2025-09-27 13:02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官方资料发现,除三亚外,海南还有多个地区针对9月28日发布了停课通知。比如, 万宁、陵水、乐东、保亭、五指山这五地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校外培训机构均于28日停课。 另外,琼海市也决定全市幼儿园于9月28日停课一天。 海南岛中南部等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 9月27日,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由强热带风暴级升级为台风级。气象部门预计,"博罗依"将于28日 白天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受其影响,华南沿海和南海海域将出现强风雨天气,海南岛中南部等局部地 区可能会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 鉴于台风"博罗依"可能带来的影响,为保障学生安全,海南多地迅速行动,纷纷发布停课通知。 27日,三亚市教育局发布停课通知,寄宿制学校学生今晚不返校,9月28日全天中小学校、幼儿园、校 外培训机构停课。台风期间,学生家长要履行好监管责任,禁止学生外出。复课时间另行通知。 除了停课安排,海南在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方面也迅速升级。27日8时,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将防 汛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要求三亚、五指山、万宁、乐东、陵水、保亭、琼中、三沙立即启动不低 于省级响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做 ...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9-27 13:01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行业专家认为双足人形机器人不适合工厂应用 主要由于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远低于轮式机器人的每秒2.5米 且40%能量和60%算力被双腿消耗却未产生实际价值[1][8][10] - 另有专家认为轮式机器人仅是过渡方案 其控制精度仅达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场景毫米级要求 且双足机器人在通过技术改进后可能实现替代[12] - 双足机器人当前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为成熟[8][9] 企业实践案例 - 新时达向海尔重庆冰箱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 计划年底完成量产工业认证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为合作提供场景基础[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机器人 其中60%轮式应用于工业场景 40%双足用于展厅讲解 双足单价50-60万元 轮式单价40-45万元[4][5]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智元远征A2-W型机器人 主要用于料箱搬运 当前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需提升至30公斤以满足剩余需求[6]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双足机器人开发成本显著高于轮式 因需要更多自由度和传感器 训练数据量也更大 而轮式底盘技术已成熟[5] - 双足机器人需解决环境适应性问题 需与工厂物流仓储系统及生产数据对接 目前需通过环境改造实现[6]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采用直线关节降低能耗 以及优化大脑(大语言模型针对机器人优化)和小脑(嵌入式芯片支持0.5B/0.1B模型)[12][13] 市场发展预期 - 普智机器人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提升至1000台[5] - 行业认为双足机器人进入工厂全场景应用需3-10年技术积累 目前传统工业机器人已在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大规模应用[13] - 轮式机器人因投入成本更低且能耗仅占整体不足10% 更受工业企业欢迎[9]
AI进化速递丨腾讯混元将发布新一代生图模型
第一财经· 2025-09-27 12:36
人工智能模型发展 - 腾讯混元将于明日发布新一代生图模型 [1] - 苹果正开发类ChatGPT应用以测试新版Siri [4] - OpenAI CEO预测2030年前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5] 工业与行业应用 - 2025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发布国内首个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智冶大模型 [3] - 开源鸿蒙未来将支持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 [2] 机器人技术前景 - Meta首席技术官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下一代AR级赌注 发展瓶颈在于软件 [6] - OpenAI CEO预测未来AI将接管人类40%工作 [5]
下周财经日历(9月29日-10月5日)
第一财经· 2025-09-27 12:08
9月PMI数据将发布;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美国9月非农数据将至…… | | 铁路各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境内民航客 | | --- | --- | |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 | | 周三 10/1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 | | 美国9月ADP就业人 | | | 【交易提示】A股、港肥 | | 周四 10/2 | 加拿大央行公布9月货币政贸 | | | 【交易提示】 A股休 | | 周五 10/3 | 美国9月失业率、9月季调后非 | | | 【交易提示】 A股休 | | 周六 10/4 | 日本自民党选举党总 | | 周日 10/5 | 欧佩克+八个产油国就石油产量 | | | 澳大利亚开始进入夏÷ | ...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56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存在上市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本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创始人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双方争夺市场的587Ah电芯技术专利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PPB级 安全等级7.5西格玛[3] - 587Ah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 双方争夺行业标准定义权[3] - 公司为行业内首批应用280Ah电池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全球GWh级以上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年亏损17.76亿元 2023年亏损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专访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行长:一站式服务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慧眼中国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42
新加坡和东盟作为中国企业出海枢纽 - 新加坡和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凭借独特定位成为关键枢纽[1] - 区域供应链产业链深度整合成为热议话题 中国企业出海内涵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1]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的金融服务能力 - 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特准全面银行牌照 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财富私行全产品服务[3] - 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提供一站式、全周期、全方位定制化综合服务方案[3] - 围绕供应链产业链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 提供贸易融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并购贷款、财务顾问、全球市场服务、债券承分销、IPO、跨境资金池、跨境托管等全方位产品[3] 债务资本市场业务布局 - 2017年在新加坡设立亚洲债券承分销中心 协助中资发行人和东南亚地区发行人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5] - 外币债券包括美元债、新元债、澳元债等 同时协助境外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熊猫债[5] - 支持企业在新加坡设立财资中心搭建跨境资金池 提供全球现金管理+产品服务体系实现资金全球可视、可控、可操作[5] 本地生态资源整合 - 与当地政府机构、商协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建立紧密合作[6] - 提供从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到落地支持的全流程服务 扮演长期陪伴者和护航员角色[6] 新兴领域金融支持 - 提出"向新而行,以质促兴"发展目标 通过支持新质生产力加快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7] - 为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制定专属服务方案 包括数据中心综合授信和特色外汇交易服务[7] - 大力发展可持续挂钩贷款和债券业务 推出绿色房屋按揭贷款、绿色贸易融资、绿色流动资金贷款、绿色信用卡等产品[7] - 担任新加坡可持续金融协会召集会员和新加坡绿色金融中心创始合作伙伴[7]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 依托总行在新加坡设立的创新研发基地 参与央行数字货币项目Ubin和人工智能负责任运用Veritas项目[8] -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能[8]
看4K 看东方!上海广播电视台争当超高清产业“链主”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37
行业发展趋势 - 超高清技术是全球视听技术迭代演进的必然趋势 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1] -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从单一应用迈向全链融合 加速与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1] - 超高清技术对引领广电视听体验革命 促进视听产业提质升级 牵引信息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6] 频道建设进展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9月28日凌晨零点面向全球全渠道正式开播[6] - 上海广播电视台锚定"全技术系统迭代 全节目品类呈现 全终端渠道触达 全链群产业构建"的"四全"目标建设频道[6] - 通过建设智能中台 数据中台等六大中台及超高清融媒演播空间等四大物理空间推动内容创新[7] 内容生产规划 - 重点打造"新闻新看点 国传新视野 海派新纪实 经典新看法"四条日播精品节目带[7] - 凸显"全天覆盖 全品呈现 全维视听 全域体验"特色 全力打响"看4K 看东方"品牌[7] - 为观众奉献更加优秀的内容 更加沉浸的体验 更加多元的场景[7] 终端升级计划 - 推动有线电视 IPTV等超高清全终端升级适配[7] - 未来两三年内推动全市800万用户千兆入户[7] - 全市340余万有线电视用户每户可免费升级一台搭载AI智能体"东东"的超高清AI机顶盒[7] 技术体系构建 - 采用云计算 IP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 超清化 移动化的技术框架[8] - 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和工艺流程 参与行业联盟 打通HDRVivid接收终端链路[8] - 探索高质量 低成本运营的超高清技术系统模式[8] 产业生态建设 - 致力于成为超高清产业"链主" 推进全产业链的超高清传媒建设[8] - 打造上海国际光影节等沉浸式超高清消费体验新场景[8] - 构建更具引领性 示范性 开放性的超高清全链群产业生态[8] 人才培养与行业合作 - 发布超高清先锋计划菁英人才研修计划和《超高清100问》科普手册[1] - 持续发挥平台优势 深化与行业伙伴合作[8] - 聚焦超高清技术创新 内容创作 人才培养与场景应用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8]
3年4次被“宁王”告上法庭!海辰储能上市前还有这些关卡要闯|陆说能源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34
上市进程受阻 - 海辰储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9月25日失效 因未在6个月期限内完成上市聆讯[1] - 招股书失效属港交所正常程序 但反映公司尚未准备好或上市进程存在关卡[1] - 公司曾于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 此次为第二次资本化尝试受阻[1] 专利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 索赔1.5亿元[2] - 诉讼焦点为587Ah电芯技术专利 双方产品存在高度重叠[2][3] - 2023年以来宁德时代四次狙击海辰储能 其中三次为直接专利诉讼[3] - 宁德时代拥有及申请专利达49347件 是海辰储能的12.65倍[3]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 存在技术团队重叠[3] 产品与技术竞争 - 海辰储能于2025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系统 并联合定义尺寸标准[2] - 宁德时代于2025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587Ah电芯 缺陷率达PPB级[3] - 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核心规格[3] - 海辰储能为行业内首批将280Ah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产能与市场地位 - 储能电池总产能从2022年5.4GWh增至2024年49.7GWh 设计产能达62GWh[5] - 2026年总设计年产能预计超100GWh[5]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35.1GWh 近三年复合增速167%[5] - 2024年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5] - 为全球GWh级储能电池企业中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5]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17亿元[6] - 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6亿元和19.75亿元 2024年净利润2.88亿元[6] - 2024年扣除政府补贴4.14亿元后实际亏损约1.26亿元[6] - 应收款项从2022年2.23亿元增至2024年80.09亿元 占营收比重从6.1%升至64.2%[6]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1.8天大幅增加至2024年185.7天[6]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4] - 产品覆盖源网侧、数据中心、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应用场景[4]
“上海设计100+”全球榜单发布,阿里云、宇树等获年度大奖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19
"上海设计100+"累计转化成果已超2500亿元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于9月25日至9月28日在上海举办。上海自2010年加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以来,"设计之都"建设成效显著,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产业规模已超1.6万亿元;累计培育 2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0家(上海)市级设计创新中心。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设计的'乘数效应',推动创意设计与城市发展并行,共绘设计创新型城市的美好蓝图。"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葛 东波说。 四项"年度大奖"方面,"AI创新设计奖(设计工具)"花落通义万相AIGC生成创作平台、海螺02视频模型。前者是由阿里云打造的一站式 AIGC图像与视频内容创作平台,以国产自研、国际领先的通义万相大模型为核心驱动,为全球用户提供"最懂中国文化"的生成式内容创 作体验。后者是MiniMax推出的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作为海螺AI平台的核心技术引擎,活跃用户数位居全球第一。 "AI创新设计奖(行业应用)"则由宇树R1人形机器人、"央视听媒体大模型"AI体育技战术分析系统共同摘得。前者推动行业从"实验室炫 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