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载体铜箔

搜索文档
银河期货有色金属衍生品日报-20250911
银河期货· 2025-09-11 12: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有色金属各品种进行分析,认为铜供应增加、消费减弱,库存或上升;氧化铝供需过剩,价格偏弱但需警惕干扰;铝受市场降息预期和基本面因素支撑,价格偏强;铸造铝合金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价格稳中偏强;锌消费平淡,库存累库,价格或震荡;铅供需双弱,价格震荡;镍供应过剩,价格走势偏弱;不锈钢宽幅震荡;锡矿端供应偏紧,需求谨慎,价格或震荡偏弱;工业硅供需紧平衡,价格有上涨空间;多晶硅长周期价格向上,可回调买入;碳酸锂短期不宜过分悲观,中长期供需过剩难扭转 [3][11][21][29][37][41][49][57][63][70][76][8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铜 - 市场回顾:沪铜 2510 合约收于 80130 元/吨,涨幅 0.56%,沪铜指数增仓 8972 手至 49.49 万手;沪铜升水走高,报升水 85 元/吨,广东、华北升水下跌 [2]。 - 重要资讯:巴拿马将与第一量子矿业公司就铜矿重启谈判;洁美科技 PCB 载体铜箔处于样品试制阶段;SMM 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较周一减少 0.26 万吨至 14.43 万吨,预计下周库存小幅上升 [3]。 - 逻辑分析:宏观上美国 PPI 下降,市场加大降息预期;基本面铜矿供应端扰动不断,供应偏紧;消费端终端边际走弱,但精炼铜对废铜替代性凸显 [4][6]。 - 交易策略:维持偏弱震荡运行 [14]。 氧化铝 - 市场回顾:氧化铝 2511 合约环比上涨 16 元至 2925 元/吨;阿拉丁氧化铝北方现货综合报 3020 元跌 10 元 [8]。 - 相关资讯:印度环境部推迟铝土矿开采决定,兰吉加尔氧化铝厂二期项目可能推迟;电解铝企业进行氧化铝招标采购;8 月氧化铝行业平均盈利 368 元/吨;部分氧化铝企业增加进口矿使用 [9][10]。 - 逻辑分析:氧化铝供需过剩,现货价下跌,进口窗口窄幅打开,货源从北向南流动;需警惕“反内卷”情绪对价格的干扰 [11][13]。 - 交易策略:单边回调后择机布局多单,套利跨市正套,期权观望 [11]。 电解铝 - 市场回顾:沪铝 2510 合约环比上涨 1305 元至 20915 元/吨,持仓增加 27022 手至 56.93 万手;铝锭现货价华东、华南、中原均涨 100 元/吨 [17]。 - 相关资讯:美国 8 月 PPI 通胀回落;中国 8 月 CPI、PPI 数据公布;铝锭社会库存出现去库拐点,近期或有窄幅波动;印尼中资电解铝企业项目送电成功,信发集团项目中标公示 [17][18]。 - 交易逻辑:宏观上市场降息预期升温,支撑 LME 铝价;基本面铝水转化率提升,库存去库,对铝价有上涨动力 [21]。 - 交易策略:单边铝价偏强震荡为主,逢回调看多;套利和期权暂时观望 [22][23]。 铸造铝合金 - 市场回顾:铸造铝合金 2511 合约环比上涨 125 至 20475 元/吨;ADC12 铝合金锭现货价各地持平 [25]。 - 相关资讯:四部委通知对再生铝行业税收返还等问题有影响,部分企业受影响停产或减产;8 月铸造铝合金行业加权平均完全成本 19870 元/吨,单吨利润环比扩大 41 元/吨;9 月 22 日起启动铸造铝合金期货标准仓单生成业务;三地再生铝合金锭日度社会库存增加 [25][26][28]。 - 交易逻辑:政策变动影响再生铝行业,废铝紧缺,下游开工率上升,期现套利支撑交割品牌价格,进口到货量减少,供应趋紧,旺季预期下价格稳中偏强 [29]。 - 交易策略:单边随铝价偏强震荡运行;套利和期权暂时观望 [30][31]。 锌 - 市场回顾:沪锌 2510 涨 0.36%至 22250 元/吨,指数持仓增加 970 手至 22.27 万手;上海地区 0锌主流成交价集中在 22205 - 22265 元/吨,贸易市场交投平淡 [33]。 - 相关资讯:SMM 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 15.42 万吨,较 9 月 4 日增加 0.52 万吨;CZSPT 发布 2025 年四季度末前进口锌精矿采购美元加工费指导价区间 [34]。 - 逻辑分析:9 月国内冶炼厂检修,产量环比或小幅下降;消费端旺季预期未兑现,库存累库;LME 持续去库且转为 Back 结构,对价格有支撑 [35][37]。 - 交易策略:单边暂时观望,逢高可轻仓布局空单 [38]。 铅 - 市场回顾:沪铅 2510 涨 0.36%至 16900 元/吨,指数持仓减少 742 手至 8.93 万手;SMM1铅均价较昨日涨 50 元/吨为 16750 元/吨,下游刚需采购 [39]。 - 相关资讯:SMM 铅锭五地社会库存总量至 6.7 万吨,较 9 月 4 日增加 900 吨 [40]。 - 逻辑分析:国内再生铅冶炼企业减停产规模扩大,消费端无新增订单,下游消费受影响,供需双弱,价格震荡运行 [41]。 - 交易策略:单边短期沪铅价格或横盘整理;套利和期权暂时观望 [42][45][46]。 镍 - 市场回顾:沪镍主力合约 NI2510 上涨 130 至 120620 元/吨,指数持仓增加 5412 手;金川升水环比上调 50 至 2250 元/吨,俄镍升水持平,电积镍升水环比下调 50 至平水 [43][44][48]。 - 相关资讯:SMM 预计 9 月下半期印尼内贸矿 HPM 微涨;国家发改委报告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49]。 - 逻辑分析:美国就业数据不佳,市场担忧衰退,降息对镍刺激作用有限;LME 库存增加,中国精炼镍过剩;9 月供应增速高,价格上行空间有限,走势偏弱 [49]。 - 交易策略:单边宽幅震荡;套利和期权暂时观望 [50][51][52]。 不锈钢 - 市场回顾:主力 SS2510 合约下跌 30 至 12795 元/吨,指数持仓增加 1990 手;现货冷轧 12750 - 13000 元/吨,热轧 12700 元/吨 [54]。 - 重要资讯:佛山不锈钢样本库存总量环比减少 0.41 万吨;福建青山特材不锈钢深加工改建项目环评公示 [55]。 - 逻辑分析:宏观上 9 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市场担忧衰退;国内下游消费无显著增长点,供应端成本有支撑,但钢厂排产增长,印尼资源到港增加,供应压力累积,价格宽幅震荡 [57]。 - 交易策略:单边宽幅震荡;套利暂时观望 [58][59]。 锡 - 市场回顾:主力合约沪锡 2510 收于 271260 元/吨,上涨 1780 元/吨或 0.66%,持仓减少 532 手至 57067 手;上海金属网现货锡锭均价 271000 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 750 元/吨,商家出货不如预期顺畅 [61]。 - 相关资讯:美国 8 月 PPI 同比 2.6%;中国 8 月 CPI、PPI 数据公布;8 月国内 18 家精锡冶炼厂总产量环比下滑 4.5%,同比上涨 3.0% [62]。 - 逻辑分析:矿端供应偏紧,缅甸复产受雨季等因素阻碍,锡业股份停产检修对全年生产影响不大;7 月锡锭进口激增,出口向东南亚转移;需求端消费谨慎,“金九银十”或延后;LME 库存减少,国内社会库存增加 [63]。 - 交易策略:单边宏观提振情绪消退后,锡价或震荡偏弱;期权暂时观望 [66][67]。 工业硅 - 市场回顾:期货主力合约震荡走强,收于 8740 元/吨,涨 1.94%;现货普遍涨 100 元/吨 [68][69]。 - 相关资讯:国家发改委报告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70]。 - 综合分析:供需维持紧平衡,厂家库存低位,挺价意愿强,下游对高价接受度增加,涨价空间大于跌价空间;硅业大会可能有利好传出 [70]。 - 策略:单边多单持有;套利 11、12 合约反套寻机参与;期权卖出虚值看跌期权 [71]。 多晶硅 - 市场回顾:期货主力合约小幅走强,收于 53710 元/吨,涨 1.94%;现货价格暂稳 [74]。 - 相关资讯:国家发改委报告推动相关举措落地见效 [75]。 - 综合分析:9 月硅片排产增加,折算多晶硅需求约 11.6 万吨,产量维持 13 万吨附近,行业总库存接近 40 万吨;产能整合是节奏问题,长周期价格向上 [75][76]。 - 策略:单边轻仓多单参与,及时止损;套利 2511、2512 合约反套;期权买入宽跨式期权止盈 [77]。 碳酸锂 - 市场回顾:主力 2511 合约上涨 880 至 71000 元/吨,指数持仓减少 17672 手,广期所仓单增加 290 至 38391 吨;SMM 报价电碳环比下跌 600 至 72850 元/吨,工碳环比下跌 600 至 70600 元/吨 [78]。 - 重要资讯: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下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告知书;财政部部长报告实施积极宏观政策 [79][81]。 - 逻辑分析:供需阶段性偏紧,库存去化,价格大跌刺激下游采购,6.8 万技术上有支撑;中长期供需过剩难扭转 [81]。 - 交易策略:单边反弹后寻找沽空机会;套利暂时观望;期权卖出虚值看涨期权 [80][82][83]。
不到10天 洁美科技完成收购标的工商变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5:52
收购交易概览 - 洁美科技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以现金收购江西鸿美100%股权 交易于8月19日公告 8月27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历时不到10天 [1] - 收购后江西鸿美更名为江西柔震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代码从"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变更为"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1] - 收购目的为整合优质资源 扩大生产 加快产能释放 避免潜在同业竞争 [1]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江西鸿美成立于2022年11月 注册资本5000万元 专注于柔性复合材料及热管理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2] - 主营产品包括镀锡铜箔 PI镀铜锡 PET镀铜 PET镀钛及铝镀铜等 应用于光伏 新能源 6G电子信息行业 [2]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 申请中发明专利17项 2024年11月入选江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2] 战略布局与产能整合 - 收购助力柔震科技加速扩建新产能 实现贴近新能源电池客户就近配套的产业基地新布局 [2] - 通过改造江西鸿美现有生产线 快速实现复合集流体业务的一体化整合 [3] - 产能扩张覆盖复合铝箔(PET铝箔) 复合铜箔(PET铜箔/PP铜箔/PI铜箔) 高端超薄铜箔 PCB载体铜箔等领域 [3] 经营范围拓展 - 变更后经营范围新增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 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 原江西鸿美未涉足该领域 [1]
洁美科技(002859):子公司柔震收购江西鸿美,加快复合集流体布局
华西证券· 2025-08-18 14: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子公司柔震科技收购江西鸿美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628.2353万元人民币,加速复合集流体业务布局 [1][2] - 江西鸿美主营柔性复合材料及热管理材料,产品应用于光伏、新能源、6G电子信息等行业,收购后现有生产线经改造可直接投入复合集流体生产 [2] - 收购将整合资源,促进柔震科技在复合铝箔、复合铜箔、PCB载体铜箔等领域的产能释放,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86亿元(+20.3%)、28.90亿元(+32.2%)、36.41亿元(+26.0%) [3][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42.1%)、4.60亿元(+60.1%)、7.01亿元(+52.4%),对应EPS分别为0.67元、1.07元、1.63元 [3][8] - 2025年8月18日股价27.67元对应PE为41.51x(2025E)、25.93x(2026E)、17.02x(2027E) [3][10]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34.2%-36.3%区间,ROE从2024年的6.9%提升至2027年的17.3% [8] 业务布局 - 复合集流体产品线包括PET铝箔、PET铜箔、PP铜箔、PI铜箔及高端超薄铜箔,贴近新能源电池客户进行产业基地布局 [2] - 收购后江西鸿美生产线改造将实现业务、资产及人员一体化整合,缩短产能释放周期 [2]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19.24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12.23亿元,自由流通股数405.61百万股 [5] - 52周股价区间为15.45-28.3元,最新收盘价27.67元 [5]
洁美科技控股子公司收购实控人关联股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3:13
收购交易概述 - 洁美科技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拟收购江西鸿美100%股权 其中72%来自浙江元龙 28%来自安吉鸿美 交易对价为2628 24万元人民币 与评估账面价值相同 [1] - 浙江元龙和安吉鸿美均为洁美科技实控人方隽云控制的企业 本次交易属于关联并购 [1] 标的公司业务 - 江西鸿美属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主营新型膜材料及电子专用材料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镀锡铜箔 PI镀铜锡 PET镀铜 PET镀钛及铝镀铜等 应用于光伏 新能源 6G电子信息领域 [1] - 柔震科技专注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研发 该产品可替代传统金属箔作为锂电池集流体 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 [1] 战略协同与产能布局 - 收购旨在整合资源加速柔震科技产能扩张 重点覆盖复合铝箔 复合铜箔 高端超薄铜箔 PCB载体铜箔等领域 [2] - 江西鸿美现有生产线经改造后可快速投产 实现复合集流体业务的全链条协同 优化生产基地布局并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2] - 洁美科技上半年已完成对柔震科技的收购整合 按6亿元估值增资3000万元 持股比例从58 4333%提升至60 4127% [2] 交易意义 - 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关联资产 可避免未来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问题 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 [3] - 交易价格与账面价值一致 体现实控人对上市公司发展的支持诚意 [2]
洁美科技(002859):离型膜进展顺利,复合集流体+载体铜箔弹性巨大
财通证券· 2025-08-12 02:1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核心观点 - 离型膜业务进展顺利:MLCC离型膜在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客户稳定出货,并完成村田、三星验证与批量供货,韩系客户海外基地通过认证测试,高端MLCC离型膜取得突破 [6] - 复合集流体业务快速拓展: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与4家客户签订技术协议,完成11家客户供应商导入,实现3家客户批量出货,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40%,覆盖消费/动力/储能电池领域 [6] - PCB载体铜箔研发成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开发出可用于PCB的载体铜箔,已送样至终端评估,未来业绩弹性可期 [6]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62亿元(同比+14.68%),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18.78%),毛利率33.40%(同比-3.12pct) [6] - 2Q2025单季度营收5.48亿元(同比+15.19%/环比+32.41%),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4.69%/环比+92.03%),毛利率34.29%(同比-0.16pct/环比+2.07pct) [6] - 分产品表现:电子封装材料收入8.08亿元(同比+9.97%),毛利率37.85%(同比-3.35pct);电子级膜材料收入1.16亿元(同比+61.29%),毛利率12.03%(同比+8.86pct) [6]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92/4.36/6.36亿元,对应EPS 0.68/1.01/1.48元 [6] - 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预测:15.7%/24.9%/28.3%,净利润增长率预测:44.5%/49.2%/46.0% [6] - 2025-2027年PE估值:39.32/26.35/18.05倍,ROE预测:9.1%/12.2%/15.4% [6] 业务亮点 - 电子封装材料保持高品质及高市占率,优化海外产能布局 [6] - 复合集流体+可剥离铜箔技术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6] - 高端服务器市场增长带动PCB载体铜箔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