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LED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新成立机器人公司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9 05:43
京东方机器人业务布局 - 北京京东方机器人有限公司于9月25日成立 注册资本2亿元 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及智能机器人研发 由京东方全资持股[2] - 京东方已组建专业机器人研发团队 聚焦工厂场景智能装备开发 并发布AI工厂战略 首批AI工厂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2] 惠科机器人领域合作 - 惠科于9月11日与智平方签署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三年内将在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覆盖仓储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 订单金额近5亿元[3] - 惠科计划将显示面板制造的AI端侧模型导入产线控制系统 以实现更低延迟实时决策与更高效能耗管理[3] 三星显示机器人面板供应计划 - 三星显示将从2027年开始向特斯拉供应8英寸OLED面板 用于擎天柱人形机器人[5] - 特斯拉计划2026年实现擎天柱机器人量产 下一代Gen3型号可能配备外部显示屏 因曲面形态和轻薄低功耗需求与OLED面板优势契合[5] 行业技术会议议程 -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主办会议涵盖Micro LED技术、MiP与COB技术、玻璃基显示创新、LED电影屏、近眼显示及AI助力AR等议题[6][7] - 参会企业包括雷曼光电、国星光电、艾比森、晶芯科技、时代华影、TCL华星、晶能光电、诺瓦星云、鸿石智能、爱思强、影目科技等[6][7][10]
维信诺8.6代OLED产线采购新设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5 09:51
行业投资动态 - 中国OLED面板行业正迎来8.6代产线投资热潮 涉及总投资规模超1475亿元 包括维信诺550亿元合肥V5线 京东方630亿元成都B16线 TCL华星295亿元印刷OLED t8线[3] - 韩国设备商AP Systems与维信诺签订独家ELA设备供应合同 将用于合肥8.6代OLED产线(V5) 其LLO设备也有望获得订单[2] 技术工艺突破 - ELA设备作为TFT工艺核心部件 可将非晶硅转化为多晶硅 使LTPS/LTPO OLED电子传输速度提升100倍以上 对高分辨率OLED面板能耗与画质起决定性作用[2] - AP Systems以激光应用技术与热处理技术为核心 产品线覆盖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制造设备及300mm晶圆级半导体加工设备 在ELA/LLO/OLED封装设备领域具竞争力[3] 企业战略布局 - AP Systems通过此次维信诺订单 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主要OLED面板企业合作 率先布局8.x代OLED投资[3] - 中国面板企业加速推进8.6代OLED产线建设 京东方产线于2023年3月启动 TCL华星t8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工 天马也有8.x代线投资规划[3]
TCL在广州投下全球首创项目 “世界显示之都”诞生“新物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21
全球OLED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市场出货量占比接近50%创历史新高 [2] - 京东方、维信诺、TCL华星等中国企业加速拓展IT设备OLED市场(包括平板、笔记本及电竞显示器) [2] - 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已陆续关闭LCD工厂将未来押注在OLED技术 [4] 中国OLED产业投资布局 - 2023年至今京东方在成都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630亿元 [6] - 维信诺在合肥投建8.6代OLED产线总投资550亿元 [6] - 上半年MLED、硅基OLED等新兴领域整体投资额超过500亿元 [5] - TCL华星武汉G5.5印刷OLED生产线于去年11月实现量产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 [6] 印刷OLED技术突破 - TCL在广州投资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T8项目)总投资295亿元 [3] - T8项目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8] - 印刷OLED技术是唯一由国内面板厂先发主导的技术路线 [4] - 项目预计2027-2028年间实现量产恰逢中尺寸OLED需求爆发期 [12] 广州新型显示产业生态 - 去年新型显示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8% [10] - 已培育十余家百亿级龙头企业和十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0] - 构建覆盖上游显示材料、装备中游面板、模组制造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10] - 通过T8项目补全从LCD面板、OLED面板到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 [8] 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拓展 - OLED面板凭借色彩还原度、技术成熟度及柔性轻薄设计优势成为IT产品理想选择 [4] - 未来显示将向柔性与可折叠、透明显示、屏幕传感器集成等方向发展 [13] - 显示产业价值体现在与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眼镜等行业的结合上 [14] - 中微半导体华南总部基地将聚焦大平板显示设备领域实现芯屏并举 [14] 区域产业竞争态势 - 合肥、深圳、成都位居新型显示产业十大城市前三位 [10] - 合肥在印刷OLED试验线、硅基OLED小尺寸线、柔性AMOLED 6代线和8.6代线均已投产 [11] - 北京正推动新型显示与元宇宙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影响力产业生态 [11] - 广州在超高清面板、显示模组及偏光片等领域产能稳居全国前列 [8]
JDI或退出苹果供应链 惠科接盘OLED工厂
犀牛财经· 2025-09-23 10:18
此次接手JDI工厂的惠科(HKC)是中国显示面板领域的重要厂商,此次收购JDI部分液晶设备,被视为惠科扩张产能和技术布局的举措。惠科通过接手成熟 OLED设备,可快速提升自身在高世代线领域的生产能力,同时降低研发成本。 据悉,JDI的未来战略将聚焦于车载显示器、传感器及半导体封装等高附加值领域,并转型为无晶圆厂(fabless)模式,通过外包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此 外,JDI车载业务已分拆为独立公司,试图通过专业化运营开拓新客户。 JDI近年来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滑超两成,传统LCD业务收入减半,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在收缩。而被JDI寄 予厚望的下一代OLED技术量产计划多次推迟,逐渐落后于中韩面板企业。为缓解压力,JDI已启动全球裁员计划,日本国内员工规模缩减近六成。 近日有消息称,JDI将旗下负责Apple Watch OLED面板生产的茂原工厂出售给中国惠科公司,这座原计划明年停产的工厂可能提前至年内关闭。此次JDI资 产处置被业界视为缓解长期财务压力的行为,同时也表明JDI或许将退出这个曾经全盛时期3800亿日元收入的苹果智能手表屏幕供应链。 ...
不止三折叠,中国给高端屏立标杆|供应链隐形冠军
钛媒体APP· 2025-09-22 07:08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全球地位 - 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市场规模达3962亿元 全球占比68.2% 在LCD领域实现绝对领先 [1] -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4] -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完成从"缺屏少芯"到"全球最大面板制造基地"的跨越 [1] OLED技术发展趋势 - AMOLED智能手机面板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约4.2亿片 同比增长0.2% [4] - OLED在手机、车载显示等行业加速渗透应用 更多高端旗舰产品选择中国屏 [3] - 车载OLED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8亿美元扩大到2027年21.8亿美元 [9] - 全球OLED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2028年预计达900万片 [9] 天马公司市场表现 - 柔性OLED手机显示市占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LTPS手机显示模组市占自2018年起保持全球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6.6% 市场份额10.8%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4] - 实现柔性AMOLED旗舰手机显示产品在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 [10] 天马技术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7亿元 主要应用于柔性AMOLED等技术产品 [10] - 开发G形态三折显示屏 搭载SLOD显示技术 功耗降低30% 寿命是Single的4倍以上 [11] - TM18工厂投入480亿元 是国内单体最大、全球最先进的第6代柔性AMOLED工厂之一 [15] 天马盈利能力改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同比扭亏 [20] - 柔性AMOLED手机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15] - AMOLED业务需要继续推进降本 提升盈利水平 [20] 天马高端技术突破 - 推出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主打护眼、高刷及通透显示 [16] - 全局高亮度达2500nits 峰值亮度达8000nits 广色域覆盖95% BT.2020 [17] - 量产能力支持165Hz 研发能力可拓展至240Hz 搭载LTPO 3.0技术 [19] - 有害蓝光占比降至4.7% 实现全场景真1nit明眸护眼屏 [16]
万润股份:公司的OLED成品材料、升华前单体材料和中间体材料位于整个OLED产业链的上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38
行业定位 - 公司OLED材料产品位于OLED产业链上游 包括OLED成品材料 升华前单体材料和中间体材料 [2] - OLED产业链上游包括制程设备 材料制造和组装零件 中游为OLED面板厂商 下游为整机产品厂商 [2] 技术路线关系 - TCL投资的295亿8.6代印刷OLED产线采用的面板生产技术属于中游环节 [2] - 印刷技术路线与公司产品不存在竞争关系 因公司主营上游材料供应 [2] 投资规模 - TCL计划投资295亿元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反映面板行业对新一代显示技术的资本投入 [2]
韩媒:LGD扩增OLED产能,应对iPhone 18需求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8 14:47
韩国媒体《金融新闻》9月15日报道,LG Display(LGD)正扩建位于京畿道坡州的AP4工厂产 线,以应对苹果iPhone OLED面板订单的增加。 报道指出,LGD上月成立了坡州AP4生产线扩建的专项小组(TF),AP4是LGD的第6代移动 OLED生产线,主要负责加工用于iPhone面板的薄膜晶体管(TFT)基板。早在2023年底,LGD 已将AP4工厂的月产能从3万片扩大至约4.5万片,如今时隔两年再次决定扩产。预计专项小组将 在本月完成设备选型,并从10月起陆续向设备合作伙伴下单。 【集邦Display显示产业交流群】 ▶ 关于集邦 扩建完成后,LGD预计将新增月产能1.5万片,使坡州AP4工厂的月产能达到6万片。今年6月, LGD董事会批准的1.26万亿韩元OLED投资计划,大部分也将投入AP4产线扩建。分析认为,该产 线最快将于明年开始量产,新增产能很可能用于明年下半年发布的下一代iPhone(iPhone 18系 列)。 图片来源:LGD 这一动作也令市场对LGD的业绩反弹寄予厚望。LGD今年第二季度录得1160亿韩元营业亏损,在 此前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后,再次陷入亏损。不过,LGD已 ...
华安证券:国内外IT尺寸用OLED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7:04
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IT应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成为OLED面板新增长引擎 供应能力提升 OEM采用更广泛 消费者高端显示屏需求增长 关税因素提供额外动力[1][3] - 智能手机和电视需求趋于稳定但同比仍疲软 IT面板实现突破性增长 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采用和供应商多元化参与[3] 产能建设 - 三星显示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末启动苹果OLED MacBook Pro面板量产 提供14英寸和16英寸两种尺寸面板 由G8 IT OLED生产设施A6制造 该设施包括2条月玻璃基板输入量各7500片的生产线 按14.3英寸面板计算年产能达1000万块 苹果将占用其中一条生产线 2026年整体产能预计200-300万块[1] - TCL科技集团公告建设8.6代印刷OLED产线 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 总投资约人民币295亿元 主要产品涵盖平板 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2] - 京东方和维信诺均公告建设8.6代AMOLED产线 国产OLED产线建设为未来IT尺寸用OLED应用打下基础[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显示以37%市场份额稳居OLED面板市场第一(第一季度为36%) 京东方保持15%市场份额 维信诺市场份额从12%增至14% LG Display市场份额从11%降至9% 华星光电市场份额从8%增至9%[3] 产业链影响 - 苹果供应商三星显示加速IT尺寸用OLED量产 将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导入IT尺寸用OLED进度[1][4] - 面板检测设备领域重点公司包括精智达(688627 SH) 其他面板产线用设备公司包括精测电子(300567 SZ) 奥来德(688378 SH) OLED材料相关公司包括莱特光电(688150 SH)[5]
国内外IT尺寸用OLED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OLED面板检测设备值得关注
华安证券· 2025-09-14 12:1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国内外 IT 尺寸用 OLED 产线建设和量产进入加速周期,OLED 面板检测设备值得关注 [1] - 三星显示预计 2026 年二季度末启动苹果 OLED MacBook Pro 笔记本面板量产,将提供 14 英寸和 16 英寸两种尺寸的面板,2026 年整体产能预计在 200~300 万块水平 [4][8] - 国产 OLED 产线建设加速,TCL 华星拟投资约人民币 295 亿元建设第 8.6 代印刷 OLED 显示面板生产线,月加工玻璃基板能力约 2.25 万片,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5] - 2025 年第二季度 IT 应用(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成为 OLED 面板的新增长引擎,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的采用和供应商的多元化参与 [6] - 面板检测设备领域重点推荐精智达,其他面板产线用设备公司包括精测电子、奥来德,OLED 材料相关公司包括莱特光电 [10] 市场格局与产能建设 - 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 OLED 面板市场份额:三星显示(SDC)以 37% 稳居第一,京东方(BOE)保持 15%,维信诺供应占比为 14%,LG Display(LGD)供应占比为 9%,华星光电(CSOT)供应占比为 9% [5] - 京东方和维信诺均公告建设 8.6 代 AMOLED 产线,进一步为 IT 尺寸用 OLED 等应用打下基础 [6] - 三星显示 G8 IT OLED 生产设施 A6 包括 2 条月玻璃基板输入量均为 7500 片的 OLED 生产线,按 14.3 英寸面板计算全年产能可达 1000 万块 [8]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IT 面板(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的采用和供应商的多元化参与 [6] - 供应能力的提升、更广泛的 OEM 采用以及消费者对高端显示屏的需求趋于一致,同时关税因素也为向 OLED 的产品组合转变提供了额外动力 [6] - 中国供应链成熟和成本优势显现,国产 OLED 面板正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加速渗透全球市场 [5]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消费电子旺季来临,关注国产OLED材料放量-20250914
光大证券· 2025-09-14 08:14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旺季来临,iPhone 17系列全系配备OLED屏幕,华为、小米等厂商陆续发布新品,有望拉动智能手机出货回暖[1][21] - 柔性OLED渗透率稳步提升,2025H1全球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2.98亿片,同比增长4.9%,渗透率达27.4%[2][22] - 国产OLED面板厂商市场份额增长,2025H1中国大陆OLED智能手机面板总出货量约2亿片,全球占比50.9%,其中柔性OLED全球份额达62.3%[2][23] - OLED材料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中国大陆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74亿元,同比增长30%[3][25] - 建议关注OLED产业链标的,包括奥来德、莱特光电、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八亿时空[3][28] 行情回顾 - 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38%,基础化工板块上涨2.4%,位列所有板块第10位[9] - 化工子板块涨幅前五:碳纤维(+7.7%)、氯碱(+4.7%)、磷肥及磷化工(+4.4%)、氟化工(+4.3%)、锂电化学品(+4.1%)[11] - 涨幅居前个股:东方铁塔(+31.79%)、天际股份(+28.80%)、*ST亚太(+27.62%)、厦钨新能(+26.78%)、ST泉为(+26.33%)[15] - 跌幅居前个股:奇德新材(-14.95%)、嘉亨家化(-12.38%)、中科电气(-10.58%)、领湃科技(-10.54%)、长江材料(-9.84%)[16] 产品价格跟踪 - 周涨幅前五品种:醋酸华东(+3.49%)、赖氨酸98.5%(+3.05%)、甲醛江浙地区(+2.71%)、高温煤焦油山西(+2.66%)、双酚A华东(+2.50%)[18][19] - 周跌幅前五品种:苏氨酸(-8.14%)、电池级碳酸锂(-3.85%)、维生素B6(-3.51%)、顺酐江苏(-3.31%)、维生素E(-3.03%)[19][20] 行业动态 - iPhone 17系列全系搭载6.3-6.9英寸OLED屏,支持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最高刷新率120Hz[21] - 2025H1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10.9亿片,同比增长1.6%,其中柔性OLED出货量2.98亿片,同比增长4.9%[22] - 国产面板厂商出货量:京东方7100万片(+10.3%)、天马4320万片(+15.6%)、TCL华星4100万片(+8.6%)[23] - OLED材料企业业绩:奥来德OLED材料营收2.57亿元(+22.0%)、莱特光电OLED材料营收2.76亿元(+30.0%)[24][25] 子行业动态 - 化纤板块:涤纶长丝市场价格下跌,企业库存承压[30] - 聚氨酯板块:聚合MDI市场缓跌后上行,成交有所好转[30] - 钛白粉板块:生产商库存减少,成本压力推动涨价意愿[30] - 化肥板块:秋肥订单执行中,下游采购意愿低迷[31] - 维生素板块:维生素E价格下滑,维生素C厂家停报或提价[31] - 氨基酸板块:赖氨酸工厂挺价意向明显,供应量减少[31] - 制冷剂板块:市场稳中推涨,企业报价坚挺[32] - 有机硅板块:市场稳中小涨,下游接受度有限[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