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aS平台

搜索文档
AI Agent时代「顶格配置」:华为云,重塑算力格局
36氪· 2025-09-21 11:10
Lovart Beta版本上线5天内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Genspark只用了9天就突破1000万美元ARR;"初代顶流"Manus更是一再刷新全球关注度纪录…… 2025年,全球AI Agent(智能体)市场再度迎来爆发,AI算力市场随之迎来了一轮新"狂飙"。 一方面,随着全球模型复杂度与大规模实时互动需求齐头并进,中外"AI算力"概念股狂飙。全球AI算力需求不仅没有因为"百模大战"的逐渐熄火而消退,反 而需求日盛。 另一方面,面对全球AI Agent热潮,AI算力的严重不足首当其冲,成本控制与弹性扩容成为企业面临的巨大难题,伴随而来还有配置和管理庞大的AI工具链 极为繁琐,全链条技术底座缺失。 如果说"百模大战"是这场比赛的Level 1,那么在通关以后,一个更难的Level 2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在"Agent为王"时代,如何在高并发、高吞吐的推理与训练场景中,实现算力效率的极致突破?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重磅宣布其"明星产品"CloudMatrix的云上超节点规格将从384卡升级到未来的8192卡;同时,会上还宣布CloudMatrix384 AI Token推理服务全面上线,并发布 ...
智谱打响中场战事
虎嗅· 2025-09-05 22:25
IPO进程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完成上市辅导 正式进入IPO冲刺期[1][2] - 公司同时考虑港股和A股双上市路径 自2025年4月传出上市计划后已完成多轮融资[2] 组织架构调整 - 原COO张帆离职后 公司进行大幅度组织架构调整 原50人B端团队大部分并入张鹏负责的20人G端团队[3] - 2025年上半年核心管理层共有两位发生人事变动 除张帆外 首席生态官刘江也已离职[9] - 调整后toB业务划归张鹏管理 意图实现G端与B端资源的全面整合[11] 融资动态 - 2024年6月C轮融资3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Prosperity7 Ventures、光速光合、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6] - 2024年9月D轮融资200亿元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腾讯投资、红杉中国、蚂蚁集团和中关村科学城等[6] - 2024年12月D+轮融资30亿元 投资方包括信科资本、君联资本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7] - 2025年3月单月获得杭州城投/上城资本超10亿元E轮融资 华发集团5亿元E+轮融资 成都高新区3亿元战略融资[7] - 2025年4月获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2亿元战略融资[7] - 2025年7月获张江集团与浦东创投集团联合注资10亿元战略融资[7] - 已集齐北京、杭州、成都、珠海、上海五地国资背景 国家队属性突出[5] 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正将商业模式向"轻交付"转型 通过将实施工作外包给区域合作伙伴提升毛利率[14] - 面向小型企业推出标准化CoCo智能体 通过"一键封装工作流"功能降低企业调用成本[14] - 转型原因包括避免重蹈AI四小龙定制化泥潭和现金流危机 以及稳定估值逻辑[14][15] 战略重心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开始将战略重心全面转向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建设[16] - 缺乏自主MaaS平台导致客户需选用其他平台 产生平台异构问题影响上层应用数据[17] - 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存在差距 大厂模型项目中标金额达千万元级别 公司平均中标单价仅数百万元[19] 业务表现 - G端收入远大于B端收入 尽管toB业务有近五十名销售 但业绩表现不及G端[10]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成体系的G端商业化能力 但整体环境压力下仍需聚焦核心[12] 行业竞争 - DeepSeek在模型能力排名上领先 但部署DeepSeek与企业部署智谱的客户群不存在太多交集[18] - 阿里云等互联网巨头在MaaS平台能力和服务能力方面更具优势[17][19] - 行业面临残酷竞争 有项目标价压到几十万无法覆盖研发成本[19]
港股异动 | 亚信科技(01675)午后转涨逾5% 公司中标特大能源央企建设核电5G专网建设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7:04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亚信科技午后转涨逾5% 截至发稿涨3.87%至11.82港元 成交额达1.78亿港元 [1] 业务拓展与重大项目 - 公司中标中国华能集团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5G生产无线网络建设项目 携手海南移动为3、4号机组搭建全国产化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高品质5G专网 [1] - 此次中标为大型企业专网业务拓展打开新局面 [1] 技术合作与创新布局 - 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及智能体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集成融合 结合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探索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1] - 公司通信网络与工业Know-how优势与Omniverse物理AI能力深度结合 为制造能源行业提供感知-决策-控制闭环解决方案 [1] - 数字孪生平台有望实现从技术底座到产业价值的全面重构 [1]
亚信科技午后转涨逾5% 公司中标特大能源央企建设核电5G专网建设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01 07:04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亚信科技股价午后转涨逾5% 截至发稿涨3.87%至11.82港元 成交额达1.78亿港元 [1] 业务拓展与重大项目 - 公司中标中国华能集团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5G生产无线网络建设项目 为3、4号机组搭建全国产化安全高效的5G专网 [1] - 此次中标为亚信科技拓展大型企业专网业务打开新局面 [1] 技术合作与创新布局 - 亚信科技将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及智能体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进行集成融合 [1] - 基于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1] - 与英伟达Omniverse深度集成融合 结合通信网络及工业Know-how优势与物理AI能力 为制造能源行业提供感知-决策-控制闭环解决方案 [1] 机构观点与行业价值 - 浙商证券指出公司数字孪生平台有望迎来从技术底座到产业价值的全面重构 [1]
亚信科技盘中涨超9% 旗下数字孪生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实现集成融合
智通财经· 2025-07-31 07:08
股价表现 - 亚信科技盘中涨幅超9% 截至发稿时上涨6.17%至11.34港元 成交额达2.24亿港元 [1] 技术合作进展 - 公司将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及智能体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 3D工作流平台进行集成融合 [1] - 基于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探索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路径 [1] - 计划深化数字孪生平台与Omniverse集成 聚焦工业制造行业 开拓市场并推进解决方案实施 [1] 行业价值重构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有望加速物理AI时代渗透 构建全新工业生态系统 [1] - 公司通信网络优势与工业Know-how能力将与Omniverse物理AI能力深度结合 [1] - 数字孪生平台将为制造、能源行业提供"感知-决策-控制"闭环解决方案 实现从技术底座到产业价值的全面重构 [1]
港股异动 | 亚信科技(01675)盘中涨超9% 旗下数字孪生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实现集成融合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07
股价表现 - 亚信科技盘中涨超9% 截至发稿涨6.17%至11.34港元 成交额达2.24亿港元 [1] 技术合作进展 - 公司将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及智能体平台与英伟达Omniverse 3D工作流平台进行集成融合 [1] - 基于大模型应用交付能力探索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路径 [1] - 计划深化数字孪生平台与Omniverse集成 聚焦工业制造行业开拓市场并推进项目交付 [1] 行业价值重构 - 英伟达Omniverse平台有望加速渗透物理AI时代 构建全新工业生态系统 [1] - 公司通信网络优势与工业Know-how能力可与Omniverse物理AI能力深度结合 [1] - 数字孪生平台将为制造、能源行业提供"感知-决策-控制"闭环解决方案 实现从技术底座到产业价值的全面重构 [1]
港股行业点评报告:亚信融合英伟达Omniverse,三大行业机会亦可关注
开源证券· 2025-07-30 0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信科技将自研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融合,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转型之路,Omniverse使用扩散有望带来3方面行业机会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Omniverse平台情况 - NVIDIA Omniverse是易扩展开放式平台,可实现开放式协作及物理世界模拟,已被700多家公司和7万多名个人创作者采用,未来可拓展市场空间广阔 [5] 行业机会 - 重视Omniverse带动的仿真市场,算力、交付、企业端均有望受益,受益标的有亚信科技、商汤 - W、中国软件国际 [7] - 交付领域,以亚信为例,有望从大模型、agent交付延伸至AI平台交付,终端行业向制造型企业延伸,中国已有数百个项目运用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 [8] - 下游制造企业,可关注Omniverse带来的效率提升,如带动富士康产线布局周期缩短50%,优化仓储物流等 [8] - 若Omniverse打开国内仿真模拟市场需求,国产化替代方向可关注,如松应科技推出ORCA,商汤、中国软件国际等在数字孪生领域有布局 [8]
华源证券:给予并行科技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29 04:1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58亿元(yoy+69%),归母净利润508万元(yoy+20%),扣非归母净利润451万元(yoy+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26万元(yoy+323%) [1] - 2025Q2实现营收2.59亿元(yoy+86%/qoq+31%),归母净利润14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万元 [1] - 2025H1智算云服务收入26463万元,同比增长175%,算力服务业务整体营收44172万元(yoy+71%) [2] - 超算云系统集成、超算软件与技术服务、超算会议及其他服务分别营收1023万元(yoy+121%)、569万元、3万元 [2] 业务发展 - 公司深化与国家级超算中心及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共建集群扩大自有算力资源池,为科研和企业用户提供超算云服务 [2] - 智算云业务针对大规模训练场景优化基础架构设计,提升高性能算力交付能力,针对推理场景加强云原生支撑和算力选型优化 [2] - 协办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China)及并行应用挑战赛(PAC),通过竞赛和培训提升行业影响力 [2] 战略合作 - 与阿里云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国产算力中心共建、公共云算力生态打造、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展开深度合作 [3] - MaaS平台全面接入智谱GLM-Z1系列推理模型,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3] - 与智谱等头部大模型企业战略协同,结合多模态推理技术与算力调度经验,推动AI在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3]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yoy+74.1%),通用算力规模71.5EFLOPS(yoy+20.6%) [4] -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达1037.3EFLOPS(yoy+43%),通用算力规模85.8EFLOPS(yoy+20%) [4] - "并行算网"算力生态升级揭牌仪式在宁夏中卫市举行,助力"东数西算"战略落地,构建"政企研用"四位一体创新体系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36/0.48亿元,对应EPS为0.40/0.61/0.80元/股 [5] - 公司将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为新兴科技企业和转型传统企业提供定制化云计算服务 [5]
亚信科技(1675.HK):集成NVIDIA OMNIVERSE 赋能工业制造数智转型
格隆汇· 2025-07-29 03:26
亚信科技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 - 亚信科技将自研数字孪生平台AISWare Digital Gemini、MaaS平台、智能体平台与NVIDIA Omniverse集成,探索赋能国内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1] - 亚信科技数字孪生平台是通用开发工具,整合大数据、物联网、GIS、3D、BIM、AI等技术,支持网络、工业制造、城市治理等多场景开发与运营 [1] - NVIDIA Omniverse提供API、SDK和服务,支持开发者将OpenUSD、RTX渲染技术、物理AI集成到工业软件工具与仿真工作流中 [1] 大模型应用与工业场景落地 - 集成平台搭建仿真环境,客户可进行虚拟场景构建与训练,结合大模型服务实现对真实生产活动的规划、驱动与执行 [2] - 亚信科技已协助多家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模型构建检修知识中枢、预测设备故障、实现生产排程自动化 [2] - 公司未来将深化平台集成,聚焦工业制造等行业,开拓市场并推进交付 [2]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亚信科技跻身中国"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六强,与华为云、百度、阿里通义、中国电信并列 [2] -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中,73家企业入选,亚信科技在咨询规划、基础设施、大模型平台等7大方面能力突出 [2] 公司发展战略与财务预测 - 亚信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全栈能力提供商,持续加强AI注智以应对BSS业务波动并提升OSS业务份额 [3] - 公司聚力打造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53亿元、7 06亿元、8 2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7%、56%、16%,对应PE分别为23 3X、14 9X、12 9X [3]
北京超算14年筑牢“算力基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05:54
算力资源的重要性 - 算力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1] - 公司正在构建开放、高效、灵活的算力平台及生态系统[1] - 目标是通过优化算力资源获取、调度和使用来解决算力难题[1] 算力资源利用模式创新 - 推出按需构建算力资源的创新租赁模式[4] - 用户可根据业务需求获取弹性计算资源[4] - 用户只需支付实际使用的计算量和时间,大幅降低运营成本[4] - 适用于各种大规模计算需求场景[4] 算力资源整合与调度 - 采用超算架构模式整合国内各大算力中心资源[4] - 利用成熟算力网络进行资源调度[4] - 满足大规模训练所需的海量算力需求[4] 算力服务能力 - 具备万卡集群工程化能力[6] - 拥有14年专业服务经验[6] - 保障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业务开展[6] - 实现算力资源从可用到好用再到降本的演进[6] MaaS平台发布 -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布MaaS平台[6] - 平台汇集40多个主流大模型[6] - 集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及智谱GLM、Qwen、ERNIE-4.5等国产模型[6] - 提供多元化模型选择,企业可根据需求和预算灵活选用[6] - 帮助企业节省研发投入和时间成本[6]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1年[6] - 累计服务超过1000家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