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Truck

搜索文档
“国产CyberTruck”再升级,新款启源E07的跨界定位还有效吗?
观察者网· 2025-08-31 11:36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新款长安启源E07于8月29日在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市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共四款车型 售价区间为21.99万–27.99万元 [1] - 新车基于“五新登场”策略(新配方、新颜值、新礼遇、新价格、新权益) 旨在覆盖用户全场景出行需求 [1] - 车型采用“SUV+皮卡”跨界设计 在工信部申报为SUV定位 规避皮卡强制报废和城市限行限制 同时保留部分皮卡装载能力 [3] - 后备厢空间灵活可变 范围为941–1865mm 并配备131L独立防水前备箱 [9]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4年长安启源销量大幅落后于目标 部分原因在于启源E07月销量仅数百辆 [3] - 中国泛越野市场在2024年达到顶峰 但市场需求转向家用化 更注重座舱舒适性、智能化体验及驾控性能 [3] - 同价位竞品(如小鹏G6、零跑B01、岚图知音、尚界H5)加速配置军备竞赛 快速下放空气悬架、激光雷达、800V高压快充、端到端智驾等技术 [10] - 头部产品形成“标杆效应” 倒逼同级产品在空间、舒适性和智驾方面提升表现 [10] 智能化升级 - 全新启源E07 Max及以上版本(含Max、Max+及Ultra版)预计2026年一季度升级搭载高算力Thor U芯片(算力730Tops)的端到端智驾辅助系统 [7] - 天枢座舱智能交互系统加入长安天枢大模型 提升自然对话能力 [7] - 初代启源E07的“可进化”生态系统升级节奏较慢 辅助驾驶能力落后于已具备城市NOA的竞品 [4][5] 性能与舒适性配置 - Pro版新增“空气悬架+智能CDC”配置 支持悬架高低可调、软硬可调、静态自找平及动态自适应功能 [7] - Max版新增双电机四驱系统 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6秒 [7] - 全车四座均配备加热、通风及12点按摩功能 [9] 品牌战略与市场适应性 - 启源E07的跨界定位是其核心差异化卖点 但需在家用化价值高度内卷的市场中建立用户基盘 [12] - 车型需通过软件快速迭代协同 发挥“硬件可插拔”优势 实现真正价值 [10] - 相较于坦克品牌在家用化探索中的品牌形象固化 启源E07对家用场景的描述更为自然 [9]
鲍威尔暗示可能降息!美股集体飙升,中概股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8-22 23:58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暗示可能降息 因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且经济出现显著放缓 政策调整可能性上升 [8][9]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飙升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89%至45631.74点 标普500指数涨1.52%至6466.91点 纳斯达克指数涨1.88%至21496.53点 [1]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 德国DAX指数涨0.29% 法国CAC40指数涨0.4%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3% [1] 科技与汽车行业动态 - 特斯拉涨超6% 因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达成合作 为其智能座舱接入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 [2][3][4] -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正式上市 起售价33.9万元 搭载大模型服务并预计2025年9月交付 [4] - Cyberbeast车型价格上调15000美元至114990美元 [5] - 大型科技股普涨 谷歌涨逾3% 亚马逊涨超3% 脸书涨逾2% 英伟达涨超1% 苹果涨逾1% 微软涨0.59% [3] 金融与半导体板块表现 - 美股银行股集体走高 高盛涨逾3% 花旗涨超2% 摩根士丹利涨逾2% 美国银行涨超2% 富国银行涨逾1% 摩根大通涨超1% [6] - 费城半导体指数涨2.7% 安森美半导体涨超6% 格芯涨逾5% 英特尔涨超5% 微芯科技涨逾5% 恩智浦半导体涨超4% [7] 大宗商品与债券市场 - COMEX黄金期货涨1.05%至3417.20美元/盎司 本周累计上涨1.02% COMEX白银期货涨2.10%至38.88美元/盎司 本周累计上涨2.38% [11][12] - 美油主力合约涨0.39%至63.7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24%至67.28美元/桶 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01.4万桶超预期 [13] - 美债收益率集体下跌 2年期跌7.44个基点至3.707% 10年期跌5.45个基点至4.261% 30年期跌2.75个基点至4.881% [13] 中概股与特殊事件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4% 名创优品涨超20% 盛美半导体涨逾19% 蔚来涨超14% 老虎证券涨逾13% 亚玛芬体育涨超11% [1] - 美联储修订货币政策战略声明 取消平均通胀目标制并回归灵活通胀目标 [10]
马斯克今年已作跑12位高管
36氪· 2025-07-22 00:36
高管离职潮概况 - 2025年3月至7月期间,马斯克旗下公司共有12位高管离职,平均每月3位 [10][11] - 特斯拉离职高管数量最多达7位,X(前推特)4位,xAI 1位 [12] - 离职高管平均效力时长超过10年,特斯拉7位离职者中有5位效力7年以上 [18] 特斯拉高管离职详情 - 7月离职的北美销售副总裁Troy Jones效力15年,疑似因销售疲软与业绩压力 [13][32] - 6月单月流失3位高管:人形机器人副总裁Milan Kovac(效力10年)、HR总监Jenna Ferrua(7年)、销售负责人Omead Afshar(马斯克心腹) [18] - 电池架构总监Vineet Mehta(效力18年)离职正值Model S新型电池研发关键期 [17] - 软件工程副总裁David Lau离职后加入OpenAI,能源工程主管Mark Westfall跳槽至下游电池回收企业 [14][15] X(前推特)高管动荡 - CEO Linda Yaccarino任职2年后辞职,被外界质疑为"傀儡CEO",任内平台营收仍低于收购前水平 [36][37] - 工程总监Haofei Wang(实际承担产品负责人角色)因战略频繁调整离职 [19] - 全球内容销售主管Brett Weitz与CEO关系紧密,其离职被视为团队重建失败信号 [21] 离职原因分析 - 销售压力:特斯拉欧洲市场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5月同比下跌28%,北美/欧洲销售负责人Afshar被解雇 [24][29] - 马斯克干预:X更名决策未告知CEO,广告商因平台争议持续流失 [35][36] - 人才争夺:特斯拉软件副总裁与xAI创始成员Uday Ruddarraju同期被OpenAI挖角 [39] 历史应对策略参考 - 2018年特斯拉40+高管离职危机中,公司通过重组、增持股票、量产目标宣导等手段渡过 [42] - 马斯克惯用"淡化-补位-抨击"组合拳,如称苹果为"特斯拉坟场"应对挖角事件 [43] - 对公开批评者采取激进反击,如前推特安全主管Yoel Roth遭人身攻击与网络暴力 [48]
硅谷观察:销量一片惨淡,特斯拉股价为什么还能走高?
新浪科技· 2025-05-11 23:10
特斯拉股价与销量脱节 - 特斯拉股价连续三周上涨,累计涨幅达22.85%,市值回升至9600亿美元,逼近万亿美元关口[2] - 股价上涨4.7%至298.26美元,而同期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分别下跌0.1%和0.3%[2] - 市盈率高达169倍,远超传统车企10倍水平,显示市场将其视为科技公司而非车企[18] 欧洲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滑36%至5.32万辆,同期欧洲电动车整体销量增长24%[3] - 4月英国销量暴跌62%,德国下跌46%,法国下跌59%,瑞典下跌81%[5] - 德国市场占有率从10%降至4%,Model Y从销量冠军跌至第五名[8] 竞争格局变化 - 大众以6.57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欧洲电车销售冠军[3] - 宝马电动车销量达4.66万辆,逐渐逼近特斯拉[5] - 比亚迪4月在德国销量暴增755%,英国增长311%[12] 全球销售数据 - 特斯拉去年全球交付量下滑1%至179万辆,今年Q1下滑13%[13] - 比亚迪去年纯电动车销量176.5万辆,同比增长12%,Q1已超特斯拉8万辆[13] - 美国市场Q1销量下滑9%,市场份额从51%降至44%[15] 产品与技术动向 - 马斯克重点宣传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计划6月在德州试点[19] - 预计6月公布3万美元经济型车型细节,采用混合平台策略[20] - Model 3美国Q1交付量环比下降9.3%至52,520辆[21] 生产与库存问题 - CyberTruck上市18个月销量不足5万辆,库存积压超8亿美元[16] - 美国工厂计划5月26日当周完全停工,显示库存压力[15] - 中国工厂出货量连续7个月下滑,4月同比下滑6%至58,459辆[16] 品牌影响因素 - 分析师认为马斯克政治言论导致欧洲消费者抵制[9] - 马斯克支持极右政党引发欧洲多国抗议活动[11] - 特斯拉品牌形象受损被认为是销量下滑主因[8]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4-11 22:25
热点聚焦 - 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3] - 商务部称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坚决反制实质性侵害 [3] - 深交所明确中长期资金入市三大路线: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供给,制度端优化交易机制,服务端构建场景化投资策略 [3] 环球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56%,标普500涨1.81%,纳指涨2.06%,本周累计涨幅分别达4.95%、5.7%、7.29% [5]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跌0.92%,法国CAC40跌0.3%,英国富时100涨0.64% [5] - 亚太主要股指全线下跌,日经225跌2.96%,韩国综合指数跌0.5%,澳洲标普200跌0.98% [6] - 国际贵金属期货大幅上涨,COMEX黄金期货涨2.44%至3254.9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4.67%至32.195美元/盎司 [6] - 国际油价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2.35%至60.2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99%至64.59美元/桶 [6] 宏观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得盲目负债扩张,支持通过发行金融债等补充资本 [11]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增大连、宁波等9个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12] - 上海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措施,目标改制上市培育库企业突破1000家 [12] 国内股市 - A股主要股指全线反弹,上证指数涨0.45%,深证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1.36%,半导体板块爆发 [14] - 港股恒生指数涨1.13%,恒生科技指数涨1.8%,黄金与半导体板块领涨 [14] - 通富微电2024年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99.9%,紫金矿业季度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58.76% [18] 产业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构建高效股权融资模式等举措 [25] - 中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 [26] - 2024年中国游戏云市场规模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7.1%,预计2029年达26亿美元 [26] 国际股市 - 特斯拉中国停止供应Model S和Model X新车,仅保留现车和二手车选项 [34] - 亚马逊计划今年支出千亿美元主要用于AI项目,谷歌将裁员数百人涉及安卓和Pixel团队 [34][35] - 微软放缓部分AI数据中心项目,包括暂停俄亥俄州10亿美元计划 [36] 商品市场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普遍上涨,20号胶涨2.67%,原油涨1.59%,沪锡涨1.52% [38] - 郑商所调整PTA等期货合约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 [38] - 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至7.16万元/吨,近5日累计跌2280元 [40] 债券外汇 - 银行间利率债走势分化,长债承压中短端受流动性支撑 [42] - 广东等地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金额超1200亿元,已发行约402亿元 [42]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3245,本周累计调贬202个基点 [44]
特斯拉FSD入华最新实测点评:三英战吕布?群雄逐鹿!
新财富· 2025-02-28 08:56
特斯拉FSD入华与行业动态 - 特斯拉于2月25日向中国市场分批推送2024.45.32.12软件更新,新增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但明确强调其非全自动驾驶FSD [1] - 国内车企如小鹏、阿维塔迅速回应,行业竞争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华为、小鹏、理想等本土企业已为智能化竞争做好准备 [2] - 行业进入2025年智能驾驶爆发期,技术加速与国际油价下降共同推动竞争升级 [29] 特斯拉FSD美国本土表现 - 美国版FSD在城郊快速路表现成熟,可处理红灯等候、变道超车等场景,支持驾驶员目视前方时放开方向盘(国内未开放) [4] - 纯视觉方案在纽约复杂城区表现良好,但面对对向车道犹豫时通行效率较低,直角弯控制精准如"老司机" [7][8][9] - 仍存在信号识别错误(如右转闯红灯)、匝道变道不及时等问题,尚未实现完全无人干预 [6][10][11] 特斯拉FSD国内实测问题 - 国内实测出现实线变道、闸机识别困难(半高空状态)、水面倒影卡顿等"水土不服"现象 [13][14][15] - 交规理解不足:未识别右转红灯、未驶入待转向区、误判车道标志导致错误转向 [16][17] - 导航路线变更时系统权重混乱,出现直行道左拐闯红灯的高风险行为 [18] - 非机动车道误入、直线变道共性问题及突发插入车辆反应不足 [19][20][21] 国内车企智驾进展对比 - 华为、理想、小鹏等第一梯队企业已实现全国无图NOA或城市NOA,技术路径多为两段式端到端(特斯拉为一段式) [12] - 多城市测评显示国产智驾能绕行非机动车、预判转向车道、处理违停车辆,部分车型甚至模拟人类加塞行为 [24][26][27] - 现存问题包括加塞反应犹豫、环岛出口误判、陡坡动力控制不佳、复杂信号灯识别错误等 [28]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差异 - 特斯拉FSD国内定价6.4万元远高于国产车型,数据样本获取受限,而比亚迪通过"智驾平权"扩大测试覆盖面 [29] - 特斯拉优势在于高质量算法和一段式端到端技术,但面临数据本地化训练的政策限制 [29] - 2025年智能驾驶竞争将围绕本土化学习能力展开,特斯拉需加速适应中国交通场景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