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搜索文档
这位实力派基金经理,可能也要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01
基金经理变动 - 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刘鹏管理的3只基金全部增聘基金经理 包括交银先进制造A增聘郭若 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A增聘徐嘉辰 交银启明A增聘周珊珊 [1][2] - 刘鹏管理规模合计91.25亿元 其中交银先进制造A规模46.22亿元 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A规模27.8亿元 交银启明A规模17.23亿元 [2] - 增聘的郭若与刘鹏同为大制造背景 两人业绩表现相近 郭若管理的交银启信与刘鹏的交银先进制造净值走势基本一致 [3][10]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刘鹏2014年加入交银施罗德 覆盖电力设备 机械 军工等制造业 投资方法追求认知优势 在有定价能力的股票中比较三年预期回报率 年度换手率200% 重仓电子 军工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化工等行业 [5] - 刘鹏自2018年5月管理交银先进制造以来累计回报199.02% 排名同类前5% 除2023年外每年排名同类前50% [7] - 郭若2018年加入交银施罗德 2023年3月开始管基金 投资方法通过自下而上加产业中观策略捕捉行业变化及拐点 将公司分为成长行业龙头 成长行业逆袭者 成熟行业龙头 成熟行业逆袭者四类 偏好成长行业 持仓更分散 单一行业仓位控制在15%左右 换手率高于刘鹏 [9] 其他大制造基金经理 - 任相栋曾管理交银先进制造后由刘鹏接任 2019年跳槽至兴全基金 管理兴全合泰重仓电子 汽车 电力设备 净值走势与刘鹏相似但刘鹏业绩更优 [12][13][15] - 刘晓有十年大制造研究经验 覆盖机械 电气设备 煤炭 有色 钢铁等制造周期行业 投资风格稳健 要求每年排名同类前50% 持仓分散 单一行业仓位很少超过20% 十大重仓股集中度约25% 不全为制造业 业绩稳健且回撤控制较好 [17][19] - 付娟家电研究员出身 关注高端制造 代表基金申万菱信新经济重仓电子 电力设备 汽车 化工 净值走势与交银先进制造接近 但2025年半年报显示仓位集中在AI端侧硬件 AI应用 机器人 新消费 能力圈可能已拓展至全市场 [21][23][25][26] 市场行情表现 - 上证指数今日涨0.37% 收复前三个交易日失地 成交额2.4万亿元 市场存在顶背离问题 类似去年年底和今年3月份情况 需关注压力释放方式 [28][30][33] - 互联网板块大涨 恒生互联网ETF涨4.88% 因阿里巴巴 百度AI突破带动 该ETF此前也出现顶背离但被利好拉升 显示行业基与宽基差异 [35] - 机器人 半导体表现较好 CPO光模块缓慢收复失地 高景气板块仍是资金关注重点 [38] - 煤炭板块今日涨1.6% 为年内跌幅较大行业 近期行情主线熄火后资金分化 部分在高景气行业轮动 部分流向滞涨低位板块 [40] - 煤炭申万行业指数年内跌7.52% 今日涨1.62% 食品饮料申万跌1.44% 今日跌0.5% 石油石化申万跌0.83% 今日跌0.22% 交通运输申万涨1.32% 今日涨0.31% 公用事业申万涨1.94% 今日涨0.45% 银行申万涨5.64% 今日跌0.38% 建筑装饰申万涨6.5% 今日涨0.56% 家用电器申万涨6.54% 今日涨1.64% 非银金融申万涨7.59% 今日涨0.55% 商贸零售申万涨9.11% 今日跌0.98% [41] 港股创新药板块波动 - 药捷安康9月10日至16日最高涨860% 市值超2000亿港元 被纳入港股通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引发资金围猎 周一出现从涨60%到跌60%的超级天地板 [42]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月15日涨2.69% 9月16日跌3.86% 工银创新药ETF9月15日涨0.94% 9月16日跌2.26% 鹏华创新药ETF9月15日涨2.7% 9月16日跌0.98% 银华创新药ETF9月15日涨0.46% 9月16日跌3.19% 汇添富创新药ETF9月15日涨1.9% 9月16日跌2.82% [44][45][49] - 鹏华创新药ETF规模5.58亿元 节奏处理较好 9月15日跟上涨幅 9月16日跌幅较小 两天跑赢指数约3个百分点 汇添富创新药ETF规模217.39亿元 节奏处理较好 9月15日跑输指数0.8个百分点但及时买入 工银和银华节奏处理不佳 银华跑输指数1.5个百分点 [45][46][48] - 徐彦管理的基金9月11日净值开始大幅波动 最后一天大幅提升仓位 [46] - ETF复制指数存在难度 规模大的基金可能更合适追求跟踪误差小的投资者 [48]
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开启认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2:34
基金发行信息 - 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286)将于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8月15日进行发售 [1] - 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 [1] - 该基金的场内简称为港股创新药ETF鹏华 [1]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 [1] - 由林嵩、张羽翔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 [1] 业绩基准 - 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后) [2]
医药赛道迅速蹿红 主题基金迎上报高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17
创新药板块行情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行情向好,成为二级市场热点 [1] - 二季度公募机构上报医药主题基金约30只,与2024年全年成立数量相当 [1][2] - 部分重仓创新药个股的公募基金年内回报率超80% [2]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6.53亿元增至64.89亿元,净流入超44亿元 [2] - 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12.67亿元增至44.25亿元,净流入超20亿元 [2] 基金产品布局 - 华宝基金布局华宝中证制药ETF、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 - 鹏华基金布局鹏华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联接、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2] - 华泰柏瑞基金布局华泰柏瑞港股通医疗精选混合、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 [3] - 浦银安盛基金布局浦银安盛医药创新混合、浦银安盛医疗创新混合 [3] - 招商基金布局招商医药科技混合、招商医药精选混合、招商医药量化选股混合 [3] - 鑫元基金布局鑫元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鑫元医药睿选混合 [3] 行业估值与前景 - 创新药板块估值未进入泡沫化阶段,仍在可理解范围 [1][5][6] - 港股市场吸引创新药公司上市,为指数增添活力 [4] - 国内人口老龄化提升医药需求,中国创新药企业国际地位提高 [4] - 2023年创新药迎来收获期,未来2-3年更多公司可能贡献BD品种 [7] - 创新药行业需要持续研发投入和强大金融市场支持 [5] 投资策略 - 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医药行业仍低配,未来可能回归标配 [1][7] - 临床数据向好将推动药品和公司价值提升 [7] - 主动产品在创新药等专业赛道可能更有超额收益机会 [7] - 被动产品强调基础工具属性,主动产品追求阿尔法收益 [8] - 部分公司采取"被动为主、主动为辅"策略完善医药投资工具 [8]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ETF宣布分红【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6-15 14:01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上涨0.22%,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均下跌0.25%,科创50跌幅最大达1.89% [1][10] - 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医药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95%、3.31%、1.54%,食品饮料行业下跌4.42%表现最差 [1][17] - 央行上周净投放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9309亿元,国债利率下行且利差缩窄0.07BP [1][19][21] 基金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宣布分红,每10份分红0.88元,预计分红总额超80亿元,创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 [4][6][7] - 上周新成立基金16只,合计规模89.34亿元,较前周减少,债券型基金占比85.6% [2][40][45] - 8家公募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合计金额1.1亿元,涉及交银施罗德、东方红等机构 [8][9] 基金业绩 - 主动权益基金上周中位数收益0.07%,另类基金年内表现最佳,累计收益12.15% [30][31] - 指数增强基金上周超额收益中位数0.23%,量化对冲基金收益中位数-0.06% [33][34] - FOF基金中目标日期类表现最优,年内累计收益率2.81%,权益仓位集中在50%-65% [36] 行业数据 - 有色金属行业年内累计上涨16.09%领跑,煤炭行业下跌11.94%表现最差 [18] - 医药行业近一月上涨7.72%,食品饮料行业同期下跌8.34% [17][18] - 主要宽基指数成交额处于过去52周的50%-65%分位水平,显示市场活跃度中等 [13][14] 产品发行 - 本周待发行基金17只,以被动指数型(10只)和增强指数型(2只)为主 [49][50] - 上周上报24只新基金,包括嘉实恒生消费ETF等港股主题产品 [1][3] - REITs产品持续扩容,中金亦庄产业园等2只REITs进入发行阶段 [48]
资金积极涌入港股ETF 公募扎堆推出相关产品
深圳商报· 2025-06-03 23:27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涨幅达17.21%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1] - 一季度大涨15%后4月出现调整 5月以来南下资金涌入助力快速修复 [1] - 二季度以来南下资金积极布局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份额增长192%至37亿份 [2] 资金流向与ETF动态 - 多只港股ETF份额显著增长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 景顺长城港股创新药50ETF增幅超100% [2] - 广发恒生ETF港股通 招商港股红利低波ETF份额增长超80% [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55.37亿元净流入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吸金超41亿元 [2] 公募基金布局 - 富国恒生港股通汽车主题ETF联接基金 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多只产品近期上报 [3]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 工银瑞信港股汽车ETF基金等多只港股主题基金正在发行 [3] 机构观点与策略 - 中航证券认为港股或受益于国际资本从美元资产流出 有望迎来估值重估 [3] - 国信证券建议关注云计算龙头腾讯 阿里 新消费与医药板块 以及红利板块运营商 银行等 [3] - 中国银河证券建议关注科技 外贸 央国企重组等板块 港股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3] 板块轮动与超额收益 - 哑铃策略有望阶段性占优 科技和红利板块或轮动式贡献超额收益 [1][3] - 港股IPO表现惊艳 超300亿市值新股今年中位数涨幅达128% [3]
港股表现助力主题基金业绩 有产品年内净值增超70%
证券日报· 2025-06-02 16:16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整体表现亮眼,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内分别上涨15.44%、14.91%、14.67% [2] - 港股资产成为公募基金业绩提升的重要助力,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以70.95%的年内净值增长率登顶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榜首 [1][2] - 多只配置港股资产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居前,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A分别以65.83%、62.93%的年内净值增长率跻身业绩排行榜前五名 [2] 公募基金布局 - 公募机构积极布局港股主题基金,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A一季度末的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80% [2] - 多只港股主题基金正在发行过程中,包括平安港股通医疗创新精选混合、富国恒指港股通ETF等 [3] - 多家公募机构申报了港股相关主题产品,如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部分产品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 [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今年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金额为2427亿港元,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4% [3] - 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年内港股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3] 投资机会 - 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红利"双主线策略展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科技板块在AI产业链爆发的带动下表现活跃,高股息红利策略在市场波动中具有一定吸引力 [3] - 港股的互联网龙头公司及科技股估值仍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同时在AI上的投入又有了新的增长潜力 [4]
指数样本股定期调整方案公布【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6-01 13:33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分化,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综指分别上涨0.62%、0.32%、-0.03%,而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沪深300分别下跌1.55%、1.40%、1.08% [5][14] - 行业表现方面,综合金融、国防军工、医药领涨,涨幅分别为10.5%、2.49%、2.21%,汽车、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表现最差,跌幅分别为4.32%、2.27%、2.21% [5][21] - 债券市场方面,央行逆回购净投放6566亿元,净公开市场投放16026亿元,除1年期和7年期外,国债利率普遍下行,利差扩大5.67BP [5][23] 基金产品动态 - 上周新成立基金30只,合计发行规模189.87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增加,其中被动指数型和中长期纯债型分别发行52.86亿元和13.21亿元 [3][48] - 上周有38只基金进入发行阶段,本周将有35只基金开始发行,偏股混合型和被动指数型占比最高 [3][52] - 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4月底达33.12万亿元,较3月底增加8985.04亿元,货币基金规模增长最多,增加9240.87亿元 [12] 指数调整与优化 - 上证380指数优化方案公布,样本市值覆盖度提升至14.7%,行业分布更均衡,稳定性增强,近3年平均周转率下降7.6个百分点 [7][8] - 上证580指数发布,定位沪市小盘股,样本中科创板、专精特新、新兴产业占比显著,形成与上证50、180、380互补的宽基指数体系 [8] - 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样本定期调整,信息技术、通信服务等行业样本数量增加,新兴领域龙头公司纳入 [9][11] 跨境合作与创新 - 深交所、上交所与巴西交易所ETF互通项目落地,华夏创业板ETF和汇添富沪深300ETF产品在巴西上市,标志中国与南美市场互联互通取得突破 [6] - 中证指数公司优化编制方案,增强指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性,中证A系列指数覆盖度进一步提升 [11] 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46%、-0.15%、-0.26%,另类基金今年以来表现最优,中位数收益达6.74% [5][34] - 指数增强基金上周超额收益中位数0.25%,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中位数-0.01%,年内超额中位数分别为2.02%和0.63% [36] - FOF基金中目标日期基金权益仓位较高(50%-65%),上周普通FOF、目标日期、目标风险类收益中位数分别为-0.09%、-0.28%、-0.14% [39]
基金周报:指数成分股定期调整方案公布,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20250601
国信证券· 2025-06-01 12:5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因子选股策略对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进行增强,结合量化因子筛选和权重优化[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因子库构建:包含价值、成长、动量、质量等大类因子 - 因子合成:采用加权平均法合成综合得分 - 组合优化:在跟踪误差约束下最大化因子得分,使用二次规划求解 $$ \min_w (w-w_b)^T\Sigma(w-w_b) \quad s.t.\quad \sum f_iw_i \geq F_0 $$ 其中$w$为组合权重,$w_b$为基准权重,$\Sigma$为协方差矩阵,$f_i$为股票因子值 **模型评价**:年内超额收益达9.41%,显示稳定超额能力[4] 2.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港股通标的构建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因子筛选:侧重股息率、ROE和动量因子 - 组合构建:采用分层加权法,按市值和行业分组配置 **模型评价**:相对恒生指数超额15.07%,体现跨市场选股优势[4] 3. **模型名称**:成长稳健组合 **模型构建思路**:小盘成长风格主导的主动量化策略[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风格暴露控制:限制市值和估值因子暴露 - 动态调仓:月度再平衡结合事件驱动调整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自由现金流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质量因子[1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FCF = \frac{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资本支出}{总资产} $$ 采用过去3年移动平均值平滑波动 2. **因子名称**:ESG筛选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优化指数编制中引入的环境社会治理标准[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数据来源:第三方ESG评级机构 - 阈值设定:剔除行业后20%分位的股票 3. **因子名称**:专精特新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政策支持的小盘创新属性[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定义标准:研发投入占比>5%且专利数行业前30% - 权重加成:在综合因子中额外赋予20%权重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年化超额9.41%,最大回撤4.2%,信息比率2.1[4] 2. 港股精选组合:年化收益31.17%,超额15.07%,跟踪误差6.8%[4] 3. 成长稳健组合:相对股基指数超额12.09%,月胜率8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自由现金流因子:IC均值0.12,年化多空收益8.5%[12] 2. ESG筛选因子:降低组合波动率1.2个百分点,年化超额2.3%[13] 3. 专精特新因子:在小盘股中ICIR达1.8,月频换手率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