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含氟功能膜

搜索文档
未来材料三闯IPO:扣非净利润大降近39%,应收账款两年飙升180%,股权历史复杂
搜狐财经· 2025-07-11 06:01
IPO申请概况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已受理,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1071.42万股,募集资金24.46亿元,若成功将成为"东岳系"第三家上市公司 [1] - 此前两次IPO申请未完成(2020年10月、2023年9月),本次公司简称由"未来氢能"更改为"未来材料" [1] - 2025年7月被抽中IPO现场检查,属于第二批被抽中的12家企业之一 [15] 财务表现 - 营收先升后降:2022-2024年分别为5.24亿元、7.21亿元、6.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11.23% [2] - 净利润显著下滑:2023年2.3亿元降至2024年1.65亿元(降幅28%),扣非净利润降幅达39% [2] - 毛利率波动:近三年分别为49.48%、55.79%和46.57%,净利率从31.87%降至25.82% [2] - 政府补助依赖:2022-2024年分别获得1719.25万元、2396.39万元和2469.96万元 [8] - 研发投入占比下降:从2023年12.29%降至2024年9.54% [3] 业务结构 - 收入结构变化明显:高性能含氟功能膜收入占比从2022年4.6%提升至2024年25.12%,关键材料占比从95.4%降至74.88% [4][5] - 主力产品收入萎缩: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关键材料收入从2022年4.88亿降至2024年3.7亿(降幅超30%) [4] - 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全氟质子交换膜单价从909.68元/m²降至655.41元/m²(降幅27.95%) [6][7] 经营风险 - 存货高企:2024年末账面价值2.3亿元,占流动资产42.35%,存货周转率连续三年下滑至1.74次 [9] - 应收账款激增:从2022年0.15亿元增至2024年0.42亿元(增幅180%) [9] - 退换货问题加剧:退换货金额占收入比重从1.41%升至6.18%,涉及ETFE、液流电池膜等产品 [11] - 关联交易占比高:2022-2023年关联采购占营业成本近70%,关联销售占收入约14% [1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张建宏通过表决权协议保留35.5%控制权,表面完成"退隐"实则保持掌控 [13] - 股东超40位且无控股股东,股权分散程度罕见 [13] - 历史股权变动频繁,曾因控股股东破产重整导致首次IPO搁浅 [13] 募投项目 - 拟投入24.46亿元用于6个项目:包括300万㎡/a全氟质子膜、3000万㎡/a ETFE薄膜、1000万㎡/a微孔膜等产能建设 [14] - 项目瞄准氢能、半导体、电力设备等高端市场,但需警惕存货高企下的产能过剩风险 [14][15]
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梧桐树下V· 2025-07-10 02:28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第二批IPO企业现场检查名单 - 共有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其中沪主板3家、深主板3家、科创板5家、创业板1家 [1] 被抽查企业基本信息汇总 - 12家企业2024年营收跨度从2.08亿元(芯密科技)至403.10亿元(惠科股份),净利润跨度从0.63亿元(芯密科技)至25.89亿元(惠科股份) [5] - 科创板企业占比最高(5家),涉及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5] - 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参与3家,中金公司参与2家,显示头部券商在IPO市场的优势地位 [5] 重点企业分析 长裕集团 - 主营锆类产品和特种尼龙,2024年营收16.37亿元,扣非净利润2.0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3.3%左右 [6][8] - 实际控制人刘其永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53.2%股权 [7] - 2022-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3.25%降至17.73%,显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8] 易思维 - 专注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2024年营收3.92亿元,扣非净利润0.62亿元 [9][11] -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30.0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 实际控制人郭寅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6.13%股权 [10] 恒运昌 -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024年营收5.4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85.3% [13][15] - 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0.20亿元增至2024年1.31亿元,增速显著 [15] - 实际控制人乐卫平控制72.87%表决权,股权集中度高 [14] 惠科股份 - 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营收403.10亿元,扣非净利润25.89亿元 [54][56] - 员工规模达17,033人,拥有40家境内子公司和19家境外子公司 [54]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2.31%表决权 [55] 行业特征 - 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表现突出,包括恒运昌(设备零部件)、芯密科技(密封件)等 [13][17] - 新材料领域企业普遍保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如未来材料(含氟功能膜)研发占比9.54% [40][43] - 汽车电子企业埃泰克2024年营收34.68亿元,显示汽车智能化趋势带动相关产业链增长 [21][24]
过往终止率超72%!谁能成功闯关第二轮IPO现场检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1:48
IPO现场检查概况 - 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抽中12家企业 含上交所8家(3家主板 5家科创板)和深交所4家(3家主板 1家创业板) [1] - 2023年和2024年现场检查企业分别为17家和4家 2025年已开展两轮检查合计14家 [1] -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受理IPO申请177单 沪深交易所占62单 现场检查比例提高至不低于1/3 [1] 中签企业财务特征 - 12家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平均值4.98亿元 拟募资总额248.11亿元 [2] - 7家企业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净利润均超2亿元 [3] - 业绩规模最大的是惠科股份 2024年营收403.1亿元 净利润33.39亿元 [4] - 业绩规模最小的是芯密科技 2024年营收2.08亿元 净利润6893.56万元 [7] 重点企业分析 惠科股份 - 全球三大尺寸液晶面板厂商之一 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排名第三/第四/第三 [4] - 2022-2024年营收271.34亿/357.97亿/403.1亿 净利润-14.28亿/25.66亿/33.39亿 [4] - 2023年8月曾因面板行业下行撤回创业板IPO 2025年转战主板再申报 [5] - 2025年1月斥资5.04亿元收购柔宇科技产业园资产 加码OLED领域 [6] 芯密科技 - 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圈中国市场第三 国产企业第一 [7] - 2022-2024年营收4159万/1.3亿/2.08亿 净利润173万/3638万/6893万 [7] - 客户集中度高 前五大客户贡献77%收入 拓荆科技和中微公司既是客户又是股东 [7] - 三年研发费用合计仅4412.79万元 [8] 行业分布特征 - 化工行业5家最多 包括田园生化(农药)和东岳未来(含氟功能膜) [9] - 电子设备制造业3家 含惠科/芯密/埃泰克(汽车电子) [9] - 田园生化2024年营收17.5亿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 [9] - 东岳未来2024年营收6.4亿(同比-11%) 净利润1.65亿(同比-28%) [9] - 埃泰克2024年营收34.68亿 净利润2.13亿 对奇瑞依赖度超50% [9] 审核与保荐情况 - 11家企业IPO在6月受理 1家在5月受理 8家处受理状态 4家进入问询 [9] - 12单IPO涉及9家券商 中信证券3单最多 中金公司2单 [10] 历史检查数据 - 近五年115家被抽中 此前103家中仅22家上市 终止率72.81% [10] - 2021-2023年终止率分别为71.74%/76.47%/82.35% 2024年4家中2家撤回 [11] - 2025年首批抽中的力源海纳和强一半导体仍在问询阶段 [11]
未来材料三闯IPO:去年利润缩水 拟募资24亿补血
贝壳财经· 2025-06-30 10:32
公司上市进展 - 未来材料经历五年三次上市辅导后,于6月27日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并获得受理 [2] - 公司此前两次上市辅导因控股股东债务违约和重整而搁浅,第三次更换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并于5月完成辅导 [14][15][16][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应用于液流储能、绿氢制备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号称2024年液流电池膜市场出货量国内第一 [3][5] - 是国内首家、全球少数能同时量产全氟质子交换膜及其原料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企业 [5] - 主要产品包括液流电池膜、电解水制氢膜和燃料电池膜,已进入多家头部企业供应链 [6] 募资计划与资金用途 - 计划募资24.46亿元,其中约八成(19.46亿元)投入扩产项目,包括5000t/a PFA项目和300万㎡/a全氟质子膜项目 [4][8] - 3亿元投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9]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下滑11%,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下滑28% [10] - 存货账面价值2.30亿元占流动资产42.35%,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16.12%高于行业平均 [12] - 存货周转率1.74次,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降 [13]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高性能含氟功能膜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政策推动进口替代,《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含氟新材料发展 [6] - 化工行业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公司业绩 [10] 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 - 实际控制人为东岳集团创始人张建宏,东岳集团和东岳硅材分别持股8.33%和5.14% [18][21] - 公司与东岳系关联紧密,东岳集团长期位列其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 [21]